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机构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估算和解决问题篇

合集下载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门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

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加法和减法是我们最早学习的两个运算法则。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运算法则。

首先,我们来学习加法运算。

在万以内的加法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加法事实,例如:2+1=3,3+4=7,5+5=10等等。

通过记忆这些基本的加法事实,我们可以更加迅速和准确地计算。

另外,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进位法来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在计算36+52时,我们可以首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即6+2=8,然后再将进位的数值5加到十位数上,即3+5=8。

因此,最终的结果为88。

除了基本的加法事实和进位法,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加法计算的技巧。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的分解来简化加法计算。

例如,在计算47+26时,我们可以将26分解为20+6,然后分别进行加法运算,即47+20=67,67+6=73,因此,最终的结果为73。

这种分解计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较大的数。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减法运算。

同样地,在万以内的减法中,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减法事实,例如:6-2=4,9-5=4,10-3=7等等。

同样地,通过记忆这些基本的减法事实,我们可以更加迅速和准确地计算。

另外,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借位法来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在计算58-24时,我们需要从个位数开始相减,即8-4=4,然后再将借位的数值2减到十位数上,即5-2=3。

因此,最终的结果为34。

除了基本的减法事实和借位法,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减法计算的技巧。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的补数来简化减法计算。

例如,在计算47-19时,我们可以将19补齐为20,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47-20=27。

这种补数计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较大的数。

除了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外,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同步教学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知识点讲解
一、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 “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380+550=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你会计算吗?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怎样列式计算呢?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5+34=? 39+44=?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知识点讲解
(二)探究算法
你会口算吗?
35+34=
35+34= 69
30 4 65
35+34= 69
30 5 30 4 60 9
先算30+30=60, 先算 35 + 30 = 65 再算 5 + 4= 9 ,, 再算 65 ++ 4= 69 。。 再算 60 9= 69
说一说35+34你 还可以怎样口算? 是怎样口算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知识点讲解
(二)探究算法
怎样口算呢?
39+44=83 40 4
79
说一说39+44你又 是怎样口算的。 还可以怎样口算? 先算39+40=79, 再算79+4=8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知识点讲解
(三)观察对比
1 7 0
550-380=170(个)
十位上5减8不够减,百 还可以怎样计算? 位上5需要退1,就是4。
因为55-38=17, 所以550-380=170。
我会用竖式计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通过学习2万以内的数的估算,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概念,增强数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运用估算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符号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忽略估算的运用,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引导。
举例:在比较两家商店的价格时,引导学生利用估算方法快速判断哪家商店更划算。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估算解决问题》。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快速计算价格或者数量的时候?”(例如,在超市购物时估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估算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估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估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在购物场景中,估算购买物品的总价,比较不同付款方式的金额差异。
(3)培养良好的估算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估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估算的习惯。
举例:在做加减法计算题时,先进行估算,再进行精确计算,提法的选择与应用: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往往难以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验算方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应用篇(解析版)人

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应用篇(解析版)人

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应用篇(解析版)编者的话:《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专项练习、分层试卷三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分层试卷部分是根据试题难度和掌握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应用篇。

本部分内容考察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注意寻找关键词,题目综合性强,难度不大,建议作为本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五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加法的实际应用。

【方法点拨】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抓关键词,例如:一共、和、总共等。

【典型例题】毛巾和牙刷一共卖了多少元钱?解析:540+190=730(元)答:毛巾和牙刷一共卖了730元。

【对应练习1】看图回答问题。

买雨伞和闹钟共需要多少元钱?花56元钱可以买到哪两样物品?解析:28+25=53(元)38+18=56(元)即花56元可以买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答:买雨伞和闹钟共需要53元;花56元可以买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

【对应练习2】水果店运来香蕉180千克,梨120千克,苹果比梨多50千克,西瓜的质量与香蕉和苹果的总质量的和同样多。

运来西瓜多少千克?解析:120+50+180=170+180=350(千克)答:运来西瓜350千克。

【对应练习3】小华和小芸同时从家出发,以同样的速度走路上学。

当小芸走了200米的时候,发现作业忘带了,于是又回去拿作业,再去学校。

问小芸到达学校的时候,小华到了吗?解析:200+200+380=780(米)820>780答:小华没有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课件+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课件+整理和复习

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教材P15 例4]
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 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阅探读索与新理知解
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
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教材P15 例4]
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 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分析与解答
223+234=_______
探究新知
45-34=11 40 5 30 4
10 1
先算45-30=15, 再算15-4=11。
先算40-30=10, 再算5-4=1, 最后算10+1=11。
探究新知
45-28=17 20 8
25
先算45-20=25, 再算25-8=17。
探究新知
45-28= 17 30 15
2
先算45-20=25, 再算25-8=17。
170
观察对比: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竖式 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一个是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 算,一个是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计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易错点:笔算加法时,无论哪一位 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笔 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 一位退1,计算前一位时,要先减 去退位1。
你发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两位 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
探究新知
(2)二年级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
39 + 44 =
怎样口算简单?
方法一
方法二
探究新知
39 + 44 = 8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 板书内容:包括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方法、示例、练习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包括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题。

2. 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讲解和练习。

2. 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否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计数等生活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4课时用估算解决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15例4,完成教科书P17“练习三”第5、7、8题。

▶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近似数学生根据课件抢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师: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里,有哪些是可以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解决的。

鼓励学生举例子说一说,有条理地表达。

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类问题,一起来看看今天所学知识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吧!(板书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的内容,为估算教学做准备。

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了解学生已有学情,为后面课程的进行做铺垫。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教科书P15例4。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知识回顾与迁移。

在了解学情的同时,注意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及时引导,表扬反应快而且准确的学生。

(一)阅读与理解。

1.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地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2.讨论解题思路。

师: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能不能同时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然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3+234=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估算和解决问题篇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估算,解决问题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估算三位数时,可以把三位数估算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计算。

2、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能根据实际问题适当选用不同的估算方法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3难点:教学目标3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 207接近(),431接近()。

603接近(),353接近()。

2. [单选题]A、530197+298,和大约是()B、500C、5103. [单选题]A、400597-201,差大约是()。

B、500.C、4904. 妈妈大约要取几百元才能买到以下两件商品?导学一: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知识点讲解 1例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例 2. 估一估,算一算583 + 417≈631-409≈我爱展示1.(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按要求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圈内。

240 390 90 387 252 101 246 413 402 982.(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填上适当的数。

3.连一连4.估一估,连一连。

导学二:解决问题知识点讲解 1例 1. (考点题型:一共有多少?)三年级9月份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例 2. (考点题型:多多少或少多少?)故事书比连环画大约多多少本?例 3. 妈妈带400元钱买以下两种物品够吗?我爱展示1.[单选题] (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水果店运来水果245千克,已经卖出198千克,大约还剩()A、10千克B、50千克C、100千克2.(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礼堂一共有600个座位。

(1)四、五年级同时到礼堂看电影()(2)五、六年级同时到礼堂看电影()A.能做下B.坐不下C.无法估计3.[单选题] (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我用100元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钱够吗?()A、够B、不够C、无法估计4.[单选题] (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一件衣服的原件800元,现价516元,大约便宜了()元。

A、100B、300C、5005.(1)买一套桌椅大约要花多少钱?(2)一张床比一个书柜大约贵多少钱?6.下面是小博士文具店最近4天的营业收入情况。

(1)这四天中,营业收入最高的是星期(),最低的是星期()。

(2)星期()的收入大约是400元,星期一的营业收入大约是()元。

(3)营业收入最高的一天比最低的一天大约多几百元?7.学校礼堂有539个座位,一年级有233人,二年级有321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到礼堂开会,是否需要增加座位?8.课间轻松一刻:昨天晚上停电时,妈妈点了5根蜡烛,风吹灭了2根,小明把窗户关了,再没有蜡烛被吹灭,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根蜡烛?9.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限时考场模拟:分钟完成1.(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一年级有318人,可以看作大约()人,二年级有294人,可以看作大约()人,两个年级一共大约有()人。

2.[单选题] (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下面的数字中,()最接近5000.A、4899B、4978C、50053.(2010年广州市荔湾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不计算,估一估,谁的年龄大?按从大到小写上编号。

4.一共有 237 页,大约还有页没看。

5.(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1)香蕉还剩多少千克?(2)苹果一天大约卖出多少千克?6.(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下面是永兴电器商场部分家用电器价格表。

(1)买一台冷气扇和一台电风扇大约要()元。

(2)买一台暖气机比买一个电吹风大约贵()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提问:列式解答:课后作业1.200米跑比赛成绩。

(1)王明比李亮多用多少秒?(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进行解答。

2.两天一共谁看的页数最多?3.第一辆货车比第二辆货车大约多运多少箱?4. 从广州到武汉,坐高铁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5.(1)买一双鞋比买一件大衣大约便宜多少钱?(2)买一件大衣和一条裤子大约需要多少钱?(3)用700元买一件大衣和一条裤子后,剩下的钱够买一双鞋吗?(4)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6.某市新落成的体育馆的观众席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又分为东北区、东南区;西区又分为西北区和西南区。

(1)西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东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3)实验小学三年级一共有470人,四年级有490人,如果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看比赛,坐在哪个区比较合适?7.两个修路队在修一条公路,完成任务时,甲队修了500米,乙队修了460米。

(1)这条路共有多少米?(2)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8.(提高题)豆豆想买一台460元的学习机,已经攒了200元,如果每个月攒50元,再攒5个月够吗?1、课后及时复习讲义中比较不熟练的题,下次课程会进行抽查2、将标“△”符号的题记录到错题本中,做好错题管理课首小测1.210;430;600;350解析:估算三位数时,可以把三位数估算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计算。

2.B解析:197+298≈200+300=5003.A解析:597-201≈600-200=4004.700元解析:183+489≈200+500=700(元)答:妈妈要取700元。

导学一知识点讲解 1例题1.(1)1600;(2)490;(3)1100;(4)7002.1000;220解析:我爱展示1.2.400;200;600;700;600;100解析: 403+198≈400+200=600;691-588≈700-600=1003.解析: 89+171≈90+200=290;356+122≈360+120=480;540-196≈540-200=340; 705-301≈710-300=410;733-561≈730-560=1704.解析: 516-118≈500-100=400;372+119≈400+100=490;312+103≈300+100=400; 732-335≈730-330=400;912-420≈900-400=500;134+362≈140+360=500.导学二知识点讲解 1例题1.400个解析:答: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00个。

2.120本解析:答:故事书比连环画大约多120本。

3.不够解析:208+259≈200+260=460(元) 460>400答:妈妈带400元钱买这两种物品不够钱。

我爱展示1.B解析:245-198≈250-200=50(千克) 2.B;A解析:(1)315+380≈320+380=700(人),700>600;(2)380+190=570(人),570<6003.A解析:59+36≈60+40=100元,59<60,36<40,59+36一定小于100,所以够钱买。

4.B解析:800-516≈800-500=300(元)5.(1)440元;(2)210元解析:(1)368+68≈370+70=440(元)答:买一套桌椅大约要花440元。

(2)580-365≈580-370=210(元)答:一张床比一个书柜大约贵210元。

6.(1)日;一;(2)二;300;(3)300元解析:(1)612>588>403>296;(2)403≈400;296≈300;(3)612-296≈600-300=300(元)7.需要增加解析:233+321≈230+320=550(人) 539<550答:座位不够,需要增加。

8.2根解析:因为2根蜡烛被吹灭,其余3根会一直燃烧下去,直至燃尽为止。

所以第二天还剩2根蜡烛。

9.相等解析: “你盼着我”,是你在等候我;“我盼着你”,是我在等候你.两人互相等候,可谓“相等”。

限时考场模拟1.320;290;610。

解析:318≈320;294≈290;318+294≈320+290=610。

2.C解析:4899≈4900;4978≈4980;5005≈50103.1;3;2解析: 473+518≈480+520=1000;1000-592≈1000-600=400;298+329≈300+330=6304.100解析:5.250千克;360千克。

解析:(1)680-430=250(千克)答:香蕉还剩250千克。

(2)205+156≈200+160=360(千克)答:苹果一天大约卖出360千克。

6.(1)930元;(2)690元;(3)答案不唯一。

解析:(1)828+103≈830+100=930(元);(2)788-98≈790-100=690(元);(3)(答案不唯一)提问:一台电风扇比一台暖气机大约便宜多少钱?列式解答:788-103≈790-100=690(元)答:一台电风扇比一台暖气机大约便宜690元。

课后作业1.(1)11秒;(2)李亮比张刚少用多少秒? 44 – 36 = 8(秒)答:李亮比张刚少用8秒。

(答案不唯一。

)解析:(1)44 - 36 = 11(秒)(2)李亮比张刚少用多少秒?44 – 36 = 8(秒)答:李亮比张刚少用8秒。

2.小亮解析:3.40箱解析:125-88≈130-90=40(箱)答:第一辆货车比第二辆货车大约多运40箱。

4.180元解析:680-498≈680-500=180(元)答:坐高铁比乘飞机便宜180元。

5.(1)140元;(2)500元;(3)够;(4)如:买2双鞋子大约需要多少钱?146+146 ≈150+150=300(元)答:买2双鞋子大约需要300元。

(答案不唯一。

)解析:(1)291-146 ≈290-150=140(元)答:买一双鞋比买一件大衣大约便宜140元。

(2)291+212 ≈290+210=500(元)答:买一件大衣和一条裤子大约需要500元,(3)700-(291+212)≈200(元)200>146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一双鞋(4)答案不唯一。

买2双鞋子大约需要多少钱?146+146 ≈150+150=300(元)答:买2双鞋子大约需要3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