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九年级议论文写作1——《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怎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是本课设计的第一要点。
2.写作话题观点要明确是议论性文章最根本的要求。
怎么让学生明确并学会如何使观点在文中明确突出是本课设计的重点。
【教学目标】1. 思考社会某种现象形成看法,看待事物立场鲜明,能够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明确的。
2. 通过借鉴课文、学习例文、针对性练习,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写作要点,写作中会用准确、简洁、鲜明的判断句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能够区分观点描述与叙述语句及表明态度语句的不同之处。
【课前准备】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等基本概念,做完学案上“课前部分”的习题(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内容;论证结构的划分;议论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检测预习提问学案“课前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议论文特点的认识。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
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主张或观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怎样证明)。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洁精炼。
二、由熟悉的课文论点提出方式,导入新课1.问题:我们学过的议论性文章:《谈骨气》《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你知道它们的论点是在什么位置提出来的吗?论点提出的方式有哪种?题目又是什么类型的?表述论点的句子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明确:《谈骨气》、《敬业与乐业》在开头提出论点,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的方式。
《论教养》在结尾明确论点,是先引出论题最后总结论点的方式。
这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论题型,表述论点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判断句,是对论题的观点和看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观点型题目。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 素材,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考生的综 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03 中考作文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中考作文成绩不仅有助于考生顺利升入理 想的高中,还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
02 仔细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和所指代的内容,确保 写作紧扣主题。
02 将关键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联系 ,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明确写作范围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时间 范围、空间范围、人物范围等。
注意写作范围与题目要求的对应 关系,避免偏离主题或超出范围
。
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写作内容,确保文章条理
点评
学生B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阳光这 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温暖和积 极向上的态度,但在文章结构和层次 上略显单调。
建议
可以尝试在文章中设置一些波折和转 折,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深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描写不同场景下的阳光, 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教师点评及建议
点评
学生C在文章中通过讲述自己跨越困难和挑战的经历,展现了勇气和毅力的重 要性,但在文章立意和深度上还需提升。
建议
在跨越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成长变化,同时 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等元素,来提升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07
课程总结与延伸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讲解了中考作文的评分标 准及要求
传授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分析了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及范文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 的第一步
03
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意,体现了亲情的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_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细节描写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作文,可以称得上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二、出示活动任务1、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捕捉美妙瞬间,感悟精彩生活。
三、聚焦中考:出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四:点击中考:回顾近两年的中考作文1、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6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2、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7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过渡语:每年的中考作文都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而恰当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五、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这足以体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魅力。
六、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出示例文(一):1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
我害怕极了。
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么可怕的夜晚。
(二):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教学设计

自主开发校本教材(九年级中考作文训练)《“幸福”话题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陕西省西乡县第三中学朱明兰一、教案背景:年级:九年级;教材:自主开发校本教材;课型:作文指导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感悟生活身边小事,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幸福。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灵动的心感悟生活,选取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真正体现写作的价值,写出好文章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并同时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点内容:“情感体验类”话题作文是中考作文常考的一类话题,因此我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开发了以“幸福”为话题的教与学的素材。
本节课要完成指导学生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形成健康向上的幸福观,同是要以本节课为例指导学生复习话题作文的写法。
基本理论观点:“幸福”这个话题贴近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可是现在的学生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对幸福的理解偏狭、感知模糊、被动等待。
同时,“幸福”这个话题又很宽泛,很抽象,因此需要老师激发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找准感情的切入点,从细微出感知幸福。
因此我采用创设情景法,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快速找到情感切入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法,节约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并为学生营造激情氛围。
培养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还原作文真实文风,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重在引导学生选择生动、新鲜、典型、富有表现力的材料;重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高文章立意,创新构思。
四、教学对象特征分析:1、学生对幸福这样的情感体验话题很感兴趣,而且每个同学有话可说。
2、九年级学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和对生活的个性见解。
3、在音乐和图片的创情下,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五、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创设情景法,利用歌曲和富有感染力的图片,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快速找到情感切入点。
中考作文指导公开课PPT课件

注意标点符号、语法规则等细节,避免出现错别 字、语病等问题。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比喻
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 的概念具体化,使文章
更生动形象。
拟人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 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文
章的趣味性。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文 章的节奏感和气势,突
出重点内容。
引用
引用名人名言、诗句等 ,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
了。
06
中考作文的备考策略和 应试技巧
如何制定有效的备考计划
1 2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根据中考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
确定重点和难点
明确中考作文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部分制定 相应的备考策略,确保备考工作有的放矢。
3
注重积累和实践
积累写作素材、经典句型和优秀范文,多进行模 拟练习和真题演练,提高应试能力。
03
中考作文的素材运用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积累 写作素材,关注身边的人 、事、物,记录自己的所 见所闻所感。
阅读书籍
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尤其 是经典文学作品,积累语 言、故事、观点等素材。
媒体资源
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 媒体资源,关注时事新闻 和社会热点,了解不同领 域的知识和动态。
如何进行模拟考试和自我评估
模拟考试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中考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适应 能力。
自我评估
在模拟考试后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 调整备考策略。
反思和总结
对模拟考试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原因并加以改 进。
《学会理性思维,增强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会理性思维,增强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理性思维。
2、学会立足于生活,理性思考,使习作更加真实自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习作诊断(一)原来,我是如此任性事例:我因为穿着一双鞋面已经掉皮的皮鞋被同学嘲笑,向妈妈提出买双新鞋的要求。
妈妈平静的说:“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好孩子要懂得节俭,旧鞋能穿就将就着穿吧。
”我与妈妈争执,一气之下冲出家门。
妈妈来找我,手里提着一双新鞋子,淡淡地对我说:“你本来就该有一双新鞋子的!”我望着那双鞋,觉得很好看。
许多天后我才知道,买鞋的钱是妈妈向别人借的。
那一刻,我才猛然觉得自己是如此任性。
而我的任性,给妈妈增添了经济上的负担。
问题分析:(二)恒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找不到突破口,想要放弃。
下雨了,去关窗,一瞬间,我看到那株花!瞧,它的花瓣被雨滴击打得七零八落。
这个小生灵,腰身弯了又挺直,腰身弯了又挺直,丝毫不带败北的沮丧,竟多了一份气定神闲。
它的坚忍与恒心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我重新拾起笔,再次迎接难题的挑战。
问题分析:(三)那杯柠檬水是我制胜的魔杖那段日子不甚如意。
月考发挥失常,倒退几十名。
练了两个多月的协奏曲被老师跳出了无数毛病。
母亲为我泡了一杯柠檬水,我赌气般用勺子狠狠挤压那些柠檬,结果水太酸了。
母亲重新为我泡了一杯柠檬水。
母亲笑着说:“柠檬的精华在深处,它需要时间让精华流出,急躁带来的只是酸味,时间会给你带来真正的柠檬水。
”我看着这杯柠檬水,每片柠檬都在水中大口呼吸,交付出自己的精华,我的心也平静下来。
一小时后,我尝到了真正柠檬水的味道。
我终于坚持了下来,这杯柠檬水成为了我制胜的魔杖。
问题分析:明确:什么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活动。
三、如何使习作更加理性真实?(一)恒月考考差了,我失魂落魄。
脚边有只蜗牛正缓慢地向前爬行,我的心头无缘由地升起一股怒火,一脚将它踢开,它滚落一旁,停住了。
正当我以为这只蜗牛已遭受重创时,它又动了,并继续向前爬行。
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移花接木、一材多用(获奖优质课 教案)

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移花接木、一材多用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用一种原料做出上百种菜肴,比喻鸡蛋,它可以做成炖蛋,煎蛋,蛋皮炒肉丝,蛋汤等。
那么,作为咱们平时积累的写作原料,可否依据不同的话题加以变通,做出破意不同的佳作呢?答案是断定能行的。
切实这种措施就是一材多用或移花接木法。
这种手法,就是将本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白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资料上,稍加变通跟调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请求相合乎。
这样岂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品德。
既然一材多用、移花接木如斯行之有效,那么我们在中考作文的应考中又该如何操作呢?(一)段的嫁接,信手拈来1、在平时的阅读中,同窗们积累了不少的优美段落,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化用或修正,使之为写作服务。
例:某同学化用余光中的《乡愁》诗写母爱:小时候,母爱是一根棒棒糖,含在嘴里,甜滋滋;上学后,母爱是一个新书包,背在身上,气冲冲:而当初,母爱是电话那端的一句叮咛,听在心里,泪汪汪。
又例:《寻找原点》有这样多少个段落:小时候,原点是硬币,我在这头,商店在那头;后来啊,原点是亲情,我在这边,双亲在那边;而当初,原点是斗争,我在这端,空想在那端。
又如著名影星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一段对恋情的经典名言: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然而我不爱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楚的事莫过于此。
假如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说“我爱你”。
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渴望是一一一万年!我可以在《初三如歌》的作文将其化用,既幽默了语言,又恰到好处的为文章宗旨服务。
我是这样写的:“曾经有一篇诗歌摆在我的眼前,我没有好好珍重,等到老师罚写的时候才懊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悲伤的事莫过于孤独地站在办公室里看同学端着可口的饭菜经过。
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遇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老师说――我要背!”2、我们平时也会积累一些素材,好的素材可以一材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出来,就精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考中,作文几乎占据了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握中考作文,打好中考作文的攻坚战。
有道是:文如其人。
那我们不妨大胆把中考作文比作一位待嫁的姑娘,那我们该怎样用心地装扮它,让文章“赏心悦目”,来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呢?
二、绘出顾盼生辉的明眸。
写作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文的标题。
当然,这只限于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要求“标题自拟”的作文题,对于命题作文,我们无须选择也别无选择。
作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如何使文章的眼睛顾盼生辉,精神俊秀呢?
“教你几招”:
1、善补题,以小见大
以“掌声”为话题《迟到的掌声》
以“诚信”为话题《呼唤诚信》
以“宽容”为话题《慎用宽容》
以“理解”为话题《理解—沟通的桥梁》
以“自信”为话题《自信—成功的基石》
《带着自信出发》
以“变化”为话题《爸爸的坐骑》
2、巧用修辞
①“心愿”话题—《守住心中的那颗流星》
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③“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
④“母爱”话题—《黑白债》
⑤“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3、善于引用、化用
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②“挫折”话题—《总在风雨后》
③“环保”话题—《还我一杯纯净水》
④“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⑤“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⑥“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⑦“修补”话题—《呼唤女娲》《女娲人间行》
请大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一。
有道是“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不仅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也一定能让在考场上的你信心倍增、文思泉涌。
二、亮出端庄秀丽的脸庞。
开头犹如文章的脸,唯有端庄亮丽才能博得青睐。
如何使其美起
来呢?这里我们也准备了几种亮相的“招法”: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
如以“财富”为话题:《善待贫困》:“我的财富,是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
这笔财富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
”
2、设问置疑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去读下文。
如《贫困·超越·财富》开头:“英国的皇冠是伊丽莎白女皇的财富;《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财富,那么我的财富又是什么呢?”
3、名言警句法
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
4、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以“永恒的美丽”为话题:《父爱绽放生命的色彩》:因为星星的陪伴,明月更加清幽皎洁;因为白云的点缀,更加宁静深邃;因为父亲那深深的爱,我们的人生将成为永恒的美丽。
借鉴以上方法,给历届中考作文题设计一个开头,完成学案上练习二。
四、留下美丽的背影—作文结尾技巧
考场作文的结尾应牢记两点:一是要有强烈的中心意思,即不忘为表
现中心服务。
作文的主体部分如果“偏题”了,结尾处应该补救。
二是应当精炼,当止则止,不能喧宾夺主。
最忌讳:画蛇添足,或无病呻吟,或人为拔高,硬要给文章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使得本该是亮点的结尾成了文章的“黑子”,令阅卷老师发出“一声叹息”。
一是自然收束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操作方法是: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
如《上帝的回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
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
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二是总结点题法。
这种方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如《“诚信”漂流记》的结尾: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
”
三是首尾照应法。
这是考场作文惯用的结尾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属于比较“保险”的写法。
以“感恩”为话题《给妈妈的一封信》:
开头:妈妈:我已经17岁了,但今天是第一次在写下“妈妈”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汹涌的潮水一次次的冲击着我记忆的沙滩,带来一枚枚或远或近的贝壳。
我捡了起来,放在耳边,想听
那大海的声音,泪,却止不住的在眼里打滚——我听到的全是您一遍遍的呼唤——
结尾:我17岁了,但我知道,您对我的爱是无法用17年来衡量的。
如果大海能够带来你的呼唤,那我希望它也能带去一个女儿对母亲这17年来养育之恩的感激,带去我给你的问候:母亲,您辛苦了!
五、编织迷人的外衣。
作文形式新颖,彰显你的创意,也能让你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取阅卷老师的芳心。
当然,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最擅长的方式,不要自己为难自己,弄巧成拙了。
(一)、日记体;(二)、书信体;(三)、小标题式;(四)、镜头组接六、文面要干净
文面主要包括文字书写、行款格式、标点符号、修改符号等。
1.不用涂改液、改正纸。
2.不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
3.注意最基本的书写要求。
4.尽量不写错别字
5.正确使用删除、修改符号。
6.准确控制字数。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围绕“悦目”谈了中考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形式和注意卷面的整洁等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写一节课我们再就“赏心”来共同探讨关于作文立意的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愚蠢的人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定要记住:中考作文并不可怕,我们要把它当做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亮出来,就精彩!”希望同学们带着微笑迎接中考,相信自己一定行!最后送大家一幅对联,代表老师对大家的期望:
三年砺剑今年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凯歌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