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里,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用药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7.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和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
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
患者有体温升高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15.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做好交接。

16.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014年1月20日。

手术安全及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安全及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安全及术前准备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保障手术安全,规范手术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高效运作,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手术室。

2. 手术安全管理2.1 手术室设施与环境管理2.1.1 手术室设施应符合卫生、安全和技术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1.2 手术室应配备必需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2.2 手术器械管理2.2.1 手术器械应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和维护,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2.2 手术器械应依照规定程序进行清点和确认,手术结束后应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无漏失。

2.3 手术人员管理2.3.1 手术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本领,严格依照医疗卫生法规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2.3.2 手术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含佩戴口罩、手套等,并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和干净。

2.3.3 手术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技能和安全意识。

2.4 麻醉管理2.4.1 手术患者麻醉应由专业麻醉师进行,确保麻醉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监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2.4.2 麻醉前,麻醉师应与手术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订立相应的麻醉计划。

2.4.3 麻醉师应紧密监测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并及时采取必需的应急措施。

3. 术前准备管理3.1 术前患者评估3.1.1 全部手术患者应进行术前评估,包含病史收集、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等,确保手术安全性。

3.1.2 评估结果应认真记录在病历中,供手术团队参考。

3.2 术前准备措施3.2.1 手术室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药品和设备,并依照规定程序进行核对和确认。

3.2.2 手术室应确保手术台、手术灯、监护设备等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3.2.3 术前应核对手术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3.3 术前沟通与沟通3.3.1 手术团队成员应进行术前沟通与沟通,明确手术目的、操作步骤和可能的风险,确保各方理解和搭配。

医院术前准备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术前准备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术前准备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医院术前准备工作的高效、安全和质量,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医院内部管理规定以及医疗质量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手术科室、手术中心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2.医院内其他科室如有需要,可参照本管理制度进行术前准备工作管理。

第三条定义1.术前准备工作:指手术前对病人的身体情形、手术器械设备及手术室环境进行检查和准备的工作。

第二章术前准备工作组织第四条术前准备工作组织架构1.术前准备工作由医院的手术科室、手术中心和相关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实施。

2.手术科室和手术中心需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术前准备工作人员。

第五条术前准备工作人员职责1.术前准备工作人员负责依据手术布置,检查手术室设备和器械的完好性和准备情况。

2.术前准备工作人员负责检查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情况。

3.术前准备工作人员负责帮助手术护士准备手术所需的药品、器械和消耗品。

4.术前准备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和汇总手术室设备检查、环境检查及准备工作的情况,提交给手术科室主任或主管护士。

第六条术前准备工作计划1.手术科室主任或主管护士负责编制术前准备工作计划,并及时向相关人员下发。

2.术前准备工作计划应包含手术室设备检查、环境检查及准备工作的时间和内容,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协作事项。

第七条术前准备工作时间布置1.术前准备工作人员应依照手术布置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准备工作。

2.术前准备工作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完成准备工作。

3.手术科室主任或主管护士应合理布置术前准备工作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术前准备工作内容第八条手术室设备检查1.术前准备工作人员应依照手术室设备清单逐项检查手术室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情况。

2.术前准备工作人员应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手术科室主任或主管护士,确保手术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九条手术室环境检查1.术前准备工作人员应检查手术室的清洁情况,包含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等。

手术前术前准备与禁食管理制度

手术前术前准备与禁食管理制度

手术前术前准备与禁食管理制度第一条:制度目的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规范手术前的术前准备工作和禁食管理,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术前准备水平。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进行手术的患者。

第三条:术前准备工作1.定期体检:每位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应接受全面体检,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项目,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形和手术风险。

2.评估手术风险:通过手术前评估,医生将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形,评估手术风险,并订立相应的手术计划和措施。

3.准备病史料子:患者在手术前需供应认真的病史资料,包含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作出相应处理措施。

4.心理评估:针对需要心理关怀和干涉的患者,将布置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和干涉,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5.交代手术风险和操作方法:医生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认真沟通,交代手术的相关风险和操作方法,解答其疑问,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后果。

第四条:术前禁食管理1.禁食时间:–成人:手术前6小时内禁食固体食物,手术前2小时内禁食清液体食物。

–儿童:依据年龄适当缩短禁食时间,具体以医生引导为准。

2.禁食内容:–禁止摄入含脂肪、纤维较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重口味食物、坚果、粗粮等。

–禁止饮用含浓度较高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

–允许少量饮用清水,但需要在手术前2小时内停止饮水。

3.特殊情况:–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可能需要额外的肠道准备,医生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引导。

–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将订立特殊的禁食和用药管理方案。

–对于长期需倚靠营养支持的患者,医生将订立相应的禁食和营养支持方案。

第五条:违反制度的处理1.对于患者未按规定禁食导致手术延期或显现术中并发症的,将在手术记录中予以记录,并将情况向医院质控部门报告。

2.若患者多次违反禁食规定,医生将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并可能推迟或取消手术。

第六条: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将依据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进行及时修订。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

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医院需要制定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以下是的详细解释:一、术前体检制度1. 手术患者在确定手术计划后,需到门诊部或相关科室进行术前体检。

门诊部或相关科室应按照医院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是否适合进行;若患者存在重要的基础疾病或其他病史,需交待清楚,以便临床医生制定科学的手术计划和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

2. 术前体检流程应完整,包括基础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钙、血钾、血钠等检查。

3. 术前体检结果应明确记录在病历中,并督促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4. 手术前,如果发现某些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情况,医生应当及时提出意见,以避免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意外。

二、术前准备制度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的制度进行手术室准备工作。

必须对手术器械设备、手术床、手术灯、手术药品等进行清洁、消毒(灭菌)、检查,确保手术器械无菌,消毒方式符合医院标准。

2. 手术室准备工作应按照医院的规定时间点进行,确保手术室在手术前充分准备。

3. 手术室准备工作完成后,必须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审核,并在手术记录单和护理记录单中详细记录。

4. 手术室医疗器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手术室护士应对手术室消毒液等进行质量监督,保证其有效性。

对于手术室设备的使用、记录、清洁、消毒等操作进行管理。

三、术前药品管理制度1. 手术前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术前用药计划执行。

2. 手术药品的审批、购买、配送、保存、使用等环节应当按照医院有关规定,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性。

3. 手术室护士应当在操作前检查手术药品的名称、用量、质量等信息,确保手术药品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手术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如验药、洗手、穿刺、注射等步骤,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性。

三甲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为加强手术管理,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谷丙转氨酶及完成感染筛查(乙肝两对半、HCV、HIV、梅毒抗体)。

2、手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进行术前病情评估及手术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及《手术风险评估表》中,麻醉医师要填写麻醉访视表的术前访视部分,并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

内容涉及患者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 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制订手术方案,做好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

4、手术医师确定按照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执行。

5、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手术室负责检查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术前出现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重新评估,再决定是否按原计划手术。

6、护士应做好术前教育、术前访视及术前准备工作。

7、手术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应根据我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做好患者身份识别工作,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Ⅰ”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0.5-1小时使用。

术前准备室工作制度

术前准备室工作制度

术前准备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规范手术室管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室护理管理指南》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术前准备室工作内容及职责1. 工作内容(1)接收手术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前准备情况。

(2)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无误。

(3)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剃毛、更换手术衣裤。

(4)根据手术需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术前用药。

(5)协助医生进行术前麻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6)准备好手术器械、敷料、药品等物品,确保物品齐全、功能完好。

(7)保持手术室整洁、无菌,维护手术室空气质量。

2. 职责(1)护士长:负责术前准备室的整体工作,监督、指导护士进行术前准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护士:负责患者的接诊、核对、皮肤准备、术前用药、静脉通道建立等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术前麻醉,配合完成手术。

(3)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术前麻醉等工作。

三、术前准备室工作流程1. 接收手术患者,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无误。

2. 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剃毛、更换手术衣裤。

3. 根据手术需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术前用药。

4. 协助医生进行术前麻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5. 准备好手术器械、敷料、药品等物品,确保物品齐全、功能完好。

6. 保持手术室整洁、无菌,维护手术室空气质量。

7. 患者进入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

四、术前准备室工作规范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 保持手术室安静、整洁,确保患者安全。

3. 严格核对患者信息,防止手术差错。

4. 按时完成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 做好术前准备室的物品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确保物品齐全、功能完好。

6. 加强术前准备室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五、术前准备室工作考核1. 每月对术前准备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手术前准备是医疗机构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到患者的安全以及手术的成功率。

为了保证手术前准备的质量和效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本文将针对手术前准备的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要点进行探讨,以确保手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手术前准备的重要性手术前准备是患者进行手术前必须经历的一道程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良好的手术前准备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正确的手术前准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信息收集:在手术前,医疗机构应当全面搜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史等,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手术前准备工作。

2. 术前讨论与沟通:医疗团队应该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同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以提高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度。

3. 实验室检查: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种类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4. 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手术前,医疗机构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5. 术前清洁和消毒:手术区域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的内容为了保证手术前准备的质量和效果,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信息收集和登记的要求:明确患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和记录要求,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术前讨论和沟通的流程:规定医疗团队术前讨论和沟通的方式和频次,明确参与人员和内容要点,确保信息的充分传递和共享。

3. 实验室检查的规范要求:明确不同手术类型所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和标准,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以及相应的检查频率和时间要求。

4. 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准备要求:规定手术器械和设备的采购、储存和保养要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一)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评估手术风险,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病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二)手术前的完成各项准备和必需检查,如心电图、胸片、三大常规、凝血、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及感染筛查(乙肝、HCV、HIV、梅毒抗体)。

(三)评估患者术中可能出血量,如出血量较大,术前需备血。

(四)手术前麻醉医师必须亲自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其麻醉风险等级,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手术前手术主刀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手术目的、手术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六)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术前讨论、手术审批。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中。

(七)手术主刀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八)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所需特殊器械需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九)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十)如行器官切除术,需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署器官切除同意书,并报医务部及分管院长审批,一份存病历,另一份存医教部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