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伊春市湿地研究进展

伊春市湿地研究进展摘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洪涝、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又有发展绿色产业、开展特色旅游的经济功能,同时还具有科普教育等社会功能。
本文对伊春市湿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的建议。
关键词:伊春市;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利用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
伊春市地处湿冷的寒温带与温带气候,宽坦沟谷、河漫滩与平缓坡地的广泛分布以及长达6个月以上的季节冻土和永久冻土层对地表水的阻隔,这些都是沼泽与沼泽化草甸湿地广泛分布的重要因素。
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和冻土沼泽化为主要的形式出现在当地湿地形成发育过程中[1]。
伊春市湿地主要分布在伊春市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汤旺河及支流沿岸,山缓坡和山龙带集中分布。
伊春市湿地属于山区湿地,总面积106.96万hm2,按土地类型可分为重沼泽、宜林沼泽、江河湖泊;从湿地类型可划分为: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99.2万hm2,河流湿地6.11万hm2,湖泊湿地1.04万hm2,库塘0.61万hm2[2]。
植被类型主要为兴安落叶松—笃斯越橘—藓类和苔草。
1、伊春市湿地的主要功能及保护利用现状1.1伊春市湿地的生态功能能一、涵养水源和调洪功能伊春市的湿地类型主要是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
沼泽和沼泽化湿地的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比较特殊,孔隙度大,饱和持水量大,在伊春市的沼泽地中土壤饱和持水量可达到400%~1030%,成为天然的生物蓄水库。
二、积累有机物,是CO2的“汇”,同时又是CH4的“源”天然湿地中的有机物浸在水中,气温低、湿度大、水源补给稳定、土壤长期过湿,动植物残体不能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不断积累,在未受干扰的状态下,是净碳汇,起到减小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作用,又因是厌氧条件,又成为CH4的排放“源”。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仙湿地作为中国在湿地保护领域的典范,位于XXX市XXX县,占地xxxx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
会仙湿地面积广阔,植被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会仙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来促进会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推动会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问题,通过对会仙湿地生态特征的分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深入探讨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并对生态旅游开发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方向,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而湿地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会仙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会仙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通过分析会仙湿地的生态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其中的重要性,探讨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为会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Re e r h o o —t urs v l m e fH o z k el n f Na i na t e Re e v s a c fEc — o im De eop nto ng e La e W ta d o t tr s u c s n ma e o c sa h u h o h a e tte s o e fo d l i , t a d c pe ih i l n e o r e ,a i lr s ure tt e mo t ft e lk ,a h h r l o p a n a te a e r ca to n Ho z k ta d.As we la n tr c in o e p o e i h ta d e h l k e l ma in i ng e La e we ln l s ma y ata to s t x l r n t e wel n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中 国林 业经 济
CHI NA ORES RY ON F T EC OMY
Ma . 0 y 2 08
第 3期 ( 总第 9 0期 )
・ 决策论 坛 ・
N . T tl 0 o 3( o ) a9
洪泽湖湿地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生 态旅 游 开发 研 究
c o— turs r s u c sd v lpme tt e f l we ,d v l p n h ta t t n r tc in a h o im e o r e e e o n o b o l o d e eo i g t e we lnd wi we l d p o e t tt e h a o s me tme p a i g a e d a d e o y e oo ia a u e mi i m n e v n i n c lu en t r , h ma a i ; l n n h a n mb d c lgc ln t r , n mu i t r e to , u t r a u e u n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Ke r s Du h a g Weln ; O t u im ; u ti a l t ia i n su y ywo d : n u n ; t d e — rs s s n b e i z t ; t d a c o a u l o
生 态 旅游 是 以 良好 的 自然生 态 环 境 、生 态 景 观 为旅 游 吸 引 物 的 自然 之 旅 ,它 是依托 自然保护区 、风景 名胜 区 开展起 来的专项旅 游活动 。随着 现代城 市 自然环 境 的 破 坏和 人 类 环 保意 识 的
Du a g we ln i st er e ’ we t r o rd  ̄A e il c -o r m n s a ewa o m e d r o g tr c mmo t r ci n f n Hu n t d s e l i rS se n c ri o a t l v s ca o t u i l d c p sf r du e n -em o p e s a n l n i e a t so n o
加 强 , 生 态 旅 游 越 来 越 受 到 关 注 。甘 肃 敦 煌 西 湖 自 然 保 护 区 湿 地 地 处 干 旱 的
西 走 廊 最 西端 ,位 于 敦 煌城 西 10 2 km 处 ,核 心 区 距 离 市 区 2 6 m ( 1 。 0k 图 ) 自然保 护 区 北 部地 区 有天 桥 墩 、榆 树 泉、大 马迷 兔、小马 迷兔 等 1 6处 湿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

题目: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摘要:七里海湿地是具有明显海洋特征的古泻湖湿地,自然旅游资源独特, 应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合理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以及理论内容,对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关注视角进行分析,结合该地资源特点,分析了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开发条件并对其进行资源评价,提出了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战略。
通过吸引游客来保护区进行观光、探索、享乐、保护大自然等旅游活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为保护区筹措资金,为当地住户提供就业和参与决策的机遇,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开发战略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co-tourism of Qilihai WetlandAbstract:Qilihai wetland has outstanding marine characteristics,as a special ecological system, coastal wetland boasts high value to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human and culture environment,to develop eco-tourism items.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the present state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nowadays,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heory. Based on these,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Qilihai wetland, analyzing its present status and problems, exploitation conditions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put forward proposals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tourism. It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local eco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ttracting visitors to Qilihai to appreciate, explore, enjoy and protect nature in a relatively natural areas (including humanities),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raise funds for protected areas, and to provide employment and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for local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Qilihai wetl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ource evalu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1引言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1)1.3湿地生态旅游概述 (1)1.3.1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内容体系 (1)1.3.2 常规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比较 (2)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关注视角分析 (2)2.1关注湿地价值构成 (2)2.2.关注湿地生态旅游受益群体 (3)2.3关注湿地生态旅游临界规模 (3)2.4关注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4)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现状与资源评价 (4)3.1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4)3.1.1自然旅游资源 (4)3.1.1.1植物资源 (4)3.1.1.2动物资源 (5)3.1.1.3地热等资源 (5)3.1.2 七里海湿地所在保护区附近人文旅游资源 (5)3.1.3 国际交流明显 (5)3.2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3.3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6)4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7)4.1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7)4.1.1 品牌战略 (7)4.1.2 区域联动与一体化开发战略 (8)4.2有关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8)4.2.1发展观鸟旅游 (8)4.2.2“养”好湿地 (10)4.2.3控制游客数量, 限制旅游活动区域和强度 (10)4.2.4处理好湿地旅游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关系 (10)4.2.5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0)4.2.6发展地方旅游商品 (11)4.3.7搞好湿地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11)5 结论: (11)参考文献: (11)1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七里海湿地是有显著海洋特征的古泻湖湿地,自然旅游资源独特,通过结合当地资源类型特点,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开发条件并进行资源评价,提出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战略,可为当地湿地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doc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人们正试图通过总结和归纳不同国家在湿地保护和研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找到一条技能够适合自己又能够少走弯路的途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
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 特点; 进展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
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控制污染、改善气候、抵御洪水、美化环境、调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生存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有着“文明的发源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美名。
湿地起着保障生物多样化,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和维持水分循环的功能。
正因为鸟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同时很可能会飞越国界,因此,湿地被视为国际性资源。
为了确保人类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18个缔约国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
一、国内研究概况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对湿地有所认识,当时的很多地理古籍如《禹贡》、《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等已对湿地已有记载,并根据其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名称。
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始于60年代起,首先是从对沼泽的研究开始的。
其中一些比较权威研究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沼泽教研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沼泽室就对三江平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湿地做了许多工作。
2024年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在湿地环境中进行观赏、探索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的旅游形式。
湿地生态旅游市场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市场环境的分析对于湿地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首先,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备受关注。
其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体验的追求,进一步推动了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
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供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推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保障游客的权益,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湿地生态旅游市场也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社会媒体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利,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微观环境分析旅游目的地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特色对市场环境起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湿地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成为游客选择湿地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目的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市场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优质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能够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的到访。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对于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湿地旅游产品应该符合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景点的选择、活动的安排等。
此外,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是游客选择湿地生态旅游的重要考虑因素。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前景的探讨

据有关资料统计 , 世纪 5 年代洞庭湖有过珍贵鸟类 , 2 0 o 如斑嘴 鹈鹕 、 红胸黑 雁、 鸳鸯 、 大天鹅等 , 但近年考察 均未发现 , 这
主要是 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致。
湿 地是 重 要 的 国土 资 源 和 自然 资源 , 被誉 为 “ 球 之 地 肾” 。在世界 自然保护大纲 中, 湿地与森林 、 海洋并 称为全球 三大生 态系 统 , 湿地 已成 为许 多娱 乐 与旅 游 活 动 的场
级 自然保护 区内有我 国东部平原面 积最大 的刺 槐林景观 , 罕
见 的天然实 生柳林景 观 , 大面积连 片分 布的柽柳 林景观 、 芦
苇荡景观及长江 中下游最典型 的湖 泊湿地 , 有很强 的视觉 都 冲击力 。 13 脆弱性 . 湿地景观系统 是极 不稳 定的系统 , 极易受到 自 然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干扰 , 生态平衡易遭到破坏 , 且很难恢 复。
( . 江 大学 园艺 园林 学 院 , 1长 湖北 荆 州 44 2 ;. 江大 学 园 艺 园林 学 院 生 态研 究 所 , L , 30 5 30 52 长  ̄ N k 44 2 ) H
摘要 介绍 了湿地 生态旅 游资源的特性及 开发模 式, 望 了湿地生 态旅 游开发 的前景 , 展 并提 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 关键词 湿地 ; 生态旅 游; 游产品; 旅 建议 中图分类号 9 . 文献标识码 A 27 文章编号 0 1 6 1 20 ) 1—13 1— 2 5 7—6 1 (0 9 2 00 0
识 。湿地 自然生态旅游模式 主要组 织旅游者 进入湿 地考 察湿地 的地 质、 貌及形 成特点 , 地 同时考 察该 区的动植 物组 成特点及保 护现状 , 以丰富人们 的知识 , 提高人们认识 自然、 了解 自然的兴 趣 , 人们对 保护 自然 、 使 湿地 及湿地 动物 多样 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 2 1 1 海滨湿地生 态旅游 。该模 式 以海滨 湿地生 态系统 为 .. 依托 , 以海滨湿地旅游资 源为基 础的旅游 活动。海滨湿地 地 处海陆交界地带 , 海岸地貌复 杂多样 , 主要 为平原海岸 、 岩 基 海岸和生物海岸三大类 。海滨 湿地这种 自然 生境和独 特 的文 化内涵给旅 游带 来 了巨 大的 吸引 力 , 海 口的红树 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可使游客在湿地旅游活动中接受 环境教育和文化熏陶, 能更好地提高广大游客的湿 地保护意识, 有助于推动湿地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受湿地和生态旅游这 " 个学科研究进程的影响& 自 $(-) 年生态旅游概念
[ "" ]
地观鸟游进行了研究, 发现旅游改变了当地居民对 湿地资源过量利用的方式 ( 如过度狩猎和燃烧等) , 使当地居民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并提高了他
[ "# ] 们的收入! =5I&6:&:& 等 对乌干达 J&/4:&/1 国际
重要湿地的旅游业进行了研究, 发现湿地利益攸关 者对湿地保护的态度与受教育程度具相关性, 发展 旅 游 业 必 须 考 虑 当 地 居 民 的 利 益! -K*5)71?14014
[ "] , 同时因其生态系统的脆 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出
欧洲国家的湿地旅游进行研究后发现, 发展湿地旅 游业要充分考虑居民参与, 必须以提高居民收入作
[ "+ ] 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 H*&I105) 对希腊国家公园
弱性而首推采取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的相关理 论和方法被应用到湿地生态旅游研究中, 随之出现 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湿地生态旅游影响和湿 地生态旅游规划等一系列研究
[ *] 首次被提出至今 , 湿地一直出现在生态旅游研究 [ ,] 中& TB@4?<7G7F67F 等 曾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应首先
文化、 宗教、 民俗、 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因此其 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如美国的大沼 泽、 秘鲁的喀喀湖、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等湿地旅游已 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活动
[ "< ]
>*.)?.) 湖湿地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感知力的研究 表明, 旅游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的感受及其利益,
[ A] 对乌干达的湿 要解决好一些冲突和矛盾! @45’ 等
! 迄今为止, 这个
阶段的研究只能称为湿地生态旅游的初步发展期! 由于湿地生态旅游研究体系尚未形成, 不同研究者 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 很多理论和方法仍处于商榷 阶段! #"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始于湿地与旅游的关 系! "#+$ 年, =&31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B48;?; U7F@8=6 7I /GG64;> QA7679E,UF8& "%%( , 45 (*) : $+$,’$+"#
[ %& ] 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五人湾度假 护对策! "#$ 等
失去了昔日美丽景观, 蓝藻频繁爆发, 虽然国家已投 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水质却没有根本好转, 大大影 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甚至影响了云南的旅游形 象! 湿地专题研究在国内起步晚、 基础差、 综合性和
[ A] @45’ 等 认为湿地和旅游一直相关, 一方面,
旅游需要湿地, 游客喜欢游泳、 日光浴、 划船、 跳水、 潜水、 垂钓、 观看鸟类及其他野生生物, 而海滨区、 湖 泊、 河流和红树林等一些湿地可为游客提供这样的 场所; 另一方面, 湿地需要旅游, 旅游收入能为湿地
[ "A ] 资源保护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 B.7C6.*
提出 生 态 旅 游 ( .31714*5)’ ) 概念的这段时
间, 期间, 自然旅游 ( 6&74*. 714*5)’ ) 、 野外旅游 ( 850( 9.*6.)) 714*5)’) 、 绿色旅游 ( :*..6 714*5)’ ) 和可持续 旅游 ( )4)7&56&/0. 714*5)’) 等相关概念及研究成果相
湿 地 生 态 旅 游 研 究 进 展!
王立龙! 陆! 林
!!
( 安徽师范大学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芜湖 "#$%%% )
摘! 要! 湿地富有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环境教育功能及社区参 与功能, 湿地生态旅游体现了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目前已引起国内外政 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对湿地生态旅游的研 究意义、 进程、 内容、 方法和结果等进行了综述, 并对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行了展望, 以期推动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 为湿地及相关旅游区的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进展 文章编号! $%%$’())" (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 "&)-)0%1#23 0/12 3456789,3: 348( !"#$% &’()%"*%+, -./ 0+1(2 ’+3(’/ (4 5("6.’)+3%(" +"7 89:,(%3+3%(" (4 ;%(,(<%*+, =.6($’*.6 ,!"#$% >(’?+, @"%).’6%3/,A$#$ "#$%%% ,!"#$%,5#%"+) B 25#%"B CB !::,B 8*(,& , "%%( , 45 (*) : $+$,’$+"#& 67#-%$&-:0;<6=8> 4? @4AB 48 C47>4D;@?4<E =8> AF6<F@=6 >4D;@?4<E,G7??;??489 B49B;@ <7F@4?H D=6F; =8> ;8D4@78H;8<=6 ;>FA=<478 =8> A7HHF84<E G=@<4A4G=<478 IF8A<478?& 0;<6=8> ;A7<7F@4?H @;I6;A<? <B; ?F?<=48=C6; >;D;67GH;8< 7I <7F@4?H ;A787HE =8> J;<6=8> G@7<;A<478 ,B=D489 @;A;4D;> 9@;=< A78A;@8 I@7H 97D;@8H;8<? =8> ?AB76=@? =< B7H; =8> =C@7=>& KB4? G=G;@ ?FHH=@4L;> <B; @;6=<;> <B;7@4;? =8> G@=A<4A;? ,>4?AF??;> <B; @;?;=@AB =>D=8A;? 48 J;<6=8> ;A7<7F@4?H I@7H <B; =?G;A<? 7I ?4984I4A=8A; , G@79@;??,A78<;8<?,H;<B7>? =8> @;?F6<?,=8> G748<;> 7F< <B; 4HG7@<=8< @;?;=@AB I4;6>? 48 <B; IF5 <F@;,=4H;> <7 =AA;6;@=<; <B; >;D;67GH;8< 7I J;<6=8> ;A7<7F@4?H @;?;=@AB =8> <7 G@7D4>; @;I;@;8A; =C7F< <B; @;?7F@A;? ;MG674<=<478 ,;8D4@78H;8< G@7<;A<478 ,=8> ?A4;8<4I4A =>H484?<@=<478 7I J;<6=8> =8> @;6=<;> ?A;84A =@;=?& 8"9 ,)%/#:J;<6=8>;;A7<7F@4?H;G@79@;??& ! ! 湿地占据地球表面 *S 的面积, 被誉为 “ 地球之 肾” , 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以及人 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它与森林、 海洋一起并称
[ +]
态旅游进行了研究, 认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科 学的湿地信息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等! "### 年,
[ ", ] -&’?/.00 等 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景观生态
学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结合起来, 并对美国达拉 斯市弗尔公园泻湖等湿地公园的旅游和管理规划进 行了系统研究! 此后, 关于湿地与旅游的关系、 湿地 旅游与减少贫困、 湿地旅游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有所加强, 但总体来说均没有突破性进展, 涉及到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还有待完善! #$ !" 湿地与旅游的关系
( #%,,$%+( ) 和安徽省高等院校省级自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学基金项目 ( NO"%%-P"%" ) 资助& !!通讯作者& Q5H=46:6648R "*)& 8;< "%%-5$$5%" 收稿, "%%(5%)5%#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