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第五章习题2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雒文生赵英林魏文秋张利平编著内容提要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按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两大题型,概念题又划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类题型,题目中有易、中、难三个难度档次,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题库中有的题目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有的则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程度,所有的题目都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为了便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参考,本书还选编了武汉大学以及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近年来的考研试题及题解。

本书涵盖了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土木工程类和环境工程类各专业本科生的辅助教材,尤其适用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使用,也可供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前言为使考试规范化,保证教师按教学大纲教学、学生按教学大纲学习,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年11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编印了《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并在我校工程水文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前期题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编辑与加工,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题目,对所有题目给出了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题量大、内容新颖,并配有全部题解及近年考研试题。

书中难、中、易题型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与解决有关工程水文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书的出版对高校教师出题组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覆盖了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2-3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2-3答案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多年平均流量³/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蒸发器折算系数。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
解:
(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多年平均径流深
=*365*86400/1000*1600=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
(蒸发的公式是
,式中F1、F2为水域面积、陆域面积,E1、E2为相应的水域蒸发量、陆域蒸发量。

)(2)修建水库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00-35)*+35**1210]*1/1600=
(3)则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1150-637=513mm
(4)多年平均径流量W2
W
=1000F*R=1000*1600*513=(亿m³)
2
W
=Q*T=*365*86400=(亿m³)
1
W
> W2,W2- W1=(亿m³)
1
所以建库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减少了了亿m³。

答:略。

公示不是很好画,按书上的公式比对套上就行,书中将蒸发量写为E,径流深写为R,降水量写为P。

工程水文学习题年径流及年输沙量

工程水文学习题年径流及年输沙量

第五章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本章学习的内容和意义:年径流及年输沙量的分析计算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服务的,年径流分析计算成果与用水资料相配合,进行水库调节计算,便可求出水库的兴利库容;多年平均输沙量计算成果为水库死水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年径流分析计算成果是进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年径流及年输沙量的分析计算主要包括年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枯水流量分析计算;多年平均输沙量的估算。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的资料审查;年径流量的频率分析计算;年径流量的相关分析及插补延长;设计年径流量的推求;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无资料地区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的推求;枯水流量分析计算;年、月输沙量和设计年输沙量及其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

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变化和变化来描述。

3、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另一方面。

4、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流量系列Q i (m3/s)的均值从上游到下游是。

5、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量系列C v值从上游到下游是。

6、湖泊和沼泽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增加了,使年径流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使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趋缓。

7、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8、根据水文循环周期特征,使年降雨量和其相应的年径流量不被分割而划分的年度称为。

9、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

10、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和进行审查。

11、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墊面条件稳定性上的,一般认为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于受到明显的改变使资料一致性受到破坏。

12、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计算,使之状态。

《工程水文学》习题册

《工程水文学》习题册

《工程水文学》习题康艳巨娟丽编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9月前言为了学生能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编者编写了本习题集。

本习题集中的习题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编写的《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一书,同时还采用了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的部分习题,本书第三章的习题引用了陕西省宝鸡水文局千阳水文站和益门镇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本课程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下:习题作业前,应阅读习题中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和方法;严肃、认真、仔细、按时完成作业,达到“分析正确,计算无误、图幅美观,字迹端正”,作业中的曲线图严格按照工程制图要求进行绘制,文字说明和计算数据书写应工整;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要求统一用A4白纸书写作业;作业经教师批改,认真改正错误之处;作业要妥为保存,待课程学习结束后,作业装订成册,以留毕业参加实际工作参考使用;切忌随手乱涂乱划,以作为期末考查的依据。

编者2011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 (2)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7)第四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13)第五章水文预报 (23)第六章水文统计 (27)第七章设计年径流分析 (33)第八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39)第九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6)第一章绪论学习本章的意义: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填空题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法:和。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雒文生赵英林魏文秋张利平编著内容提要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按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两大题型,概念题又划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类题型,题目中有易、中、难三个难度档次,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题库中有的题目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有的则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程度,所有的题目都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为了便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参考,本书还选编了武汉大学以及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近年来的考研试题及题解。

本书涵盖了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土木工程类和环境工程类各专业本科生的辅助教材,尤其适用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使用,也可供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前言为使考试规范化,保证教师按教学大纲教学、学生按教学大纲学习,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年11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编印了《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并在我校工程水文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前期题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编辑与加工,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题目,对所有题目给出了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题量大、内容新颖,并配有全部题解及近年考研试题。

书中难、中、易题型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与解决有关工程水文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书的出版对高校教师出题组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覆盖了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

工程水文学第五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五章习题含答案

⼯程⽔⽂学第五章习题含答案第五章习题1-1、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A]。

a、⾃东南向西北递减;b、⾃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d、⾃西向东递增。

1-2、径流是由降⽔形成的,故年径流与年降⽔量的关系[C]。

a、⼀定密切;b、⼀定不密切;c、在湿润地区密切;d、在⼲旱地区密切。

1-3、⼈类活动对流域多年平均降⽔量的影响⼀般[____]。

a、很显著;b、显著;c、不显著;d、根本没影响。

1-4、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般⽐围垦前[A]。

a、增⼤;b、减少;c、不变;d、不肯定。

1-5、⼈类活动(例如修建⽔库、灌溉、⽔⼟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B]。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年径流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从⽽年径流量减少;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年径流量减少;d、蒸发量增加,从⽽年径流量增加。

1-6、⼀般情况下,对于⼤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D]。

a、调蓄能⼒弱,各区降⽔相互补偿作⽤⼤b、调蓄能⼒强,各区降⽔相互补偿作⽤⼩c、调蓄能⼒弱,各区降⽔相互补偿作⽤⼩d、调蓄能⼒强,各区降⽔相互补偿作⽤⼤⼆、填空题2-1、某⼀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称为______。

年径流量的模⽐系数2-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____变化和___变化来描述。

径流年际变化和径流年内变化2-3、下墊⾯对年径流的影响,⼀⽅⾯______,另⼀⽅⾯______。

表现在流域蓄⽔能⼒上,通过对⽓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影响年径流量2-4、流域的⼤⼩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_______⽽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调蓄作⽤三、是⾮题3-1、湿润地区,降⽔量多,年径流系数⼩,从⽽使年径流量与年降⽔量关系密切。

(×)3-2、湿润地区,降⽔量较多,年径流系数⼤,从⽽使年径流量与年降⽔量关系密切。

(√)3-3、⼲旱地区降⽔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从⽽使年径流量与年降⽔量关系密切。

工程水文学第五章

工程水文学第五章
2007年教改项目 2007年教改项目
水文学及水资源教研室
2009年7月 2009年
工程水文学精Leabharlann 课程建设审查重点是政治动乱年代的资料和大水年份的资料。解放 前,政局动荡,兵荒马乱,人员不安心工作,测验成果的 精度低质量差,文革时也是如此;大水年分由于洪水期测 流相当困难,可能漏测或测错,如发现问题,应进行改正 或删除。 b. 一致性检查:鉴别资料的同质性即产生资料的条件是否 相同(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发现问题需 要还原计算。也就是要求组成系列的资料具有统一成因。 不同成因的资料不能作为一个统计系列,就年径流来讲, 一致性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的稳定性上的。当 气候条件或下垫面条件有显著变化时资料的一致性就遭到 破坏。一般认为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其缓慢,可以认为是相 对稳定的,但下垫面因素却可以由于人类活动而迅速变化。 在审查资料时应考虑这一点,对于不一致的情况,应进行 还原计算,还原时应注意分析人类活动措施的不同发展期 和不同年型的水量变化。
水文学及水资源教研室
2009年7月 2009年
2007年教改项目 2007年教改项目
工程水文学精品课程建设
第三节 具有实测径流资料时,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有资料可分为有长期资料和短期资料两种情况: 一 、有长期(n>30年)实测径流资料时,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主要介绍数理统计法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1. 资料审查: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工 程设计的精度,因此对于所使用的水文资料必须慎重的进 行审查。审查就是指鉴定实测年径流量系列的可靠性、一 致性和代表性。 a. 可靠性审查:鉴别资料的真伪性,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整理, 要审查测验的方法、测验成果、整编方法和整编结果、人 员素质和设备情况,可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检查径流资料的 精度,据水量平衡原理可知上下游站的水量应平衡:干流 水量应等于上游支流水量之和或下游站的径流量等于上游 站径流量加上区间径流量。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 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 m Q /1403=,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0.87。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 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K,并转化为6h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一次洪水中,涨水期历时比落水期历时()
A.长
B.短
C.一样长
D.不能肯定
2.设计洪水是指()
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任一频率的洪水
D.历史最大洪水
3.设计洪水三个要素是()
A.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
B.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C.设计洪峰流量、1天洪量、三天洪量
D.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4.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肯定
5.选择水库防洪标准是依据()。

A.集水面积的大小
B.大坝的高度
C.国家规范
【思考题】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常用方法是()。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
3.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

A.根据适线确定
B.按暴雨资料确定
C.按国家规范确定
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4.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为()。

A.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
B.N=发生年份-设计年份+1
C.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D.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6.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代表性分析
C.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
D.选择设计标准
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

A.是否有特大洪水
B.系列是否连续
C.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8.三点法配线适用于()。

A.连续系列和不连续系列
B.连续系列
C.不连续系列
D.视系列的长短而定
9.对设计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
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
D.检查洪水的大小
10.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1.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
14.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CV值一般是()。

A.B.
C.D.
1.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峰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3.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量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4.一般水库在由典型洪水放大推求设计洪水时,常采用()。

A.同频率放大法
B.同倍比放大法
C.可任意选择两种方法之一
D.同时用两种方法
5.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

A.典型洪水洪峰靠前
B.典型洪水洪峰居中
C.典型洪水洪峰靠后
D.典型洪水洪量较大
6.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

A.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峰
B.峰、长历时洪量、短历时洪量
C.短历时洪量、峰、长历时洪量
D.峰、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
7.对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进行修匀是依据()。

A.过程线光滑
B.过程线与典型洪水相似
C.水量平衡
D.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变化趋势
1.入库洪水包括()。

A.入库断面洪水、区间洪水、库面洪水
B.洪峰流量、洪量、洪量水过程线
C.地面洪水、地下洪水、库面洪水
D.上游洪水、中游洪水、下游洪水
2.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坝址洪水过程线()。

A.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B.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C.峰值变大、提前出现
D.峰值变小、推后出现
3.推求分期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A.各分期的洪水成因和洪水大小不同
B.水库库容的大小不同
C.各分期灌溉和发电用水不同
D.各分期气候变化无常
4.分期设计洪水各分期的划分是()。

A.设计流域的大小和工程规模
B.设计流域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工程要求
C.根据工程设计标准选定
D.根据设计规范选定
5.分期洪水的选样是采用()。

A.各分期年最大值法
B.全年年最大值法
C.各月年最大值法
D.季度年最大值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