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地理 2.3 水圈和水循环学案(无答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 加利福尼亚寒流 、 南赤道暖流 、 ④ 北太平洋暖流 ② 秘鲁寒流 、③ 。 (2)洋流①、②从 高纬 (高纬、低纬)流向 低纬 (高纬、低纬) ,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寒流 ;洋流③④从 低纬(高纬、低纬) 流向 高纬 (高纬、低纬),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暖流 。 (3)甲处是 北海道 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 寒暖流交汇形成 。 与该渔场成因相同的另外两个大渔场是 北海渔场 、 纽芬兰渔场。
南半球的暖流
C
)。
赤道
北半球的暖流
赤道 赤道
北半球的寒流
南半球的寒流
赤道
4.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将洋流分为 密度流 和 补偿流 。
风海流

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盛行风
洋流
下 降 流 上 水平补 升 地中海 偿流 流
大西洋
世界上的洋流大多属风海流 直布罗陀海峡岩床
(二)洋流分布规律
4.到达中纬度海域后,受 副热带 副极地 作用,海水向东流动,形 西风 7.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2.到达大洋西岸时,因受大陆轮廓的阻挡,一部分向东折回,形 1.赤道两侧盛行东北信风和 东南信风 ,在它们的作用下,赤道 5.在北半球,当西风漂流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 向南 运动,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 6.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作用下,沿海岸向中纬度海域流动。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大部分在 地转偏向力 成 西风漂流 (如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中纬度海域的西风漂流)。 纬40 °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 向北 南北两侧海域的海水向西流动,形成 流往高纬度海区。 补偿赤道海域,另一部分则 ; 。 暖流。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南、北赤道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学案(第1课时)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通过学习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

【课前学习】一、水圈的组成【问题1】陆地淡水主要是有哪些水体组成?其主体是谁?他们分布在什么地方?【例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二、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指自然界的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4.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主要环节名称:⑴主要环节名称:①、;②、;③、;④、;⑤、;⑥、下渗;⑦、;⑧、;⑨、(其中①②组成了循环;①③④⑤⑥⑦组成了循环;⑧⑨④组成了循环。

(2)人类对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有。

(3)台风登陆属环节,江河入海属环节,它们都属于循环,塔里木河只参与循环。

5.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是: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变成水汽,水汽上升的空中随着,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

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

6.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⑴不断更新;⑵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⑶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调节全球热量平衡;)⑷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7.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⑴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的环节是。

⑵植树造林影响环节有,,下渗等。

8.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开源节流:【例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B、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例3】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入方框内相应位置。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3热力环流学案(无答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3热力环流学案(无答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三、热力环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选自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的切入口。

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下节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铺垫,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一系列的知识有关,尤其是物理学的知识,像大气压强与高度、密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等,同时还涉及到等压面这一空间概念,但由于高一阶段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时要讲清基本概念和规律,并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较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等压面,判断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

2、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各种局地热力环流,并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推理、归纳地理原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各种局地热力环流。

难点:通过等压面的弯曲判断高、低气压五、教学方法:教法:实验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教学设计:2、学生回答。

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第1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明确水圈的组成,分析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形成正确的环境观、水资源观。

【教学重点】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海陆简单模具【课时安排】1 课时(第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师:郯城一中女足队为国出征,全国人民纷纷向临沂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临沂人相信我们都曾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临沂美丽富饶,人杰地灵。

同学们知道临沂名字的由来吗?(因临近沂河而得名)原来临沂名字的由来与水有关。

多媒体展示水景图片,它们都是地表水的存在形式,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水圈和水循环。

(板书)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推进(新知识传授)师: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因为地球表面71%被水面覆盖,是一个真正的“水的行星”。

地球上有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

(投影: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

)师:同学们,仔细读图,分析如下问题:(1)地球上的水体从空间分布上可分为哪几类?哪类数量最多?(2)地球上的各类水体它们之间有联系吗?(3)地球上的水体哪类目前与人的关系最密切?(4)各种水体所构成的水圈是否象大气圈一样是一个连续的圈层?生:(读图、分析)生1:地球上的水体从空间上可分为这样几种:海洋水、大气水及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如: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等。

其中海洋水占到96.538%。

生2:地球上的各类水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还可以相互转化。

生3:地球上的水体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其中淡水和人类最为密切。

生4:各种水体是有联系的,它们所构成的水圈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3《水圈和水循环》教案(3) 鲁教版必修1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3《水圈和水循环》教案(3) 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3《水圈和水循环》教案(3)鲁教版必修1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

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

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大气水 0.001%冰川水圈海洋水 96.54% 湖泊水地表水土壤水江、河水陆地水沼泽水生物水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

水圈与水循环地理教学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学习目标】目标1:借助课本内容,明确洋流的形成原因、主要类型;目标2:结合洋流分布图,能够自己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记清世界大洋的主要洋流名称。

目标3:学会从气候、航运速度、渔场分布等方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与例题】问题1:何谓洋流?洋流按成因、性质可分为哪些类型? 【课堂活动1】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 一、洋流及分类1、洋流:海洋水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作 的流动叫做洋流。

2、分类:①按性质分类:根据水温状况不同,可以将洋流分为 流、 流。

②按成因分类:按形成原因不同,可将洋流分为 流、 流、 流。

其中 流是最主要的类型,而补偿流又分为水平补偿流和 补偿流,例如秘鲁寒流属于 补偿流。

【例题1】读右图,完成:(1)A 图位于 半球,B 图位于 半球。

(2)A 图中的洋流为 流,B 图中的洋流为 流。

问题2:结合课本P 50图2—3—6“气压带、风带与大洋洋流分布模式图”,具体说说表层洋【绘图分析】 ①请在图1中绘出 全球各风带的风向。

②请在图2中绘出 洋流环流的基本模式。

③试着总结全球洋流的 分布规律。

00 00 00 0图1 图2【课堂活动2】通过绘图,我们发现: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2、洋流的分布规律①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势力强盛的漂流;(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了洋流。

(夏顺冬逆)【例题2】读右面的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在图中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洋流的流向。

(2)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而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则呈时针方向流动。

(3)洋流④⑤⑥⑦,按成因分都属于流;按性质分,属寒流的是。

(4)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大洋东岸为流(寒、暖)。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

水圈与水循环地理教学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评价: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习目标】目标1:借助课本内容,明确水圈的组成及陆地水资源的构成;目标2: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弄清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类型,会概括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目标3:初步学会利用河流流量变化图,判别河流的补给类型及补给季节。

【问题与例题】问题1:结合课本P47图2-3-2,说说水圈由哪三大部分构成?人类能直接利用的主要水体又主要是哪些?【课堂活动1】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一、水圈的组成由水、水和大气水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水是水圈的主体。

由于人类难以直接利用海洋水和冰川水,所以:目前,人类利用的陆地淡水资源主要是水、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仅为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并且,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由于利用不当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还可能导致资源型缺水或性缺水,因此我们必须节约,保护水资源。

问题2:结合课本P48图2-3-3“水循环过程示意”,说说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是怎样循环的?涉及到哪些主要环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课堂活动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的连续运动过程。

1、能量来源:;2、主要环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地下径流;3、主要类型:间大循环、循环、海洋内循环;【例题1】读海陆间水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1)在图中直线上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的形成过程。

(2)在图中补画出该水循环缺少的环节,并标注名称。

(3)促使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A BCD(4)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 ;B ;C ;D ;(4)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这是因为它联系了两大单元。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问题3:请结合课本P48内容,谈一谈水循环有何重要意义?【课堂活动3】通过分析,我们知道: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了大圈层,促进水体不断,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②实现迁移和能量转化;③不断改造着形态,影响地貌的形成,促使元素迁移。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组成.2.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课前先学】一、水圈1.组成(1)①水:占地球全部储水量0.001%,但分布最广。

(2)②水:水圈的主体。

(3)陆地水 a.咸水 b.淡水陆地淡水仅占2.526%,并且大多数又以③的形式存在。

2.意义:人类赖以生存和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循环1.类型(1)海洋与陆地之间——④循环。

(2)陆地与陆地之间——⑤循环。

(3)海洋与海洋之间——⑥循环。

2.环节:蒸发(蒸腾)、⑦、降水、⑧、⑨、地下径流。

3.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⑩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的矛盾;(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枢纽,迁移地表化学元素;(4)塑造。

【探究学习】探究一:为什么说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探究二:水循环过程、环节和意义1.请画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2.水循环有什么意义?【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各种水体中,分布最广泛的是( )。

A.海洋水B.大气水C.陆地水D.冰川水2.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冰川水和地下水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不参与陆地循环B.南亚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C.塔里木河不参与水循环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A.a、b、c、dB.b、c、h、eC.d、e、f、gD.e、f、g、h5.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aB.bC.cD.d6.下列能实现d环节功能的是()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夏季风 D.我国冬季风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3-5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一、复习目标
目标1.了解水圈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各种水体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

目标2.明确水循环的概念,能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目标3.了解常见的几种河流补给方式。

二、课前学习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2.在地球水循环的各个领域中,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并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的是 。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人陆地上空大气中所通过的环节是 ;
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
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 、b 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
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
因__________。

6.读“我国某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图2-3-5),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汛期季节和流量变化,可判断三
种补给形式中,A 为
B 为 ,
C 为 。

(2)这条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3)据图分析,该河应分布在我国的地区,一年两次汛期分别在季和季。

三、例题与变式
四、目标检测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在地球水循环的各个领域中,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并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的是 ( )
A.地壳物质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违反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人类活动是()
A.修建三峡水库 B.南水北调
C.洞庭湖沿岸大面积围湖造田 D.植树造林
5.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7.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
A.大江大河 B.地下含水层 C.南北两极地区D.高山高原地区
8.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循环可以充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B、水循环将海洋的能量输送到陆地,使陆地普遍增温
C、水循环使水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
D、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9.下列现象中,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 B.塔里木河的夏汛 C.台风登陆 D.海水蒸发
10.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
1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人陆地上空大气中所通过的环节是()A.径流输
送B.植物蒸腾 C.降水D.水汽输送
五、考点探究
考点一水循环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1—2题。

1.(2014课标Ⅱ,6,4分)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2014课标Ⅱ,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考点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
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
答3—4题。

3.(2014四川文综,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
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4.(2014四川文综,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5.[2014天津文综,13(1)(3),11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乙气候统计图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
分)
(2)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
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分)
考点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题。

6.(2014江苏单科,13,2分)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
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7.[2014四川文综,14(1),4分]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
场。

读图回答下题。

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
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
质和流向。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