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案2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案2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案2导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和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二、展示训练题目:(板书)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三、温故知新:提问:在记叙的过程中,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学生回顾教师明确: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的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中心意思有些关系,完全不写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使情节不完整,或使内容单薄,或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不能不写的,就要略写。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免费范文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免费范文

第二单元写作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训练目的]
1、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

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导学案 (一)

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导学案 (一)

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导学案 (一)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而写作水平的好坏则摆脱不了平时的积累。

在备战各种考试前,学生们需要进行作文专项练习,下面本文将给出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导学案。

一、会议要点在写作文之前,先要了解会议要点。

会议要点包括作文的主题、写作方式、字数要求、时间限制等。

针对每个题目要点进行思考,有助于清晰表述想法、突出重点。

二、阅读题目多加思考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可以多花几分钟进行思考,明确文本真正的含义。

阅读全文后的具体故事情节、文笔和修辞手法等,可以在作文中进行运用。

三、定位文章的主题在作文中,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定位文章主题需要多加思考,分析文本中哪些地方涉及到主题或者主旨。

四、搜寻素材寻找素材是写作文的前提。

在找到素材之后,还需要整理这些素材,筛选出重要的部分进行运用。

五、排列作文的结构作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熟悉作文结构中故事情节的基本要求,来达到故事递进的效果。

其次,整理好素材,可以按照时间、空间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列,达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六、语言表达的技巧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注意准确、得体、流畅。

具体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子的结构、主语和谓语的单复数一致等。

七、政治观点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政治观点,但观点必须要中立、正确,以及符合学生身份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不满足保密工作的标准。

以上便是关于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导学案。

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始终坚持磨练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以更加优秀的作品展示个人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中详略得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内容:1. 作文中详略得当的概念和意义。

2. 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

3. 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详略得当”四个字。

二、讲解详略得当的含义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解释详略得当的含义:即在作文中,对素材的取舍和叙述要有主次之分,重点突出,次要部分简洁明了。

2. 教师阐述详略得当的意义: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作文质量。

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优秀作文,找出其中的重点素材。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a. 关注作文题目,明确写作重点。

b. 抓住作文开头,筛选关键信息。

c. 分析作文中间部分,找出重点事件或情节。

d. 关注作文结尾,总结全文重点。

四、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恰当的叙述方法:a. 用具体的细节描述来展现重点素材。

b.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次要部分。

c. 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连接主次内容。

d. 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主次内容层次清晰。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现场构思作文,注意详略得当。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详略得当的概念、意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以及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设计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设计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设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设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确定,要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指导]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呢?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晴朗的天空像一匹优美光滑的兰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

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

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曳着修长的花枝,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清风阵阵,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每当这时,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编织着夏夜的梦。

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蛐蛐”、“唧唧”、“铃铃”地唱着歌儿,此起彼伏,组成一支和谐的乐曲。

我想:这是它们在开音乐会吧?我被这美妙的夜景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时,隔壁的芸芸带着弟弟小凌子也来了。

看到我这摇头晃脑的样子,忍不住笑开了。

芸芸笑着问:“书呆子,在用什么功啊?”调皮的小凌子做个鬼脸接上话头:“在念和尚经吧?”待我要打他,他早已“逃之夭夭”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简短的写作实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一段描述。然后,我会展示几篇学生写的作文,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文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而有些则显得平淡无奇?通过这个导入环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5.教学方法的人性化: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人性化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以亲切、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在本次作文讲评课中,我以学生们提交的作文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写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我还将学生的作文与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对比,使学生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在讲解过程中,我运用人性化的语言,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方式,学生们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外,我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我会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实践。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描述一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如何在写作中合理安排详略,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应该能够识别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详略得当的技巧,包括如何突出主题、安排合理的详略等。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分析并改进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让学生写文章做到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与方法:讲评中以表扬和激励为主,通过榜上有名、自主交流、教师读范文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评析作文,学习把握中心选取材料并会详略得当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围绕中心来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打印学生范文以备交流指导。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大家作文的讲评来重点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材,并初步了解高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作文回顾:投影)二、(投影二、作文回顾:投影)(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

写童年趣事。

写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

写作----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训练目标:1、能围绕写作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材料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训练重点: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二、明确目标:1、能围绕写作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材料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三、训练题目:以“在双休日里”为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要清晰,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进行剪裁,使得主体突出,事件、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3、字数不少于500字四、写作指津1、知识回顾: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细地写。

《枣核》、《背影》中的详略。

2、例文引路:阅读以下片段,找出详写与略写的文字,讨论这样写的原因或理由,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片段)女售票员漫不经心地嗑着瓜子,用鄙夷的眼光望着满车乱哄哄的人群说:“挤什么挤,觉得人多回你家坐小轿车去,吵吵嚷嚷,也不嫌烦!”途中,看到一个老农搬着个大箱子要上车,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喂,喂,这东西能上来吗?”老农立刻送上两串葡萄,才得以上车。

紧接着,她便摆弄着葡萄,说:“这葡萄不错嘛!挺水灵的,什么价?”老农明白他的意思,说:“什么价不价的,自家产的,尝尝鲜吧。

”即刻又送上几串,这时她便完全“阴转晴” 了。

从短文中看,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相互交流,各抒自见,教师引导归纳)3、写作指导:审题,确定素材范围,围绕中心选材,确定详略。

五、经典品味:《中学生的一天》“叮铃,叮铃 ......... ”“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和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
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二、展示训练题目:(板书)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三、温故知新:
提问:在记叙的过程中,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
学生回顾教师明确: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的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中心意思有些关系,完全不写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使情节不完整,或使内容单薄,或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不能不写的,就要略写。

四、作文讲评:
1.学生习作——杨凡《在双休日里》(原文附后)
指明学生朗读,找出问题,教师指导修改。

教师引导:
中心:孝敬老人是美德
材料:爸爸、叔叔陪奶奶看病并精心照顾奶奶,妈妈借双休日看望年迈的外公。

问题诊断: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中心,应重点记叙一件事,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2.学生习作——刘璐《我喜欢夏季》(原文附后)
学生朗读,找出问题,教师指导修改。

教师引导:
中心:因真善美的发现而喜欢夏天
材料:旅游中看到一位天真的小姑娘给随意丢塑料袋并拒绝捡回的男青年送回钱包。

问题诊断:前两段景物描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3.学生习作欣赏——王潇《在双休日里》(原文附后)
学生朗读,分析详略的恰当运用,并找出其它亮点。

教师引导:
中心:批评当今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材料:一位时尚的女售票员白拿想坐车的老农的葡萄。

详略处理:作者与爸爸挤车(起因)和农民下车(结果)略写,
女售票员白拿想坐车的老农的葡萄(经过)详写。

其它亮点,学生可从语言、选材等方面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本次作文的亮点:
1.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例如
王潇、李昂、李屹辉、惠晖、邵晓媛、刘静
2.选材多样,中心明确。

例如:
李昂——看小男孩执著放风筝——有信心,就能成功;
贺东鹤——老爷爷教会我钓鱼——做事要有耐心,一心一意;
王诗萍——一位患痴呆症的鞋匠给我补好鞋——做人要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
惠晖——全家举行知识竞答——快乐和谐的一家;
张望、李蓉——做作业、受父母的监督——渴望自由;
袁也——为幼儿园小朋友当老师——当老师有多么辛苦
3. 描写细腻,语言生动,富有文采。

王潇——运用传神的神态、语言刻画了一个冷漠、唯利是图的女售票员形象。

面对拥挤、争吵的乘客,先是“漫不经心的磕着瓜子,用鄙夷的眼光望着满车乱哄哄的人群说:“‘挤什么挤,觉得人多回你家坐小车去,吵吵嚷嚷,也不嫌烦!’”途中,看到一个老农搬着个大箱子要上车,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喂,喂,这东西能上来吗?”老农立刻送上两串葡萄,才得以上车。

紧接着,她便摆弄着葡萄,说:“这葡萄,不错嘛!挺水灵的,什么价?”老农心知肚明,即刻再送几串,这时她便完全“阴转晴”了。

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

此外,对人物外貌虽有寥寥几笔,却也传神生动。

详略得当在此也得到运用。

此外还有刘璐、王诗萍、张伟、赵冰洋、张望等语言描写也很细腻。

4.选材新,立意深。

例如:
张伟——和父亲观看并讨论“朝鲜进行核试验”一事——呼吁和平;
六、小结:
同学们,留心生活,勤于动笔吧,热爱生活,勤于抒怀吧,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任务,每日“三省吾身”,随时记下自己的情感、想法、收获、认识、经验、教训吧,天长日久,我们定能养成勤奋的习惯,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技能,更主要的是将不断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做人品味。

七、教后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