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累积与运用(16分) 1、识记生难字(给音写字形,划横线字注音)(4分)抖擞()捶打()怂恿()chuí打()pánshān( )突 wù() 2 、以下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自从开渠引水以后,以前的穷山恶水就成了肥沃的良田。

B.灾情发生以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到头晕目眩。

C.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这次登山活动,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即使你害怕他也要有勇气战胜它。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①人,各有各的优势。

②,没必要可以去攀比。

③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漂泊(。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④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 1)给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 2)“能够有白云的流浪”有语病,请更正过来。

( 3)给②句补上适合的关系词语。

( 4 )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

4 、请在相对应的位置,书写诗句(6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怀又包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想念家乡、朋友的诗句是,。

( 3 )正是江南好景色,。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作者,字孔明,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分)6.解说划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淫慢不能励精()(2)险躁则不能治性()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8.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狭隘(ài)哭泣(qì)酬劳(chóu)...B.呻吟(yín)干涸(hè)薄荷(bó)...C.树梢(xi āo)附和(hè)嫌弃(xián)...D.抽噎(yē)坍塌(dān)纯粹(cu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 分)滑稽( jī).挪动( nǎ).慷慨(gài).热忱(dān).A .以身殉职犹豫不绝麻木不仁惊慌失错B.参差不齐见异思迁沉默寡言刨根问底C.气喘嘘嘘莫不关心神情恍惚遥不可及D.精益求精变化莫测沾轻怕重满腔热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由于开展治沙工作,原来许多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B.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C.悬崖的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D.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C.梵净山的秋天是一个旅游赏景的好地方。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不能发挥正常的关键。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B.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只要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6.回顾本单元课文,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纪念白求恩》一文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1. (4分)(2017·莱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

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诏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撩人(liáo)一番B . 抽搐(chù)枝稍C . 纤细(qiān)充沛D . 涨满(zhǎng)诏唤(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A . 一旦仿佛B . 朦胧自由C . 气息萌芽D . 散发撼动2. (10分) 2017年6月10日是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此,班级开展了以“珍爱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学校要召开一次宣传活动,请你拟写活动的宣传标语。

(2)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参观的时候,你发现一位小朋友在城墙上乱刻乱画,你会如何劝说他呢?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九上·海宁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蒹葭萋萋,________。

(《蒹葭》)(2) 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七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卷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6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写在文后方格内。

(4分)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liánɡ()时时摇yè()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选自叶以群《渡漳河》)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2)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X十八员外》(3),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某某的冬天》(5)子曰:“不愤不启,。

”《论语》(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7)《西江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8)人们常用孔子的名言“,。

”来告诉别人要取长补短。

《论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B.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

C.人类交叉传染禽流感病毒绝非危言耸听....,各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X措施。

B.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广泛征求并虚心接受群众意见。

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散文《春》的作者是闻名全国的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5、专题与实践活动。

(12分)为推进“文化校园”建设,学校开展“书香溢校园”读书活动。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2017-2018初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选择题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栖(xī)息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B、厄(è)运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C、湛(zhàn)蓝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D、伫(zhù)立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A、海枯石烂千姿百态惊慌失措历历在目B、黯然缥缈苦心孤诣恍然大悟水波粼粼C、骇人听闻诲人不倦随声附和莽莽榛榛D、踉踉跄跄塞翁失马爱慕虑荣更胜一畴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2分)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座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狭隘.(yì)坍.塌(tān)热忱.( chén )拈.轻怕重(niān)B啜.泣(chuò)鄙薄.(bó)滑稽.(jì)刨.根问底(páo)C.怂恿..(sòngyǒng)蹒.跚(pán)丰腴.(yú)骇.人听闻(hài)D惩.戒(chéng)迷惘.(wǎng)余晖.(huī)莽莽榛榛.(zhēn)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殉职纯悴伫立头晕目眩B.禁固魁梧褴褛大相径庭C.庇护踉跄篷勃杞人忧天D.气概逾越酬劳神采奕奕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生气的样子)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C.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D.有一天,大神女娲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B. ③④②①⑤C. ③⑤④①②D.④①②⑤③5.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 2份)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仿句:我喜欢白色,我喜欢红色,6.名句默写。

(8分)(1)《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⑶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王蓝田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否?”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第三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6分)1、识记生难字(给音写字形,划横线字注音)(4分)抖擞()捶打()怂恿()huí打() pánshān( ) 突wù()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不毛之地就成了肥饶的良田。

B.灾情发生之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到头晕目眩。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这次登山活动,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即使你害怕他也要有勇气战胜它。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①人,各有各的优势。

②,没必要可以去攀比。

③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漂泊(。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④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自己的声音。

(1)给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可以有白云的漂泊”有语病,请改正过。

(3)给②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中画线的句子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

4、请在相对应的位置,书写诗句(6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诗句是,。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4),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二、阅读(一)言阅读(15分)(甲)阅读下,回答问题(10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作者,字孔明,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分)6.解释划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淫慢不能励精()(2)险躁则不能治性()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8.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8分)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

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分歧( ) zhù( )蓄tān( )痪(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美不胜收”的意思是_________(1分)(4)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

(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2. “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0分)(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来表现作者博大的情怀。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3.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B.通过这次比赛,使他自信心增强了。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仍然很健壮。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篇,原名《》,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孙悟空的角色最为著名、最受人欢迎。

小说中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塑造这一人物,如“大闹天宫”、等,他本领高强,会,一副钢筋铁骨。

二、阅读(56分)(一)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5~8题。

(10分)①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②“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③“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

”典礼官说。

④“对,我已经穿好了。

”皇帝说, “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⑤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⑥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⑦“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5、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6、选文第①段中写道:“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7、第⑤段描写了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

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象写出来。

(3分)8、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二)阅读《春天的心》(作者青秋),完成9——13题(10分)(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

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

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

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

她,是个残废孩子。

(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选自《读者》,有改动)9.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2分)10.你认为文章开头两段对春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1.第5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向小男孩子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是什么?(2分)12.写文章时要注意到前后照应,作品中有多组照应,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组照应用其作用。

(2分)13.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请你就下更句子中的黑体词语进行赏析。

(2分)(1)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2)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6题。

(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这首诗中“左迁”的意思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因此后人称他为“”。

(2分)15.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2分)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分)(四)阅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完成17——19题(10分)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②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④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是仆与君亦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⑥,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⑦。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孔文举:孔融。

②诣:前往,到。

③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④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⑤仆:自谦。

⑥了了:聪明,有智慧。

⑦踧踖(cùjí):局促不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乃.通()②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译:19. 孔融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4分)(五)阅读《诫子书》,完成20——23题(20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6分)(1)诫.子书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3)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4)年与时驰.________(5)遂成枯落....________ (6)悲守穷庐21.请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6分)(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23.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5分).五.作文(40分)请以“那天,我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然后作文。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4、字数不得低于600字,字迹工整清晰。

七上语文答题纸一、积累与运用(24分)1、⑴(3分)⑵(2分)⑶(1分)⑷____ (2分)2.(10分)⑴,(2),(3) ,(4) ,。

(5) ,。

3. (2分) ( )4. (4分)二、阅读(一)5.(2分)6.(2分)7.(3分)8、(3分)(二)9.(2分)10.(2分)11.(2分)12.(2分)13.(2分)(三)2分)2分)16.(2分)(四)17.(1)(2)(2分)18.(4分)19.(4分)(五)20.(6分)(1)(2)(3)(4)(5)(6)21、(6分)(1)(2)22、()(3分)23、(5分)三、作文(40分)七上语文第三次月测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⑴qí贮瘫(3分)⑵应合应和(2分)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意对即可)(1分)⑷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2分)2、(6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吹面不寒杨柳风(6)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3.C (2分)4. (4 分)十篇《旧事重提》如“三打白骨精”等会七十二变二、(一)5、(2分)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孩揭穿了真相。

6、(2分)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子、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