常见易混词语
【语基 词语】易混淆的成语

【语基词语】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例:王大妈对着来人撇了撇嘴:“一看这年轻人穿得不伦不类的,就知道是个不三不四的人。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例:这个娱乐城鱼龙混杂的,既有各地官员富商,也有一些地痞流氓跑来鱼目混珠。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例:老朱派去香港调查,发现香港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堪称是“洋洋大观”。
回来后,他洋洋洒洒写下一万多字的总结报告递交上去。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例:小琳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复读一年的事会闹得满城风雨。
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她的继父阻拦了小琳的前程,只有小琳知道,继父给她的,一直都是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例:当年一起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三十年后重新聚在一起,回首那段峥嵘岁月,他们唏嘘不已,都自嘲回城后的三十年只剩下“蹉跎岁月”了。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例:关于大学生偷书现象,于教授分析得非常精辟,只听他侃侃而谈:“大部分的学生在偷书时,因为偷的是‘书’,是高尚的精神食粮,而不觉愧疚,反而在被发现时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例:张老师家的藏书不可谓不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并不为过。
但遗憾的是,从未有人夸过张老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类的话,同事们甚至讥讽他“精装本无字书”。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例:面对敌人的诱惑,他无动于衷;面对敌人的威胁恐吓,他不动声色。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易错、易混淆的词语、成语

漂洋过海”不要写成“飘洋过海”“出其不意”不要写成“出奇不意”
“声名鹊起”不要写成“声名雀起”“人情世故”不要写成“人情事故”
“谈笑风生”不要写成“谈笑风声”“怨天尤人”不要写成“怨天由人”
“不可思议”不要写成“不可思义” “美轮美奂”不要写成“美仑美奂”
“迫不及待”不要写成“迫不急待”“不胫而走”不要写成“不径而走”
“弱不禁风”不要写成“弱不经风”“黄粱美梦”不要写成“黄梁美梦”
“直截了当”不要写成“直接了当”“变本加厉”不要写成“变本加历”
“各行其是”不要写成“各行其事”“杳无音信”不要写成“沓无音信”
“再接再厉”不要写成“再接再力”“心律不齐”不要写成“心率不错的词语
“安详”容易写成“安祥”“安装”容易写成“按装”
“抱怨”容易写成“报怨”“部署”容易写成“布署”
“布置”容易写成“部置”“水龙头”容易写成“水笼头”
“百叶窗”容易写成“百页窗”“家具”空易写成“家俱”
“度假村”容易写成“渡假村”“间谍”容易写成“间碟”
“通牒”容易写成“通谍”“影碟”容易写成“影谍”
三、容易出错的成语
“完璧归赵”“珠联璧合”不要写成“完壁归赵”“珠联壁合”
“集腋成裘”不要写成“积腋成裘”“呕心沥血”不要写成“沤心沥血”
“食不果腹”不要写成“食不裹腹”“平心而论”不要写成“凭心而论”
“大器晚成”不要写成“大气晚成”“淡泊名利”不要写成“淡薄名利”
“川流不息”不要写成“穿流不息”“一筹莫展”不要写成“一愁莫展”
“简朴”与“俭朴”:“简朴”不仅指生活方面,还可以指语言、文笔;“俭朴”指生活方面。
“界限”与“界线”:“界限”多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
中文易混淆的词|语文易混淆词语汇总

1、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
2、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的利益。
3、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4、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
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5、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6、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2、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10、一锤子买卖:一次性的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11、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12、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13、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14、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15、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1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17、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
1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12、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20、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21、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22、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23、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24、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25、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26、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27、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一、常考的易混淆词汇: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2. 表示―借‖的动词:borrow,lend和keep。
3. 表示―到达‖的动词:arrive,get和reach。
4. 表示―穿衣服‖的动词:dress,put on,和wear。
5. 可译成―看‖的动词:look,see,read和watch。
6. 表示―携带‖的动词:bring,take,carry和fetch。
7. 表示―死亡‖的单词:die,dead,death和dying。
8. 表示―说话‖的动词:speak,say,talk和tell。
9. 与―寻找‖有关的词语:look for ,find和find out。
10. 表示―听‖的动词:listen,listen to和hear。
11. 表示―输赢‖的动词:lose,fail,beat和win12. 表示―参加‖的动词:join,attend和take part in。
13. 表示―变化‖的连系动词:turn,get,grow和become。
14. 与―落下、丢失‖有关的动词:lose, forget和leave15. 表示―穿过‖的介词:across和through16. 表示数量的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17. –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常考的易混淆短语:1. have/ has gone to和have/ has been to2. used to和be used to3. a number of和the number of4. would like 和like5. maybe和may be6. go on doing和go on to do7. too much和much too二、中考常考重点易混单词详解: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这四个动词是近义词,汉语意思都是―花费‖,但用法不一样:cost表示某物花费某人的时间或者金钱,主语是表示―物‖的名词或者代词,句型是:Something costs somebody some time/ money。
易错、易混淆成语

易错成语炙手可热:【易错点】“吃香”的事物。
[正确]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贬义)ps:这个成语在考试中要注意,因为有时间考官就会用他的字面意思,所以考试中遇到这个词要考虑他的两个意思。
空穴来风:【易错点】毫无根据,无中生有。
常用“不是(绝非)空穴来风”表明有根据。
[正确]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目不窥园:【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要窥探、刺探他人隐私。
[正确]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不赞一词:【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正确]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守株待兔:【易错点】易误解为:正面肯定或一般的等待,或公安干警的机智。
[正确]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贬义词。
运斤成风:【易错点】易误解为:有力气。
[正确]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
上行下效:【易错点】易误解为:褒义词,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正确]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贬义词。
一饭千金:【易错点】①饭食昂贵。
②挥霍无度。
[正确]比喻得人恩惠,切莫忘记,当图回报。
求田问舍:【易错点】安居生活。
[正确]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猫鼠同眠:【易错点】①化敌为友。
②胸怀宽大。
[正确]比喻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百里挑一:【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正确]形容十分出众。
慷慨解囊:【易错点】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正确]易误解为:在消费上很大方。
翘足而待:【易错点】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正确]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哀兵必胜:【易错点】易误解为:哀丧的军队必定胜利。
[正确]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等量齐观:【易错点】易误解为:规模、数量等相等。
[正确]对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常用于否定。
鸣锣开道:【易错点】易误解为:敲锣让人让道。
[正确]比喻为某事物出现制造舆论。
屠门大嚼:【易错点】易误解为:大吃大喝。
[正确]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逻辑填空的高频词和易混词集合

逻辑填空的高频词和易混词集合逻辑填空的高频词和易混词集合是逻辑考试必备的重要资源,熟悉这些词汇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频词和易混词,希望对大家备考逻辑填空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高频词。
在逻辑填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包括: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由于、导致、可能、必须、一定、只有等。
这些高频词在题目中起到了连接句子和逻辑关系的作用,我们要注意确定它们的具体含义和适用场景,以保证在填空时选择正确的词汇。
其次,易混词也是我们在逻辑填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之一。
这些词汇因为拼写、发音或词性相似而容易混淆,误选可能导致答案完全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混词汇及其对应的解释:1. 影响和效果:影响是动词,表示对某事物产生影响;而效果是名词,表示某事物的结果或效果。
2. 事实和观点: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可以通过调查和实验证实;而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可以因人而异。
3. 原因和结果:原因是导致某事发生的根本因素;结果是由于某事的发生而产生的后果。
4. 充分和必要:充分是指足够或完备的条件,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导致结果;而必要是指某一条件在达成结果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易混词汇的差异,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从而正确解题。
最后,备考逻辑填空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刷题、总结错题的经验教训、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积累常见的逻辑填空规律和解题技巧,比如根据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判断合适的词语等。
综上所述,熟悉逻辑填空中的高频词和易混词汇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逐渐熟悉它们的用法和含义,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希望大家在备考中能够把握好这些重要的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易错易混词语32组

易错易混词语32组在编校工作中一些词的使用常会出现错误,因此,我觉得对于一些词要注意辨析。
现将一些词相关而又容易混淆的义项作如下分析,供大家参考。
1.工夫与功夫这两个词使用混乱,现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工夫”,表示时间的意思,与时间有关的用“工夫”。
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明天有工夫再来吧”。
“功夫”,表示本领、造诣的意思,与程度有关的用“功夫”。
如:“他的诗功夫很深”、“功夫不负有心人”。
错误举例:“他现在没有工夫过来”误作“他现在没有功夫过来”,“中国功夫”误作“中国工夫”,“磨刀不误砍柴工”误作“磨刀不误砍柴功”。
《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夫”与“功夫”的用法,既作了明晰的分辨,又说“工夫”同“功夫”。
我认为后一种说法在实际运用中应不予采用,以免引起混乱。
(在编校工作中,一旦出现"工夫"与"功夫"通用的情况,一般也似不能视作错误。
)2.交会与交汇“交会”用于陆地上相交,铁路、公路相交为交会;“交汇”用于水流和气流,河流相交为交汇。
另外一种为比喻意义,如思想交汇,这里把思想当作潮流用。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空中相交那应该用“交会”还是“交汇”呢?那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个缺陷。
我在去年江苏省专家座谈会征求对全国文字语言改革方案意见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统一用“交会”,因为“会”本义就有会集的意思,不再分相交的地点是陆地、水面还是空中,一般不会引起歧义。
会合与汇合“会”,作动词用,意为“聚集在一起,多指人”。
如“会集”、“会餐”、“会师”。
“汇”,作动词用,意为“(水流)会合到一起”。
如“细水汇成巨流”。
因此,“会合”与“汇合”应当辨析上述意思后使用。
错误举例:“两军会合”误作“两军汇合”。
3.侦查与侦察“侦查”,意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
如“侦查案情”、“立案侦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混词语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必需必须:必须:能愿动词,表示事理上的必要。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恶运厄运:厄运:指不幸的遭遇。
恶运:这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
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
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
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
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
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26、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
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7、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
易混成语解析
28、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被误用来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炙手可热:只能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
常被人误用来“首要”“首先”和“理所当然”之意。
31、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才是谦词。
32、蓬荜生辉:敬辞。
表示别人使自己生辉。
33、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34、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35、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36、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37、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38、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9、鬼斧神工:可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认为只可形容自然景物。
4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4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42、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43、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44、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于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常与“休戚相关”混。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47、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48、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49、不以为然:不赞同。
而“不以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
50、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51、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
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52、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3、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而“惨绝人寰”指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54、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中性词。
而“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好做坏事,多含贬义。
55、标新立异: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而“独树一帜”指的是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常见易混词辨析
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原来意图是本意,本来意义是本义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社会评价用名声,古迹美景用名胜;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启发有用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违背触犯用违犯,反向行动用违反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学问程度用学力,学习经历用学历由此变彼用变换,无序改变用变幻;目前现在用现时,客观情况用现实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客观事物用物质,具体财物用物资综合起来用总合,总加数量用总和;互相衬托用相映,彼此呼应用相应事物性质用界限,边线分界用界线;变化迅猛用急剧,非常急速用急遽统辖率领用统率,全军首领用统帅;安排布置用部署,部下属下用部属借故拒绝用推托,推卸摆脱用推脱;受阻不前用停滞,不再进行用停止顾忌不说用隐讳,含混不明用隐晦;直截了当用简捷,简明扼要用简洁到何时候用截至,到期为止用截止;本领能耐用功夫,时候时间用工夫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核对改正用核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沿袭采用用袭用,经常使用用习用长期历年用长年,一年四季用常年;尝试办理用试行,付诸执行用施行简单合同用合约,和平条约用和约;证人证据用人证,查实证明用认证到预定时用届时,马上立即用及时;谋求利润用营利,已得利润用赢利结存余额用结余,节约剩余用节余;精心喂养用哺育,爱护培养用抚育做出记号用标明,表示清楚用表明;应有必有用需要,一定要有用须要定时动用用时效,实际效果用实效;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空然用霍然通知对方用知照,准许凭证用执照;志向意愿用志愿,自己愿意用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