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变换教案(任蕾蕾)

合集下载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几种句式的转化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选用和变换句式,增强表达的灵活性。

2、会修改陈述句的转换,能够把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相互转换。

3、掌握直接和间接引语的转换。

4、掌握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

5、学生能够把句子转换成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般句型的转换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心情紧张吗?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句式不同,语气和强调的内容也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那么,要进行句式变换,应遵循哪些规律呢?(板书:句式变换)二、复习指导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幻灯出示:①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我很紧张。

②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我怎能不紧张呢?(1)自由读句子,找出句子的差异。

(2)总结归纳变换规律: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强调:①将原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为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②改变标点符号。

③添上或删去反问的标志。

(3)练习:照样子,将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改变。

(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指导,再抽生说。

)例: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①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②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2.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幻灯出示:第一组①敌人投降了。

②敌人不得不投降了。

第二组①她非要走不可。

②她一定要走。

(1)齐读句子,思考: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各是什么句?意思怎样?表达的效果怎样?(2)练习:(口头完成。

句式变换 教案

句式变换 教案

句式变换教案教案标题:句式变换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式变换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通过句式变换来丰富句子结构,提高写作表达能力;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式变换来改写句子,达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3. 练习句式变换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2. 提问学生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其在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中的重要性;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如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陈述句变疑问句等;3. 提供例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式变换的实际应用。

练习活动:1. 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如改变句子的语态、时态等;2.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换改写后的句子,并进行讨论和比较;3.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句式变换,将句子改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巩固评价: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他们进行句式变换,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并分析不同句式的应用;2. 提供更复杂的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或黑板;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式变换方法和练习内容;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句式变换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北西学校李翠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按特定要求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2.了解各种句式的自身特点及变换时的方法要点过程与方法:1.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句式变换的难易过程逐步增加难度3.通过课堂问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各种的句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各种句式转换变换时要点及关键词的变化2.无论句式怎样变换都必须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变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变换、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相互变换。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不同句式的练习题、搜集各种句式变换时的相关要点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扩句和缩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句子的知识,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句式变换》。

(板书句式变换)二、进入新课(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板书)1.出示尝试题(1)、我们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2)、这不正是祖国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吗?(3)、穷兄妹怎能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2.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于简单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给刚才的句式变换找出规律吗?咱们就以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赶快找找吧!3.学生重新审视上面的练习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试着找出规律。

4.每组选代表回答各自找出的规律。

小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5.再次尝试(1)、这不是小明的钥匙。

(2)、鲸不是鱼类。

(3)、……强调:.通过这次的练习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加否定词的因此我们又发现: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原句中若有“不”等否定词,改写是要先去掉。

句式变换教案2

句式变换教案2

课时计划第课时第周星期(月日)课题句式变换课型复习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现代汉语常用句式掌握高考常见句式的变换方式掌握句式变换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高考常见句式的变换方式掌握句式变换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练习教具、学具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关变换句式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就来具体操作二、知识讲解(一)长句变短句1、长句与短句的特点与作用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长句与短句:长句字数多,容量大,结构比较复杂,故表意严密、内容丰富、富有气势;短句字数少,结构简单,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2、方法介绍抽出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

3、一般步骤:a、分析原句,理清其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列、总分、递进、因果等);b、确定总起句或总结句(一般为句子的主干);c、将修饰成分单独成句(注意合理使用代词、关联词等使句间关系简洁、连贯)3、练习:A、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

(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土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改为:小组讨论,全班明确答案: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士兵丧失性命。

或: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B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改为:小组讨论,全班明确答案:现在许多国家都能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小学语文二年级句式变换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句式变换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句式变换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二年级句式变换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句式变换的概念。

2. 学会将陈述句变为疑问句和否定句。

3. 掌握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教学素材:包括一些简单的句子和图片。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 引导学生回顾陈述句的概念和特点。

2. 出示一些简单的陈述句,让学生观察句子结构和语序,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主语和谓语。

Step 2: 句式变换的概念1. 解释句式变换的概念,即将一个句子的结构或语序进行改变,以达到表达不同意思的目的。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句式变换的作用和重要性。

Step 3: 句式变换的方法1. 呈现一些简单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将其转换为疑问句。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

”→ “他喜欢吃苹果吗?”2. 解释疑问句的特点和常用的疑问词,如“什么”、“谁”、“哪里”等。

3. 让学生尝试将其他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并互相交流和检查答案。

Step 4: 句式变换的方法(续)1. 呈现一些简单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将其转换为否定句。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

”→ “他不喜欢吃苹果。

”2. 解释否定句的特点和常用的否定词,如“不”、“没”等。

3. 让学生尝试将其他陈述句转换为否定句,并互相交流和检查答案。

Step 5: 练习和巩固1. 发放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指导和解答疑惑。

3. 检查学生的练习,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Step 6: 总结和评价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句式变换的重要性。

2. 与学生一起总结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在小组内创造自己的句子,并尝试进行句式变换。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不同句式的运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分步解释和练习巩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式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式转换》公开课教案_1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式转换》公开课教案_1

句式转换(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想不想玩?(想)那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游戏和什么有关?(句式转换)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游戏规则:1、本游戏共四关,每关都有线索题,请认真找线索并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则可以闯关。

2、每闯一关成功后会得到一把开启下一关的钥匙。

3、闯关成功后会得到一个智慧锦囊。

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希望大家踊跃闯关。

一、句式转换含义:就是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个句式变换成另外一个句式,而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这样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常见的句式转换★陈述句与感叹句●陈述句与反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直接叙述句与间接转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一)陈述句变为感叹句方法:①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如“多”“多么”“很”“真”“太”等;②加上表示感叹的句末语气助词,如“啊”“呀”“啦”等;③将句号变成感叹号。

例1:雾中的黄山景色奇妙。

例2: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二)感叹句变为陈述句方法:①去掉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如“多”“多么”“很”“真”“太”等;②去掉表示感叹的句末语气助词,如“啊”“呀”“啦”等;③将感叹号变成句号。

例1: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例2:这是一部多么有趣的电影啊!第一关:小试牛刀(把陈述句改为感叹句)1、鲁迅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

2、我家门前的小竹林景色宜人。

3、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

(三)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第二关:大显身手(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

六年级语文总总结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课件课件1电子版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总结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课件课件1电子版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变换教课方案复习目标:1.经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认识几种句子的种类。

2.经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3.经过复习,能掌握陈说句和反问句的交换的方法;4.经过复习,能掌握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交换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经过复习,能进行陈说句和反问句的交换;能进行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交换。

复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行?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日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a、走进六( 3)班,我认识了很多爱学习的好孩子。

b、这里的学习气氛是你们喜爱的吗?c、危险!快走开。

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种类吗?你是如何判断的?)3 .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好的意思。

一般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 ,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

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种类:陈说句、疑问句、祈使句、叹息句(课件出示)--(在平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碰到过哪些题型,你累积了哪些成功的小诀窍?谁来报告?)1.学生概括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交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说句、两重否认句,直接表达与转述等的交换。

)三、复习(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长组织组员议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2)每人举出 1~2 句有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

3 小组报告,我能行:( 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4.小结:扩句就是经过增添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大为详细、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带成分,留下句子骨干。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特别好,那此刻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说句的交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句式变换的教案

句式变换的教案

《句式的变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学阶段几种常见句式的表达方式。

2根据要求,能对各种句式之间进行转换。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各句式的特点。

难点:按要求进行各种句式转换。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更是精妙绝伦。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意思往往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需要我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句式的变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们学习句式的变换。

(二)复习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的句子。

2、疑问句是用疑问的语气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

它有三种形式:疑问、反问、设问。

3、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号召、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

4、感叹句是表示欢乐、悲伤、惊讶、赞叹、愤怒等强烈感情的句子。

(三)句式的变换1什么叫句式的变换?(把一种句式转换成另一种句式,句意不变。

)2句式的变换有哪些形式?看黑板例句(1)改成把字句、被字句例:黑暗吞没了天边最后一丝光亮。

黑暗把天边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

天边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怎么改?(方法:这两种句子的变换中必须有“把”“被”字,同时只要调换句中某些词语的位置就行了)读句子,(练习)雨水淋湿了战士的衣服。

(2)陈述句变感叹句例:这里的景色很美。

(改成感叹句!)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怎么改?(方法:加感叹词:真、太、多么。

加语气助词:啊,呀。

标点换成叹号。

)读句子,(练习)我喜欢这部电影。

(3)陈述句变反问句例:这幅画是我们班张红画的。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张红画的吗?在句子中加上(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读句子,(练习)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式变换讲解(任蕾蕾)
句式变换就是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一个句式换成另一个句式,而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这样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句式变换有以下几种:
1、“把”字句与“被”字句
(1)“把”字句是用“把”字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把”字,表主动;“被”字句是用“被”字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表被动。

两者互换只要将句子中的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接受者互换一下,然后将“把”和“被”字也替换一下即可。

(2)方法:①找动词;②找人物;③找关系(发出动作,承受动作)。

注意:人和物一个都不能少。

【练习】
(1)跳水金牌被中国运动员夺走了。

(改为“把”字句)
(2)农民伯伯把田里的稻谷收割完了。

(改为“被”字句)
2、陈述句与感叹句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将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成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掉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和句末语气助词,将感叹句改为句号。

3、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而是用反诘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情感。

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反问句变陈述句,要根据“否定的反问”表“肯定”、“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原则,添加或删除否定词,去掉句尾语气词,改问好为句号。

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加上“吗、呢”等,句尾句号变为问号。

【练习】
(1)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
(2)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能承受住这样重的大象?(改为陈述句)
4、肯定句与否定句
肯定句就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

否定句就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

否定句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单纯否定句,即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如:你不能迟到。

另一种叫双重否定句,即句中有两处表示否定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但语气比肯定句要强烈得多,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互换,只要根据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原则,增加或删除否定词就可以了。

【练习】
(1)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价卖出自己的劳动力。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引述句与转述句
引述语是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话,在书写时用引号引起来;转述句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转
述别人的话,不必用冒号和引号。

两者互换要注意一下几点:①改变人称,即把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原句中出现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②改动标点符号,即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双引号;③增删个别词,保证句子的通顺流畅。

【练习】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1)例:王宁说:“我要像李爽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爽那样关心集体。

①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②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例:小明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小明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①丁丁对冬冬说,他要去奶奶家,不能到冬冬家去了。

②小姑娘自豪地说,她登过泰山!
③钱学森说,他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中国。

(3)老师对李楠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4)林明扭头对王莉说,他星期六去王莉家玩。

(改成引述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