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30】公务员考试晨读资料-以克论净(标注版)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行备考:考试概论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行备考:考试概论精于阅读,把厚书变为薄书。
“读薄”的目标是将百万计的文字读成十万计的文字,把零散的知识点读成网状知识图,对每个部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准确定位。
“读薄”的方法是“一纲五点”——“一纲”即严格按照233网校纲进行梳理;“五点”是指紧抓常见考点、高频考点、新增考点、易错考点和热门考点。
善于思考,把他有变为已有。
在“读薄”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融会贯通,把“他有”真正变为“已有”,真正达到“读懂”的目的。
公共基础知识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广大考生要勤于思考,深入领会,通过复习备考,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公务员应具有的必备知识。
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
对于考生而言,掌握相关知识十分重要,但获得考试高分更为关键。
因此,复习备考的境界就是把书“读透”,把理论转化为高分。
把书“读透”最管用的方法是潜心研究历年真题,洞察命题规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这样才能将重要考点牢牢掌握,有效提高考试分数。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公务员考试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梦想助力!★成功/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方法不对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在这里,我们将提供:6大优势课程+线上线下集训教学+协议签约!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将给你一次成“公”上岸的机会↓【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概论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备考,重点要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一、公基考什么?关于公基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具体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易错题集锦

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
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分别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
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
“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先秦散文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
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公务员招聘考试常识备考复习第21天

❖“腊八节”是什么时候?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孟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语出哪里?《论语学而》❖“平行影响”教育学说的提出者是马卡连柯❖“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哪位学者提出的?孟子❖“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是古文运动中的纲领性的口号,前者出于谁,后者出于谁。
韩愈柳宗元❖“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哪个国家的工人大罢工?美国❖“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状元”之名起于何时?唐朝❖《灯下漫笔》的体裁是杂文❖《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青柯亭刻本❖《氓》中运用“赋”的诗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史记》中“鲁仲连射书喻燕将”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山东的哪个城市?聊城❖《天演论》的译述者是严复❖阿拉伯数字吸收了哪个文明古国的计数法?古印度❖1900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中国日报》❖1公分等于多少吋?0.3937❖2000年4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了首届欧洲——非洲首脑会议❖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两次海湾战争有哪不同?交战目的❖“东11区时间”又称什么时间?北京时间❖“人之初,性本善”是哪位学者提出的?孟子❖“三十六计”的第一计是什么?瞒天过海❖“神皇”是古代哪国皇帝的称呼?日本❖《每周评论》的创办人是李大钊❖按礼仪要求,在男士与女士初次会面时,介绍人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按文献的加工方式来区分,综述、述评、手册属三次文献❖按文献收集工作基本要求理解,复本应该是指二册或二册以上的同一书刊❖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那年?1865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章大炎❖《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桃花扇》的作者是谁?孔尚任❖《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爱神维纳斯雕像断的是哪一条胳膊? 双臂❖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是指马❖按照传统小说观念,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按照档号的使用规则,在一个全宗内不能有相同的重复的档号是案卷目录号❖巴洛克时代以后第一个加入乐团的乐器? 双簧管❖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晋绥日报》❖5月17日是什么日?世界电信日❖“车裂之型”始于何时?周❖“九·—八”事变后转向抗日立场,实行新闻业务改革的资产阶级民营报纸是《申报》❖“五四”运动后,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影响巨大的刊物是《新青年》❖“橡胶王国”是说的哪个国家?马来西亚❖“协奏曲”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意大利❖《寡人之于国也》篇中孟子竭力倡导的是王道仁政❖《关山月》中,笼罩全篇内容的诗句是和戎诏下十五年❖《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郑伯克段于邵》叙述的事件发生在春秋初年❖《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按西餐传统习惯,用餐前刀叉摆放应为左叉右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本能、欲望中,最主要的是性本能❖把占城稻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种植的是? 北宋政府❖白居易的《杜陵史》是一首新题乐府❖白蚁的触角属于下面哪种? 串珠状❖包孕吴越指的是下列哪个名胜? 鼋头渚❖剥削剩余劳动是一切有阶级剥削的社会所共有的❖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是模仿哪个江南园林而建造的? 寄畅园❖1984年中国第一个农民自费出国旅游团来自? 河北❖1吋相当于多少公分?2.54❖“刺配”这种刑法始于何时?后晋❖“东床”是以下哪项的别称?女婿❖“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出自哪位学者之笔?孔子❖“教学的教育性”这个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赫尔巴特❖“老婆”最初的含义是什么?老太婆❖“男儿当入樽”中樱木花道第一场篮球比赛的对手是谁?陵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首题词是周恩来写于下列什么事件之后?“皖南事变”❖“三十六计”是谁著的?孙子❖“石头城”是哪个国家?津巴布韦❖“宰相”与“相国”都是古代朝廷的官名,哪个权利更大?一样大❖《国语鲁语》载:柱“能殖(植)百谷百蔬。
公务员考试省考笔试资料冲刺第2天

答案:①--- 1.振聋发聩;②--- 3.一览无余答案:Ad、Bc、Cb、Da答案:1B;2A问题:下列句子中符合上述定义的是______A、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设研究试验局,为农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提供经费。
B、为保证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水平,国家按规定为他们提供的资助和服务。
答案:A问题:下列句子中符合上述定义的是______A、“非典”时期,某公司雇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声称这种疾病是某种禽流感,而该企业生产的某种药品是治疗和预防这种禽流感的特效药。
B、王麻子刀剪厂早在顺治八年就在京城菜市口成立,数百年来,其刀剪产品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口碑相传,逐渐发展成为遍布中国的著名中华老字号。
答案:B问题: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上述定义?阿里巴巴是领先的跨界批发贸易平台,小企业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将产品销售给其他分销商。
答案:符合。
问题:下列句子中符合上述定义的是______A、某快餐店在抗洪抢险期间免费为武警官兵送盒饭的事件被某地方记者发现后报道。
B、某大型批发商召开企业商品流通一体化会议的事件被媒体披露在互联网论坛上。
问题:下列句子中符合上述定义的是______A、小李计划对公司微博进行推广,当推广平台销售人员向其推荐了略微超过预算的推广计划时,小李放弃了推广。
B、小王认为售货员推荐的化妆品价格过高,觉得该产品不值这个售价,希望售货员打折后再购买。
答案:B答案:DA答案:CB答案:1,2,4,5答案:D(前推后)共享经济【申论视角解读】一、共享经济的意义1.有助于化解过剩产能,有助于优化结构。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供需关系平衡,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所以共享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中国经济高端化、轻型化、信息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体现创新驱动的强大力量。
共享经济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推动着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增长,也引领着传统自行车制造、交通运输、房屋住宿等行业转型升级,走向创新发展。
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西安清洁工“以克论净”

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西安清洁工“以克论净”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16年宁夏政法干警考试于8月下旬开始报名。
同时,根据考情大纲,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政法干警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中公为大家带来申论热点《西安清洁工“以克论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背景链接2017年初,西安官方发布《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
据介绍,按照这一新的考核标准,考核官在路段上随机选取一平方米范围扫取积尘,通过称重,再根据标准要求,对道路保洁情况进行考评。
一时间,关于西安道路保洁“以克论净”的话题引起当地民众热议。
(2017年4月26日新华网)标准表述[现象分析]“以克论净”是对城市道路实施深度清洁的一种考核方式,是指以扬尘的克数即重量来衡量道路的干净程度。
相较于毫无指标可言的放任管理,明确路面清洁程度几近苛刻的“以克论净”显然是极大进步,也有利于调动环卫人员的积极性,近2个月西安有关道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这项考核标准依然引发热议,被不少网民认为是政府在“拍脑袋”,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心城市环境没有错,但是也应该关心一下城市的“美容师”。
按照官方的回应,要达标并不难,但是要保持合格还是会经常加班,而且如果不达标会先教育,三次不达标则会进行经济处罚。
这种要求未免有些苛刻,尤其是看到检查人员用刷子开始仔细地收集该区域内的杂物和灰尘进行称量,满头白发的环卫工人在一旁应该会提心吊胆,这让人于心何忍?另外,“以克论净”容易让环卫工“背黑锅”。
环境问题相当复杂,不仅仅与路面尘土相关,还与城市人口素质有极大关联。
在日本,其街道几乎看不见清洁工,城市洁净更多依赖市民的自律和维持,连厕所也能成为风景。
然而,在国内有些人抱着“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
即便环卫工人前边刚扫完,后面可能会有工地扬尘,也可能会有路人随地乱扔。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以克论净”能让城市更洁净吗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以克论净”能让城市更洁净吗在公务员考试中,面试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在面试中,想要取得好成绩,自然离不开面试热点的加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以克论净”能让城市更洁净吗。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概述一位身穿制服的女工作人员,在一米见方的柏油路上用刷子仔细地清扫,然后将扫到的尘土放到随身携带的天平上称重,随即报出重量:两克,合格!所有旁观者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尘土称重,意欲何为?原来,这是宁夏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一个环节。
日前,记者在宁夏中卫市亲眼目睹了这种近乎苛刻的考核。
“以克论净”,是中卫市2012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一项保洁措施。
“以克论净”,就是由工作人员用四根一米长的木棍围出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区域,用刷子开始仔细地收集该区域内的杂物和灰尘,再由电子秤称重,以此来衡量保洁员的工作是否达到了作业标准。
中卫市将市区划分为144个责任区,每平方米地面浮尘不能超过5克(最初的标准是25克,以后逐步提高)。
严格的规定,使中卫市的环境卫生工作迅速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如今,走在中卫市市区街头,不但看不见果皮、纸屑、塑料袋,就连烟头、痰迹也很难看到了。
一项调研数据表明:中卫市城市道路浮尘合格率达98%,每平方米均低1于5克。
老城区地表垃圾合格率为94.5%至97%,新城区为95%至98%。
中卫市“以克论净”的深度清洁模式,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的肯定。
不久前,自治区在中卫市召开了现场推介会,决定在全自治区推广他们的环卫管理理念。
2015年7月25日在中卫召开的全国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现场会上,住建部领导提出全国各个城市都要学习中卫经验,由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重庆等地都“出台相关规定”。
今年初,西安官方发布《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
标准提到,将西安市道路清扫保洁等级划分为重点区域、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并要求每平方米灰尘分别不超过5克、10克、15克和20克。
【常识之诸子百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点梳理

魏晋玄学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商鞅(战国) 韩非(战国末)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变法: 秦孝公、立木为信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以法为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人人平等 “法”“术”“势”结合 君主专制
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思想
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
性善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
著作
《孟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性恶论 ——礼法并用。
思想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先义后利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非命、非乐等。 《墨子》——作者:墨子和弟子。
《墨经》 自然科学、光学八条、小孔成像(最早)
思想 著作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代表平民
孙武:兵圣,春秋,《孙子兵法》 最早军事著作 孙膑:战国,《孙膑兵法》 围魏救赵、桂林之战、田忌赛马
一字千金
“兼儒墨,合名法” 吕不韦:《吕氏春秋》
老子(春秋)
思想
朴素的辩证法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无为而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上善若水” “小国寡民”
著作
《道德经》——作者:老子 中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无为
庄子(战国)
思想
齐物论 无差别 天人合一 ——“万物与我为一” “逍遥”的人生态度。自由自在
著作
《庄子》,亦称《南华经》南华真人——作者:庄周及其后学 庄周梦蝶、知鱼之乐、庖丁解牛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练习(3.8)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练习(3.8)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每见今人为学,考证空疏,却于持论处一毫不苟,酷责昔贤。
姑不论以今律古本是________,即使前人果真“不够好”,若易地而处,我们又安敢________,必占一先?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缘木求鱼托大 B.刻舟求剑自信C.镜花水月自持 D.买椟还珠谦虚第二部分数量关系2.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
已知A种酒精溶液浓度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16% B.18% C.19% D.20%第三部分判断推理3.彼得定律是指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排列所组成的,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在各种组织中,很多雇员都会因为业绩出色,而接受更高级别的挑战,被一直晋升,直到被晋升到一个他无法称职的位置,他的提升过程便终止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符合彼得定律的是( )。
A.东南地区业务员杜拉多次蝉联公司销售冠军,很快就晋升为东南地区业务主管。
上任后,杜拉雷厉风行制定新规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杜拉费尽心思才安抚下来B.张教授有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而且深受学生喜爱,但是他被提拔为副棱长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了C.足球教练马拉曾带领国家队多次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绩,因此被任命为圭管足球的官员。
但是他上任后,媒体常批评他无所作为D.李鸿原来是A省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前不久被调任A市教委主任,而A省教育厅厅长正好是他的老同学,于是有些人私底下说李鸿是靠走关系才当上主任的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克论净”做法有待商榷
今年初,西安官方发布《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
标准提到,将西安市道路清扫保洁等级划分为重点区域、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并要求每平方米灰尘分别不超过5克、10克、15克和20克。
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应达到“道牙无尘,路无杂物,设施整洁,路见本色”的质量标准。
“以克论净”,就是由工作人员用四根一米长的木棍围出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区域,用刷子开始仔细地收集该区域内的杂物和灰尘,再由电子秤称重,以此来衡量保洁员的工作是否达到了作业标准。
请恕笔者孤陋寡闻,之前我所知道的,大概是一些高标准的实验室,需要对一定体积内空气中的悬浮物进行测定,但把类似的方法引入道路保洁标准,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
“以克论净”的好处,肯定是让城市道路变得更加洁净,这体现了更高的追求。
对此,市民是予以支持的。
但作为受益者,市民也在担心,“以克论净”是否过于苛刻,是否顾及到保洁员的切身利益。
这种担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值得尊重。
要落实“以克论净”的保洁作业标准,在笔者看来,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持城市道路的完好性。
在现实中,一些城市道路修补不及时或者一些地方坑坑洼洼,在这样的地方,莫说是几克垃圾,要扫几十克、几百克都不稀奇。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以克论净”就失去了现实的基础。
沿着这一思路再深究一下,砖面是否有破损,都会影响到考核的结果。
二是要使用更好的保洁工具。
通常的城市保洁,都是用类似扫帚一样的工具,而检测的工具却是用刷子。
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与检测工具水准相当的保洁工具,这样的检测同样没有意义。
三是要杜绝考核人员的私心。
尽管有保洁负责人称,“新的道路保洁标准使考评结果更直观”,但是否如此有待商榷。
比如考核区域的选择,比如用刷子刷时力度的大小,显然都会影响到考核的结果。
这会让考核人员完全掌握了评价保洁员工作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他们是否公正,权力是否会不受监督,都值得考虑。
四是要保障保洁员的合法权益。
说老实话,保洁员是社会的底层人员,他们干的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在提高保洁标准的同时,是否提高了他们的待遇也值得关注。
有市民就说,加班是否有补助?不达标会不会扣工资?这些问题都需要合理解决。
按照要求,检查结果与保洁员每月的绩效工资挂钩,如果不达标先教育,三次不达标则会进行经济处罚。
有保洁员就表示,“现在每天至少要扫四五遍,从清早4点起来差不多要干到下午6点”。
总之,“以克论净”确实能让“清扫质量更高,工作更精细化”,但上面这几个问题同样需要解决。
(via人民网)
道路“以克论净”,是有待完善的量化考核
道路“以克论净”,这着实可说是典型的量化管理了。
在过去,市政环卫考核所奉行的,一直是“不错不罚”的定性管理原则。
与之相较,随机收集、称量特定区域的灰尘量,并将检查结果与保洁员每月绩效挂钩,显然要精细和严苛得多。
当然了,维护城市道路清洁是一回事,对环卫工人人性化、公平化管理则是另一回事。
“以克论净”所引发的争议,恰恰就在于很多人质疑,此举是否有吹毛求疵、故意刁难之嫌?
令人不解的一点是,所谓不同等级道路的灰尘重量标准,到底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是基于过往环卫工作实践所形成的经验总结,还是完全就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在城市道路设施完好的情况下,只要认真清扫,该辖区道路基本都能达到以克论净的标准”。
但愿此言不虚!如其不然,以一个根本达成不了的“标准”去考核环卫工人,那么简直就与挖坑设陷、变相压榨无异了。
其实,在很多时候,如何考核环卫清洁工作,素来就是一个难题。
过往,其主要诉诸于两个途径:市民的投诉反馈以及主管者的主观评价。
而很显然,这两
种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比如说,前者只能发现大的“过失行为”且常态性容易遗漏,后者则存在主观标准不一而极易产生认知分歧等等问题……就此而言,探索针对市政环卫的定量化考核,可说是大势所趋。
当然了,其到底是不是要以“某路段灰尘多少克”的形式来呈现,或许还有待商榷。
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关于环卫工人的考核,不可避免会涉及两个层面的议题。
首先就是业务层面,比如说工作是否尽职、打扫是否干净等等;而除此以外,由于环卫工人素来的弱势形象以及舆论的习惯性同情,任何以他们为对象的、严厉的管理新规,都势必要被公众从道德层面解读一番。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道路保洁“以克论净”早就超越了具体的环卫专业范畴,其所激起的道德猜疑与情感焦虑,无疑更难得到平复。
需要厘清的是,所谓的量化考核,绝不是制定一条简单的数值标准那么简单。
其理应还包含一套完整的“合理性解释”、可行性论证以及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权责分摊种种。
尽管我们承认道路“以克论净”有其必要性,但是倘若其能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修正和完善,势必会有说服力得多。
(via光明网)
粉笔视角:“以克论净”是量化思维在公共服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奇葩的量化往往与科学化考核的要求相去甚远。
一方面,没有待遇的提升,没有工具的优化,却对清洁工人提出更高的工作标杆,甚至以克数来论干净程度,势必对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极端严苛的工作要求,除了让从业者失去工作热情,还会无限提高行政执法成本。
其实,量化的考核离不开常识的辅助。
精确到毫厘的数据衡量大多适用于实验室,公共服务中只要回归人民是否满意、是否高兴的朴素标准,只要回归为民服务的常识认知,就足以确保服务到位、质量合格,“以克论净”的苛刻要求也就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