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政治论文

合集下载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97-01摘要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本文通过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作用的简单阐述,提出要正确认识高校国防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精神国防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很多国家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把国防意识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公德进行培养。

在我国,对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贯思想。

国防意识作为国防教育产物,其核心内容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以国防教育为载体,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分析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在联系,探讨国防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积极影响,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国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

它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这就注定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择善而从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体高校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国防意识的一切活动。

初中政治小论文六篇

初中政治小论文六篇

初中政治小论文六篇学校政治小论文范文1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

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进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加、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

初等教育面对的同学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关心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抱负,最终促进青少年喜爱学习、喜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进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进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对青少年供应适应其接受力量的教育方式。

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关心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力量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熟悉社会、熟悉文化、熟悉爱好,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

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关心青少年培育团队精神。

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熬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

价值观教育能够关心青少年理解共享、服务、公平,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

爱国主题议论文800字(通用14篇)

爱国主题议论文800字(通用14篇)

爱国主题议论文爱国主题议论文800字(通用14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题议论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主题议论文篇1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

仅留下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已熠熠生辉。

在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诗句。

那时,并不懂其中的意思,只会一头雾水的朗诵。

而当我入团那一刻,我骄傲地宣誓,要做一个爱国的人,要努力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我看来,爱国并不意味着要怎么样,并不意味着要像陈天华遥寄血书,也不意味着像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只要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足够了,例如:在吃完东西时,不随手乱丢垃圾,做一个文明的人;当有人侮辱我国时,能主动站出来维护国家尊严。

初中学习过课文中有两个人是我所敬佩无比的。

第一个是邱少云,他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两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

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他身上。

而他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第两个是黄继光,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他们都是可爱的人,都有着一分爱国之心。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重任,俗话说:‘少年兴则过兴,少年强则国强’。

处于朝气蓬勃的我们,应多为国家出一份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能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也不能不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和平时代而庆幸。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周恩来讲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信心的泉源。

我喜欢屈原诗歌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因为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思想。

要多一份爱国之心啊。

如果,给我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要改变我的国籍的话。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思修论文精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思修论文精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思修论文精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它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涵盖了爱国、爱民族、爱人类等多重内容,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爱国,指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一种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行动。

爱国应该是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共同发展繁荣的实际行动。

爱民族则是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尊重。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气韵悠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爱民族,就是爱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愿意和全民族一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人类则是爱与人类同命运、同发展的道德精神,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共同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爱的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只有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才能体现真正的爱人类的精神。

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对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之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人们讲究公德、爱民族、爱国家的道德情感。

只有每个人都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2. 维护国家安全和尊严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尊严是国家主权的基础、民族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全民族对祖国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信仰,从而保证国家安全和尊严。

3.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是当今中国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人民深深的共同意识。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是当下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种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

2024年弘扬民族精神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弘扬民族精神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弘扬民族精神心得体会范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源泉。

作为一个普通的国人,我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弘扬民族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精神是构建统一的基石。

弘扬民族精神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民族精神也是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定。

只有每个国人都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品德修养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中庸之道、和谐共生等。

这些精神财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塑造个人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更可以培养个人的诚信、勤劳、敬业等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使国人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各国学习的热点,而我们能够真正传承和弘扬,就为世界所瞩目。

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同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也是保护和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

在个人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力量。

首先,我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尤其是《论语》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品质的培养和人生智慧的指引。

关于爱国议论文的作文(6篇)

关于爱国议论文的作文(6篇)

关于爱国议论文的作文(6篇)关于爱国议论文的作文篇1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爱国议论文的作文篇2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

爱国文化的醇香越来越浓,我不禁陶醉其中。

爱国就是苏武的持节南望。

当大漠的风将他的手雕刻得龟裂,当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然手握节毛尽落的旄节,眼睛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

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大学论文

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大学论文

摘要中国历史上,我国各种神话和文明标志的嘴唇的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的博学的象征,与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这些文化故事流传下来的,是象征性的,我国劳动象征着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些人,但也有一些象征我国人民的牺牲奉献和推动,劳动在中国爱善良人的象征,等等,大部分都是从中国传统美德的国家。

关键词:神话;民族精神;中华;文化Abstract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history on the lips of a variety of myth and symbol of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a symbol of ancient China's erudition, and ancient Chinese folk culture rich and colorful. These cultural stories handed down, mostly symbolic, some people of our country labor symbolizes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but also some symbol of our country people sacrifice dedi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symbol of laboring people in China love kindness, and so on, most of them are ou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 national.A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remains, the myth is the primitive human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natural phenomena around the world and social life, with its illusory imagination and exaggeration, not consciously take the way of art, to reflect the people's desire to conquer nature. So, the myth reflects some early human ideology, even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most concentrated, most natural flash,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oldest oldest and most tenacious strong root of life, where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national culture". It reflects a spirit of the nation in a certain extent, because people, humanity or national spirit is the creation of humanbody in ancient myths or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human culture, the subject has not disappeared or deterioration, but continue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培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培育论文

试论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培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36-0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文化给民族精神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亘古不变的优秀品质。

一、弘扬与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一)弘扬与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处于意识形态形成初期的大学生采取了各种手段,企图将“西化”、“分化”的思想灌输给我国大学生。

在这个关键时期,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矛盾与斗争最激烈的重要阵地,更要努力把握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巩固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其能够自觉抵御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将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精神政治论文
也说民族精神
摘要:
前些日子脱产学习,有时间思考许多问题。

其中最令我辗转反侧的是关于民族精神的问题。

这个问题大家都关心,但又似乎都说不好。

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积淀下无数的文化和思想精华,要准确表达出来绝非易事;原因之二是民族精神的文字表达一定
是寥寥数语甚至是寥寥数字,要全面而深刻地概括并且让大家认可
实在是不可能!其间周熙明教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创新》的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借本期话题刊登出来我的思考结果,希
望读者批评讨论。

大家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非常讲究人与外界的关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个体的人始终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也就是说,“我”不是外界的主宰,甚至“我”都不能是“我”的主人。

因为,在“我”之外,早有“天、地、君、亲、师”等着安排好“我”未来的一切。

其中“天、地”有自然法则,“君、亲、师”
有社会法则,忤天逆地会遭天谴,违背“三纲五常”的“人伦”也
会被社会和家庭抛弃。

那么怎么做才是对的呢?传统的守则告诉我们
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诠释这五个
字其实也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词典》找到答案。

“仁”——“仁爱”。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或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

“智”——有智慧、聪明或智慧、见识。

“信”——信用或相信、信奉。

乍一看,挺好啊!有人甚至会讲,不要说在过去,即使在今天,
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五个字,社会早就和谐了!其实错了!错就错在:第一,这个守则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第二,这个守则忽视了社会发展
的根本经济基础;第三,这个守则忽视了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

那么如果把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内心和行为准则或者讲修为准则与上述被忽视的因素结合起来,是否可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
表达呢?可能还差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因素就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
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进行艰苦卓绝革命和建设的现代
和当代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事业的辉煌历史篇章。

在这个百年历史瞬间,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民族沉淀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
冈山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执政为民、服务于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坚
定信念、敢打必胜、谦虚谨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
团结群众、奋不顾身”的西柏坡精神;“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
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
斗志”的雷锋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万
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的九八抗洪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
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罗列这些“精神”是否有些枯燥?但绝不空洞。

因为这些“精神”与一系列的事件、人物、过程、结果紧密相关,与这些精神所诞生
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在这些精神的背后,是献血与生命,是成功
或失败,甚至是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比较重
要的是,研究这些精神,可以让我们从文字中找到一些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恰好可能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

关键词一:爱国。

从“家国天下”理念到民族复兴、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迈情怀。

每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以此为根本和
前提,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和困难都可以等闲视之。

关键词二:自强。

所有的强大都来自内心、来自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面对一个自强不息的个体或民族,他的所有对
手或敌人都会自始至终投以尊重的目光。

关键词三:包容。

以仁爱之心待人,用“外圆内方”处世,宽宥友人的过失,防范敌人的觊觎。

关键词四:自由。

思想的自由是一切自由形态的保障和最高形式,每个人的自由以所有人自由为前提和条件。

马克思描绘了“自由人
联合体”的理想社会形态,我们则可以从为每个人创造尊严和自由
做起。

以“爱国、自强、包容、自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也许周延不足,那些包括“礼仪之邦”、“诚信之族”、“勤劳勇敢”
等等的美誉并没有涵盖其中,但正如“自由、平等、博爱”之于欧洲,“自由、民主、人权”之于美国一样。

我们已经做到的比别人
正在做或者只是说说而已的要多得多!我们有这样的自信!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民族精神政治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