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前三分钟”,助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课前地理三分钟教案

课前地理三分钟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在三分钟内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地球的组成地球由大气层、水圈、陆地和岩石层四部分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3. 地理学的重要性地理学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人口分布、资源分布等,为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4.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主要学科,它们分别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地球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变化。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学生分享地理学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
2. 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地球的组成,通过图片或简介示范地球的不同部分。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的重要性,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资源分布等。
4. 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以图表或具体案例说明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差异。
5. 结束:总结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与学生分享进一步研究地理学的可能性,例如参观地理博物馆或进行地理实地考察。
教学工具1.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2. 图片或简介展示地球的不同组成部分3. 图表说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教学评估通过课后问答、小组讨论或简短写作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所学地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扩展研究1.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继续探索地理学的知识,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地理纪录片等。
2. 组织地理活动,例如户外考察、地图绘制或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
参考资料1. 《地理学导论》(作者:彼得·H·怀特)。
高中地理说课稿3分钟教案

高中地理说课稿3分钟教案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这一单元。
我将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材内容分析“地球与地图”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它涵盖了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本单元不仅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特征,还教会他们如何通过地图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特点,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学会使用地图上的图例、比例尺等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使学生在直观、互动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兴趣。
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吗?地球的运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中来。
2. 讲授新知在确认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我将系统地讲授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以及这些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随后,我会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 互动探究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地图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地图的应用实例,如何通过地图获取所需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的有趣知识和奇妙现象。
地理,这门学科就像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的千姿百态。
从广袤无垠的大陆到浩瀚深邃的海洋,从高耸入云的山脉到一望无际的平原,地理涵盖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大地,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蜿蜒曲折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
而地理,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这幅画卷的密码。
我们先来说说气候。
气候是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比如热带雨林气候,那里终年高温多雨,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是无数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再比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气候的差异不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比如在寒冷的地区,人们会穿着厚厚的棉衣,建造保暖的房屋;而在炎热的地区,人们则穿着轻薄的衣物,房屋的设计也更注重通风散热。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地形。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有高山、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高山峻岭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像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最高峰,吸引着无数勇敢的登山者去挑战自我。
而平原地区则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之一。
高原地区虽然海拔较高,但也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
比如青藏高原,那里有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广袤的草原,是藏族同胞的家园。
再说说河流和湖泊。
河流就像是大地的血脉,它们奔腾不息,为沿途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比如长江和黄河,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
湖泊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有的湖泊清澈见底,如我国的洱海;有的湖泊则烟波浩渺,如鄱阳湖。
地理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当我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形和文化,让我们更好地准备行程。
当我们面临自然灾害时,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了解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以课前三分钟促地理大舞台

适度把握热点。不是所有的热点都可 以利用 , 如在讲 到某 区域 时 , 对有军事冲突的地 区 , 有的教师喜欢进行联 系, 适度是可以的 , 但有时候课 堂会失控或者偏离教学 目 标 。另外 , 需要利用热点时 , 一定要对热点进行科学分析 ,
防止利 用 失 误 , 造 成 不必 要 的麻 烦 。如 汽 车尾 气 污染 问题
学效 果 。
、
趣 谈地理 。 开 拓视 野
以小 组 为单 位 , 课 前 通过 互联 网 、 电视 新 闻 、 报纸 杂志 等媒体 搜集 与 生活 息息 相关 的地 理 知识 , 或 者地
理 日、 中 国节 气 、 地 理 之最 、 地 理学 家 名人 轶 事 、 时事
二、 展开竞赛 , 激发 兴趣
性 活泼 的学 生而 言是 一种 “ 煎熬 ” , 觉得 乏 味 、 无聊 , 甚
至在课 前就产 生一 种消极 情绪 。课堂教 学应 采取一些
学生喜 闻乐见 的方式 , 巧妙 利用课前 三分 钟 。
一
理上期 “ 中国 的气 候 ” 一节 中“ 多特殊天气 ” 。笔者利 用 该 学生 的读 报 , 顺 势 引入 新课 , 将 学生 求 知欲 充 分 调 动 起来 , 同时 又与 生 活实 际 紧密 联 系 , 取 得很 好 的教
新 闻 等 ,形式 可 以多 样 : “ 新 闻联 播 ” 、 “ 课前读报 ” 、
巧用活动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能力 进一 步发展 。例如 :引 导学 生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 图, 美术 、生产 常识等 知识 ,设 计制 作各 种经 济、美观 、实 用 的长方 体 形 状 包 装 纸 盒 。 将 所 学 知 识 变 成 “ 产 品” . 同时可开展 “ 奇 妙 的 黄金 矩形 ”活动课 ,让学生 通过 画、剪、折等实 际操作 , 感受数学 的美 , 并 了解 其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广泛 应用。 同时教师要 鼓励 学生 主动 参与各 种社 会实践 活动 ,引 导 学 生 以科 学 研 究 的方 法 , 应 用 网络 阅读 或查找 资料 ,学会 信息 收集 ,会 运用 统计学 知识解 决更 多 的实 际问题 ,这对 于培 养学生 的创 新精神 和实 践能力 、创 造能 力、终 身学 习的能 力具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生 动的数 学活 动能在
年 9月起 开 始 采 用 新 教 材 。 高 中 地 理 新 教 材 编 排
充分体现 了 “ 以学生发展 为本”和建设 高效课 堂
新理 念 ;课 改
1 . 课堂 “ 活 动 ” 的时 间安 排
“ 高效 课 堂 ” 是 现 今 教 育 界 吼 得 最 响 亮 的 口 号 ,顾 名 思 义 是 指 教 育教 学 效 率 或 效 果 能 够 有 相 当 高 的 目标 达 成 的 课 堂 。 这 种 教 学 新 理 念 在 新 教 材 里 得 到 大 力 的提 倡 。贵 州 省 于 2 0 1 0年 9月起 开
学 生 心 目 中 留下 永 恒 的 记 忆 ,而
三、 “ 活动”的时间安排 教 材 中的 学 生 “ 活动”穿插在 教材的每一章 的 教 学 新 理 念 。在 教 学 中体 现教 学 新 理 念 建 立 高 节 中,目的是促使学生 能在课 堂上消化所学 的内 效课 堂呢 ? 巧 用活动 ,激活课 堂,将会 收到事 半 容 ,同时寓活动 于课 堂教学过程 中,突出 了学生 功倍 的教 学 效 果 。 参与式 的主动 学习的特点。因此教材 “ 活动 ”的 【 关键词 】活动;新 教材 ;高效课 堂;教 学 时间安排 ,应以课堂为主 ,课外为辅 。
巧用“课前三分钟”,助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 关键词】 课前三分钟 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 【 中图分类号 】 G 4 2 4 . 2 1 【 文献标识码 】 A
在 新课 改 的背 景 下 , 如何 提 升 学 生 学 习地 理 课 的积 极 性 , 在 老 师 的 主 导下 , 发 挥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 提 升 高 中 地 理课 的 效 用, 这 是 摆 在 每 一 位 高 中 地理 老 师 面 前 的 问 题 。 教 育 的实 质 是 考 虑 我 们 的 教育 。 特 别 是 我们 学 校 的教 育 , 培 养 什 么 样 的 人 才 和 怎 样 培 养 人 才 的 问题 B 1 。如 何 在 高 中地 理 课 中实 施 素 质 教 育, 在地 理 教 育 过 程 中 又 当 如何 将 学 生 培养 为全 面 发 展 的 人 , 这 需 要 我 们 广 大 地 理 教师 极 具 智 慧 性 的 举措 。 课前三分钟 。 是 指 在 每 节课 正 式 开 始前 的 三 分钟 . 通 过 创 设 情境 , 问题 辩 论 , 小 组 讨 论 等 多 样 化 的形 式 , 在 课 程 正 式 开 始 之前 就 将 学 生 引 入课 堂 ,将 学 生 的心 从 喧 嚣 的课 间拉 人 课 堂。 地理 课 课前 三分钟 设 立 的 必要 性 地 理课 程 作 为 一 门帮 助 学 生树 立科 学 三 观 的 学科 ,既 要 凸 显 教 育 的 目的 , 又要 与 时俱 进 、 开拓创 新 , 全 面 适 应 时代 对 地 理 教 育 提 出 的要 求 。 课 前 三 分 钟 的设 立 是 由高 中地 理 教 育 的 发 展 现 状 所决 定 的 .通 过 对 我 校 和 其 他 高 中 学 生 的 访谈 发 现, 学 生 对 以往 地 理 课 的 印 象 主 要 是 背 诵 , 为 了考 试 而 背 诵 。 传 统 地 理课 堂 早 已如 明 日黄 花 ,学 生 对 地 理 课 堂 的喜 爱 程 度 也参差不齐 , 这 里 主 要 是 各 个地 理 课 老师 之 间 的差 异性 导致 , 但地理课地位不高 , 却 是 一 个 不得 不 面 对 的现 实 。 新课 程 改 革 的核 心 理 念 是 ” 一 切 为 了学 生 ,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其具体 目 标 就 是 要 改 变 过 去 强 调接 受学 习 、 机械训练的现象 , 倡 导学 生 主动参与 、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 培 养 学 生 搜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力 、 获 取 新 知 的 能力 、 分 析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以 及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力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的教 学要 帮 助 每一 位学 生有 效地 学 习, 使 每 一 个 学 生 得到 充分 的发 展鞠 。 在 长 期 的 教 学 实践 中 , 笔 者发 现地 理 课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进 占 据 了 重 要 的 一 环 ,课 前 三 份 钟 的 设 立 便是 对 这 一 举 措 的 积 极 探 索 。 另 一 方 面 .新 课 程 和 素 质 教 育 对 高 中 地 理 课 教 育 教 学 提 出 了新 的 要求 。教 育部 在 2 0 0 4年颁 布 了 《 普 通 高 中地 理 课 程 标准 ( 实验 ) 》 给 高 中地 理 教 育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这一 标 准 强 调 了学 生 和 社 会 的 统 一 和谐 , 提倡 一 种 探究 式 的 学 习 , 一 种 体 验 式 的学 习 。 新课 程 标 准 着 眼于 学 生 发 展需 求 , 提 升学 生参 与现 代 社 会 的生 活 能 力 。 这 就要 求 我 们 广 大高 中地 理 课 教 师 逐 步 改变 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 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 在 地 理 课 教学 中加 强 与 社 会 的联 系 , 地 理 课 不 再 是 孤 立 的课 堂 , 课 堂 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下是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1. 创设情境:在地理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学科的知识。
设置地理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地理调查和实地考察,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脑等,呈现地理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资料和案例,使地理概念更生动易懂。
3. 组织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地理科研项目或者参观地理景观。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地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
4.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探究性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给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地理学科与社会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可以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研究和讨论与地理相关的新闻事件,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思考和兴趣。
6. 知识与现实结合:地理学科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例讲解等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学科注重整体观念、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开放性题目和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8. 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和任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地理的一些有趣的知识。
地理,作为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
从地理位置到自然景观,从人口分布到经济发展,地理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不仅仅是一种坐标,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生存之道。
地处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形地貌。
从东部的沿海地区到西部的高原和盆地,中国的地理位置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自然景观也是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比如广袤的草原、雄伟的山脉、壮丽的河流等等。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自然景观,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除此之外,人口分布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宝贵的资源。
合理的人口分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现象,采取措施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分布。
最后,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地理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地处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拥有更发达的经济,而高原和盆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家园,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更加和谐!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课前三分钟”,助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地理作为必修课的时候,其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效用,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思考的问题。
课前三分钟的提出,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是对传统地理课堂的延伸,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种举措,增强地理课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升地理课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学习效果;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在老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高中地理课的效用,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地理老师面前的问题。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实质是考虑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学校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1]。
如何在高中地理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又当如何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这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极具智慧性的举措
一、地理课课前三分钟设立的必要性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三观的学科,既要凸显教育的目的,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适应时代对地理教育提出的要求[2]。
课前三分钟的设立是由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所决
定的,通过对我校和其他高中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以往地理课的印象主要是背诵,为了考试而背诵,而背诵又是为了应付考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2]。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地理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占据了重要的一环,课前三份钟的设立便是对这一举措的积极探索。
另一方面,新课程和素质教育对高中地理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给高中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标准强调了学生和社会的统一和谐,提倡一种探究式的学习,一种体验式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高中地理课教师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地理课教学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地理课不再是孤立的课堂,课堂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样一种联系,笔者认为课前三分钟便是对这一标准的大胆尝试。
二、多元化举措,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
1、时政传递,关心国事天下事
在地理课中加入时政传递,时政知识传递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笔者倾向于由学生来主导这一过程。
通过学生的自主准备,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最贴近教材的,最近学生发展的时政资讯注入到地理课堂中来。
笔者所在学校会提供报纸供学生阅读浏览,但有时间、有兴趣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在时政资讯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每一期由不同的学习小组准备。
这样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又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学习热情,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通过这样一种活动,我们也很期待,期待学生能够转变对地理课的看法,地理课不是知识和价值观的强行输入,地理课也可以很精彩。
2、难点辩论,在辩论中碰撞火花,在火花中闪耀。
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难点和疑点,对于这些难点问题,一方面老师作为引导者要阐述透析,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我们如何来评价,这却带有很多的疑问。
一般教师会选择通过练习的形式来予以强化,但笔者认为练习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一种效果能够持续多久,笔者表示怀疑。
新课程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需要将这样一种意识渗透进日常教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地理课的难点讲解后,让学生组成小组,一组提出疑问,另外一组答疑解惑。
刚开始可能觉得这样一种方式会很平淡无奇,但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卓有成效。
3、热点透析,在辨析中推进价值观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感性主导逐步走向理性主导。
对于社会现象有了更多的思考。
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对待问题的看法等不免显得十分稚嫩,乃至有些偏激,不稳定。
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受到网络信息的烦恼。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又当树立怎样的信念呢,这都需要地理老师的积极帮助和引导,在地理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地理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表明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才能驾驭课堂[3]。
4、创设情境,设计引言
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会让地理课堂逸趣横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
例如在讲季风洋流的时候,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给学生讲明代航海家郑和的故事:郑和曾经7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则选择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往往会因为急于得到正确答案而兴趣倍增,思维也异常活跃。
这样就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当天的新课内容中去。
5、巧读地图,提升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能直观简明地表达地理事项及其特征。
近几年来,不论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
试还是高考,考察读图分析能力题型逐年增加,这也正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
所以,课前三分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并且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看图例,识记地理事物符号;二是识别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三从图中总结规律[5]。
通过长期而不懈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对地理的掌握程度可以大大提高,可有效消除畏难情绪,进而产生兴趣。
课前三分钟是很短暂的,但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开展对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课前三分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这三分钟的引导,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整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推进器。
参考文献:
[1]黄瑞金.曾满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育的影响[j].教学实践研究
[2]蓝培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与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3]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
[4]李文桂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外教育研究
[5]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