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实用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学》大纲

《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实用生物技术方向) 学分:4.0分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20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生物制品学是生物技术专业(实用生物技术方向)本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动物免疫学、微生物学、动物药理、动物传染病、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主要讲授传染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相关的基础理论、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及保藏和使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生物制品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使用及传染病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大纲是为满足畜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制品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动物生物制品的工艺,掌握生产的基本原料、设备和基本技术,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
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充分了解生物制品及制备,同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社会培养技能性强的适用型人才。
三、课程基本要求、内容(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及实验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意启发式教学,努力反应本学科前沿的新成果、新动向。
掌握兽医生物制品的相关理论和制造的基本技术。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①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应用、分类及命名原则,了解兽医生物制品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②教学内容: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分类、命名;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③教学要求:重点使学生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如何按生物学性质的分类、了解兽医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难点疫苗按抗原性质的分类及各类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
②教学内容:免疫学预防和治疗:免疫预防的途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影响生物制品的作用因素和免疫失败。
《生物制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制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制品学》双语教学大纲Biological Products (bilingual education)一、《生物制品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Biological Products(三)开课对象:(四)课程性质:生物制品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而生物制品学是让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
生物制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
它采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技术和方法,制备生物制品,用以解决人、畜疫病防治和诊断。
本课程由六大篇组成,第一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它篇章系统地介绍了几大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和基本要求;掌握预防类生物制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掌握治疗类生物制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了解生物制品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生物制品制备的生产技术,具备从事生物制品生产、科研的工作能力;具备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以下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习惯。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由六大篇组成,第一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它篇章系统地介绍了几大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有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微生态制剂以及诊断制品等。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习题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生物制品学学习教材PPT课件

制造方法 基本名称+形容词 “灭活”“活”
用法与用途
多联多价 混合制剂
1.生物制品概论 1.1 生物制品学概述 1.1.3 各种生物制品的定名原则
基本名称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列出病名(如麻疹、伤寒等),或菌 名、病毒名(如大肠艾希氏菌、乙型肝炎病毒等),或人 名(如卡介、锡克等),或材料来源(如人血、人胎盘血 等)。第二部分列出制品种类(如菌苗、疫苗、诊断血清 等)。 举例:伤寒菌苗 人血白蛋白
1. 生物制品概论 1.1 生物制品学概述 1.1.3 各种生物制品的定名原则
C. 用法与用途 一般用法均不要标明,但作特定途径使用者则应标明 举例:冻干皮上划痕用鼠疫活菌苗 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预防制品均不要在基本名称前标明“预防用”,其他用途 者 则应标明。 举例:治疗用布氏菌病菌苗 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的同型制品,为区别于兽用者,可标 明人用。 举例: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
1. 生物制品概论 1.1 生物制品学概述 1.1.3 各种生物制品的定名原则
诊断用品有用于体内、体外两类。用于体内者如旧结核菌 素、锡克试验毒素,不加“诊断用”字样。用于体外者, 可 加“诊断”或“诊断用”字样,并根据制品的诊断目的 (如抗 鼠疫菌噬菌体)、剂型(如冻干、诊断用血球)、种类 (如抗原、诊断血清)等定名。
参考书目
周东坡等 . 生物制品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参考书目
卢锦汉等. 医学生物制 品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课程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生物制品概论 免疫学基础知识 生物制品常用技术 细菌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寄生虫疫苗 类毒素与抗毒素
课程内容安排
9. 10. 11.
兽医生物制品学 教学大纲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logic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5130245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实习0 ,课外学时0)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选修开设学期:春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系传染病微生物教研室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所需先修课:动物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二、课程内容简介兽医生物制品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以兽医生物制品为核心,由兽医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和生物制品制造实例三个部分所组成。
兽医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包括: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及分类;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发展前景;灭活剂、保护剂与佐剂。
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包括: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程序和技术;兽医生物制品制造的新技术;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监控。
生物制品制造实例包括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诊断制剂和治疗制剂的制造过程和检验规程。
Veterinary Biologic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 This curriculum take the 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s as a cor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namely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veterinary biologics, the manufacture technologies of veterinary biologics and the manufacture examples of several veterinary preparation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veterinary biologic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chievement about veterinary biologics in our country, the veterinary biologic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inactivators, protectors and immunologic adjuvants.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main routines and technologies,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quality monitoring of veterinary biologics. The third part includes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and examination standards of bacterium vaccine, virus vaccine, diagnosis preparations and treatment preparations.三、各部分教学纲要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基本要求及学时数(32学时)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学绪论(2学时)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以及在动物疫病防制中的作用,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及在预防疾病上的应用,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前景。
教学目标:掌握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分类、应用,了解兽用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方向。
计划课时:4学时1.1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1.1.1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1.1.2兽医生物制品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1.2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1.2.1生物制品的分类1.2.2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1.3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历史及前景1.3.1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简史1.3.2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内容提要:主要讲述抗原与抗体、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免疫血清学技术教学目标: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
主要的微生物抗体,免疫球蛋白;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熟悉免疫学诊断与检测的常用技术。
计划课时:16学时2.1抗原与抗体2.1.1抗原抗原的概念、构成免疫原的条件、抗原决定簇、抗原的交叉性、主要抗原微生物2.1.2抗体免疫球蛋白与抗体、Ig的分子结构、Ig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2.2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2.2.1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2.2.2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机制2.3免疫血清学技术2.3.1直接凝集实验2.3.2间接凝集实验2.3.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3.4免疫荧光试验2.3.5病毒中和试验2.3.6补体结合试验第三章灭活剂、保护剂与免疫佐剂内容提要:介绍灭活剂、保护剂、免疫佐剂、新型免疫佐剂教学目标:掌握灭活剂、佐剂、保护剂的概念、影响灭活剂作用的因素,理解灭活剂、佐剂、保护剂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计划学时:6学时3.1灭活剂3.1.1灭火与灭活剂灭火与灭活剂的概念、灭火的类型、3.1.2常用的灭活剂的灭火机理与应用甲醛、烷化剂、苯酚、结晶紫、β-丙酰内酯3.1.3影响灭火作用的因素3.2保护剂3.2.1保护剂的组成及作用机理做成、作用机理3.2.2保护剂的种类3.2.3影响冻干保护剂效能的因素3.2.4常用的冻干保护剂不同微生物适用的保护剂、兽医生物制品常用的保护剂3.3免疫佐剂3.3.1佐剂的概念与作用机理3.3.2佐剂的分类3.3.3常规免疫佐剂铝盐类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3.4新型免疫佐剂3.4.1细胞因子类佐剂概念与分类、作用特点、应用、重要的细胞因子3.4.2 CpGDNA概念及特点、免疫学活性、佐剂效应与应用前景3.4.3基因工程减毒素3.4.4其他新型免疫佐剂免疫刺激复合物、脂质体佐剂、MF59佐剂第四章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菌(毒)种选育技术,细菌培养、病毒增值技术,疫苗制造流程,诊断、治疗制剂的制造技术以及冷冻真空干燥,干燥技术。
《生物制品技术》实训环节课程标准

《生物制品技术》实训环节课程标准学分:2.5学时:18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生物制品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的专业基本能力课。
它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疾病防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主要研究各类生物制品(即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生产工艺、原理、应用等多方向知识,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技术支撑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实验以生物制品生产基础技术、生物制品生产工艺、生物制品质量检验、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典型生物制品的制备及应用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础,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精选实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可以胜任兽用、人用等生物制品企业的培养基生产工、生物制品检定工等工种工作。
课程任务:本课程系统以生物制品为主线,围绕生物制品的生产、质量检验、运输保存使用等内容,系统介绍了生物制品相关的基本技能,以及目前生物制品生产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制品生产基础技术、生物制品生产工艺、生物制品质量检验、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典型生物制品的制备及应用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成为能够适应生物技术行业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前导课程:普通生物学、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
平行课程:生物分离纯化技术、酶制品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生物产品检验技术。
后续课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组织与管理。
二、课程教学标准1、技能(1)生物制品生产基本技术:洗刷技术、培养基制备与灭菌技术、发酵技术、病毒感染细胞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分装与冻干技术、包装技术、生物安全防护技术。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课程代码(Course Code)学时BI331 /、(Credit32 ,学分、2.0(Credits)课程名称(Course Name)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Biological Products and Technology课程性质(Course Type)培养计划内课程授课对象(TargetAudie nee)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授课语言(Language ofInstruction)中文开课院系(School)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先修课程(Prerequisite)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单元操作原理授课教师(Teacher) 胡洪波课程网址(Course Webpage)*课程简介(Descriptio n)本课程讲述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抗生素、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制品等典型生物工程产品的生产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了解如何应用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生产技术问题,以便学会更好地控制生产、提高产率,同时使学生具有探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设计能力。
*课程简介(Descriptio n)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organic acid, amino acid, vitamin, enzymes, antibiotics, genetic engineering drug,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After lear ning this course, stude nts should un d erst a nd the producti on processes of some typic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ducts and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oducing progresses.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了解和掌握相关典型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2.了解从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到生物工程产品的设计和放大过程。
实用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学》大纲3篇

实用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一、课程性质
《生物制品学》是一门介绍生物制品的制备、质量控制、应用和新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面向生物制品、制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制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应用等方面的全面认识和基本技能。
二、基本思路
本课程主要围绕着生物制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应用等方面展开。
特别是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课程中将重点介绍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此外,本课程还将介绍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和新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
1、让学生掌握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实验等教学方法。
其中,实验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并高度重视实验记录和实
验报告写作的规范性要求。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四个方面。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操作记录的规范性要求等,期中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为《生物制品学》(第2版,李兰芳主编),参考书目为《生物制品制备技术手册》(王小红主编)、《生物工程制品质量控制》(赵志刚主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品学》双语教学大纲Biological Products (bilingual education)一、《生物制品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Biological Products(三)开课对象:(四)课程性质:生物制品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而生物制品学是让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
生物制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
它采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技术和方法,制备生物制品,用以解决人、畜疫病防治和诊断。
本课程由六大篇组成,第一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它篇章系统地介绍了几大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和基本要求;掌握预防类生物制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掌握治疗类生物制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了解生物制品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生物制品制备的生产技术,具备从事生物制品生产、科研的工作能力;具备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以下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习惯。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由六大篇组成,第一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它篇章系统地介绍了几大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有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微生态制剂以及诊断制品等。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习题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制备第三章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检定与标准化Chapter1Chapter2Chapter3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制品的种类和用途及其发展史;掌握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制备方法及GMP的管理规定;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第一节生物制品概述第二节生物制品的概念、种类和用途第三节生物制品发展史第四节我国生物制品的发展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制备第一节生物制品的一般制备方法第二节基因工程制品的制备第三章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检定与标准化第一节生物制品的GMP管理第二节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第三节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第四节生物制品的标准化考核要求:1.了解生物制品的种类和用途及其发展史;2.掌握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制备方法及GMP的管理规定;3.重点:生物制品的制备。
4.难点:GMP的管理规定;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第四章生物制品的包装保存与运输第五章生物反应器第六章生物安全与防护Chapter4Chapter5Chapter6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以及对包装运输的要求;熟悉生物反应器及其监测控制系统构成;了解生物制品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四章生物制品的包装、保存与运输第一节生物制品的包装第二节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第五章生物反应器极其检测和控制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第三节生物反应器的检测和控制系统第六章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第一节生物安全额概念第二节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第三节生物制品中的废物处理考核要求:1.熟悉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以及对包装运输的要求;2.熟悉生物反应器及其监测控制系统构成;3.了解生物制品中的安全措施。
第七章疫苗概论Chapter7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疫苗的成分、性质和种类;生物制品菌毒种的筛选与管理;免疫佐剂的应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七章疫苗概论第一节疫苗的历史、发展和前景第二节疫苗的成分、性质和种类第三节生物制品菌毒种的筛选与管理第四节免疫佐剂的发展与应用第五节疫苗与免疫考核要求:1.了解:疫苗的发展史;2.掌握疫苗的成分、性质和种类;3.掌握生物制品菌毒种的筛选与管理;4.了解计划免疫与联合免疫;5.掌握免疫佐剂的应用;6.重点:疫苗的成分、性质和种类;生物制品菌毒种的筛选与管理;免疫佐剂;基因工程疫苗。
7.难点: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第八章细菌类疫苗Chapter8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几大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细菌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八章细菌类疫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细菌灭活疫苗第三节细菌减毒活疫苗第四节类毒素疫苗第五节细菌多糖疫苗考核要求:1.掌握几大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2.细菌类疫苗种类及制备技术;3.重点:细菌类疫苗种类及制备技术;4.难点: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第九章病毒类疫苗Chapter9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几大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病毒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九章病毒类疫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肝炎疫苗第三节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节麻疹疫苗第五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第六节风疹疫苗第七节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第八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第九节狂犬病疫苗第十节流行性感冒疫苗第十一节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第十二节艾滋病及其疫苗的研究第十三节其他病毒类疫苗考核要求:1.掌握几大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2.掌握病毒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7.重点:病毒类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技术;8.难点:疫苗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第十章血液概论第十一章血液制品及其生产技术Chapter10Chapter11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血液制品生产技术。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章血液及血液制品概述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特征第二节血浆蛋白第十一章血液制品及其生产技术第一节血液制品的概念第二节血液制品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第三节血液制品生产技术考核要求:1.了解血液制品概述;2.掌握血液制品生产技术;3.重点:血液制品生产技术;4.难点:血液制品生产技术。
第十二章人血液代用品Chapter12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血液代用品种类及不同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与开发。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二章人血液代用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与开发考核要求:1.了解血液代用品种类及不同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与开发。
第十三章生物技术药物概述第十四章细胞因子类药物Chapter13Chapter14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特别是细胞因子类药物的制备方法;了解细胞因子类药物品种。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三章生物技术药物概论第十四章细胞因子类药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白细胞介素第三节肿瘤坏死因子第四节干扰素第五节集落刺激因子第六节生长因子考核要求:1.了解生物技术药物品种;2.掌握细胞因子类药物制备方法;3.了解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
4.重点:细胞因子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5.难点:细胞因子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第十五章重组激素类药物Chapter15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特别是重组激素类药物的制备方法;了解重组激素类药物品种。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五重组激素类药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组人胰岛素第三节重组人生长激素第四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考核要求:1.了解重组激素里药物品种;2.掌握重组激素类药物制备方法;3.了解重组激素类药物的发展。
4.重点:重组激素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5.难点:重组激素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第十六章重组溶血栓药物第十七章重组可溶性受体和黏附分子药物Chapter16Chapter17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特别是重组溶血栓类和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的制备方法;了解此类药物品种。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六章重组溶血栓药物第十七章重组可溶性受体和黏附分子药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组可溶性受体第三节黏附分子考核要求:1.了解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品种;2.掌握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制备方法;3.了解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的发展。
4.重点: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5.难点:重组可溶性受体及黏附分子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第十八章抗体药物Chapter18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特别是抗体类药物的制备方法;了解抗体类药物品种。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八章抗体药物第一节抗体技术的发展第二节抗毒素与免疫血清第三节杂交瘤与鼠源性单抗第四节基因工程抗体考核要求:1.了解抗体类药物品种;2.掌握抗体类药物制备方法;3.了解抗体类药物的发展。
4.重点:几种抗体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5.难点:几种抗体类药物的制备技术。
第十九章基因治疗与核酸药物Chapter19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特别是基因治疗与核酸类药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十九章基因治疗与核酸药物第一节基因治疗第二节核酸药物考核要求:1.了解基因治疗概念及核酸类药物;2.掌握生物技术药物制备方法;3.了解基因治疗和核酸类药物的发展。
第二十章免疫调节剂第二十一章微生态制剂Chapter20Chapter21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免疫调节剂及其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了解益生元、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二十章免疫调节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卡介苗及其衍生物第三节短小棒杆状菌疫苗第四节链球菌制剂第五节其他细菌类免疫调剂制剂第二十一章微生态制剂第一节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第二节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和应用考核要求:1.了解各种免疫调节剂及其对肿瘤的治疗作用;2.了解益生元、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3.重点:什么是免疫调节剂和微生态制剂。
4.难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第二十二章诊断制品概论第二十三章细菌学诊断试剂第二十四章病毒学诊断试剂第二十五章免疫学诊断试剂第二十六章其他诊断试剂Chapter22Chapter23Chapter24Chapter25Chapter26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诊断制品概念及标准化,同时了解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及其他常用诊断试剂制品。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二十二章诊断制品概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免疫诊断技术及免疫诊断试剂的制备第三节基因诊断技术第四节诊断制品的质量要求及标准化第二十三章细菌学诊断试剂第一节诊断抗体用试剂第二节诊断病原菌或相关抗原用试剂第三节几种细菌性体内诊断试剂第四节几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试剂第二十四章病毒学诊断试剂第一节肝炎诊断试剂第二节人免疫缺陷病毒诊断试剂第三节其他病毒诊断试剂第二十五章免疫学诊断试剂第一节测定热免疫球蛋白的诊断试剂第二节测定补体的诊断试剂第三节各种抗抗体试剂第二十六章其他诊断试剂第一节肿瘤诊断试剂第二节妊娠诊断试剂第三节ABO血型定型试剂考核要求:1.掌握诊断制品制备及标准化;2.了解细菌学诊断试剂;3.了解病毒学诊断试剂;4.了解免疫学诊断试剂;5.了解常用诊断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