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统计分析 PPT
合集下载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ppt课件

•确定观察指标:头晕程度,是否晕厥,头痛程度,恶心或呕吐,疲倦度。
•准确记录测量数据:由结果测量者记录,均用症状 7 分制评分表的形式记录,分值越大 表示症状越明显。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普萘洛尔试验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疗效的比较采用 配对 t 检验。
以症状评分为 2 分作为试验终止指标,本试验于 4 周后终止,研究结果显示试验 组服用普萘洛尔优于对照组。
段对改个体有效或者无效的结论。 Nof1trail的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推广到人口子集,甚 至人群。
PPT课件
7
N-OF-1 TRIAL的实施
下面以普萘洛尔治疗1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为例
•确定受试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年的23岁女性患者。
•确定试验药物:普萘洛尔。
•研究设计:采用单病例随机双盲对照设计,试验分3轮,每轮2期,每期 2 周,随机确定 试验期(普萘洛尔,每次40mg,每日 4 次)和安慰剂期(普萘洛尔及安慰剂,每次各 20mg,每日 4 次),普萘洛尔及安慰剂具有相同颜色、 气味和包装,每期第 1 周作为 洗脱期不纳入结果分析。每轮治疗期和对照期顺序随机确定,随机方法由不参与试验的研 究人员设计;研究者和受试者对分配顺序及分配药物不知情。
慢性疾病的发展以及控制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分期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某些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要客 观提供一种最佳的适用所有患者的治疗措施往往比较困难,治疗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生的经验,而非随机对照试 验所产生的证据。面对经典临床试验的困局以及其局限,精准医疗的概念被提出。
• 精准医学需要不同于临床的研究设计——N-of-1 trial • 为疾病治疗由群防群治逐渐转变为同病异治
• 如上图,经由这种非精确医疗研究模式获得批准,在市面上最为流行的10大的药物在美 国人民的使用率从1/4到1/25.但是这当中有些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有效率仅为 1/50.甚至有些药物对某些种族人群而言是毒药(比如西方国家大多数研究都是偏向白 人的)
•准确记录测量数据:由结果测量者记录,均用症状 7 分制评分表的形式记录,分值越大 表示症状越明显。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普萘洛尔试验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疗效的比较采用 配对 t 检验。
以症状评分为 2 分作为试验终止指标,本试验于 4 周后终止,研究结果显示试验 组服用普萘洛尔优于对照组。
段对改个体有效或者无效的结论。 Nof1trail的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推广到人口子集,甚 至人群。
PPT课件
7
N-OF-1 TRIAL的实施
下面以普萘洛尔治疗1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为例
•确定受试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年的23岁女性患者。
•确定试验药物:普萘洛尔。
•研究设计:采用单病例随机双盲对照设计,试验分3轮,每轮2期,每期 2 周,随机确定 试验期(普萘洛尔,每次40mg,每日 4 次)和安慰剂期(普萘洛尔及安慰剂,每次各 20mg,每日 4 次),普萘洛尔及安慰剂具有相同颜色、 气味和包装,每期第 1 周作为 洗脱期不纳入结果分析。每轮治疗期和对照期顺序随机确定,随机方法由不参与试验的研 究人员设计;研究者和受试者对分配顺序及分配药物不知情。
慢性疾病的发展以及控制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分期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某些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要客 观提供一种最佳的适用所有患者的治疗措施往往比较困难,治疗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生的经验,而非随机对照试 验所产生的证据。面对经典临床试验的困局以及其局限,精准医疗的概念被提出。
• 精准医学需要不同于临床的研究设计——N-of-1 trial • 为疾病治疗由群防群治逐渐转变为同病异治
• 如上图,经由这种非精确医疗研究模式获得批准,在市面上最为流行的10大的药物在美 国人民的使用率从1/4到1/25.但是这当中有些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有效率仅为 1/50.甚至有些药物对某些种族人群而言是毒药(比如西方国家大多数研究都是偏向白 人的)
临床试验相关统计分析

生存资料的分析方法
描述 -生存时间 生存率 风险率 • 非参数法 -KM法 、寿命表 (LIFETEST) • 参数法- 指数模型、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 ( LIFEREG) • 半参数法- COX回归 (PHREG)
0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推断性描述:1. t 检验
1.1 单样本t检验(The One-Sample t-Test):临床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在配对数据, 包括开放性试验前后比较和随机对照试验中组内比较
回归系数b
优势比OR
RR
至少变量数的10倍
至少变量数的20倍
非截尾例数至少变量数的10倍
应用
因素分析 预测预报 Y
因素分析 预测、判别P(Y=1)
因素分析 生存预测 S(t)
04
结果解读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e.g.: 一项样本量为804的对照试验,Enalapril组和hydralazine 联合nitrates组 的死亡率分别为33%和38%,两组死亡率差异为5%, p=0.11(95%可信区间: -1.2%~ 12%)
1. 不能排除疗效差异有临床意义 2. 区间范围大根源:样本量较少,阴性结果可能是样本量较少造成
结论:可能样本量不足,无法检验出两组差异
结果解读
:P >0.05
上限小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阴性
上限大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不确定
阳性结果:P <0.05
连续型:是指X可以取某一区间的所有值。比如,我们定义X为收缩压血压值,理论 上来说X可以取任意非负值
数据分类
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
参数检验parameter test,对参数平均值、方差进行的统计检验
描述 -生存时间 生存率 风险率 • 非参数法 -KM法 、寿命表 (LIFETEST) • 参数法- 指数模型、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 ( LIFEREG) • 半参数法- COX回归 (PHREG)
0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推断性描述:1. t 检验
1.1 单样本t检验(The One-Sample t-Test):临床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在配对数据, 包括开放性试验前后比较和随机对照试验中组内比较
回归系数b
优势比OR
RR
至少变量数的10倍
至少变量数的20倍
非截尾例数至少变量数的10倍
应用
因素分析 预测预报 Y
因素分析 预测、判别P(Y=1)
因素分析 生存预测 S(t)
04
结果解读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e.g.: 一项样本量为804的对照试验,Enalapril组和hydralazine 联合nitrates组 的死亡率分别为33%和38%,两组死亡率差异为5%, p=0.11(95%可信区间: -1.2%~ 12%)
1. 不能排除疗效差异有临床意义 2. 区间范围大根源:样本量较少,阴性结果可能是样本量较少造成
结论:可能样本量不足,无法检验出两组差异
结果解读
:P >0.05
上限小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阴性
上限大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不确定
阳性结果:P <0.05
连续型:是指X可以取某一区间的所有值。比如,我们定义X为收缩压血压值,理论 上来说X可以取任意非负值
数据分类
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
参数检验parameter test,对参数平均值、方差进行的统计检验
临床科研设计(2)——随机对照试验

伦理审查的基本原则
• (4)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如实将涉及受试 者隐私的资料储存和使用情况及保密措施告知受 试者,不得将涉及受试者隐私的资料和情况向无 关的第三者或者传播媒体透露; • (5)确保受试者因受试受到损伤时得到及时免费 治疗并得到相应的赔偿; • (6)对于丧失或者缺乏能力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 的受试者(脆弱人群),包括儿童、孕妇、智力 低下者、精神病人、囚犯以及经济条件差和文化 程度很低者,应当予以特别保护。
• 1.空白对照 • 即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多用于动 物实验,不宜用于临床疗效研究。 • 2.实验对照 • 指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 处理因素相同的实验条件。凡实验因素夹 杂重要的非处理因素,对实验效应产生影 响时宜采用此法。
• 3.安慰剂对照 • 安慰剂是一种伪药物,其外观、剂型、大 小、颜色、重量、气味和口味等都与研究 药尽可能相同或相似,但不含有任何药理 活性物质的制剂。 • 4.标准对照 • 即采用目前标准的、公认的、通用的方法 作对照。在评价某新药的疗效时,为不延 误患者的治疗,对于急性病、危重病和有 特殊治疗办法的疾病,往往应用已知的被 公认的、疗效比较好且比较稳定的同类药 物作标准对照。
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
•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在 人群中进行的、前瞻性的、用于评估医学干预措施效果的 实验性对照研究。 • 它把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比较组,每组施加不同的 干预措施,然后通过适当时间的随访观察,估计比较组间 重要临床结局发生频率的差别,以定量估计不同措施的作 用或效果的差别。 • 除对照和随机分组外,随机对照试验通常还会采用分组隐 匿、安慰剂、盲法、提高依从性和随访率、使用维持原随 机分组分析等降低偏倚的措施。 • 随机对照试验是目前评估医学干预措施效果最严谨、最可 靠的科学方法。
临床流行病学课件:随机对照试验

cancer patients could be improved by postoperative
gemcitabine treatment, resulting in longer diseasefree survival.
案例3
Inclusion criteria
≥18歲
病理確診為胰腺癌,並經手術完全切除
3b 單個病例對照研究
病例系列、品質不高的佇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
未經批判性評估的專家意見
不同設計科學論證的強度
• 一級設計方案
前瞻性、隨機性、有對照、能主動干預
• 二級設計方案
前瞻性、隨機性、有對照、不能主動干預
• 三級設計方案
回顧性、有對照、橫斷面
• 四級設計方案
敘述性、個案分析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2017年4月發表的文章
檢查或復查病例檔案,收集既往危險因素的暴露史,
康狀況及暴露因素的分佈情況,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
關聯及關聯大小。
其中一種治療作為對照,比較兩種治療結果的差別,以確定所
處理措施,然後互相交換處理措施,最後將結果進行對照
測量並比較病例組與對照組之間危險因素的暴露比例,
為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線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礎;
中華消化雜誌2017年3月發表的文章
Contents
定
義
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基本原則
研究設計
臨床試驗註冊
研究實施
案例討論
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基本原則
對照
盲法
隨機
隨機對照試驗的
設計基本原則
倫理
重複
隨機
簡單隨機化:完全隨機化
限制性隨機化
區組隨機化:各組近似相同的樣本量
gemcitabine treatment, resulting in longer diseasefree survival.
案例3
Inclusion criteria
≥18歲
病理確診為胰腺癌,並經手術完全切除
3b 單個病例對照研究
病例系列、品質不高的佇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
未經批判性評估的專家意見
不同設計科學論證的強度
• 一級設計方案
前瞻性、隨機性、有對照、能主動干預
• 二級設計方案
前瞻性、隨機性、有對照、不能主動干預
• 三級設計方案
回顧性、有對照、橫斷面
• 四級設計方案
敘述性、個案分析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2017年4月發表的文章
檢查或復查病例檔案,收集既往危險因素的暴露史,
康狀況及暴露因素的分佈情況,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
關聯及關聯大小。
其中一種治療作為對照,比較兩種治療結果的差別,以確定所
處理措施,然後互相交換處理措施,最後將結果進行對照
測量並比較病例組與對照組之間危險因素的暴露比例,
為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線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礎;
中華消化雜誌2017年3月發表的文章
Contents
定
義
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基本原則
研究設計
臨床試驗註冊
研究實施
案例討論
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基本原則
對照
盲法
隨機
隨機對照試驗的
設計基本原則
倫理
重複
隨機
簡單隨機化:完全隨機化
限制性隨機化
區組隨機化:各組近似相同的樣本量
临床科研设计——随机对照试验PPT课件

➢ 均衡的意义在于使非处理因素在组间达到均衡性 或可比性,提高结论的真实性。
➢ 临床研究的主要非处理因素为:年龄、性别、病 情、病程、疾病分期、体重、疾病史、家族史、 经济条件、初始病情等;
➢ 随机原则可以部分解决均衡问题,在小样本情况 下还需结合配对、分层、区组等措施来实现。
➢ 在贯彻均衡原则的时候,除了做好随机以外,很 重要的一点是对基线资料的收集与评价。
• 它把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比较组,每组施加不同的 干预措施,然后通过适当时间的随访观察,估计比较组间 重要临床结局发生频率的差别,以定量估计不同措施的作 用或效果的差别。
• 除对照和随机分组外,随机对照试验通常还会采用分组隐 匿、安慰剂、盲法、提高依从性和随访率、使用维持原随 机分组分析等降低偏倚的措施。
BACACBCABBCA
•28 28
分层随机法
➢ 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别 、类型或区域等次级。
➢ 分层目的:使某些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在 各组分布尽可能相同(均衡)。
➢ 基本思想:对各层分别制作随机分配表 ➢ 一般用于各层样本量比较大 ➢ 分层因素选择:性别、疾病的类型、病程、
中心等。
12
• 1.空白对照 • 即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多用于动
物实验,不宜用于临床疗效研究。 • 2.实验对照 • 指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
处理因素相同的实验条件。凡实验因素夹 杂重要的非处理因素,对实验效应产生影 响时宜采用此法。
13
• 3.安慰剂对照
• 安慰剂是一种伪药物,其外观、剂型、大 小、颜色、重量、气味和口味等都与研究 药尽可能相同或相似,但不含有任何药理 活性物质的制剂。
8
科学性
• 科学性原则是控制误差和偏倚的重要措施:
➢ 临床研究的主要非处理因素为:年龄、性别、病 情、病程、疾病分期、体重、疾病史、家族史、 经济条件、初始病情等;
➢ 随机原则可以部分解决均衡问题,在小样本情况 下还需结合配对、分层、区组等措施来实现。
➢ 在贯彻均衡原则的时候,除了做好随机以外,很 重要的一点是对基线资料的收集与评价。
• 它把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比较组,每组施加不同的 干预措施,然后通过适当时间的随访观察,估计比较组间 重要临床结局发生频率的差别,以定量估计不同措施的作 用或效果的差别。
• 除对照和随机分组外,随机对照试验通常还会采用分组隐 匿、安慰剂、盲法、提高依从性和随访率、使用维持原随 机分组分析等降低偏倚的措施。
BACACBCABBCA
•28 28
分层随机法
➢ 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别 、类型或区域等次级。
➢ 分层目的:使某些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在 各组分布尽可能相同(均衡)。
➢ 基本思想:对各层分别制作随机分配表 ➢ 一般用于各层样本量比较大 ➢ 分层因素选择:性别、疾病的类型、病程、
中心等。
12
• 1.空白对照 • 即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多用于动
物实验,不宜用于临床疗效研究。 • 2.实验对照 • 指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
处理因素相同的实验条件。凡实验因素夹 杂重要的非处理因素,对实验效应产生影 响时宜采用此法。
13
• 3.安慰剂对照
• 安慰剂是一种伪药物,其外观、剂型、大 小、颜色、重量、气味和口味等都与研究 药尽可能相同或相似,但不含有任何药理 活性物质的制剂。
8
科学性
• 科学性原则是控制误差和偏倚的重要措施: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统计分析报告(教学PPT)

定性资料: 各分类频数(阴性数、阳性数)、构成比
等级资料: 各等级频数、构成比
2
1
17
入组病例人口学特征
性别
年龄
肿瘤 分化 程度
男n(%) 女n(%) 合计
N(Missing) mean(SD) median Min,Max
低分化n(%) 中分化n(%) 高分化n(%) 合计
FAS
对照组
试验组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指尽可能 接近符合意向性治疗原则的受试者集
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充分依从 于试验方案的受试者集,全分析集的子集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包括所有随机 化后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集
2
1
10
3.盲态审核后,锁定数据、揭盲
二次揭盲
数据锁定时 分析结束时
组别(A/B组) 组别( 试验/对照)
2
1
8
三、统计分析集
统计分析集确定原则: ITT(Intent to Treatment):意向性治疗原则 PP(Per-Protocol):符合方案原则
*数据集定义在揭盲前
2
1
9
FAS/ PPS /SS
20020802
其它
2
112
B组
20020522
20020607
失访
3
048
B组
20020517
20020518
不良事件
5
235
B组
20020507
20020521
失访
2
1
14
未进入FAS、PPS人群者清单
等级资料: 各等级频数、构成比
2
1
17
入组病例人口学特征
性别
年龄
肿瘤 分化 程度
男n(%) 女n(%) 合计
N(Missing) mean(SD) median Min,Max
低分化n(%) 中分化n(%) 高分化n(%) 合计
FAS
对照组
试验组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指尽可能 接近符合意向性治疗原则的受试者集
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充分依从 于试验方案的受试者集,全分析集的子集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包括所有随机 化后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集
2
1
10
3.盲态审核后,锁定数据、揭盲
二次揭盲
数据锁定时 分析结束时
组别(A/B组) 组别( 试验/对照)
2
1
8
三、统计分析集
统计分析集确定原则: ITT(Intent to Treatment):意向性治疗原则 PP(Per-Protocol):符合方案原则
*数据集定义在揭盲前
2
1
9
FAS/ PPS /SS
20020802
其它
2
112
B组
20020522
20020607
失访
3
048
B组
20020517
20020518
不良事件
5
235
B组
20020507
20020521
失访
2
1
14
未进入FAS、PPS人群者清单
临床试验相关统计分析

1. p=0.11>0.05 两组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95%CI:-1.2%~ 12% 包含0,p 值>0.05
结论:两组治疗没差异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e.g.: 一项样本量为804的对照试验, Enalapril组和hydralazine 联合nitrates组 的死亡率分别为33%和38%,两组死亡率差异为5%, p=0.11(95%可信区间: -1.2%~ 12%) 95%CI:-1.2%~ 12% 差异上限12% 区间跨度大 检验power 约为31%
数据分析
推断性描述:2. 方差分析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只考虑治疗组别一个因素, 同时比较两组或更多组均数,p<0.05,则仅表明三组之间至少有两组是不同的
PROC GLM; CLASS GROUP; MODEL CHANGE=GROUP; RUN;
2.2 两因素方差分析( Two-Way ANOVA):同时分析两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MEA(The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guideline: 1. 优效性试验的主要分析集应为ITT,PP可作为其证实性分析集。 2. 非劣效/等效试验中,ITT和PP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需要两者的结论相似。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能排除疗效差异有临床意义 2. 区间范围大根源:样本量较少,阴性结果可能是样本量较少造成
结论:可能样本量不足,无法检验出两组差异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结果
置信区间
阴性结果:P >0.05
上限小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阴性
2. 95%CI:-1.2%~ 12% 包含0,p 值>0.05
结论:两组治疗没差异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e.g.: 一项样本量为804的对照试验, Enalapril组和hydralazine 联合nitrates组 的死亡率分别为33%和38%,两组死亡率差异为5%, p=0.11(95%可信区间: -1.2%~ 12%) 95%CI:-1.2%~ 12% 差异上限12% 区间跨度大 检验power 约为31%
数据分析
推断性描述:2. 方差分析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只考虑治疗组别一个因素, 同时比较两组或更多组均数,p<0.05,则仅表明三组之间至少有两组是不同的
PROC GLM; CLASS GROUP; MODEL CHANGE=GROUP; RUN;
2.2 两因素方差分析( Two-Way ANOVA):同时分析两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MEA(The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guideline: 1. 优效性试验的主要分析集应为ITT,PP可作为其证实性分析集。 2. 非劣效/等效试验中,ITT和PP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需要两者的结论相似。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能排除疗效差异有临床意义 2. 区间范围大根源:样本量较少,阴性结果可能是样本量较少造成
结论:可能样本量不足,无法检验出两组差异
结果解读
P值与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结果
置信区间
阴性结果:P >0.05
上限小于临床最小有意义值, 试验结论阴性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课件

为该疫苗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进行评估。
伦理审查过程需遵循国际和国内 伦理准则,如赫尔辛基宣言和世
界医学协会医学伦理准则。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自愿参 与并签署同意书的过程,确保受试者 了解试验的目的、风险、权益和保障 措施。
知情同意过程需遵循自愿、无强迫的 原则,确保受试者的自主选择权。
知情同意书应包含试验目的、研究内 容、受试者权益、风险和保障措施等 关键信息,并确保受试者充分理解。
、卡方检验等。
结果解释与报告
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撰写 研究报告并按照规范进行报告。
03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审查
伦理审查是确保临床试验符合道 德和法律标准的重要环节,旨在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伦理审查通常由独立的伦理委员 会或机构进行,对试验方案的科 学性、安全性、公正性和可行性
05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应用与前景
药物研发与审批
药物研发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用于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药物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审批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监管机构可以对新药进行审 批,决定是否批准上市。这些数据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药物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教育与培训
医学教育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医学生和医生了 解临床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医生培训
通过学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医生可以获得更好的临 床研究技能,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临床实践与决策制定
临床实践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 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进行评估。
伦理审查过程需遵循国际和国内 伦理准则,如赫尔辛基宣言和世
界医学协会医学伦理准则。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自愿参 与并签署同意书的过程,确保受试者 了解试验的目的、风险、权益和保障 措施。
知情同意过程需遵循自愿、无强迫的 原则,确保受试者的自主选择权。
知情同意书应包含试验目的、研究内 容、受试者权益、风险和保障措施等 关键信息,并确保受试者充分理解。
、卡方检验等。
结果解释与报告
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撰写 研究报告并按照规范进行报告。
03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审查
伦理审查是确保临床试验符合道 德和法律标准的重要环节,旨在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伦理审查通常由独立的伦理委员 会或机构进行,对试验方案的科 学性、安全性、公正性和可行性
05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应用与前景
药物研发与审批
药物研发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用于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药物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审批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监管机构可以对新药进行审 批,决定是否批准上市。这些数据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药物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教育与培训
医学教育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医学生和医生了 解临床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医生培训
通过学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医生可以获得更好的临 床研究技能,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临床实践与决策制定
临床实践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 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18(27.27) 30(45.45) 18(27.27) 66
PPS
对照组
试验组
19(63.33) 11(36.67) 30
39(59.09) 27(40.91) 66
30(0) 52.14(12.51) 51.21 18.16,69.79
66(0) 51.59(11.32) 51.64 19.56,71.57
随机入组 完成试验 试验期间脱落 脱落原因
不良事件 失访 其它 安全性分析集 有效性分析集 FAS PPS
试验组(%) 120(100.0) 114(95.00) 6(5.00)
3(2.50) 2(1.67) 1(0.83) 118(98.33)
117(97.50) 108(90.00)
对照组(%) 120(100.0) 110(91.67) 10(8.33)
13
试验期间脱落病例清单
中心号 1 2 2
药物号 096 023 101
治疗分组 A组 A组 A组
入组时间 20020526 20020430 20020424
中止试验时间 20020721 20020529 20020522
脱落原因 失访
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
5
156
A组
20020423
20020618
8(26.67) 15(50.00) 7(23.33) 30
18(27.27) 30(45.45) 18(27.27) 66
2021/3/4
18
六、有效性分析
6、1 概述 6、2 有效性分析内容 6、3 中心效应 6、4 亚组分析
失访
5
160
A组
20020514
20020802
其它
2
112
B组
20020522
20020607
失访
3
048
B组
20020517
20020518
不良事件
5
235
B组
20020507
20020521
失访
2021/3/4
14
未进入FAS、PPS人群者清单
中心号 1 1 2 2 2 3 5 2 2 5 5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指尽估计接近符 合意向性治疗原则的受试者集
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充分依从于试 验方案的受试者集,全分析集的子集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包括所有随机化后 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集
2021/3/4
10
所有疗效指标分不用FAS与PPS分析 --------一般以FAS的结论为主
安全性分析采纳SS
2021/3/4
11
四、病例入组与试验完成情况
各中心入组及完成试验的病例数 各数据集(FAS、PPS、SS)的构成描述 脱落、剔除病例清单 观测指标缺失清单
2021/3/4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入组病例及安全性、有效性分析集
非正态---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最小、最大值
定性资料: 各分类频数(阴性数、阳性数)、构成比
等级资料: 各等级频数、构成比
2021/3/4
17
入组病例人口学特征
性别
年龄
肿瘤 分化 程度
男n(%) 女n(%) 合计
N(Missing) mean(SD) median Min,Max
低分化n(%) 中分化n(%) 高分化n(%) 合计
2(1.67) 7(5.83) 1(0.83) 118(98.33)
116(96.67) 107(89.17)
合计(%) 240(100.0) 224(93.33)
16(6.67)
5(2.08) 9(3.75) 2(0.83) 236(98.33)
233(97.08) 215(89.58)
2021/3/4
5
统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试验目的 总体设计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集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结论
2021/3/4
6
报告撰写流程
2021/3/4
7
二、数据核查
1、 核查内容:数据缺失、误填、数据逻辑矛盾等
2、 SAS程序核查后,人工校对(主要指标)
3、盲态审核后,锁定数据、揭盲
药物号 9 96 18
101 183 114 76 19 112 70 225
治疗分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B组 B组 B组 B组
未入PPS人群原因 基线主要疗效指标缺失
未完成试验 访视时间间隔过长
未完成试验 合并用药违背方案
未完成试验 Cr>133,符合排除标准
未完成试验 未完成试验 用药时间不足11周 访视时间间隔过长
未入FAS人群原因 基线主要疗效指标缺失
无用药记录及用药后评
2021/3/4
15
五、基线特征描述
基线定义为随机入组时间 病例特征一般包括:人口学信息、饮食运动情况、疾病情
况等 分中心 /处理组不进行描述 基线描述分析采纳FAS数据集
2021/3/4
16
基线描述的统计指标
定量资料: 正态---均数、标准差、最小、最大值
临床随机对比试验的统计分析
病人服用给定降压药, 同时服用其她药物,锻炼,低盐食物,。。。 病人年龄,病程,病情,依从性不同,。。。
假如治疗结果有效,是否就是该药物有效?
2021/3/4
2
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效应 四原则:对比,随机,重复,均衡 偏倚控制:选择,主观,脱失,校正。。。
FAS
对照组
试验组
20(64.52) 11(35.48) 31
39(59.09) 27(40.91) 66
31(0) 51.63(12.63) 51.20 18.16,69.79
66(0) 51.59(11.32) 51.64 19.56,71.57
8(25.80) 15(48.39) 8(25.81)
2021/3/4
3
目录
一、概述 二、数据核查 三、统计分析集 四、病例入组与试验完成情况 五、基线特征描述 六、有效性评价 七、安全性评价 八、结论
2021/3/4
4
一、概述
数据分析基于临床试验方案(注册)
要点: 试验完成情况总结 药物/器械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2021/3/4
二次揭盲
数据锁定时 分析结束时
组不(A/B组) 组不( 试验/对比)
2021/3/4
8
三、统计分析集
统计分析集确定原则: ITT(Intent to Treatment):意向性治疗原则 PP(Per-Protocol):符合方案原则
*数据集定义在揭盲前
2021/3/4
9
FAS/ PPS /SS
18(27.27) 30(45.45) 18(27.27) 66
PPS
对照组
试验组
19(63.33) 11(36.67) 30
39(59.09) 27(40.91) 66
30(0) 52.14(12.51) 51.21 18.16,69.79
66(0) 51.59(11.32) 51.64 19.56,71.57
随机入组 完成试验 试验期间脱落 脱落原因
不良事件 失访 其它 安全性分析集 有效性分析集 FAS PPS
试验组(%) 120(100.0) 114(95.00) 6(5.00)
3(2.50) 2(1.67) 1(0.83) 118(98.33)
117(97.50) 108(90.00)
对照组(%) 120(100.0) 110(91.67) 10(8.33)
13
试验期间脱落病例清单
中心号 1 2 2
药物号 096 023 101
治疗分组 A组 A组 A组
入组时间 20020526 20020430 20020424
中止试验时间 20020721 20020529 20020522
脱落原因 失访
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
5
156
A组
20020423
20020618
8(26.67) 15(50.00) 7(23.33) 30
18(27.27) 30(45.45) 18(27.27) 66
2021/3/4
18
六、有效性分析
6、1 概述 6、2 有效性分析内容 6、3 中心效应 6、4 亚组分析
失访
5
160
A组
20020514
20020802
其它
2
112
B组
20020522
20020607
失访
3
048
B组
20020517
20020518
不良事件
5
235
B组
20020507
20020521
失访
2021/3/4
14
未进入FAS、PPS人群者清单
中心号 1 1 2 2 2 3 5 2 2 5 5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指尽估计接近符 合意向性治疗原则的受试者集
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充分依从于试 验方案的受试者集,全分析集的子集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包括所有随机化后 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集
2021/3/4
10
所有疗效指标分不用FAS与PPS分析 --------一般以FAS的结论为主
安全性分析采纳SS
2021/3/4
11
四、病例入组与试验完成情况
各中心入组及完成试验的病例数 各数据集(FAS、PPS、SS)的构成描述 脱落、剔除病例清单 观测指标缺失清单
2021/3/4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入组病例及安全性、有效性分析集
非正态---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最小、最大值
定性资料: 各分类频数(阴性数、阳性数)、构成比
等级资料: 各等级频数、构成比
2021/3/4
17
入组病例人口学特征
性别
年龄
肿瘤 分化 程度
男n(%) 女n(%) 合计
N(Missing) mean(SD) median Min,Max
低分化n(%) 中分化n(%) 高分化n(%) 合计
2(1.67) 7(5.83) 1(0.83) 118(98.33)
116(96.67) 107(89.17)
合计(%) 240(100.0) 224(93.33)
16(6.67)
5(2.08) 9(3.75) 2(0.83) 236(98.33)
233(97.08) 215(89.58)
2021/3/4
5
统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试验目的 总体设计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集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结论
2021/3/4
6
报告撰写流程
2021/3/4
7
二、数据核查
1、 核查内容:数据缺失、误填、数据逻辑矛盾等
2、 SAS程序核查后,人工校对(主要指标)
3、盲态审核后,锁定数据、揭盲
药物号 9 96 18
101 183 114 76 19 112 70 225
治疗分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B组 B组 B组 B组
未入PPS人群原因 基线主要疗效指标缺失
未完成试验 访视时间间隔过长
未完成试验 合并用药违背方案
未完成试验 Cr>133,符合排除标准
未完成试验 未完成试验 用药时间不足11周 访视时间间隔过长
未入FAS人群原因 基线主要疗效指标缺失
无用药记录及用药后评
2021/3/4
15
五、基线特征描述
基线定义为随机入组时间 病例特征一般包括:人口学信息、饮食运动情况、疾病情
况等 分中心 /处理组不进行描述 基线描述分析采纳FAS数据集
2021/3/4
16
基线描述的统计指标
定量资料: 正态---均数、标准差、最小、最大值
临床随机对比试验的统计分析
病人服用给定降压药, 同时服用其她药物,锻炼,低盐食物,。。。 病人年龄,病程,病情,依从性不同,。。。
假如治疗结果有效,是否就是该药物有效?
2021/3/4
2
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效应 四原则:对比,随机,重复,均衡 偏倚控制:选择,主观,脱失,校正。。。
FAS
对照组
试验组
20(64.52) 11(35.48) 31
39(59.09) 27(40.91) 66
31(0) 51.63(12.63) 51.20 18.16,69.79
66(0) 51.59(11.32) 51.64 19.56,71.57
8(25.80) 15(48.39) 8(25.81)
2021/3/4
3
目录
一、概述 二、数据核查 三、统计分析集 四、病例入组与试验完成情况 五、基线特征描述 六、有效性评价 七、安全性评价 八、结论
2021/3/4
4
一、概述
数据分析基于临床试验方案(注册)
要点: 试验完成情况总结 药物/器械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2021/3/4
二次揭盲
数据锁定时 分析结束时
组不(A/B组) 组不( 试验/对比)
2021/3/4
8
三、统计分析集
统计分析集确定原则: ITT(Intent to Treatment):意向性治疗原则 PP(Per-Protocol):符合方案原则
*数据集定义在揭盲前
2021/3/4
9
FAS/ PPS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