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36.3公斤 再创新高(组图)

合集下载

我国超级水稻高产新纪录是如何诞生的

我国超级水稻高产新纪录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超级水稻高产新纪录是如何诞生的文/新华社记者郑黎农业部专家近日对浙江省宁波市百亩示范方试种的甬优12号超级稻进行产量验收,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963.65公斤,最高亩产1014.3公斤,创下了中国超级稻平均亩产的新纪录。

30年培育一粒金种子甬优12号超级稻是以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马荣荣为首的科研团队经过30余年努力培养出来的优秀品种。

今年11月底,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14位水稻专家,对宁波市鄞州区百梁桥村水稻专业户许跃进种植的单季晚稻105亩高产示范方进行产量验收,品种为甬优12号籼粳杂交超级水稻。

专家组抽查4块田,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测产。

经取样烘干、去杂后,测定4块田的净谷亩产分别为1014.3公斤、984.8公斤、934.2公斤和921.3公斤,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

“我国现有水稻面积4.3亿亩,其中55%以种植籼稻为主,45%以种植粳稻为主。

”宁波市农科院唐志明博士介绍,通过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的杂交,实现基因改善优势利用,是国际上公认的更具增产潜力、前景更为广阔的方向,也是世界级难题。

马荣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杂交水稻研究,其间经历无数风风雨雨。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马荣荣及其团队心无旁骛,终于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籼粳杂交的最大难点是其不育性,正像马驴配产生的骡子无法繁殖后代那样,籼粳杂交后子一代本身存在难孕性。

”马荣荣说,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有幸发现了可以克服生育障碍的基因,并通过双亲导入法,分别在籼、粳品种中导入对方的基因,终于成功突破籼粳杂交不育性的禁区。

2005年第一代籼粳杂交甬优6号问世,当年试种便取得了平均亩产750公斤的良好业绩。

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首个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

此后,马荣荣团队培育的“甬优家族”每年都有一个以上新成员诞生,并形成了杂交粳稻、杂交糯稻、籼粳杂交稻三大系列17个新组合。

高产的背后是高效专业的科研团队“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是项系统工程。

袁隆平创新的例子

袁隆平创新的例子

袁隆平创新的例子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奠基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产区——中国的重要创新者。

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一些袁隆平创新的例子:
1.杂交水稻的研发:袁隆平通过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成功
培育出了具有更高产量和更好抗性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水稻在中国的各个季节都有种植,并且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

2.三系配套技术:袁隆平发明了一种叫做“三系配套”的技术,即
通过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水稻进行配组,实现了水稻的自交和杂交,提高了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超级稻的研发:袁隆平不断推动杂交水稻的升级换代,成功研发
出了超级稻。

超级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高出很多,并且具有更好的抗旱、抗病、抗虫性能,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4.海水水稻的研发:袁隆平还致力于研发海水水稻,通过将陆地水
稻和海水稻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了能够在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

这种水稻不仅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率,还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袁隆平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他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他一直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理念,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喜看稻菽千重浪大功至伟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大功至伟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大功至伟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日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 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

袁隆平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

人民日报社论认为,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

书写了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高产的新篇章。

同时,13.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保证,世界大粮仓也有了中国杂交水稻的贡献。

历经7年奋斗,这个纪录是怎样诞生的?靠什么突破900公斤袁隆平说,此次亩产突破900公斤,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良种、良法和良田,缺一不可。

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良必须配套。

创下纪录的这片百亩稻田。

种植的就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两优2号”。

“良种就是要将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结合起来,就像好的运动员,既要高大壮实,还要体力充沛。

”袁隆平描述他心中的良种。

这个品种优点多:前期生长快、便于机插、耐肥抗倒、穗大粒多、抗病性较强、增产潜力大。

除了良种,保证水稻高产的第二驾马车是什么?袁隆平院士提出:良法是手段。

干了38年农技服务的肖利民。

是隆回县羊古坳乡农技站站长,也是此次高产攻关片的良法指导员。

他说:“搞栽培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攻关组5个成员基本上天天吃住在攻关田,观察、记录水稻生长情况。

根据这7年攻关积累的经验,在常规的栽培方法外。

今年我们还搞了一些新法子。

”“有一个超级稻专用肥,去年没用,今年用上了,亩产增加了四五十公斤,了不起。

”说起此次攻关的良法。

袁隆平院士还特别夸奖了一个功臣。

“良田是高产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就会倒。

”袁隆平院士如此评论。

此次创下世界纪录的百亩攻关片,位于雪峰山余脉望云山脚下的隆回县羊古坳乡。

这里土地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超级杂交中稻。

河南超级稻千亩片区亩产超900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

河南超级稻千亩片区亩产超900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

河南超级稻千亩片区亩产超900公斤袁隆平:成功了
佚名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年(卷),期】2015(0)10
【摘要】2015年9月15日,河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光山县超级杂交稻万亩示范片中的三个千亩片进行现场考察和实割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千亩片亩产突破900公斤,最高达913.9公斤,千亩连片大面积高产在全国尚属首次。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河南省;亩产;袁隆平;超级稻;超级杂交稻;大面积高产;光山县;农业厅【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亩产超1000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实验再创记录 [J], ;
2.千亩蝎稻示范片亩产超550公斤配套技术 [J], 舒畅成
3.袁隆平“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技术”再创新纪录年亩产达1537.78公斤 [J], ;
4.云南超级稻大面积亩产过977公斤连续3年超袁隆平试验田 [J], 无
5.袁隆平超级稻高纬度实验亩产超1000公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万亩袁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 涉虚假宣传(图)

安徽万亩袁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 涉虚假宣传(图)

安徽万亩袁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涉虚假宣传(图)2013年9月9日,袁隆平湖南超级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攻关试验田查看稻穗长势。

(CFP/图)原标题:安徽万亩“隆平稻种”减产绝收争议超级稻19年来,超级稻试验产量高歌猛进,中国稻谷总产量和单产却未见显著提高。

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

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再度引发农业界对“重产量不重质量”的反思。

超级稻的提法最早源于日本,然而日本发展超级稻是为了“feeding animals”(喂牲口),因此才会“重量不重质”。

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

这天是2014年10月10日。

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可几乎同一时期,远在1000公里外的安徽蚌埠五河县小圩镇,69岁的农民贾文贤发现,他种植的超级稻二期主推品种“两优0293”有些不对劲:刚灌浆的稻子,该由青色变成喜人的金黄色,结果却慢慢变成了灰白色。

十天后,灰白色的稻子全都耷拉了脑袋,死了。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

这是一家省级农业监管单位在向超级稻明星品种下“逐客令”。

2015年3月以来,受灾农民与隆平高科在补偿数额上再起争端。

迄今为止,已有111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推向市场。

这些稻种是否真的像破世界纪录时那般“超级”?为全国增产增收贡献几许?为何在业内田间总是争议不断?在这些答案背后,关于超级稻的内涵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定义都在悄然翻转。

袁隆平指导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26公斤创纪录

袁隆平指导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26公斤创纪录

袁隆平指导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26公斤创纪录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经营管理》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9月19日,农业部验收组组长、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公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创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1149.02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亩产创纪录等九则 [J], ;
2.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杂交稻又创纪录 [J], 赵鸿宇
3.18050.4kg/hm^2: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杂交稻再创纪录 [J], 赵鸿宇;秦婧
4.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又创纪录 [J],
5.袁隆平指导的第4期超级杂交稻“667平方米(亩)产千公斤”攻关实现重大进展[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缘袁隆平四次创奇迹

结缘袁隆平四次创奇迹

结缘袁隆平四次创奇迹作者:贺上升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03期2014年10月10日,国家农业部权威发布: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102亩超级稻经现场测产亩产达1006.1千克,创下了世界高产纪录。

这是羊古坳乡高级农艺师肖利民带领44户留守农民“抱团”为袁隆平院士承担高产攻关任务实现的第四次突破,也是肖利民即将退休前为自己一生的超级稻情结划上的一个圆满句号。

年近六旬的肖利民42载倾情农技推广工作,自1999年以来,一直为袁隆平院士高产攻关任务承担技术服务与指导,先后为袁隆平院士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高产目标实现了超级稻高产攻关传奇,成为攻克超级稻高产的知名人物。

羊古坳乡境内没有重金属污染,气候非常适宜超级稻生长,加上当地优越的小气候调节,成为中国最优质中稻的生产基地。

羊古坳乡天生含硒的土壤,为高产水稻增加了“健康”“养生”的含义。

据了解,被称为“月亮元素”的硒,不仅能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协助巨噬细胞和白细胞杀灭癌细胞并对放、化疗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血糖、溶解微小血栓、抗衰老。

根据这些有利条件,1999年,肖利民积极争取超级稻种植示范项目,该乡农民在他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下,当年首次示范种植一个千亩片超级稻,获得了亩产700千克的高产,这一试验引起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家教授的关注。

2000年,肖利民与县农业局领导主动向袁隆平院士汇报相关情况,袁院士当即高兴地为肖利民指点迷津。

为了实现农民种植水稻增产丰收,经肖利民与当地政府多方努力,羊古坳乡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省内惟一的超级中稻示范推广基地。

此后,肖利民一直为袁隆平院士承担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项目。

2009年,肖利民技术指导王化永在雷峰村种植的“Y两优3128”实现平均亩产841.6千克,超过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第一期目标——830千克,当年全国杂交水稻现场观摩会在该乡举办。

袁隆平“超级稻”又传喜讯:每亩高产847公斤

袁隆平“超级稻”又传喜讯:每亩高产847公斤

袁隆平“超级稻”又传喜讯:每亩高产847公斤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日前在深圳市龙岗区进行。

有关
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

【总页数】1页(P37)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袁隆平再度携手广东攻关绿色高产超级稻 [J],
2.袁隆平再度携手广东攻关绿色高产超级稻 [J], 《农民日报》
3.袁隆平杂交水稻再创高产新纪录实现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 [J], 徐晓磊
4.袁隆平“超级稻”每亩高产847公斤 [J],
5.袁隆平指导超级稻再破高产纪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36.3
公斤再创新高(组图
两优6号是今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的指定品种。

两优6号所结稻穗为220粒/穗左右,颗粒大而饱满。

农民将收割好的水稻放入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华声在线9月24日溆浦讯(见习张云荻)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由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基地“Y两优6号”品种收割,接受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产验收。

早在2011年在
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平均亩产就已达到926.6公斤,2012年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平均亩产为917.72公斤。

而今天,同样是在兴隆村,超级杂交稻亩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36.3公斤。

此次验收的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领衔,成员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

今日的验收现场阴雨连绵,试验田中的水稻已出现了倒伏,村民们用镰刀收割水稻后,置于现场放置的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谢华安院士正在田间察看水稻
在谈到水稻出现倒伏的情况时,谢华安院士说:“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所选水稻品种的质量有问题。

恰恰相反,今年所结的稻穗大而饱满,稻杆的承重已接近极限,加之近期台风”天兔“过境,带来大风和降水,加重了稻杆的承重。

因此,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

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未来,我们将加强杂交水稻的抗倒伏性。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选取的三块稻田中有一块的面积不能小于500平方米,并且至少有一块不能倒伏,到时取平均值算产量。

”谢华安说,由于降雨不断,致使杂交稻含水量超出可准确检测的范围,并且无法就地晾晒测量重量,因此,脱粒完成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测准产量。

最终,三块试验田的水稻,经烘干、
除杂等计算后,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了936.3公斤,超过了2011年袁隆平指导的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高。

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在“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重大突破见面会”上说:“实现900公斤突破的原因有三,即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尤其是今年超级稻专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没有用专用肥,亩产870公斤,今年用了之后,亩产超过了900公斤。


这种专用肥,即为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它能帮助超级稻抗旱、防涝、防倒伏、防病抗病,改善团粒结构,修复土壤,肥力持久,比同类产品提高15-20%的利用率。

本次测产验收的试验田依然使用的是这种肥料,“良种”则是由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Y两优6号”品种。

该品种今年在兴隆村组织实施107.8亩连片高产示范,连片种植,作一季中稻栽培,4月18日播种,5月15日移栽,移栽规格18×27厘米,全部施用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实施中等偏上肥水栽培。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结实率高,抗高温能力好,穗大粒多,千粒重28克。

据溆浦县农业局9月10日考种测产:平均每亩有效穗19.97万,每穗总粒数228粒,结实率93%,八五折理论产量1007.8公斤。

作者:张云荻
两优6号是今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的指定品种。

两优6号所结稻穗为220粒/穗左右,颗粒大而饱满。

农民将收割好的水稻放入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华声在线9月24日溆浦讯(见习张云荻)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由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基地“Y两优6号”品种收割,接受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产验收。

早在2011年在
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平均亩产就已达到926.6公斤,2012年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平均亩产为917.72公斤。

而今天,同样是在兴隆村,超级杂交稻亩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36.3公斤。

此次验收的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领衔,成员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

今日的验收现场阴雨连绵,试验田中的水稻已出现了倒伏,村民们用镰刀收割水稻后,置于现场放置的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谢华安院士正在田间察看水稻
在谈到水稻出现倒伏的情况时,谢华安院士说:“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所选水稻品种的质量有问题。

恰恰相反,今年所结的稻穗大而饱满,稻杆的承重已接近极限,加之近期台风”天兔“过境,带来大风和降水,加重了稻杆的承重。

因此,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

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未来,我们将加强杂交水稻的抗倒伏性。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选取的三块稻田中有一块的面积不能小于500平方米,并且至少有一块不能倒伏,到时取平均值算产量。

”谢华安说,由于降雨不断,致使杂交稻含水量超出可准确检测的范围,并且无法就地晾晒测量重量,因此,脱粒完成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测准产量。

最终,三块试验田的水稻,经烘干、
除杂等计算后,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了936.3公斤,超过了2011年袁隆平指导的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高。

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在“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重大突破见面会”上说:“实现900公斤突破的原因有三,即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尤其是今年超级稻专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没有用专用肥,亩产870公斤,今年用了之后,亩产超过了900公斤。


这种专用肥,即为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它能帮助超级稻抗旱、防涝、防倒伏、防病抗病,改善团粒结构,修复土壤,肥力持久,比同类产品提高15-20%的利用率。

本次测产验收的试验田依然使用的是这种肥料,“良种”则是由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Y两优6号”品种。

该品种今年在兴隆村组织实施107.8亩连片高产示范,连片种植,作一季中稻栽培,4月18日播种,5月15日移栽,移栽规格18×27厘米,全部施用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实施中等偏上肥水栽培。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结实率高,抗高温能力好,穗大粒多,千粒重28克。

据溆浦县农业局9月10日考种测产:平均每亩有效穗19.97万,每穗总粒数228粒,结实率93%,八五折理论产量1007.8公斤。

作者:张云荻
两优6号是今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的指定品种。

两优6号所结稻穗为220粒/穗左右,颗粒大而饱满。

农民将收割好的水稻放入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华声在线9月24日溆浦讯(见习张云荻)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由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基地“Y两优6号”品种收割,接受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产验收。

早在2011年在
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平均亩产就已达到926.6公斤,2012年在溆浦县横板桥乡兴隆村,平均亩产为917.72公斤。

而今天,同样是在兴隆村,超级杂交稻亩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36.3公斤。

此次验收的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领衔,成员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

今日的验收现场阴雨连绵,试验田中的水稻已出现了倒伏,村民们用镰刀收割水稻后,置于现场放置的打谷机中进行脱粒。

谢华安院士正在田间察看水稻
在谈到水稻出现倒伏的情况时,谢华安院士说:“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所选水稻品种的质量有问题。

恰恰相反,今年所结的稻穗大而饱满,稻杆的承重已接近极限,加之近期台风”天兔“过境,带来大风和降水,加重了稻杆的承重。

因此,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

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未来,我们将加强杂交水稻的抗倒伏性。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选取的三块稻田中有一块的面积不能小于500平方米,并且至少有一块不能倒伏,到时取平均值算产量。

”谢华安说,由于降雨不断,致使杂交稻含水量超出可准确检测的范围,并且无法就地晾晒测量重量,因此,脱粒完成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测准产量。

最终,三块试验田的水稻,经烘干、
除杂等计算后,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了936.3公斤,超过了2011年袁隆平指导的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高。

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在“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重大突破见面会”上说:“实现900公斤突破的原因有三,即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尤其是今年超级稻专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没有用专用肥,亩产870公斤,今年用了之后,亩产超过了900公斤。


这种专用肥,即为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它能帮助超级稻抗旱、防涝、防倒伏、防病抗病,改善团粒结构,修复土壤,肥力持久,比同类产品提高15-20%的利用率。

本次测产验收的试验田依然使用的是这种肥料,“良种”则是由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Y两优6号”品种。

该品种今年在兴隆村组织实施107.8亩连片高产示范,连片种植,作一季中稻栽培,4月18日播种,5月15日移栽,移栽规格18×27厘米,全部施用926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实施中等偏上肥水栽培。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结实率高,抗高温能力好,穗大粒多,千粒重28克。

据溆浦县农业局9月10日考种测产:平均每亩有效穗19.97万,每穗总粒数228粒,结实率93%,八五折理论产量1007.8公斤。

作者:张云荻zxz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