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成语
容易混的四字成语

容易混的四字成语【易混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近义辨析】 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易误解的成语

易误解的成语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3、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还贴着耳朵告诉他,形容殷切诚恳的教诲,一般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误解为当面命令,在耳边训斥。
4、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5、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常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6、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7、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8、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9、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常误用为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0、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1、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12、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13、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14、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15、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6、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7、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1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19、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20、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1、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2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常见易错易混成语

常见易错易混成语常见易错易混成语1. 哀鸿遍野:《诗经·小雅·鸿雁》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例子: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一片凄凉。
2.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不能写成“哀声叹气” 。
3. 安步当(dàng)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4. 安土重(zh?ng)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5.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6.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部,班”不能写成“步,搬”7. 白云苍狗:苍,黑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8. 暴虎冯(píng)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9. 暴殄(tiǎn)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0. 北门之叹:北门,是《诗经》中的一篇,有怀才不遇之意;叹,叹息。
指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11. 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形容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厉”不能写成“利” 或“励” 。
12.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3. 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14. 薄(b?)物细故: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
指微小的事情。
15. 博者不知:博者,知道得多的人。
不知:不精通。
最易混淆的25个成语

1.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误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4.不足为训足:值得。
训:准则,典范。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8.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9.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常用成语解析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比喻流传迅速。
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前者形容“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要的。
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4者意为“、【比比皆是】【俯拾皆是】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其对象可以是物,也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可以是人。
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其对象只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多指绝对可信。
范围较广。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14、【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可改变。
易混淆的成语

易混淆的成语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常错易混成语

常语错易混成语犬牙交错:比喻界限很曲折,想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现在也可以用于产品、市场等好坏事物混杂在一起。
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进退维谷:释义为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寸步难行: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
步履蹒跚:常为人们写文章时所引用,以形容腿脚不方便,行路艰难。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也指创业经营艰辛。
跋前踕(jie)后:比喻进退两难。
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
是指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
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亮和色彩。
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近义词五颜六色、姹紫嫣红;反义词决然无色、黯然无色、黯淡无光。
盘根错节: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
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易混成语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混成语
1.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3.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的言论之意。
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错字),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改变。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多用于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6.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都指阅历深。
前者侧重于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后者则侧重于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7.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都指不整齐。
前者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9.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或某种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1.风言风语/流言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挑拨的话。
12.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
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3.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14.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适用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侧重于对景物的留恋。
15.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
16.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与一般不同;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
17.博闻强识/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后者偏重于阅历深,经验多。
18.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表示一心为公或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后者指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19.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20.阿谀逢迎/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前者指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后者指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前者强调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22.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
前者强调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后者重在事先做好准备。
23.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前者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后者则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多含褒义。
24.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
前者的侧重点在于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后者的侧重点在于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25.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前者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后者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6.厚颜无耻/恬不知耻
都指不知羞耻。
前者强调脸皮厚;后者强调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恬:满不在乎,坦然)。
27.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都有技艺高超巧妙之意。
前者强调人工胜过天然,后者强调非人工所能做到。
28.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的谈笑。
29.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后者偏重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30.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31.瑕不掩瑜/瑕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后者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
32.销声匿迹/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后者多指停止战斗,也指停止批评、攻击等。
33.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适用对象有区别。
前者只用来形容色彩繁杂;后者除形容色彩繁杂外,还可以用于形容现象奇异。
34.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35.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前者指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后者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