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研究报告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研究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关于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研究还比较有限,对于云班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和策略探讨也存在一定的空白。
有必要开展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研究,深入探讨云班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现有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移动学习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的实际情况和效果,通过对云班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深入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移动学习应用效果的评价和策略探讨,进一步提高移动学习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应用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云班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希望通过对移动学习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通过对移动学习应用策略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利用云班课等移动学习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云班课的基本概念云班课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和教学互动。
云班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包括在线课堂、作业布置、测验考试、讨论区和资源共享等功能,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学生进行学习。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文章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涵义与特点,分析了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持及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模式,并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该模式进行了应用举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标签: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引言随着WAP技术、蓝牙技术及GPRS系统的成功开发,移动电话和移动计算技术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
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已于2001年12月发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1]。
到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已经开展“移动教育工程”试点项目[2],国家教育部“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试点项目已经立项,这些都表明,我国教育技术界已经认识到移动学习和移动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国内关于移动教育研究的代表性项目主要有两项:(1)北京大学的移动教育实验项目。
该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
二是基于CPRS的移动教育平台。
三是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和浏览平台。
四是教育语义网络平台。
(2)南京大学多媒体移动教学CALUMET项目。
CALUMET项目的全称是“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
该系统预期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校园网中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3]。
一移动学习概述1 移动学习的涵义与特点鉴于对移动学习认识与理解取向的不同,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表述也是众说纷纭,综合多种移动学习的定义表述,可将移动学习定义为: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4]。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是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嫁接的产物,代表着学习的未来。
基于Android应用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以“中南大学视频公开课”为例

的情况 下访 问网络 学 习资源 ,要 提 示学 习者 将产 生较 大 的网 络数据 流 量等 等 。
三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及开发特点
移动 学 习 资源是 移 动 学 习的基 础 ,移 动 学 习到 目前为 止 国 内外没 有 一个 较为 统 一 的定义 , 笔者 认 为移 动 学 习的 内涵应 该 包括 以下几 个 方面 :第 一 ,移动 学 习使 用 手机 、平 板 电脑 、P DA
一
引言
随着 智能 手机 、平 板 电脑 等新 型移 动智 能设 备 的快速 发展 ,“ 无 论我们 喜欢 与 否 ,也无 论我 们 是 否准 备好 ,移 动 学 习将代 表 未来 长期 在技 术 支持 下 的新 一代 的学 习阶段 ,它 将 带来新 的策 略 、实 践、工具 和资 源 ,从 而实 现泛 在 、普适 、个性 化 、永远 在线连 接 的学 习承 诺 ”[ 1 】 。由于 移 动 设备 在硬 件 架构 、性 能等 方 面和 以前 的 P C机 有很 大 的 区别 ,原有 的网络 教 学资源 在新 移动 设 备 上 绝大 部分 不 再适 用 , 目前基 于新 型移 动 设备 的学 习资源 相 对 匮乏 ,如 何设计 和 开 发实 用有
l平台的开放性
An d r o i d是 一个 开放 的平 台, 能兼 容不 同设 备 , 包 括不 同屏 幕尺 寸 、 外设 以及 语 言环境 等等 。 An d r o i d架设在 L i n u x之 上 ,提 供 了基 于资 源 目录 的应用 资源 体 系l 2 ] 。在 开 发移 动 资源 时 ,我 们 可 以针 对不 同 的设 备环 境 ,分 别定 制描 述 同 一界面 对 象的 文件 ,然后放 入 特 定的 资源 环境 目录 中 ,An ro d i d系统会 在 运 行时 寻找最 符合 当前设备 的 资源 文件 ,从 而提 供最 合适 的 用户体 验 。 2基 于组 件 的应 用设计 A n d r o i d 移 动 智 能设备 的所 有功 能都 是通 过移 动 应用 实现 的 , 而开 发移 动 应用 的核 心是 组件 。 An ro d i d通 过 配置 文件对 每 个组 件 的需求 和 能力进 行 描述 ,系统 再统 一调 用这 些组 件 ,组 件通 过 I n t e n t 对 象进 行连 接及 数据 传递 。利 用组件 可 以像 搭建 积木 一样 快速 构 建我们 的 移动应 用 , 例 如 在 开 发移 动学 习应 用 需要 录制 或播 放 音频 文 件时 ,可 以调用 系统 自带 的或 者第三 方 开发 的组 件 来 完成 ,而 不 需要 自己重新开 发这 样 功能 的组 件 。
移动学习工具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移动学习工具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心得体
会
移动研究工具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提供在线研究资源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
在学校教育中,移动研究工具正逐渐成为学生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以下是一些应用心得体会:
1. 提高研究兴趣:移动研究工具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使研究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通过这些工具可以享受到互动式研究体验,激发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2. 强化研究记忆:移动研究工具可以通过游戏化研究、智力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记忆力。
通过随时随地的研究,学生可以反复回顾、复研究内容,加深记忆印象,提升研究效果。
3. 扩展研究资源:移动研究工具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新的教学内容和材料。
通过在线资源的获取,
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研究
经验。
4. 提高研究效率:移动研究工具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研究
进度,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课程和教学建议,帮助学生高效研究。
学
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提高
研究效率。
综上所述,移动研究工具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移动研究工具并非教育的全部,合理使用
和控制使用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学生
才能从移动研究工具中获得真正的教育益处。
参考资料:
- 李伟. 移动学习工具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工程, 2019(7):178-179.。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与学应用探索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与学应用探索胡小杰赵丹摘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学习成为技术变革 教育大背景下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主流趋势。
文中梳理了浙江省中小学移动学习终端 试点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移动学习终端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学习;终端;数字化;教学;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 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十二五”以来,各地不 断完善宽带网络、班级多媒体等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 “国家、省、市、县、校”的全网融通,逐步丰富选 修课网络课程、微课等各类数字资源,普及网络 学习空间,为移动学习终端的推广和应用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一、浙江省中小学移动学习终端配备 情况2015年,浙江省启动移动学习终端试点项 目。
项目实施旨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 盖面,弥补山区、海岛等地区师资不足,促进教 育均衡和公平;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 生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引领和带动教学信息化 整体水平的提升。
根据2016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 统计,全省有1276所中小学校配备了 104481台移动学习终端,其中小学配备了 49544台,中学配备了 54937台。
“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将资助全省中小学 校配备10万套移动学习终端,并通过省级项目 引领和带动,推进各地通过政府采购、租赁、学 生自带等各种方式加强移动学习终端配备,到2020年实现人人至少拥有一种便捷可用的学 习终端。
二、浙江省中小学移动学习终端应用 情况“十二五”以来,浙江省围绕信息化工程组 织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提高浙江省教育 信息化整体水平。
各地各校积极探索信息化环 境下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与学新方式。
(一)区域推进温州市以智慧教室为载体,组建项目联盟, 以数学、科学学科为主,以“促进有效学习”为 目标,通过共享、动态测评,追踪学生的学习过 程,为个性化教学、互动教学、个别化教学和因 材施教提供强力支撑,促进学科课程有效整合胡小杰,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教育装备部主任;赵丹,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教育领域的发展相互促进,许多教育机构和教师开始尝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教材和课堂讲解。
而有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和在线学习平台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无论是综合性的知识点解析,还是各学科的专题讲解,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学习材料。
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例如网易云课堂、Coursera等,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从全球顶尖大学的名师那里获取知识。
这些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既将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展到了无限可能,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工具。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听音频讲解、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获取知识。
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移动互联网技术还提供了一些学习工具,例如教学软件和APP,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比如,有一些数学软件可以通过图像和动画的方式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还有一些语言学习APP可以通过听力和口语训练辅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这些学习方式和工具的多样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互动。
除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技术还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以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教学资料、批改作业和考试。
而有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后,这些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料,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组织考试,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教育领域。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优势,如提供了更为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
本文将从教育领域中的移动学习、移动教学和移动考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学习的应用移动学习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习,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移动学习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对解决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学科学习的开展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比如看电子书、听课程讲解、答题练习等。
在学校所学知识都可以在移动设备中随时查阅,让学习随时随地进行。
2.资源共享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学校、教育机构等会在自己的平台上提供互联网上的一些教学资源进行共享。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使得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分享更便捷。
二、移动教学的应用移动教学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教学,包括在线课堂、在线测试等。
移动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带来许多优势。
1.在线互动移动教学可以通过在线互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推动教学进程更有活力。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课堂或微信群等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便捷的评估和反馈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完成评估并获得结果。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在线自动评分系统,实现“随时随地”的评分和反馈。
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移动考试的应用移动考试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参加考试,多为在线测试。
移动考试可以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真实、安全的考试体验。
1.考试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移动考试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基于Android平台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Android平台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移动学习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实现学习的方式,具有时效性、灵活性、个性化等特点。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青睐。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1.系统概述开发一个移动学习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界面友好、内容丰富、交互方便、操作简单、故障少等。
该系统需要包括以下功能:在线学习、资源下载、课程管理、在线考试、学习记录查询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选用了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APP应用程序,并结合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持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2.系统部分实现(1)界面设计由于移动学习平台需要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因此界面设计非常重要。
本系统的界面采用了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界面美观、简洁。
主界面的设计包括轮播图和功能按钮,轮播图轮播推荐的课程和活动信息,功能按钮包括个人中心、课程学习、考试查询、资讯中心四个模块。
(2)个人中心个人中心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记录、我的资料和设置四个模块,用户可通过该模块查看自己的学习状态、已学内容与成绩,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个人头像等。
另外,个人中心还开设了反馈建议的功能,方便用户反馈,交互更加方便。
(3)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
在线学习包括支持视频播放、文本阅读、练习题答案提交等功能。
通过移动网络实现在线观看课程和学习活动。
离线学习则可以在WiFi环境下,将课程下载到本地后,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4)资讯中心资讯中心包括了学校新闻、通知公告、教学活动等栏目,可以随时查看学校的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
3.系统应用该移动学习系统已经在一些职业高校中得到了应用,学生反响良好。
对于学生而言,该系统的优点在于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另外,该系统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杨水燕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第05期
[摘要]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进入Web2.0的移动互联的“微时代”,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结合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开放、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移动学习;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149-01
移动学习是现代移动终端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字延伸,更是当前背景下的全新学习方式,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在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中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在任何一种学习模式中,教学资源是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基础。
一、“税务会计”课程教学资源现状
“税务会计”是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提升学生税收知识素养,掌握涉税会计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税务技能为教学目标。
旧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网址。
包括2级,分别是广东电大远程教学和国开学习平台。
(二)学习元件。
只有课程指引、教学辅导、课程考核、教学团队、文字资料。
(三)教科书。
文字教材及练习题。
(四)音视频和图片。
税收的作用、“营改增”专题、一般纳税人认定。
(五)考核。
广东开放大学形成性测试平台。
其中的文字教材除含练习题外,同时提供少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登录广东电大教学平台浏览学习。
二、面临问题分析
笔者调研近几年兄弟学校应用“税务会计”课程资源的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文字教材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字教材携带不便,教材内容更新滞后。
(二)在线教学平台使用率低。
在线教学平台界面交互性不强,很多学生都是从网上复制粘贴过来,内容都一样,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网络课程资源单一。
网站中的学习资源主要以PPT为主,音视频资料比较少,主要有“税收的作用”“营改增”专题和“一般纳税人认定”。
资源太少,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随着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者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的“微时代”。
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文明、微学习等“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新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有新的教学资源。
三、建设基于手机移动的强大课程资源
为了开发和利用适合移动教学的资源,笔者参与广东开放大学的会计专业团队建设,以开放、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参与开发建设教学资源。
自2015年以来,笔者参与团队共同制作微信课件、微信视频,更新文字教材,新平台资源建成。
与旧的课程资源做比较,新的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动态形式呈现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循序渐进;税法法规内容及时更新;适合个性化学习;配有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件。
新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资源开放。
课程学习资源免费开放,课程教材配有34个知识点视频,学生只要在对应的章节中扫一扫二维码,立即可以观看微视频;每章法规配有一个微视频解读,包括法规的起源、发展和最新修订的法规。
课程全部资源在网络平台和手机微信同步展示。
(二)团队共建。
课程团队由10名会计专业教师和2名计算机专业教师组成,课程设计和讲授由专业教师负责完成,主要制作互动式教学课件和教学微视频录制。
课程平台和考核软件由计算机教师主管,2014年开发手机软件考试的应用程序,真正实现了学生随时可考,处处可学。
(三)师生共享共赢。
在平台中,可以充分实现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使学生的网络学习社会化和互动化。
在考核方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手机和电脑平台考核。
在加强教学内容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和重视对教学过程实践性活动的支持。
通过平台,将枯燥的税务会计理论通过多媒体手段,以案例、微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浏览资源掌握税务会计原理。
学生完成学业的形式更加灵活,深受学生喜爱。
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建设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基于移动学习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快捷、实用、方便自学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的自学需求。
课程团队整合和统筹分配资源,实现了移动学习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应用效果及反思
自“税务会计”课程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建立以来,平台功能更强大,团队教师多次组织互动学习交流活动,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参与网上学习的能力。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税务会计”课程资源使用率达88%,学生采用手机考核比率达77%,及格率超过90%,优秀率达38%。
题目由系统随机组合,成绩由系统生成和教师主观评分两部分组成。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直接截图与教师网上交流,团队教师网上值班为学生随时随地答疑,师生互动良好。
由于考核软件未能兼容苹果手机系统,学生采用手机考核的比例有待提升。
课程要实现百分百的移动考核还需要计算机软件兼容技术方面有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倩,罗晋华.面向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汪跃平.基于Moodle的法学专业网络课程改革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5).
[3]周凌,阮银兰.税务会计实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