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

合集下载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区的含义和功能,知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

2. 认识社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住宅、商店、学校、医院等。

4. 培养幼儿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意识,增强社区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含义和功能2. 社区的组成部分3. 社区中的同伴、长辈和工作人员4. 热爱社区、关心社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含义、功能和组成部分,学会与社区中的同伴、长辈和工作人员交往。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培养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意识,增强社区归属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社区各个组成部分的图片(住宅、商店、学校、医院等)。

2. 视频素材:社区生活场景的视频。

3. 教学卡片:社区各个组成部分的卡片。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对社区的印象,引导幼儿关注社区的特点和功能。

2. 基本知识学习:a. 教师展示社区各个组成部分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住宅、商店、学校、医院等。

b. 教师讲解社区的含义和功能,帮助幼儿理解社区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a. 组织幼儿观看社区生活场景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社区中的日常生活。

b. 发放教学卡片,让幼儿学说社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并进行卡片游戏。

4. 社交技能培养: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中的交往情景,如与同伴、长辈和工作人员的互动。

5.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热爱社区、关心社区,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b. 邀请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社区,展示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加深幼儿对社区的认识。

b.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实践所学知识,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社区。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拍摄社区照片或绘制社区地图,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2. 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不同场所,如图书馆、公园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社区生活,增强对社区的认知和归属感。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知道社区中有哪些人和设施。

2. 培养幼儿对社区环境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社区、关心他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定义:让幼儿了解社区的概念,知道社区是由人们和环境共同构成的居住地。

2. 社区设施:介绍社区中的常见设施,如商场、公园、医院等,并让幼儿观察这些设施的特点和作用。

3. 社区人物:让幼儿认识社区中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警察、环卫工人等,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

4. 社区环境:教育幼儿关爱社区环境,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

5. 社区活动:让幼儿了解社区中的活动,如广场舞、运动会等,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增强社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社区环境,具备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社区的美好。

2. 讲解法:通过讲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基本知识。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看法。

4. 实践活动法:让幼儿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社区居民手册、社区设施图片、环保宣传资料等。

2. 教学场地:幼儿园教室、社区环境。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社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详细介绍社区的组成,如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设施。

3. 观察: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环境,让他们注意社区的整洁和美观。

4. 讨论: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看法。

5. 实践活动:安排幼儿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学会了关爱社区环境。

中班社会活动《我们居住的社区》

中班社会活动《我们居住的社区》

中班社会活动《我们居住的社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名称,地址及一些公共场所设施。

2.初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对所住社区的设施进行一些调查了解,幼儿以绘画方式记录在表格里,家长可帮助加上文字说明。

2.幼儿园所在社区地图一幅。

3.将调查表带回园,布置成专栏,以便交流分享。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名称,地址及一些公共场所设施。

初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查法、提问法、现代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我居住的社区》这节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了社区的生活设施,感受社区生活的便利、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丽,萌发热爱社区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力。

活动开展前我请爸爸妈妈在家中告诉幼儿自己家的准确地址,并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活动中,通过一连串的提问: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大部分孩子都有机会进行表达,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知道社区中常见的场所和设施。

2. 培养幼儿对社区环境的认知和爱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定义,知道社区是由若干个家庭和公共场所组成的生活区域。

2. 社区的场所和设施:让幼儿认识社区中的常见场所和设施,如家、幼儿园、商场、医院、公园等。

3. 社区环境:让幼儿了解社区环境的特点,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社区中各个场所和设施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准备一段关于社区环境的视频。

3. 教学卡片:制作社区居民相互帮助的场景卡片。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2. 讲解:向幼儿介绍社区的概念,讲解社区中的常见场所和设施。

3. 互动: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社区中的生活经验。

4. 情景模拟:通过教学卡片,让幼儿扮演社区居民,进行相互帮助的情景模拟。

5. 总结: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理想社区,引导幼儿关注社区环境,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社区环境和生活设施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理想社区的想象和期望。

3. 通过家长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社区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六、教学活动活动名称:社区探索之旅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

活动准备:指南针、小本子、彩笔等探索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行社区实地考察。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用小本子和彩笔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社区场所和设施。

3. 考察结束后,幼儿回到教室,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考察成果。

4.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社区的特点和功能。

活动评价:观察幼儿在考察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活动活动名称:社区环境小卫士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爱护社区环境的责任感。

我居住的社区反思

我居住的社区反思

我居住的社区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居住的小区名称。

2.要求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

3.鼓励幼儿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7.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有关城市小区、街道、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等图片。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小区的一些主要景色。

3.介绍小区的图画(幼儿照片或自己画的图)。

活动重难点:能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1.出示安吉地图:看!这是什么?(一张地图)这是哪个地方的地图?(安吉地图)我们住的地方叫“安吉”(指出地图中的安吉)。

你住在安吉的哪个小区?(让幼儿说出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最好能说出几幢几单元几号。

)2.老师小结:我们居住的地方叫安吉,有许多的小区:汇丰花园,新嘉园,芬芳小区,桃园新村,宁馨花园,市民中心……我们住的地方很美,我爱我家!(活动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了解了安吉地图,为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寻找自己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保障,幼儿因此能大胆地进行介绍。

有多名幼儿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住的小区。

)二、引导幼儿围绕居住地进行谈话1.提问:你家周围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提示:汇丰花园的旁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如生态广场……)2.请你介绍给大家。

(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3.你最喜欢到什么地方玩,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好玩的地方告诉大家呢?(拍照,画下来。

)(幼儿回答时语言丰富、声音响亮,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很熟悉,又通过与父母的交流知道了许多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所以与老师的互动、同伴的互动积极。

)三、讨论:主题墙的布置出示收集并已制作的居住小区图片让幼儿谈论。

师:昨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回家画了自己居住的地方,我们怎么将你的家介绍给同伴?(布置“我居住的地方”。

中班社会我居住的社区反思

中班社会我居住的社区反思

中班社会我居住的社区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社区是大家的生活场所以及社区的一些基本设施。

2.通过故事、视频启发幼儿关怀及维护社区环境的情怀。

3.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建立社区互助的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设施1.师:小朋友,我们在哪个幼儿园上学呀?2.师:我们在青龙中心幼儿园上学,我们的幼儿园在青龙苑,那么你们在青龙苑看到有什么建筑啊?3.师:小朋友刚才啊说出了很多青龙苑的建筑,青龙苑是一个社区,刚才你们说的东西当中有些是社区的基本设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4.教师总结:社区的基本设施有活动室、停车场、垃圾桶、防火栓、健身场、公共厕所、警卫室、医疗站、绿化照明、排水系统。

二、观看小区被破坏的视频,激发幼儿维护社区环境的情怀。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电影,小电影啊都是关于我们居住的社区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2.师:小朋友在小电影里,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段:居民用水排放不当,使得臭水沟的水漫道马路上,交通阻塞;第二段:小区居民在广场上吵架,围观了很多人;第三段:健身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被破坏)3.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电影中人们的做法对吗?我们在小区里应该怎么相处呢?三、观看照片,引导幼儿爱护社区1.师:小朋友你们家周围的环境干不干净?老师这边啊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区拍到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2.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样对吗?在小区里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3.师:平时都是谁在维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呢?(观看环卫工人打扫小区)他们都做些什么呀?4.师:社区是大家的,我们可以一起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来维护我们的社区呢?四、活动结束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区里面,大家友好相处,爱护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我们的社区。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社区1.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概念。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

1.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的基本概念。

观察和描述社区的设施和环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的不同设施和环境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地考察,观察和描述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第二章:社区的设施2.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中的不同设施。

让幼儿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和服务对象。

2.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中的不同设施,如超市、医院、学校等。

讲解社区设施的作用和服务对象。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中不同设施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设施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第三章:社区的环境3.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护社区环境。

3.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护社区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通过讲解环保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社区环境清洁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社区的居民4.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居民。

让幼儿了解不同居民的角色和职责。

4.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中的不同居民,如医生、老师、警察等。

讲解不同居民的角色和职责。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中不同居民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居民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第五章:社区生活5.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让幼儿学习如何在社区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5.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学习如何在社区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通过讲解社区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自己在社区中的经历和感受。

《我居住的社区》活动反思

《我居住的社区》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完全是在幼儿的一次活动中引发出来的,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从身边社区开始逐渐了解我们的家乡。

在活动中我注重了跟随孩子,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

我始终记住每次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老师,逐渐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使整个活动能顺利地开展和发展。

活动结束后,我都及时地把孩子们的作品和孩子们的表达布置在挚爱主题墙上。

我感到:把孩子们的活动过程,特别是他们的作品及时布置出来,不仅能提高、延长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而且会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了解班里的活动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教师做好活动的基本记录,以便于以后经验的再现和借鉴。

在这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如何让家长积极的“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目前我们开展的挚爱主题活动大都是孩子和老师在活动,家长只是应孩子的要求收集了一些材料,几乎没有家长主动关心、询问过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情况,最多也只是驻足在我们所布置的活动版面前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

而就我们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老师是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帮助的,包括资料的收集和生活经验的建立、积累等等,我们教师也在平时做了相关的宣传,但看来现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让家长积极的“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挚爱主题活动中来也是我们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侯莉莉在第本周的挚爱主题活动我开展了《我的家乡》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我让孩子们观看了一个展现天津面貌的短片,我以为孩子们会认出这些是家乡的什么地方,因为他们有假期中到天津各地游玩的经验,也用照片介绍过自己到过天津的什么地方,当孩子们观看全景天津的风光街道时,却令我大失所望,有一个孩子竟说到:“这是什么地方啊,这是美国吧!”。

每当短片介绍一个天津景点或街道时我就会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地方吗?”当我以期待的眼神等待着孩子的回答时,出乎我的意料,有个孩子指着“五大道”说成“是国外”,指着“塘沽外滩”说成“海边”,就连滨江道他们也是花了好多时间才认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课堂设计
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名称、地址及一些公共场所设施。

2、初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对所住社区的设施进行一些调查了解,幼儿以绘画方式记录在表格里,家长可帮助加上文字说明。

2、幼儿园所在社区地图一副。

3、将调查表带回园,布置成专栏,以便交流与分享。

4、幼儿调查表人手一份:我居住的社区社区里哪些设施
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社区的含义。

(1)出示幼儿园所在社区地图。

提问:地图上有什么?我们幼儿园所在社区的名字是什么?社区里有哪些公共设施?
(2)教师介绍幼儿园所在社区名称,使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许多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名字和地址,还有一些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初步懂得“社区”的含义。

2、介绍自己所居住的社区。

(1)提问:你的家住在哪个社区?社区里有些什么?由幼儿介绍自己所在社区的名字和调查结果。

(2)介绍“社区”的含义——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