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教学设计.doc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精选6篇)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精选6篇)《我的自画像》篇1教学要求:(1)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来写,练习由表及里地观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写人。
(3)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学生写作能力较低,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人俗套,思维陷于混乱。
因此,本次习作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引入习作内容1、(1)出示4幅名人漫画像,开展“猜一猜,这是谁”活动。
2、学生讨论:看了这图片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是他?引导学生用规范的简短的语言来说说。
[设计意图:学生一旦展开想像的翅膀,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每给一次这样的练习,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同学们想得新,说得好。
]3、小结过渡:多么有趣的漫画啊,几笔简单的线条加上并不丰富的颜色,就能画出一个人来,风趣幽默,形象逼真。
更可贵的是同学们抓住这些人物的外貌特点,用准确而又简短的语言来表达,真了不起!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个小朋友写的一段话,读了这段话,你又会想到谁呢?二、读懂例文,明确习作方法。
1、(课件2)出示范文,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2、学生讨论:读了这段文字,你又想到了谁?为什么?3、(课件3)出示杜小虎照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并讨论:巧了,老师这里正好有杜小虎的画像。
请大家将相片和短文结合起来看看,短文写的是否就是杜小虎同学?『老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长相:头发——脸——眼睛——鼻子年龄、体重、身高、衣服、爱好……』4、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杜小虎在短文中紧紧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写,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呀!三、指导习作1、过渡:同学们,你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然后用2、3句话说说镜子中的自己。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介绍自己。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来描写自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
2. 教授如何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特点。
3. 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突出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特点。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突出重点。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表达。
2. 实例分析法:通过优秀作文示例,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作文要求、优秀作文示例等。
2. 学生准备镜子,以便观察自己的外貌特点。
3. 教师准备相关评价表格,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主题《我的自画像》,讲解作文要求,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教授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来描写自己,教授如何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特点。
4. 优秀作文示例: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5. 学生自主写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自主写作《我的自画像》。
6. 小组交流: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互相展示,进行小组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7. 教师点评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8. 作文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9. 作文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评价,总结本次写作收获。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学会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特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特征。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特点。
2. 教会学生如何用语言描绘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特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欣赏,培养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自己的照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素材和范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自己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特点。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互相观察,发现别人的特点。
2. 讲授作文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来描述自己。
例如,外貌方面可以描述自己的长相、身材、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性格方面可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活泼等;兴趣爱好方面可以描述自己的喜好,如喜欢运动、喜欢看书等。
3.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我的自画像》,让学生现场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5. 总结课堂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要点,强调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6. 布置作业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并在课后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了解他们的特点和优势。
2.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朗读和点评,分析作文的优秀之处。
七、作文修改与提升:1. 教师给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2. 学生根据修改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八、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让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2.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了解写自传的基本内容;3.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掌握写自传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写自传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掌握写自传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小游戏:我说你来猜。
请三位观察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同学来描述三张人物图片(班主任、憨豆、姚明),看谁让同学们最快猜出来。
不写别人写自己,导入新课写一篇“我的自画像”。
二、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什么(一)讨论:通过回忆第三单元课文《鲁迅自传》、《第一千个球》、《列夫·托尔斯泰》三篇文章内容,同学们讨论下,《我的自画像》这篇习作应该画些什么?板书:画外貌A、画事件B、画性格C、画精神D、画经历E(二)实践:选择你想画自己的一个部分,快速的写下一个片段,然后全部交给老师,重新打乱,随意抽出几个片段让同学猜猜我是谁?(三)疑问:为什么同样写一个部分的内容,有的容易猜,有的总是猜不出呢?之毫厘谬以千里呢?那究竟缺了点什么?也就是说,那我知道了应该画些什儿,那怎么样才能画好了?(1)真实的画(不虚美,不隐恶)叶圣陶曾在《学作文》一书中提到: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画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
(2)个性的画(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3)典型的画(写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4)有序的画(积木原理——写作模式无数种可能)(5)平实(幽默)的画(语言可幽默,可诙谐,可平实)四、领悟犹在心,下笔才有神——列个数字符号提纲根据以上内容,给自己的习作列个数字符号提纲,简单明了写出自己的作文思路。
首先确定画些什么,其次再确定怎么画,牢记于心的一切回归于“我”。
五、作业:写一篇“我的自画像”不少于600字,题目也可自拟,要求带有自传色彩,表现自我。
板书设计: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什么胸有成竹画自明——怎么画画外貌(A)1.真实的画画事件(B)2.个性的画画性格(C)3.典型的画画精神(D)4.有序的画(A+B\A+B+C\C等)画经历(E)5.平实(幽默)的画。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语文《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如何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树立自信心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五官、身材、发色等。
2. 教授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自己。
3. 通过范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用恰当的语言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互相交流分享。
2. 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自画像为例,进行写作示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评价和建议,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让学生谈谈对自己外貌的认识和喜好,引出本课主题。
2. 观察与交流: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互相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3. 写作指导:教授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自己,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4. 范文学习:让学生阅读优秀范文,了解如何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6. 小组评价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评价和建议,提高写作水平。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自画像,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自画像和作文,评估他们对外貌特征的观察程度和描绘能力。
2. 评价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运用,鼓励学生使用比喻和拟人等技巧。
3.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了解他们对自我认识和自信心的提升情况。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个“我的自画像”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邀请家长参加展览,让他们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成果,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绘制自己的自画像,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形象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2.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画像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可以表达出自己对自身外貌和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能够通过绘制自画像,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与导入(15分钟)1.利用展示图片,介绍一些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如达·芬奇、梵高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他们对自画像的看法和理解是怎样的,有没有绘制过自己的自画像,绘画自画像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15分钟)1.简要介绍自画像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分析一幅自画像作品,指导学生从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去观察和思考。
第三步:实践操作(45分钟)1.通过玩“贴画游戏”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形象。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贴纸、剪刀和背景纸。
-每个学生在背景纸上贴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特征,通过贴纸的选择和组合,展现自己的形象。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鼓励学生观察细节,捕捉自己面部轮廓、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的形状和比例。
-提供一些绘画材料供学生选择使用,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有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分享和讨论(20分钟)1.学生完成自画像后,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所用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绘制自画像的目的和感受。
3.引导学生互相评论和欣赏各自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特点和风格。
第五步:总结与展望(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展望下一节课,鼓励学生在绘制自画像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作。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2.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评估他们有没有能够通过自画像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我的自画像》精品教案

《我的自画像》
一、教学目标
1.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自己的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增强自我认知。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地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2.难点: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让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
2.提问学生:“你觉得自己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引出课题。
2.观察与讨论
1.再次让学生观察自己,说说自己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
3.教师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自画像,边画边讲解绘画步
骤和注意事项。
2.强调要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线条要简洁流畅。
4.学生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突出自己的个性。
5.作品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表现,提出改进的建议。
6.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和表现自己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自己和他人,用美术的方式记录生活。
习作:我的“自画像” 作文课指导教案

习作:我的“自画像” 作文课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从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准确地介绍自己。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自己的能力,能够抓住自身特点进行描写。
3. 让学生掌握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自己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 明确描写的重点,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2. 学会用具体事例表现自身的性格、爱好等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描写中避免平淡,生动地展现自己的形象。
2. 能够真实、客观地描绘自己,同时又能体现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
课型结构:课堂习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我剖析、小组交流、实例分析课前准备: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等方面的优秀片段示例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引出主题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一个神秘的游戏。
我会给大家一些描述,你们来猜猜这个人是谁。
(描述一些知名人物的外貌、性格和成就等方面的特点,如孙悟空、哈利·波特等)2. 大家都很聪明,很快就猜出了这些人物。
那如果让你来描述一个人,让别人一下子就能猜出是你,你会怎么描述呢?没错,今天我们就要来写一写自己的“自画像”。
二、剖析自我,明确内容1. 外貌描写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外貌。
对着镜子或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样子。
从头发开始,你的头发是长长的、黑黑的,还是短短的、卷卷的呢?再看看眼睛,是大大的、圆圆的,还是小小的、弯弯的?眉毛是浓眉还是淡眉?鼻子是高挺的还是小巧的?嘴巴呢,是樱桃小嘴还是大嘴巴?(引导学生逐步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但是仅仅这样简单地描述还不够生动,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描写外貌的小技巧。
比如,“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一样垂在肩膀上”,这就是用了比喻的手法。
那同学们能不能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描述自己的外貌呢?(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来描述自己外貌的某一特征,进行小练习)2. 性格特点除了外貌,性格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开朗乐观的,还是内向害羞的?是勇敢坚强的,还是胆小懦弱的?(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类型)仅仅说出性格特点还不够,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
教学设计
2、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3、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4、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
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2、小镜子3、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懂例文。
1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他让我给同学们
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
能喜欢他。
(课件先出示小虎的画像,然后出示例文。
)
2、读例文。
(学生认真听。
)
3、通过小虎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 , 你们说一
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 ?他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的? ( 学生自由发言。
)
4、总结学生的发言。
(身材、长相、年龄、表情、性
格、爱好。
)
5、过渡:你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
绍给小虎认识一下。
(二)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1、要想让新朋友对你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你也得画一
幅自己的画像,并且把自己介绍给小虎。
想一想,你可以从
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2、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
(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
3、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你自己哪里与众不同。
(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
4、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
a:介绍一个人必须包括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
b:还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c:介绍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
(三)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例如: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脸蛋黑里透红
水灵灵的大眼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小而有神的眼
睛能说会道的嘴巴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内向爱说爱笑泼辣腼腆
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3、小组将说的比较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
(四)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写的是谁,那就说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予以表扬。
如果猜不出,组织讨论,进行修改。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不光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而且还学会了怎样把自己介绍给新朋友。
请大家说一说介绍自己要抓住哪些特点?(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⑴可以介绍自己年龄、身材、长相、性格、爱好等。
⑵要抓住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⑶要按一定的顺序。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一次老师要求大家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同学们都写了一篇习作,老师节选了两篇开头,看看你们认不认识他们?(出示,引导学生复习本次习作目标,明白只有抓住人物特点,才能把人写活。
)
二、讲授新课:
(一)这节课我们大家就来学习如何评改这篇作文。
要想修改好一篇作文,一定要把习作多读几遍,在读中找
一找需要修改的地方。
(出示习作修改步骤,让学生明白修
改习作该怎么做,从哪些方面入手。
)
(二)例文会诊。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认真地读了你们的作品,感到十分惊喜,这可是你们自上三年级以来的第一篇杰作,你们
的文章给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过,老师感到大家
写的都存在很多的不足,老师选了一篇作文请同学们一起来
修改,好吗?
1、学生自由轻声读,交流:说说这篇习作抓住了习
作要求来写了吗?(人物外貌描写,通过事例写出人物特
点。
)
2、逐段阅读,修改不妥之处,(出示段落,让学生读
一段,再讨论修改,教师适时点拨修改,并说明修改原因,
教会学生认识不妥的理由。
)
3、欣赏改后佳作。
师:刚才同学们修改的都很有道理,和老师的想法也都不谋而合了,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啊!这位同学在写完作文以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不信,你们看他自己改的作文怎么样。
(出示这位学生写后自改的习作。
)
学生读习作,说说改后的作文好在哪儿,还有需要补充的。
4、给这位同学的习作写写评语,并打上分。
5、教师写评语打分。
(三)新手试一试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篇我们班的习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习作)
轻声读《爱读书的我》这篇文章,对照讲评重点谈谈
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交流。
那么如何修改呢?请同学们同桌讨论,一起修改。
学生讨论后再来讲评,学生讲评修改理由。
(教师小结,并教会学生使用下划线标注修改部分,
在旁边进行眉批。
)
三、课堂小结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认真修改,你的习作才能越写越好,越写越有意思。
修
改时要独立思考,先自行修改,然后找到合作伙伴,互相帮
忙。
希望大家能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四、互动修改。
师:刚才已经学到了习作如何修改的本领,现在要把它运用到习作评改之中。
那么,你们的习作要根据什么来修改呢?
学生翻开作文本,把同桌的习作认真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修改,用上老师教你们的修改方法。
五、作业布置。
根据同学给你提出的修改方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