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锆汇总

合集下载

三元材料锂电池正极添加纳米氧化锆

三元材料锂电池正极添加纳米氧化锆

三元材料锂电池正极添加纳米氧化锆锂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能源储存装置。

为了提升锂电池的性能,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寻求新的材料和技术。

其中,三元材料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流密度和长寿命等优点,成为了锂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三元材料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是由锂镍钴锰氧化物(LiNiCoMnO2)组成。

这种材料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但是在高温和高电流下容易发生极化现象,从而限制了电池的性能。

因此,研究人员寻找添加剂来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

纳米氧化锆作为一种添加剂被引入三元材料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的性能。

首先,纳米氧化锆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和抗腐蚀能力,从而减少电池在高温下的极化和衰减现象。

其次,纳米氧化锆还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增加电池的功率密度。

纳米氧化锆的添加可以优化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减少电极的内阻,提高电荷传输的速率。

这使得电池能够在高电流下快速充放电,提高了电池的功率输出能力。

另外,纳米氧化锆还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它可以抑制正极材料的晶格变化和结构破坏,减少材料中的锂离子损失。

这导致正极材料在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纳米氧化锆的添加量应该适度。

过多的添加会导致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下降,多余的纳米氧化锆颗粒会堵塞了正极材料的孔隙结构,影响了电池的容量和功率输出。

因此,在使用纳米氧化锆作为添加剂时,需要仔细控制添加量的大小。

总之,三元材料锂电池正极添加纳米氧化锆可以改善电池的性能。

纳米氧化锆通过提高正极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抗腐蚀能力、电导率和循环寿命,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纳米氧化锆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以实现锂电池的高性能与可靠性。

混凝土中纳米氧化锆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纳米氧化锆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纳米氧化锆的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领域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提升一直是建筑界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纳米氧化锆作为一种具备优异性能的材料,被研究人员引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二、纳米氧化锆的性质和应用1.纳米氧化锆的性质纳米氧化锆具有以下优异性能:(1)高抗腐蚀性:纳米氧化锆表面具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水分和离子的渗透,从而保证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2)高硬度:纳米氧化锆硬度为9.5,仅次于金刚石和莫氏硬度为10的石英,可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

(3)高温稳定性:纳米氧化锆的熔点为2700℃,具有高温稳定性,可提高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

2.纳米氧化锆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纳米氧化锆掺入混凝土中,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2)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纳米氧化锆具有高抗腐蚀性和高硬度,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纳米氧化锆可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纳米氧化锆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逐渐提高。

当掺量为0.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20%左右,当掺量达到1%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30%左右。

2.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不大。

当掺量为0.5%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略有提高,但当掺量进一步增加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反而降低。

3.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锆掺量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当掺量为0.5%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得到一定改善,但当掺量进一步增加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反而降低。

氧化物纳米材料

氧化物纳米材料

氧化物纳米材料
氧化物纳米材料是指粒径在纳米级别的金属氧化物,它们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特点:
1.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常用于光催化剂、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

2. 纳米二氧化硅(SiO2):作为填料或载体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也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递送系统。

3. 纳米氧化锌(ZnO):具有优异的抗菌、紫外线屏蔽性能,应用于化妆品、纺织品、光电器件等。

4. 纳米氧化铝(Al2O3):因其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耐磨材料、陶瓷刀具等。

5. 纳米氧化锆(ZrO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用于制造陶瓷轴承、氧传感器等。

6. 纳米氧化铈(CeO2):具有优异的储放氧能力和催化性能,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燃料电池等。

7. 纳米氧化铁(Fe2O3):用作颜料、磁性材料以及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三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3D-MONs)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们具有连续多孔网络结构,展现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热导率等优异的物理性能。

这些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能源存储与转换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活跃且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的新性质和新应用将不断被探索和发现。

【精品文章】一文认识纳米复合氧化锆制备方法及应用

【精品文章】一文认识纳米复合氧化锆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文认识纳米复合氧化锆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纳米复合氧化锆概述
 氧化锆(ZrO2)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和低热膨胀系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自然存在形式为单斜相斜锆石。

通常情况下,ZrO2 有3种晶型,属多晶相转化的氧化物。

在室温下为单斜相,高于1000 ℃时四方晶相逐渐形成,直至2370 ℃只存在四方晶相,高于2370℃至熔点温度则为立方晶相。

 图一氧化锆的三种晶型
 一般把加入稳定剂后在常温仍能保持四方相或立方相的氧化锆称为复合氧化锆或复合氧化锆粉体,又称半稳定、稳定氧化锆。

常用稳定剂为
Y2O3,CeO,CaO。

 二、纳米复合氧化锆的性能
 1、物理性能:高强度、耐高温、耐磨、自润滑、绝热绝缘、膨胀系数可调节等。

 2、化学性能:抗腐蚀、氧离子电导率高等。

 3、纳米性能:比表面积大、储氧能力强等。

 三、纳米复合氧化锆的制备
 纳米氧化锆主要有三种制备方法:化学法、电熔法和等离子法,电熔氧化锆(单斜)主要用于陶瓷色料、磨料和耐火材料三大市场,三者用量占需求总量的60% - 80%。

水热法是生产纳米复合氧化锆的最优方法,核心在于工艺控制。

 表一纳米复合氧化锆的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锆涂层材料的研究

纳米氧化锆涂层材料的研究

纳米氧化锆涂层材料的研究引言: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研究的焦点。

纳米氧化锆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重要纳米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电池、传感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目前纳米氧化锆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纳米氧化锆涂层的制备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制备纳米氧化锆涂层,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物理气相沉积法通常是通过将氧化锆粉末或金属氧化锆在高温下转化成气体,然后在基底表面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法主要是利用氧化锆前驱体在加热的基底上分解沉积。

溶胶-凝胶法是将氧化锆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胶,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成为凝胶,最后在基底表面沉积。

这些方法具有成本低、制备周期短、操作简便等优点。

二、纳米氧化锆涂层的表征方法:纳米氧化锆涂层的性能需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来评估。

包括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

TEM和SEM可以观察纳米氧化锆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纳米颗粒的分布情况。

XRD可以确定纳米晶体的晶格结构和晶粒尺寸。

TG-DTA可以测试纳米氧化锆涂层的热稳定性和热解行为。

这些表征方法可以为纳米氧化锆涂层的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纳米氧化锆涂层的性能研究:纳米氧化锆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首先,纳米氧化锆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抗磨损性,可以提高基底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其次,纳米氧化锆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基底材料的氧化损伤。

另外,纳米氧化锆涂层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中。

四、纳米氧化锆涂层的应用:纳米氧化锆涂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催化剂领域,纳米氧化锆涂层可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电池领域,纳米氧化锆涂层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正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在传感器领域,纳米氧化锆涂层可用于气敏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用途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用途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用途
纳米氧化锆粉体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新型高性能微纳米粉体材料。

它主要由纳米氧化锆微粒组成,其粒径一般在10纳米到100纳米
之间。

这种材料具有很高的表面积,所以它的表面反应活性非常强,
因此可以用于各种领域。

首先,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在制备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中广泛应用。

由于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使其成为优秀的催化剂载体,特别是在液相催化中。

其次,由于它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的特殊功能,纳米氧化
锆粉体也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

例如,用纳米氧化锆粉体来吸附和
分离有害气体和液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氨
气等。

此外,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还可以用于处理污水和废气,实现
环境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还是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和电池电极
的重要材料。

例如,在能源领域中,纳米氧化锆粉体可以用于制备锂
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如提高电池的容量、循环
性能等。

最后,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也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涂料、橡胶、塑料等制品。

在陶瓷制品中,纳米氧化锆粉体可以显著提高其
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在涂料和塑料制品中,可以提高其耐光和耐化
学腐蚀性能。

综上所述,纳米氧化锆粉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环保材料、传感器、电池电极、陶瓷、涂料、橡胶等制品中。

它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

纳米氧化锆 红外光谱

纳米氧化锆 红外光谱

纳米氧化锆红外光谱
纳米氧化锆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的纳米材料。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表征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推断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

对于纳米氧化锆,红外光谱通常可以用来检测其表面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存在情况,以及表面吸附物质的类型和数量等信息。

此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来研究纳米氧化锆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缺陷情况,以及晶体中的晶格振动模式等信息。

在红外光谱实验中,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红外光谱仪来进行测量。

对于纳米氧化锆样品,可以使用压片或喷涂等方法将其制备成薄膜或粉末样品,然后将样品放置在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扫描和测量。

通过对红外光谱图谱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得关于纳米氧化锆样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信息。

纳米氧化锆的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锆的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锆的研究进展宋 宁,胡一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综述了纳米氧化锆的性质,制备方法,在陶瓷增韧,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综合分析认为纳米氧化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氧化锆;制备;应用;发展前景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 -z i rcon i aSON G N ing,HU Yi -cong(Depart m ent ofMaterial Science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Chian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Hubei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An overvie w of the nature and p reparati on of nano -zirconia was given,and its app licati ons in areas such as t oughness in the cera m ic,catalysis and s o on 1It als o describes the possible devel opment p r os pects of nano -zirconia 1nano -zirconia has very br oad app licati on p r os pects thr ough a comp rehensive analysis 1Key words:Nano -zirconia;Preparati on;App licati ons;Devel opment p r os pects高纯二氧化锆为白色粉末,含有杂质时略带黄色或灰色。

熔点高达2680℃,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摩擦系数低,化学稳定性高,抗蚀性能优良,尤其具有抗化学侵蚀和微生物侵蚀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锆纳米材料
一.用途:纳米氧化锆本身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和低热膨胀系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卓越的耐热绝热性能,20世纪20年代初即被应用于耐火材料领域。

自1975年澳大利亚学者K.C.Ganvil首次提出利用ZrO2相变产生的体积效应来达到增韧陶瓷的新概念以来,对氧化锆的研究开始异常活跃。

——利用其高硬度、抗磨损、耐刮擦、不燃的特性,极大的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火效果。

由于其导热系数低、并具备特殊光学性能,可用于军事、航天领域的热障涂料及隔热涂料。

纳米复合氧化锆具备特殊光学性能,对紫外长波、中波及红外线反射率达85%以上;且其自身导热系数低,可提高其隔热性能。

——由于不同晶型纳米氧化锆体积不同,可制备具备自修复功能的功能性涂料。

纳米复合氧化锆行业主要企业产能分布
二.目前的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液相法(包括醉盐水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徽乳液法,溶液姗烧法等),徽波诱导法及超声波法等几大类。

三.具体介绍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锆纳米管
简介:溶胶一凝胶法是指金属醉盐或无机盐经水解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胶一凝胶化再将凝胶固化脱水,最后得到无机材料.在无机材料的制备中通常应用溶胶—凝胶方法,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具有高纯度、多重组分均匀以及易对制备材料化学掺杂等优点.该方法要使前驱体化合物水解形成胶体粒子的悬浮液(溶胶)后,成为聚集溶胶粒子组成凝胶,凝胶经过热处理得到所需的物质.溶胶—凝胶沉积法广泛用于在模板的纳米通道中制备纳米管或线.本文主要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模板合成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管.由于锆的无机盐价格便宜且对大气环境不敏感[,我们利用锆的无机盐(氯化氧锆)作为前驱体溶液制备稳定的溶胶.
具体过程:
1.模板的制备
实验中采用高纯铝箔(99.99% , 0.1 mm×20mm×30 mm),在氧化前,铝箔表面超声清洗10min,室温下在碱性溶液中浸泡3 min以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清洗后的基片在V高氯酸∶V乙醇=1∶4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抛光处理,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必须将抛光后的基片浸入浓酸或碱性溶液中几分钟以除去在抛光过程中形成的氧化层.然后铝箔在工作电压一定的磷酸溶液中进行氧化(120
V,0℃,铂电极作为对电极).氧化后的铝箔放入饱和的HgCl2溶液中脱膜,膜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浸入到5%的磷酸溶液中,50℃下放置15 min以便溶去纳米孔底部的障壁层.制得的氧化铝模高度取向有序并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六方孔洞结构.模板的平均孔径为200 nm,孔深为50μm。

2.二氧化锆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管.氯化氧锆作为前驱体,将10 g氯化氧锆溶于50 mL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将溶液剧烈搅拌同时用6 mol/L HCl将溶液pH值调到2.0以避免产生沉淀,溶液持续搅拌10 h直到澄清为止,然后将溶液陈化24 h,制得溶胶备用.溶胶是澄清的,且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沉淀.将制得的AAO膜板浸入溶胶一段时间后,取出在室温下空气中干燥1 h,将膜表面多余的溶胶小心除去.然后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在500℃下恒温4 h.
3仪器
二氧化锆纳米管的结构和形貌用下列技术手段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在JSM-600LV显微镜上进行.样品的制备是将膜用碳导电胶粘在SEM样品台上,然后在膜的表面滴加几滴3 mol/L的NaOH溶液,以部分溶解氧化铝模板.在SEM测试前,在表面喷镀一层10 nm的金以增加其导电性.透射电镜(TEM)测试是在Hatachi-600显微镜上进行.采用理学D/MAX-2400型X-射线衍射(XRD)仪表征模板,辐射源为CuK α.X-光电子能谱(XPS)数据采集采用V.G.ESCA Lab.2201-XL光电计,辐射源为AlKα,利用碳的C1s(285.0 eV)校正结合能.
四.优点:应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的二氧化错纳米粒子化学均匀性好,纯度高,颖粒较细。

且可制备出不容性组分或不沉淀组分的氧化错粉体。

五.缺点:此法制备过程与机理相当复杂,易受溶液的pH值、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参考文献:徐惠,杨志,翟钧,力虎林.二氧化锆纳米管的制备与结构性质研究.兰州大学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