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流行、诊断和治疗
布氏姜片吸虫

7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8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15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防治措施
不喝生水,不生食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加强粪便管理;在流行 区开展人和猪的普查普治。 首选吡喹酮。
16
3.治疗药物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17
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茭白
13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4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1. 地理分布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和 缅甸等。我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7个省、市、 自治区有报道。
人体寄生虫学
概论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3
概述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肠道寄生大 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人感染是因生食水生 植物(茭白、荸荠和菱角等)所致,可致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练习题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练习题一、总论(一)名词解释1. 寄生关系与寄生2. 多宿主寄生虫3. 永久寄生虫4. 内、外寄生虫5. 终末宿主,中间宿主6. 保虫宿主7. 贮藏宿主8. 带虫者9. 媒介(物)10. 土源性寄生虫11. 生物源性寄生虫12. 散发13. 地方性疾病14. 带虫免疫15. 自愈现象16. 成熟前驱虫17. 免疫逃避18. 潜隐期(二)问答题1.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及感染来源2. 寄生于畜禽的寄生虫有哪几大类3. 寄生虫对畜离的致病作用4. 寄生虫病获得性免疫的类型5. 寄生虫病免疫的特点及免疫逃避的原因6. 蠕虫病诊断中,粪便虫卵检查法有哪几种7. 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二、各论1. 简述吸虫的形态和特征2. 简述吸虫的生活史3. 简述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和防治4. 简述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生活史和防治5. 简述布氏姜片吸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治6. 简述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7. 简述阔盘吸虫病、卷棘口吸虫病的病原、寄生部位及中间宿主8. 简述禽前殖吸虫病的病原种类、寄生部位及中间宿主9. 简述绦虫的形态和构造10. 什么叫中绦期或绦虫蚴?绦虫蚴可分哪几大类?举例说明11 简述猪囊尾蚴病的预防措施12. 简述反刍兽绦虫病的病原种类及防治措施13. 简述禽绦虫病的病原种类及防治措施14. 试述蜘蛛昆虫对畜禽的危害。
15. 吸血昆虫传播病原的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者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16. 简述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并据此制订出几条相应的预防措施。
17. 家畜螨病在临床上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预防治疗?18. 试述锥虫病的致病机理。
19. 鸡球虫病为会么普遍存在?怎样防治?20. 猪弓形虫病在临床上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防治猪弓形虫病?21. 近年来小袋纤毛虫病的危害呈现加重的趋势,为什么?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复习题复习题(一)----选择题1、等孢属球虫成熟卵囊中含有()。
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和防治

诊断
• 诊断虫期:卵和成虫 • 一、病原学检查 1、直接涂片法 2、沉淀集卵法 3、检查成虫 二、免疫学检查 1、内皮试验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流行
• 一、在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四川、广东等18个省市区内。 主要流行于种植菱角、马蹄等水生植物的地区。 • 二、因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不良习惯(最重要) 2、喝进含有活囊蚴的生水 3、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的存在
防治
• 1.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
• 2.关键的措施是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菱角等水生 果品,不喝河塘的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 3.在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目前最 有效的药物是吡喹酮。
布氏姜片吸虫的形态
布氏姜片吸虫俗称姜片虫 成虫 长椭圆形,虫体肥厚,腹 部扁平,是寄生人体最大 的吸虫。 腹部盘大于口吸盘, 睾丸两个,位于虫体后端, 呈珊瑚状分枝, 卵巢一个,子宫盘曲。
虫卵 淡黄色、椭圆形· ,卵壳薄、 卵盖小而不明显,内含一 个卵细胞和几十个卵黄细 胞。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中最大的虫卵。
人吃含有或囊蚴的水生植物致病作用姜片虫成虫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损伤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虫体的代谢产物分泌物也可引起宿主的超敏反应诊断一病原学检查1直接涂片法2沉淀集卵法3检查成虫二免疫学检查1内皮试验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行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四川广东等18个省市区内
布氏姜片吸虫
• 片形科(Fasciolidae)姜片属(Fasciolopsis),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 内,以十二指肠为最多,偶见于犬和野兔,通过强大的吸盘吸附于 黏膜或者植入黏膜中,属肠道寄生大型吸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 内可引起姜片吸虫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水生植物茭白、荸荠和菱 角等所致。感染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营养不良 等。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人、兔等小肠内的一种人畜共患吸虫病。
1.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为布氏姜片吸虫,猪发生姜片吸虫病主要是由于吃入被姜片吸虫的幼虫(囊蚴阶段)
污染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仙、满江红、浮萍等而感染。
囊蚴进入猪体内约需3个月发育至成虫,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4年以上。
2.临床症状
猪感染后出现食欲减退,眼粘膜苍白、消瘦和发育不良,被毛稀疏无光泽,粪便稀薄,混有粘液,有的猪出现体温略有升高,而精神状况良好。
3.诊断
根据曾给猪生喂浮莲、水仙、满江红、浮萍等水生植物,猪只贫血、消瘦,营养不良,被毛粗乱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粪便中检测出虫卵。
4.防治
(1)预防在流行区,应加强粪便的管理,可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不生喂(食)水生植物,青饲料应加热杀灭囊蚴或经青贮发酵后喂猪。
在每年秋末冬初比较干燥季节,挖塘泥积肥,晒干塘泥,以杀灭螺蛳。
低洼地区,塘水不易排尽时,选用2~10mg/kg的硫酸铜,0.1%的生石灰灭螺。
每年春、秋两季对猪只驱虫。
(2)治疗敌百虫,80~100mg/kg体重,一次口服。
吡喹酮,按30mg/kg体重,一次口服。
氯氰碘柳胺钠,按5~10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
硫双二氯酚,剂量为60~100mg/kg体重,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
硝硫氰胺,按10mg/kg 体重,一次口服。
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

浅议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治作者:郑华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摘要:文章结合实际论述了猪姜片吸虫病的病原传播规律,症状特点,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给出了早期如何加强预防的相关方案,对治疗措施进行了特别介绍和阐述,对其它地区养猪场、户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猪姜片吸虫病症状病变诊断预防治疗措施一、病原猪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疾病。
人类也有感染本病。
本病主要是以消化机能失调、水肿和生长缓慢为特征。
病后消瘦、生长缓慢,常造成很大损失。
姜片吸虫的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姜片,故俗称姜片吸虫。
成虫虫体呈肉红色,背面稍隆起,腹面扁平,呈长卵圆形,头狭尾宽而圆。
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各1个.体表有小刺,尤以腹吸盘周围数量较多。
该虫为雌雄同体,有2个皋丸,前后排列,星珊瑚状分枝,占虫体后面大半部。
雄茎囊呈长管状。
卵巢呈树枝状,位于睾丸前方,偏右侧。
子宫弯曲在虫体前半部,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内含虫卵。
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
虫体大小相差很大,长20~75毫米,宽8~20毫米,厚2~3毫米。
虫卵呈卵圆形,两端钝圆,淡黄褐色。
卵盖不明显,卵黄细胞均匀地分布在卵壳内。
虫卵长130~140微米,宽80~85微米,胚细胞常靠近在卵盖的一端或稍偏向一边。
姜片吸血的发育史可分为成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及囊蚴等几个阶段。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26~30℃)和阳光作用下,发育为毛蚴。
毛蚴破卵盖而出,数小时内(l~2小时内钻入螺体的能力最强-以后减弱)必须钻入中间宿主扁卷螺体内。
在进入扁卷螺体内时,毛蚴就变为胞蚴,以后发育为母雷蚴、子雷蚴,最终成为尾蚴钻出扁卷螺,这一过程约30天左右。
尾蚴似蝌蚪样在水中运动-用口、腹吸盘附着在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多根浮萍、水浮莲等)上面,最后形成囊蚴。
囊蚴在湿润的环境中生活力很强.如在5℃的湿润环境中保持活力1年。
布氏姜片吸虫

姜片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感染方式—经口
感染阶段—囊蚴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 雷蚴、尾蚴)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
最重要的保虫宿主—猪
三、致病性
机理:成虫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 病理:炎症、溃疡、出血、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
感染动物:吡喹酮
布 氏 姜 (片 扁吸 卷虫 螺中 )间 宿 主
传播媒介-茭白、菱角、荸荠来自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吸虫、肠吸虫、大型肠吸虫、亚 洲大型肠吸虫。 是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 引起的慢性腹泻、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营养 不良等症称之为姜片吸虫病 (fasiolopsiasis)。
一、形态
成虫
人体最大的吸虫
口吸盘、腹吸盘
肠支呈波浪状弯曲
• 中度感染: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
• 重度感染者:消瘦、贫血、发育障碍
• 可合并肠梗阻、阑尾炎;儿童常出现智 力减退,发育迟缓。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或成虫。 虫卵浓集法检查:水洗沉淀法等,检出 率高。 2、免疫学诊断
五、防治
粪便管理/水源管理 饮食卫生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吡喹酮/中药
睾丸高度分支,前 后排列 卵巢呈佛手状分支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20~75×8~20×0.5~3mm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虫卵 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 130~140×80~85m 淡黄色,卵壳薄,卵 盖小,不明显 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许 多卵黄细胞
姜片吸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

猪小肠内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emerging from perforation site of ileum 回肠
八、治疗-Treatment
➢ 硫双二氯酚:按60-10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拌 料喂服
➢ 硝硫氰胺:按3-6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拌料喂服 ➢ 硝硫氰醚:按20-3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喂服 ➢ 吡喹酮:按30-5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喂服
A large number of flukes found in a rumen
Rumen flukes attached to the rumen mucous membrane; the white circle shows where a worm was removed
四、致病作用-pathogenic role
五、临床症状 Clinical signs
➢少量感染不不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猪表现消瘦、 发育不良和肠炎等症状。吸盘吸着之处由于机械性刺 激和毒素的作用而引起肠黏膜发炎,肿胀、腹痛、下 痢,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虫体寄生过多(多至数 百条)时,往往发生肠阻塞,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 亡。
Minor infections are sometimes asymptomatic.
➢Liver tissue are generally damaged extensively, indicated by swelling 肿胀, haemorrhage 出血, discolouration 变色, necrosis 坏死, bile duct hyperplasia 增生, and fibrosis 纤维化
➢前后盘吸虫以它强大的吸盘固着在瘤胃的黏膜上, 会引起瘤胃局部损伤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经验教训与展望
经验教训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病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的发生。
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研究和防治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态 学和生物学特性,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 验和做法,共同推进全球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形成
03
教育公众养成勤洗手、不生食未经处理的水生植物等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04 布氏姜片吸虫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01
02
03
流行病学调查
对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病 学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 范围、传播途径和感染人 群。
宿主范围
研究布氏姜片吸虫的宿主 范围,包括感染的动物种 类和感染程度。
案例分析与启示
病例1分析
患者李某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可能是由于生食淡水鱼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 我们在食用淡水鱼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病例2分析
患者张某感染肺吸虫病可能是由于生食虾蟹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我们要 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鲜。
启示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应该 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同时,要加强 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推广使用安全饮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手段,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疫水
尽量避免在可能存在布氏姜片吸虫的水域中游泳、嬉戏或从事其他活 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致 病
• 夺取营养 覆盖肠粘膜 • 机械性损伤 1. 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造成肠道明显的机
械 性损伤 ; 2. 肠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溃
疡 等; 3. 偶有肠梗阻;
• 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
致病
1. 病人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痛和腹泻,腹 痛 多位于右上腹部,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 。营 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还可有腹泻与便 秘交替 出东南亚等 国内:东南沿海、内地平原
18个省、市 与水生养殖业密切相关
2、流行环节:
1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 传播途径:
虫卵入水 水中有扁卷螺、水生植物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有人在一个菱角的 外皮上捡到688个囊蚴。
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茭白
2. 儿童患者可出现夜惊、磨牙等神经症状。 3. 重度患者表现为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浮肿、
贫血和重度乏力。
五、诊 断
1、粪检: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一条成虫 每天产卵25,000个,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浓集法:改良加藤法、离心沉淀、水洗沉淀
2、检虫:
呕吐
随粪外排
六、防 治 原 则
1、加强粪管、防止污染水体 2、卫生宣教:饮食卫生 3、不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4、普查普治:首选 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