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仪表外壳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课题1.电视机后盖塑料模具设计2.洗发水连体盖注射模设计3.手机壳注射模设计4.风扇支架注射模设计5.酒精炉双盖复合模设计6.三通管接头注射模设计7.监视器支板模具设计8.防尘罩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模设计9.静端盖冲孔模设计10.台灯灯座模具设计11.离合器壳体的模具设计12.86 开关底盒模具设计13.CD 刻录光盘成型模具设计14.饮料瓶吹塑模具设计15.垫圈冷冲模16.中巴底架横梁弯曲模17.防尘帽反向拉伸模18.电饭锅内锅液压拉伸模具设计19.玩具盖塑料模具的设计20.衬套注射模具设计21.后端盖注塑模设计22.机用端盖注射模设计23.塑料盖注射模具设计24.方盖注射模设计25.油门拉板冲模设计26.顶盖注塑模设计27.底座注塑模设计28.底盖注塑模设计29.胶卷盒盖注塑模设计30.盖体落料 -拉深 -切边 -成形复合模设计31.垫片复合模设计32.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33.多孔冲孔模设计34.微电机转子冲片35.矿泉水瓶盖模具设计36.放大镜框模具设计37.洗面奶瓶盖模具设计38.电话筒上下壳模具设计39.音箱旋钮注射模设计40.塑料胶卷盒注射模设计41.电器盒塑模设计42.扳手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43.双槽调节板冲圆孔直槽、冲弧槽、落料连续模设计44.直槽调节板冲圆孔、冲直槽、落料连续模设计45.罩壳冲孔修边复合模设计46.电机转子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47.复位按钮注射模设计48.胶卷盒注射模设计49.止动件冲裁模设计50.防尘罩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模设计51.管座支承板连续模设计52.热水瓶盖注塑模设计53.随身听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54.台历架注射模设计55.塑料花瓶注射模设计56.手扶拖拉机右手把落料模设计57.手扶拖拉机离合器罩壳第二次拉延模设计58.灭火器喷嘴注射模59.牙刷盒盖注射模60.小包装筒注射模61.冲槽落料连续模设计62.自动门锁壳落料拉深模63.压盖 2 注塑模设计64.后盖注塑模设计65.前盖注塑模设计66.旋钮注塑模设计67.后罩注塑模设计68.手柄落料冲孔级进模设计69.弯管垫片落料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70.盖板落料冲孔弯曲 -复合模设计71.筒盖落料 -拉深 -冲孔复合模设计72.弹性挡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73.电阀罩壳模具设计74.塑料筒模具设计75.塑料梳子注射模76.方形电源盒盖模具设计77.塑螺纹套筒注射模78.计算器键盘注射模设计79.PROE 环境下胶卷盒三维建模及模具设计80.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81.ILB -3 型水田耕整机箱体(右)修边模设计82.湖南 12 型拖拉机离合器壳体中心三螺纹孔冲裁模设计83.直槽连接板冲圆孔、冲直槽、落料连续模设计84.双槽圆板落料、冲孔、冲槽复合模设计85.套筒的反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86.基于 PROE 的梳子塑料注射模设计87.定位卡盖注射模设计88.传动镶件注射模设计89.热水瓶底座注塑模设计90.台灯外壳盖板注塑模设计91.台灯外壳底座注塑模设计92.机床手柄注塑模设计93.眼霜瓶内盖注射模94.玩具塑料罩模具设计95.四驱车轮塑料模设计96.衬套塑料模设计97.脚盆注射模设计98.仪表上盖塑料模设计99.吹风机手柄注射模设计100.电筒尾盖注塑模设计101.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102.心型灯罩注射模设计103.拉深冲孔挤边复合模设计104.六角孔支承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05.轴承端盖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06.电饭锅内锅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07.油杯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08.油泵连接垫板冲孔、冲槽、落料连续模109.摩托车侧盖前支承板冲孔、冲槽、弯曲、切断连续模110.汽车速度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111.蝶形帽注射模112.装饰螺纹盖注射模113.隔板注射模114.钻头盒注射模115.球形包装盒注射模116.仪表管注射模117.圆珠笔管注射模118.防晒霜瓶注射模设计119.按摩壳骨架注射模具设计120.锁壳冷冲压模具设计121.隔板冲槽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122.随身听盖塑料模设计123.计算器上盖注塑模设计124.电筒筒头注塑模设计125.牙签盒顶盖塑料模设计126.沐浴液瓶盖塑料模设计127.手机后盖模具设计128.园珠笔筒模具设计129.小油桶盖注射模130.NOKIA7610 外壳注射模设计131.箱体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32.气缸盖垫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133.护罩壳冷冲模具及部分工艺设计134.泵盖注塑模设计135.连接大身注塑模设计136.卡盖注塑模设计137.线管头注射模设计138.吹风机手柄注射模设计139.卡盖注射模设计140.矩形盒复合模设计141.电话机卡板模具设计142.带槽三角形固定板冲圆孔、冲槽、落料连续模设计143.链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44.摩擦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45.端盖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46.气缸盖垫落料冲孔复合模147.可控硅外罩落料连续拉深模设计148.折页注塑模设计149.油管接头注塑模设计150.洗衣机水桶注塑模设计151.塑料壶盖注塑模设计152.变压器壳盖塑件注射模的设计153.机油盖注射模154.涂料桶外盖注射模155.斜齿轮注射模设计156.手柄座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专用夹具设计。

【开题报告】基于proe的电表壳体注塑模具设计

【开题报告】基于proe的电表壳体注塑模具设计

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于pro/e的电表壳体注塑模具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注塑工业是当今时代的一门极具活力的产业。

而塑料是当代社会主要的工业材料之一,广泛利用于化工、家电、汽车、航空、电子通信、医学医药、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产量也达到一个巨大的高度。

直至二零零四年,我国的塑料制品的年产量已突破贰仟伍佰万吨。

在新的世纪里,相信将会不断有飞速的发展。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

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注塑成型技术是现代塑料工业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

是指将已加热融化的的塑料喷射入到模具内,经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得到成形产品的工艺技术。

注塑成形在整个注塑工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加工获取。

对于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来说,设计者的工作经验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尤为重要。

模具设计师需要有熟练的技术和多年的实际设计经验。

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实际设计经验多于深入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所获得的经验。

而一副新的注塑模具,通常要经过多次调试和修模才能达到初步的生产需求,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而且使得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并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

要解决这些弊端,科学的分析方法必不可少,用这种严谨的方法来研究成型过程的各种技术。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CAD/CAM/CAE 工具的导入和电脑应用的加深,使得CAD/CAM/CAE技术在整个模具工业中,在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我国现今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都离不开模具,都与模具发展有关。

因此称模具为工业生产之母。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情况来看,模具产值已经大于机械产值。

模具毕业设计133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133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班完成时间:摘要注射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现代生产制造行业的核心,在大多数国家,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制造技术先进与否的关键。

本设计以目前最先进的三维高端软件Pro/e为核心,实现对仪表外壳的三维造型。

通过对仪表外壳的工艺、材料分析,选用适当的注射机,并拟定合理的注射成型工艺方案。

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一模四腔的布局。

并通过对分型面、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顶出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的设计,选用适合的标准模架及标准件,完成对仪表外壳的一套完整的模具设计方案。

另外,为得到合格的塑件制品,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CAE)分析,帮助分析潜在的问题,优化模具结构、工艺参数,以便及时修改制件和模具设计。

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CAE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

关键词:注射模具;三维造型;CAE分析ABSTRACT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tooling for industry products ,it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 most countries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ve become the keywords of measuring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Based on the present advanced 3D software Pro/E , This paper realized the 3D modeling for the instrument shell, analyzed the process and material of instrumentr shell, choosed the proper injection machine ,and roughcast reasonable injection mold design scheme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used the configuration of four cavity in one plate and architecture of there-plate mould base. And through designing the parting line , running gate system, modeling parts , ejection stripping mechanism , cooling system , choosing adaptive standard mould base and standard parts ,it finished the whole mold design scheme for the Micromotor shell。

外罩零件注塑模具设计

外罩零件注塑模具设计

外罩零件注塑模具设计绪论一.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且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的模具依赖进口。

二.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模具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更加关注其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的高档模具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的模具行业要紧紧的跟着市场的需求发展。

没有产品的需求、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没有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就没有模具产品的上规模、上档次。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

第一章 模具分类与用途
塑件则需采用塑料成型模具,薄壳塑件则需采用吸塑或吹塑模具等。 ! " 制件的互换性好 即在模具一定使用寿命范围内,合格制件(冲件、塑件、锻件等)的相似性好,可完全互换。 常用模具寿命参见表 # $ # $ !。
表 # $ # $ ! 常用模具寿命
冲 模
塑料 注射

铸 模 锻 模
表 ! " ! " ! 模具种类和用途
!!!! !!!!!!!!!!!!!!!!!!!!!!!!!!!!!!!!!!!!!!!!!!!!!!
模具 类别
模具小类和品种
使用对象和 成形工艺性质
模具 类别
模具小类和品种
使用对象和 成形工艺性质

金 属 板 材 成 型 模 具
冲 裁 模:少、无 废 料
冲 模,整 修 模,光 洁 冲
属铸 体 造 易熔型芯用金属型模
液态金属或石蜡等易熔
机动极掌单向压模,套
积金 主要用于铜基、 成 属
低压铸造用金属型模
材料,经 注 入 模 具 型 腔 成 形为 金 属 零 件 毛 坯、铸 造


类单 向、双向、浮动压 铁基粉末制品的

型 模
型 模
金属浇注用金属型模等 用型芯,工艺品等
属末 体冶
压制 成 形。包 括 整形模:分手动和机
金 属
塑 像(音)机盒注射模等 过注 射、压 缩、挤 体
料 压缩模(含压胶模) 塑、挤出、发泡、吹 积
成 型
挤塑模(含传递模) 塑 和 吸 塑 等 成 形
成 型
模 挤 出模:导型材、管 加 工 为 合 格 塑 件 模
具 件、薄膜挤出模
的 塑件也具有板 具

护罩注塑模具设计及关键零件数控编程

护罩注塑模具设计及关键零件数控编程

第一章前言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被称为“工业之母”。

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主要是根据设计图纸,用仿型加工、成形磨削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来制造模具。

而现代模具不同,它不仅形状与结构十分复杂,而且技术要求更高,用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显然难于制造,必须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才能达到它的技术要求。

当前,整个工业生产的发展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市场竞争剧烈,因此提出了以数字化为主要因素的数字化塑性成形技术体系,设计和制造模具的数字化技术是实施数字化的关键,以便适应市场对模具制造的短交货期、高精度、低成本的迫切要求。

塑料模具又是整个模具行业中的一支独秀,发展极为迅速。

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对模具设计的了解是必须的。

本设计是严格按照模具设计的步骤及模具设计中的要求来设计的:塑件工艺性的分析、型腔数量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等,这一整套的程序下来,感觉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不少,同时在设计中也要求对机械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了解: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数控技术等。

同时加强了软件的熟练程度。

当然在设计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指导老师李鹏南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还是较为顺利的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

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鹏南老师和各位同学。

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概述2.1 塑料工业简介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

自从聚氯乙烯塑料问世以来,随着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进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进塑料工业的发展。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艺装备或工具,它属于型腔模的范畴。

通常情况下,塑件质量的优劣及生产效率的高低,其模具的因素占80%。

然而模具质量的好坏又直接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有很大关系。

毕业设计(论文)-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英文):The Design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Mould For Multi-way Buttons andSimulation Analysis院别: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CAD/CAM)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5月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摘要本次设计主要特点是根据MOLDFLOW软件仿真模流分析来指导模具结构的设计。

MOLDFLOW软件模拟塑料熔体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的充填、冷却及流动情况,确保获得高质量制件。

打破传统模具结构设计的试模、修模等过程,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在得到仿真分析最佳质量效果的数据、参数之后用来作为模具结构设计的依据。

本次设计主要包括:(1)模流仿真分析注射成型时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过程非常复杂,与许多因素如聚合物性能、制件结构、温度、压力、时间、模具结构及注射设备等有关。

仿真定量地给出成型过程的成型窗口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2)依据仿真的成型窗口状态参数进行整个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如注射机的选择、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机构、脱模机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等。

关键词:仿真分析;模具设计;一模六腔;PROE建模The Design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 Mould For Multi-way Button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ABSTRACT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design is based on software simulation flow analysis MOLDFLOW to guide the design of die structure. MOLDFLOW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injection of plastic melt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cooling and flow, ensuring access tohigh-quality parts. Breaking traditional mold structure design test mode, the process of repair molds, to reduce costs, improve productivity purposes. Obtained the best quality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ata, parameters after the design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mold.The design includes: (1)Moldflow injection molding simulation of melt flow in the cavity is very complex process with many factors. Such as polymer properties, parts structure, temperature, pressure, time, and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and other related equipment.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the molding window molding process given the state parameters (such as pressure, temperature, speed, etc.). (2)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lding window stat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Such as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achine, injection system, molded parts, mold bodies, stripping institutions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drawing die part and assembly drawings, etc..Keywords:Simulation Analysis;Mold Design ;Six-cavity Mold;Proe Modeling目录1绪论 (1)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2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1)1.3未来模具发展方向 (1)1.4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2多向按键工艺分析及模具方案的初步确定 (3)2.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2.2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4)2.3模具方案的初步确定 (6)2.31 模具结构各个部件的分析确定 (6)2.32 总体结构方案的论证和初步确定 (6)3运用MOLDFLOW进行模具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 (7)3.1介绍其功能 (7)3.2 MOLDFLOW分析的流程 (7)3.3应用MOLDFLOW进行分析 (8)3.31 划分产品网格 (8)3.32 选择成型材料 (9)3.33 确定最佳浇口位置 (10)3.34 创建浇注系统及优化 (11)3.35 创建冷却系统及优化 (13)3.36 成型窗口分析 (16)3.37 选择分析类型 (17)3.38 注射工艺参数的优化 (20)4多向按键的注塑模具结构的最终确定 (24)4.1型腔数目及布局的确定 (24)4.2注塑机的选择 (25)4.3分型面的设计 (27)4.4浇注系统的设计 (29)4.41主流道的设计及计算 (29)4.42定位圈 (30)4.43分流道的设计 (30)4.5浇口的设计 (32)4.51浇口形状的分析与确定 (32)4.52浇口位置的确定 (33)4.6排气系统的设计 (34)4.7模架的确定 (34)4.8推出机构的设计 (34)4.81顶杆的设计及计算 (35)4.82复位杆的设计 (36)4.83推板和推杆固定板的设计 (37)4.9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37)4.10成型零件的设计 (39)4.101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40)4.11冷却系统 (42)4.12模具工作原理 (44)5设计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9)附录 (50)1绪论1.1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计算器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

计算器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1)1.1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的概念 (1)1.1.1塑料制品 (1)1.1.2模具概念 (1)1.2 塑料的组成 (1)1.2.1塑料的定义 (1)1.2.2塑料的组成 (1)1.3 塑料的分类 (1)1.3.1按照塑料的组成分类 (1)1.3.2按照塑料材料受热后的性能分类 (1)1.3.3按照材料的用途分类 (1)1.3.4按照塑料半制品或制品分类 (2)1.3.5按照成形方法分类 (2)1.4 塑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2)1.4.1塑料的性能 (2)1.4.2塑料的应用 (2)1.5 塑料的注塑成型 (3)1.6 塑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3)第二章注塑模结构 (3)2.1 注塑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3)2.2 注塑模的典型机构 (4)2.3 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的特点 (4)第三章塑件分析 (4)3.1 制件分析 (4)3.1.1制品材料 (4)3.1.2制品形状 (5)3.1.3尺寸精度 (5)3.1.4表面质量分析 (5)第四章注塑成型设备的选择 (7)4.1 注塑成型设备的分类 (7)4.2 初选注射机 (7)4.3 模架的选择 (8)第五章外壳注塑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8)5.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8)5.1.1浇注系统的组成 (8)5.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3 主流道设计 (10)5.3.1浇口套进料口直径的确定 (10)5.3.2球面凹坑半径 (10)5.3.3浇口套与定模板、定位环的配合 (10)5.3.4选定浇口套 (10)5.4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10)5.4.1带Z型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2带球形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3无拉杆的冷料穴 (11)5.5 分流道的设计 (12)5.5.1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12)5.5.2分流道截面形状和尺寸 (12)5.5.3根据型腔在分流面上的排布情况 (13)5.5.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4)5.5.5分流道的布置 (14)5.6浇口的设计 (14)5.6.1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14)5.6.2浇口类型的确定 (14)第六章注塑模具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6)6.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6)6.2 分型面的确定 (16)6.3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7)6.3.1凹模的结构设计 (18)6.3.2凸模的结构设计 (19)6.3.3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第七章排气系统设计 (24)第八章脱模系统设计 (26)8.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6)8.2 脱模力的计算 (27)8.3 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28)8.3.1推杆直径的确定 (28)8.4 复位杆的确定 (29)第九章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30)9.1冷却系统设计 (30)9.1.1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30)9.1.2常见冷却系统结构 (30)9.2 加热系统设计 (30)第十章结构零件的设计 (31)10.1 合模导向装置的设计 (31)10.1.1导向装置的作用 (31)10.1.2导向装置的设计原则 (31)10.1.3导柱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31)10.1.4导套和导向孔的结构及特点 (32)10.2 支承零件的设计 (32)第十一章模具参数校核 (35)11.1 注塑机参数校核 (35)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文献翻译 (39)Electrochemistry galvanization in plastic mold's application (39)电化学电镀在塑料模具中的应用 (43)摘要本文以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并以具体的计算器外壳制品为例完成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制品分析,选材,设计计算,工艺参数校核,模具动作过程分析及特点,模具总体设计,零件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模具校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模具设计)仪表外壳模具设计编号:GIT-QI-A6-27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系( 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 2016届模具设计与制造1班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完成日期:2016.2.297.28XXXXXXXXXX(论文)任务书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开题报告书(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7.30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编号:GIT-QI-A6-30文)完成后附在设计(论文)的封底之前目录1、绪论1.1、前言 (1)1.2、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述 (2)2、CAD在注塑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5)2.1、CAD发展概况 (5)2.2、注塑模CAD内容 (6)3、注塑工艺分析及成型方法简介 (9)3.1、塑件(仪表外壳)分析 (9)一、塑件 (9)二、塑料名称 (9)三、生产纲领 (10)四、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分析 (10)3.2、材料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10)一、注射成型过程 (10)二、材料ABS的注塑成型参数 (11)三、材料ABS性能 (12)4、模具设计 (14)4.1、拟定模具结构设计 (14)一、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14)二、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5)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5)四、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6)4.2、浇注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 (21)一、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21)二、分型面设计 (24)三、成型零件设计 (25)四、排气系统的设计 (26)五、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6)六、脱模机构的设计 (30)4.3、模架的确定 (33)5总结5.1、模具设计过程体会 (35)5.2、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设想 (35)1绪论1.1前言作为工业生产基础工艺装备的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模具技术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第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

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获得广泛应用,与其他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

从工业产品生产行业看,模具是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航空、仪表、仪器、医疗器械、电子通讯、兵器、家用电器、五金工具、日用品等工业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

据资料统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数量,在飞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中占80%以上;在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传真机、电话及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占85%以上;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风扇、自行车、手表等轻工业产品中占90%以上;在了弹、枪支等兵器产品中占95%以上。

我国模具工业在政府十分重视及关怀下,并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模具技术开发,在模具工业中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另外,从资料获悉,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都已超过机床总产值。

模具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工业产品的生产发展,模具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最终产品的价值将超过自身价格的几十倍乃至百倍及上千倍。

据各国报导,模具工业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之“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已实现了模具专业化、标准化和商业化,因而深受赞誉。

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日本称模具工业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被冠之以“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之称号,而欧盟一些国家称“模具就是黄金”,新加坡政府则把模具工业作为“磁力工业”,中国模具权威经理称为“模具是印钞机”。

可见模具工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显著地位。

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述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是否还会延续下去,这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模具行业尽管面临着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国内企业竞争日趋剧烈以及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国外或外资企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局面,但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实力已大大增强,完全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优惠政策为模具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配套政策导向之下,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当地模具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的见诸于文件,有的见诸于行动,都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同时,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随着各地之间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相信对模具工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及因此而带来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有进一步发展。

模具行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加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并且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水平。

为了适应形势,我国模具行业近几年来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三资”和民营企业已占行业主导地位,装备水平和产品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管理有了很大进步。

许多企业已应用了CAD/CAM/CAE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术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型、虚拟仿真及网络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不少企业已提出了“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企业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等企业发展战略。

通过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多。

规模经济产生效益,模具集群生产发展迅速。

在“小而精专”的专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近年来,规模效应已被愈加重视。

除了把企业做强做大,使规模经济产生效益之外,模具集群生产也不断显示其优越性,因而“模具城”、“模具园区”、“模具生产基地”等各种集群生产形式在全国迅速发展。

据不少企业反映,集群生产与分散生产相比,至少有下列好处:市场更广阔了,协作更方便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相互交流多了,优惠政策享受到了。

目前全国年产1亿元以上模具的企业已有40多个,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2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城”已有近十个,正在建设或正在筹建的还有十多个。

这些模具集聚生产基地的建设,对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了“品牌”和“专利”的重要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和能力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模具一直处于“后方”和“被动”的地位,因此也很少有“品牌”和“专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和“专利”。

有些企业已认识到了创新研发的重要性,投入力度提高很快。

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了解到的情况,近年不少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左右,个别企业甚至达到8%至10%。

模具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模具越来越多。

据了解,目前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已有四种模具。

其实已经有不少模具的技术含量超过了这四种模具,例如汽车零部件级进模具、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具、轿车大型复杂覆盖件冲压模具、自动化汽车内饰件浇注模具、高强度板热压成型模具等。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模具生产企业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据中国模协初步统计,目前模具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7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有近百家。

国际模具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模具出口前景很好。

由于我国模具特别是中、低档模具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价格优势,有的模具价格甚至只有国际市场的几分之一,再加上我国有较低廉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及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基础配套设施,因此近年来外商在我国模具行业的投资额一年比一年大,到我国采购模具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

2 CAD在注塑模具行业中的应用2.1、CAD发展概况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简称(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大容量信息存储与快速信息查找的能力,完成信息管理、数值计算、分析模拟、优化设计和绘图等项任务;而设计人员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完成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评介、分析模拟与修改到具体设计实现的设计全过程.对于机械行业来讲,通用的CAD件是AutoCAD,但AutoCAD是一种通用的绘图软件,对机械行业针对性差,不过幸运的是,AutoCAD是个开放性软件,可以对它进行二次开发,如采用Autolisp,ADS,ARX甚至采用VB语言等,现今的高华CAD、天目CAD 就是在该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机械专业CAD。

由于二次开发的深入,加强了参数化设计、智能化设计等,这样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强大的搜索功能和运算功能。

世界上第一套塑料模具CAD软件是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于1976年推出井以公司名字命名的MOLDFLOW。

目前MOLDFLOW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实现了对注塑过程的模拟、设计原理的应用和精确计算,并逐步优化模拟过程,使设计工程师在产品设计阶段可以在计算机上“制造”塑料产品,并能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应用MOLDFLOW公司的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地设计出了上万副模具。

继MOLDFLOW之后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的亚森(Aachen)技术大学、美国的C. V.公司、MCAP 公司、日本的CAD-M公司等也相继开发了塑料模具CAD/CAM系统。

第一套塑料模具CAD/CAM经过数年努力研制而成,于1982年推出,它就是后来称为GRAFTEK的系统。

塑料模具CAD/CAM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报导,美国Protety pe & Plastic Mold公司采用了Computool公司的CAD/CAM系统后,一年内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节省了35%的准备时间,制造周期平均缩短了30 %,材料节省了10%,模具成本降低了10%~30%。

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也在塑料行业开展了CAD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显高、李德群、肖景容等研制成功了“实用化注塑模CAD/CAE/CAM微机系统HSC1. 1”;北京化工学院进行了注塑充模过程计算机仿真;其他部分企业科研单位也做了一些探讨工作,并且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0】。

总的来讲我国塑料模具CAD仅仅处于开发使用初期,很多自己研发的软件并不是很成熟。

2.2、注塑模CAD内容在模具设计中,模架及某些零件,如导柱、导套、推杆、支撑块、浇口套、定位圈等分别已形成厂标、行标或国标。

对于这些标准的或本单位采用的模架及零件可在通用的二维工程图CAD系统中建立模架、零件库,以被设计时调用。

对于浇注系统、温控系统、模架结构强度计算等内容,已有一些较成熟的计算方法或经验计算方法,可设置这些计算公式的模块,以便设计人员进行快速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