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山坡羊 洛阳怀古
《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赏析原文: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鉴赏: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自是叱咤风云,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活剧,但弹指一顾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
《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鉴赏

《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鉴赏《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鉴赏张养浩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下面小编整理了《山坡羊·洛阳怀古》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山坡羊·洛阳怀古元代:张养浩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鉴赏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古诗山坡羊·洛阳怀古翻译赏析

古诗山坡羊·洛阳怀古翻译赏析《山坡羊·洛阳怀古》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养浩。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赏析】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oRG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自是叱咤风云,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活剧,但弹指一顾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
山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山坡羊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翻译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赏析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山坡羊·洛阳怀古》(张养浩)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洛阳怀古》(张养浩)原文及翻译山坡羊·洛阳怀古张养浩系列:咏史怀古诗大全山坡羊·洛阳怀古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赏析《山坡羊·洛阳怀古》有可能是张养浩去关中救灾途经洛阳时所写。
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吒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著,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像,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袁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整体感知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层:第-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
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第三层(最后两句)喝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
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二、完成下面各题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词中“聚”、“怒”二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接写战争,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这是历代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和评判,是全曲的主旨之所在。
《山坡羊·洛阳怀古》赏析

《山坡羊·洛阳怀古》赏析《山坡羊·洛阳怀古》赏析《山坡羊·洛阳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一首小令。
可能是作者去关中救灾途经洛阳时所写。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山坡羊·洛阳怀古》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山坡羊·洛阳怀古元代:张养浩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赏析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坡⽺潼关怀古》的原⽂翻译及赏析《⼭坡⽺潼关怀古》的原⽂翻译及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河表⾥潼关路。
”的意思:⼤⼤⼩⼩的⼭峰好像都在这⾥集聚,黄河的波涛奔腾咆哮如狂如怒。
依⼭靠河的就是这潼关的道路。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写出潼关的险要,⽣动的⽐喻,突出了⼭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出⾃张养浩《⼭坡⽺·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河表⾥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秦汉经⾏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⑴⼭坡⽺:曲牌名,是这⾸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河”句:外⾯是⼭,⾥⾯是河,形容潼关⼀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
表⾥:即内外。
《左传·僖公⼆⼗⼋年》:“表⾥⼭河,必⽆害也。
”注:“晋国外河⽽内⼭。
”潼关:古关⼝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常险要,为古代⼊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沉思,表⽰⼼⾥不平静。
⼀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句:谓⽬睹秦汉遗迹,旧⽇宫殿尽成废墟,内⼼伤感。
伤⼼:令⼈伤⼼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
经⾏处,经过的地⽅。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山坡羊洛阳怀古
山坡羊·洛阳怀古
作者: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山坡羊·洛阳怀古》有可能是张养浩去关中救灾途经洛阳时所写。
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
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自是叱咤风云,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活剧,但弹指一顾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
由此,作者认为”功“也罢,”名“也罢,都是短暂的,不会长久的保持着的。
总括看来,作者在曲子之中流露出的情绪是低沉的,几乎近似消极;而结合元代社会现实来看,元代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社会统治黑暗腐朽,张养浩曾因直言政事,而被贬官,被废弃,这次虽被起用,但后果怎样,他无法预料。
因此,他在曲中流露出了低沉的、伤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