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板拆模时间的控制及经验时间
混凝土结构拆模时间及早拆模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拆模时间及早拆模问题的讨论提要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问题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做了进一步明确并对常见的两种早拆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尽量利用施工流水段之间的时间差来解决模板周转使用的问题;关键词拆模时间早拆模体系的优缺点施工流水段模板周转模板工程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模板是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要求它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的准确;所以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拆装方便,以便多次周转使用;还要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系统包括模板,支撑和紧固件;如果要施工一栋大楼,模板的用量是相当大的;为了节约材料和资金,施工企业往往希望模板能够尽快地多次周转使用,这就带来了拆模时间这个问题;我们去工地进行质量验收时能够经常看到因为拆模时间过早带来的种种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对拆模时间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下面笔者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问题;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有底模和侧模;因为侧模在混凝土成形后不受力,拆除侧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即可,所以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拆模时间是指底模的拆模时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指出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验收规范给我们提供了依据,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存在模板周转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拆模规定的要求这一矛盾,于是就有了下面两种早拆模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举例说明,有一座建筑每层大部分梁板跨度都小于8米,只有少数几跨是大于8米的,根据业主要求及施工进度需要早拆模,那么要求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要≥75%,跨度大于8米的梁立方体抗压强度要达到100%,也就是自然养护条件下要28天才可以拆,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本层混凝土强度标号设计为C30,强度达到75%,一般自然养护条件下大约需要15天;为了解决这个时间差,把跨度大于8米的大梁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40,C40的75%就是C30,这样就可以在15天时间提前拆模了;方案二:上述例子如果不采用提高混凝土标号的办法,也可以采用早拆模支撑体系;其工艺原理是在原有模板基础上采用了一种专门设计制作的托顶装置代替传统的钢管支撑顶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8小时之后,即可在不松动支撑体系的前提下拆除模板;本施工方案的原理是通过专门制作的托顶装置相当于降低了原有结构的跨度,使其跨度满足≤2米的要求,从而可以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可拆模,从而减少了拆模时间;比较这两种早拆模方案,可以发现:方案一:优点是没有改变原设计的受力模式,原结构在拆模前后弯矩图、剪力图不变,缺点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与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增长不是线性同步关系,尽管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却达不到受力变形要求,特别是对于大跨度梁板结构,构件端部剪力巨大,这种做法无疑有很大的风险;方案一的做法实际是钻了验收规范仅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做出规定而没有对混凝土试块其他指标做规定的“空子”,这种做法笔者不敢苟同,认为对于大跨度构件应该慎重考虑;方案二:优点是不像方案一那样仅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忽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要求,从减小结构跨度的角度考虑,将跨度减小到2米以下,从而可以提前拆模;缺点是通过增加构件底部支撑的方式来减小构件的跨度,也就临时改变了构件的受力条件,出现了弯矩和剪力的重新分布,这样一来,原结构的配筋能否满足支撑点处的顶部负弯矩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通常板跨中或三分点处的顶部恰好无负筋;如果非要采用这种方案,笔者认为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因底部增加临时支撑引起的内力变化,采用包络设计的方法配筋,这样一来就人为的增加了配筋量,所以需要比较增加的配筋造价与提前拆模带来的经济效益然后选择是否采用这种方法;那么我们有没有最优的施工方案既可以提前拆模又可以不增加因内力变化带来的配筋呢这个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来分析采用;比如有一栋六层的柱网规则的商业建筑,柱网跨度均匀且均不大于8米,假定各层梁柱截面不变,设计底部两层砼强度标号为C30,中间两层砼强度标号为C25,顶部两层砼强度标号为C20;砼强度标号的降低符合柱轴压比随层数上升可以减小的规律;在拆模时间上我们完全遵照验收规范的要求对试块进行试压,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进行拆模;即我们不违背验收收规范的要求,仅利用施工流水段的时间差来进行拆模以达到模板周转使用;我们根据施工人力物力及现场情况将一层分为两个水平施工流水段,但是最少准备三个施工段的模板和支撑材料,然后合理安排施工周期,在施工第四各流水段的时间恰好可以拆除第一个流水段的模板即第一个流水段的砼试块试压保证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5%,这样就可以周转使用模板而且不用担心提前拆模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方案当然有它的局限性,它对于工程规模,构件跨度,施工组织设计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它给了我们一个指导方向,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可以向它靠拢,在局部或某层可以采用这种思路;总之,现在流行的几种早拆模方案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广大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在采用时要扬长避短,时刻考虑结构的安全,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僵硬的套用验收规范;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尽量利用施工段的时间差来满足砼强度的拆模要求;。
混凝土结构拆模时间及早拆模

混凝土结构拆模时间及早拆模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拆模时间及早拆模问题的讨论【提要】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问题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做了进一步明确并对常见的两种早拆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尽量利用施工流水段之间的时间差来解决模板周转使用的问题。
【关键词】拆模时间早拆模体系的优缺点施工流水段模板周转模板工程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模板是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要求它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的准确;所以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拆装方便,以便多次周转使用;还要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系统包括模板,支撑和紧固件。
如果要施工一栋大楼,模板的用量是相当大的。
为了节约材料和资金,施工企业往往希望模板能够尽快地多次周转使用,这就带来了拆模时间这个问题。
我们去工地进行质量验收时能够经常看到因为拆模时间过早带来的种种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对拆模时间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下面笔者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问题。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有底模和侧模。
因为侧模在混凝土成形后不受力,拆除侧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即可,所以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拆模时间是指底模的拆模时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指出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验收规范给我们提供了依据,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存在模板周转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拆模规定的要求这一矛盾,于是就有了下面两种早拆模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举例说明,有一座建筑每层大部分梁板跨度都小于8米,只有少数几跨是大于8米的,根据业主要求及施工进度需要早拆模,那么要求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要≥75%,跨度大于8米的梁立方体抗压强度要达到100%,也就是自然养护条件下要28天才可以拆,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混凝土梁板拆模时间的控制与经验时间

1 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时间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4.3.1条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何科学地确定达到上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 是日常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这使生产进度安排、质量控制造成极大盲目性; 尽管《规范》要求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作为拆模的依据, 但目前试块的养护很不规范, 虚假因素较多。
同时, 具体操作上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即无法具体确定送检时间。
另一方面, 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 降低成本, 减少投入, 模板与支架数量配置往往不足, 随意拆模的现象十分普遍, 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3.1 影响混凝土强度1)、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混凝土成熟度M。
大家知道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温度越高增长越快,反之,温度越低增长也就越慢。
混凝土成熟度就是时间与温度对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综合影响值, 可按下式确定:M=t (T+10)式中: M-- 混凝土成熟度(℃.d);T-- 混凝土平均养护温度(℃)t-- 混凝土养护时间(d)(从终凝开始起算)2)、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特征值A。
大家知道同样的养护温度条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也各有不同这种特性我们用强度增长特征值A表示A值大早期强度高A值小, 早期强度低其大小与水泥、外加剂品种以及水灰比大小有关。
3.2 混凝土强度增长与成熟度的关系式f t / f28 = M / (A .M + B)式中: f t --某一龄期混凝土强度值;f28 --混凝土28天强度值;B—与A值大小有关的常数B=840(1-A)3.3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1.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成熟度M =C.B / (1- C.A)式中: C--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拆模强度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比值,例如C30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时应为22.5N/mm2, 如果混凝土配制强度按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15%考虑,则C=22.5/ (30×1.15)=0.65。
梁板柱结构的模板拆除顺序

梁板柱结构的模板拆除顺序梁、柱、墙的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夏季不少于12小时、冬季不少于48小时后拆除。
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
具体的拆除顺序一般有以下原则:1.模板拆除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作到不损伤构件或模板。
2.肋形楼盖应先拆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4.侧立模的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混凝土结构侧模的拆除相对比较简单,通常只要混凝土构件具备一定强度即可。
过早拆模,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缺棱掉角等缺陷。
这个强度通常认为是2.5N/mm2。
5.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6.模板拆除注意事项模板拆除应按拟定的拆除程序进行,并将拆卸的模板材料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在高空拆模时,要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明确划定安全操作区,施工人员不得站在正拆模的下方。
拆模的架子应与模板支撑系统分开架设。
拆下的横板应上下有人接应,严禁乱掷。
组合钢模板拆卸的配件要及时整理,堆放,回收。
已活动的连接扣件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拆卸,必须把活动的配件重新拧紧。
拆除模板时,不要用力过猛或硬橇,不得直接用铁锤敲打或用撬杠撬板块。
有钉子的模板要及时拔掉或使钉子尖朝下。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除板面上粘结的灰浆,对变形和损坏的钢模板及配件应及时修复。
对暂不使用的钢模板,板面应刷防锈油(钢模板脱模剂),背面补涂防锈漆,并按规格分类堆放,底面应垫高离地面,妥善遮盖。
注意事项:(1)拆除前应架设工作平台以保证安全,至少两个人一组。
(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允许值方可进行。
(3)拆除模板时切不可松动和碰撞支撑杆。
(4)拆下模板应立即清理模板上的污物,并及时刷涂脱模剂。
拆模时间的要求

日平均温度为10度时
日平均温度为15度时
日平均温度为20度时
日平均温度为25度时
日平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为30度时
跨度小于即是8米的梁板底模及小于即是2米跨的悬梁
拆模时间为20天
拆模时间为14天
拆模时间为11天
拆模时间为8天
拆模时间为7天
拆模时间为6天
跨度年夜于2M的悬梁及跨度年夜于8米的梁板底
之巴公井开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根据相关教材的规定:普通硅酸盐及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就是温度20度、湿度年夜于80%)混凝土的强度7天可到达设计强度的50%, 14天到达设计强度的75%, 28天到达设计强度的100%.也可以用温度*天来估计;600度*天混凝土强度可以到达设计强度的100%, 300度*天混凝土强度可以到达设计强度的75%, 150度*天混凝土强度可以到达设计强度的50%.为了确保结构平安, 具体把持时最好再推迟几天.
裁撤模板应压拆模试块.如果不压拆模试块时, 也可根据日平均气温来确定拆模时间.具体拆模时间如下:1、跨度小于即是8米的梁板底模及小于即是2米跨的悬梁拆模时间为:日平均温度为5度时,拆模时间为20天;日平均温度为10度时,拆模时间为14天;日平均温度为15度时,拆模时间为11天;日平均温度为20度时,拆模时间为8天;日平均温度为25度时,拆模时间为7天;日平均温度为30度时,拆模时间为6天;2、跨度年夜于2M的悬梁及跨度年夜于8米的梁板底模拆模时间为:日平均温度为5度时,拆模时间为50天;日平均温度为10度时,拆模时间为40天;日平均温度为15度时,拆模时间为30天;日平均温度为20度时,拆模时间为28天;日平均温度为25度时,拆模时间为20天;日平均温度为30度时,拆模时间为18天.
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

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引言混凝土梁板拆模是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拆模强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对于优化建筑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的因素1.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梁板在拆模时的抗拉和抗剪能力。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拆模强度就越大。
2.拆模时间:拆模时间过早会导致混凝土未完全硬化,拆模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梁板破损。
因此,拆模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硬化程度来决定。
3.混凝土的湿热处理:经过湿热处理的混凝土比未处理的混凝土在拆模时具有更好的拆模强度。
湿热处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拆模时的损伤。
4.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降低拆模时对梁板的损伤。
模具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也会直接影响拆模强度。
5.拆模力度:拆模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梁板损伤,而拆模力度过小则可能导致模具脱落。
合适的拆模力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提高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的方法优化混凝土配方1.选择高强度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
2.采用化学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控制拆模时间1.根据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拆模后的力学性能要求,合理决定拆模时间。
2.使用加热加湿等方法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缩短拆模时间。
湿热处理1.在拆模前对梁板进行湿热处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湿热处理可以通过喷水、蒸汽等方式进行。
合理设计和制作模具1.根据梁板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2.选择耐磨损、耐高温、不粘模的模具材料。
3.控制模具的制作工艺,确保模具的准确度和表面光滑度。
调整拆模力度1.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拆模力度,避免梁板损伤或模具脱落。
2.可以使用气动或液压设备来控制拆模力度,提高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论混凝土梁板拆模强度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控制拆模时间、进行湿热处理、优化模具设计和制作以及调整拆模力度,能够提高混凝土梁板的拆模强度。
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流程及注意事项

6
二、拆模方法
(一)、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这个顺序是指,在工程中先支设的模板应后 拆除,后支设的模板应先拆除。比如,在工 程中施工人员常常先支的是梁、板的底部模 板,后支的是梁、板的侧模。根据规范规定 ,在拆模时,应该先拆除梁、板侧模,再拆 除底模。
编辑ppt
7
二、拆模方法
(二)、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 支撑: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规定,混凝土梁、板在拆模时,对于 支设承重模板的部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 规范要求;而对于非承重模板,只要不损坏 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 除。因此,应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 的模板。
编辑ppt
11
四、提前拆模的隐患
(三)由于混凝土强度低,在拆模过程中易产生混凝土
缺棱掉角或局部坍塌现象,削弱构件断面,影响承载能力和
外观质量。
(四)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能力差,在构件自重、施
工荷载和其他振动作用下,易引起钢筋在混凝土内的滑动,
从而降低了钢筋的握裹力。
(五)使构件不能克服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的粘结力,会
编辑ppt
8
二、拆模方法
梁板模板拆除
拆除螺栓或紧固件
拆除侧面模板
达到强度后拆除底面模板
注意: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从跨中拆向两端。拆除跨度较大的挑梁下 支柱时,应从外向里逐步拆除。
注意: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满足: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 板上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在4m及 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间距不大于3m。
编辑ppt
9
三、拆模的注意事项
(一)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 故;拆模时应尽量不要用力过猛过急,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 砸硬敲,以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
混凝土梁板拆模时间的控制及经验时间

1 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时间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4.3.1条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何科学地确定达到上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 是日常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这使生产进度安排、质量控制造成极大盲目性; 尽管《规范》要求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作为拆模的依据, 但目前试块的养护很不规范, 虚假因素较多。
同时, 具体操作上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即无法具体确定送检时间。
另一方面, 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 降低成本, 减少投入, 模板与支架数量配置往往不足, 随意拆模的现象十分普遍, 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3.1 影响混凝土强度1)、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混凝土成熟度M。
大家知道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温度越高增长越快,反之,温度越低增长也就越慢。
混凝土成熟度就是时间与温度对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综合影响值, 可按下式确定:M=t (T+10)式中: M-- 混凝土成熟度(℃.d);T-- 混凝土平均养护温度(℃)t-- 混凝土养护时间(d)(从终凝开始起算)2)、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特征值A。
大家知道同样的养护温度条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也各有不同这种特性我们用强度增长特征值A表示A值大早期强度高A值小, 早期强度低其大小与水泥、外加剂品种以及水灰比大小有关。
3.2 混凝土强度增长与成熟度的关系式f t / f28 = M / (A .M + B)式中: f t --某一龄期混凝土强度值;f28 --混凝土28天强度值;B—与A值大小有关的常数B=840(1-A)3.3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1.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成熟度M =C.B / (1- C.A)式中: C--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拆模强度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比值,例如C30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时应为22.5N/mm2, 如果混凝土配制强度按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15%考虑,则C=22.5/ (30×1.15)=0.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梁板拆模时间的控制及经验时间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 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时间控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条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如何科学地确定达到上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 是日常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这使生产进度安排、质量控制造成极大盲目性; 尽管《规范》要求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作为拆模的依据, 但目前试块的养护很不规范, 虚假因素较多。
同时, 具体操作上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即无法具体确定送检时间。
另一方面, 施工
单位为了追求利润, 降低成本, 减少投入, 模板与支架数量配置往往不足, 随意拆模的现象十分普遍, 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影响混凝土强度
1)、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混凝土成熟度M。
大家知道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温度越高增长越快,反之,温度越低增长也就越慢。
混凝土成熟度就是时间与温度对于混
凝土强度增长的综合影响值, 可按下式确定:
M=t (T+10) 式中: M-- 混凝土成熟度(℃.d);
T-- 混凝土平均养护温度(℃)
t-- 混凝土养护时间(d)(从终凝开始起算 )
2)、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特征值A。
大家知道同样的养护温度条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也各有不同这种特性我们用强度增长特征值A表示A值大早期强度高A值小, 早期强度低其大小与水泥、外加剂品种以及水灰比大小有关。
混凝土强度增长与成熟度的关系式
f t / f28 = M / (A .M + B)
式中: f t --某一龄期混凝土强度值;
f28 --混凝土28天强度值;
B—与A值大小有关的常数B=840(1-A)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的时间
1.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成熟度
M = / (1- 式中: C--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拆模强度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比值,
例如C30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时应为mm2, 如果混凝土配制强度按设
计强度标准值的%考虑,则C= (30×=。
以8m跨度以内的梁为例(A=,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
度所需的成熟度应为192, 而跨度等于、大于8m 时,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的成熟度
M应为430。
2.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所需的养护时间 t 可按下式确定:
t = M / (T+10)
现以混凝土配置强度f0 按,cu,k,为例, 给出混凝土分别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
100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一是温度越高, 混凝土所需的养护时间越短, 冬季施工所需的养护时间几乎是常温季节时的2倍甚至更多二是达到100%强度所需的养护时间几乎是75%强度所需时间的2倍甚至更多。
几点建议
1. 采用本方法预估混凝土的时间其关键一是准确掌握各种水泥、外加剂、水灰比的
A值。
为此, 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 积累一定的试验数据建议预拌混凝土厂对日常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用户提供依据; 二是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气温记录 (气象预温度与实际有一定误差, 只能作为参考)。
2.采用本方法预估拆模时间拆模前尚需对试块进行试压, 并根据试压结果确定能否
拆模。
3. 冬季施工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以降低混凝土拆模强度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比值 C。
4. 如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 也可根据混凝土实际强度通过结构验算确定。
经验值
1、跨度小于等于8米的梁板底模及小于等于2米跨的悬梁拆模时间为:
1)日平均温度为5度时,拆模时间为20天;
2)日平均温度为10度时,拆模时间为14天;
3)日平均温度为15度时,拆模时间为11天;
4)日平均温度为20度时,拆模时间为8天;
5)日平均温度为25度时,拆模时间为7天;日平均温度为30度时,拆模时间为6天。
2、跨度大于2M的悬梁及跨度大于8米的梁板底模拆模时间为:
1)日平均温度为5度时,拆模时间为50天;
2)日平均温度为10度时,拆模时间为40天;
3)日平均温度为15度时,拆模时间为30天;
4)日平均温度为20度时,拆模时间为28天;
5)日平均温度为25度时,拆模时间为20天;
6)日平均温度为30度时,拆模时间为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