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植物保护工作是保护农作物和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等的侵害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实施植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害虫和病害抵抗能力的增强。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和单一品种种植,害虫和病害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常规的防治手段无法奏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种植物品种轮作:轮作不同品种的植物可以降低害虫和病害的传播风险,减少害虫和病害的繁殖,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线虫等生物方法控制害虫和病害的繁殖。

生物防治手段具有对环境友好、对生物多样性无害的特点。

3. 发展抗病虫害的新品种:通过遗传改良等手段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性。

农药的滥用也是植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常常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为主要工具,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通过宣传和培训推广有机农业,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制定严格的农药使用规定,明确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频次和使用方法,加强农民的农药使用培训和管理。

3.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并具有高效杀虫、杀菌等功能的农药。

大力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和技术推广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

2. 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成立专门的植物保护技术支持和咨询机构,为农民提供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实施植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

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难点及应对

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难点及应对

2023年第10期种业论坛6基金项目: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2022年院设智库研究课题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难点及应对周樨平1,2 程静琪2(1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95)摘要:2021年新修订的《种子法》扩大了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环节并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对于激励和推动育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该制度的落地实施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待于相关制度措施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在品种权人对收获材料行使权利的问题上,应建立权利人“没有合理机会对繁殖材料行使权利”的举证责任倒置机制,并对收获材料供应链上的经营者明确审查义务。

在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施上,应制定具体的判断标准及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并为派生品种的商业化利用引入有条件的强制许可制度。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收获材料;实质性派生品种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Responses to the Protection ofRights of New Plant Varieties in the New Seed LawZHOU Xiping 1,2,CHENG Jingqi 2(1Jin Shanbao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 Rural Develop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2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Develop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种子法》第三次修正案,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EDV )制度,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对于激励和推动育种原始创新,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1农业育种科研与良种生产现状1.1育种科研中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00多个,建国以来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5000余个,搜集、整理种质资源35万份以上,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品种无论在增产,还是在抗病、抗虫、抗旱等方面,都比老品种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9年3月—2022年12月2日,我国国内共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441项,授权1866项,其中大田作物4805项,授权1731项;具体包括水稻1662项(授权703项)、玉米2004项(授权717项)、普通小麦507项(授权184项),年申请量进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排名前4位。

10年间全国选育的新品种数量为新中国成立50年的1/4,平均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40多个。

全国种植面积6.67万公顷以上的水稻、玉米、小麦品种中,国审占60%~70%。

例如2000年审定的郑单958玉米品种,2001年种植面积22.60万公顷,2022年发展到400多万公顷,居全国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之首位;国审水稻品种金优207、两优倍九,种植面积均在6.67万公顷以上;国审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公顷。

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2良种生产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生产企业达7580家,甘肃省有200家。

70%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种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有科研院所开设的种子公司,还有一批享受优惠条件“下海”学人兴办的种子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继合肥丰乐种业成为“中国种业第一股”之后,紧接着隆平、亚华、秦丰、敦煌、登海、华冠等种业成功地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成为首例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中国种业公司。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权 数量 少 , 种构 成 也 品
不合 理 。 申请数 量 上看 , 从 尽管 每 年 申请 的数 量都 在 不断 增 加 , 与发 达 国 家 相比 仍 有 较 大 的差 距 。 构成 上 来 看 , 但 从 品 种 分布 很 不 均 匀 , 申请 农 作 物 新 品种 权 的 农作 物 主要 是 玉 米 、 稻 、 麦 等大 田作 物 , 到了 申 请总 量 的 9 %以上 , 水 小 占 0 其 他 农产 品 申请 数量 较 少 , 至是 空 白。 其 中 申请 农 作物 新 甚 而
《 现代 农业科 技 1 0 9年第 1 20 5期
农艺 学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杨 淑华
( 东 省 无 棣 县 农 业 局 , 东 无 棣 2 10 ) 山 山 5 90
摘 要 对我 国农 作 物新 品种 保 护 的现状 及 存在 的 问题 进行 分析 , 出 了促 进 农作 物 新品 种保 护 事业 发展 的对 策 与建 议 , 提 以期 促 进 我 国农作 物新 品种 保护 事业 的发 展 。 关 键词 农作 物 ; 品种 ; 护 ; 本现 状 ; 新 保 基 存在 问题 ; 策 对 中图分 类号 D9 34 2 .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5 3 ( (] 1 -0 4 -0 o 7 7 9 2】9)5 0 9 2 (
品 种保 护 的还 不足 1%, 5 已申请 品 种保 护 的 也 主要 以玉 米 、 水稻 为 主 , 其他 农作 物 蔬菜 、 树 品种很 少 。 果
1 . 保 护 手 段 不 当 4
新 品 种法 律保 护框 架 。 至 目前 , 国农 作物 新 品种 共 受理 截 我
品 种权 申请量 逐 年 上升 。 申 请植 物 种 类 来 看 , 田 作 物 从 大 的 申请 数 量 占到 了 9 %以 上 , 表 明 我 国农 作 物 品 种权 的 0 这 品种 构 成 不 尽 合理 , 布 不 均 匀 。 申请 单 位 的 性 质来 看 . 分 从 基 本 以 科 研单 位 和 国 内企 业 为 主 。 品种 权 的 实施 效 果 来 从 看, 农作 物新 品 种保 护 制度 在促 进 育种 技术 创新 、 动 种子 推

农业新品种研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业新品种研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业新品种研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对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现有的品种保护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品种保护工作的需求。

为加快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发展,建议在立法层面上,将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上升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提高授权质量。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问题;对策引言: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作为人类智力劳动成果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新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效和品质改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人类文明的标志。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激励育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保障农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以来的十多年间,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子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刚刚实施五年多,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

2.加大执法力度是植物品种权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以来,在打击侵权假冒和维护种子市场秩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由于我国的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人们的法制意识还不够强,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品种权遭到侵犯或者假冒品种权的,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两种选择方式,一是请求农业行政部门处理,二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完善和解决。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பைடு நூலகம்策 措施。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农 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02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国内外保护现状
案例二:转基因棉花
背景:转基因棉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的抗虫、抗病 、抗旱等多重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
成功关键:科研团队的创新、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 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启示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
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水平 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 距。
03
对策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 权利主体、申请流程、审查标准、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等 方面的规定。
强化法律意识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育 种者、企业等主体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意识。
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部门在农业植物新品 种保护方面缺乏足够的力 度,导致侵权行为时有发 生。
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植物新品种培育需要 大量科技投入,但目前国 内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 少。
原因分析
制度建设滞后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
在较大差距。
意识不强
社会大众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 意识相对较弱,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议维护植物新品种权过程中问题及对策

小议维护植物新品种权过程中问题及对策

小议维护植物新品种权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业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着特别地位。

随着《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农业科研单位对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推广。

然而,目前在种子的生产销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侵犯品种权人权利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本文分析了作为品种权人在维护自有植物新品种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行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j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个人简介:王治国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职员2003年至今一直从事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工作联系方式:辽宁省凤城市草河管理区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2013年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仍然聚焦农业,意味着这将是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十个以“农业”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可见,农业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着特别地位。

在农业生产方面,优质、高产、稳产和专用型优良新品种的出现,既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出现,离不开农业科研单位的选育、推广。

随着《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农业科研单位对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推广。

然而,目前在种子的生产销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侵犯品种权人权利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种子生产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第二十一条规定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

但仍有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利用伪造、变造种子生产许可证等手段,在未取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生产商品种子;或者个别企业对其经营手续和外包装物管理不严或随意设立分公司而不加监管,变相赚取利润,从而造成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植物品种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建议。

一、问题1.法律条款不完善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条款还不够完善,有些情况下难以保护新品种的权益。

比如有些新品种未被官方认证,但已被市场接受,此时难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2.利益分配问题在植物新品种的育种、推广中,存在着多方利益的分配问题。

育种者、推广者、市场经营者等都想在其中获取利益。

当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时,难以达成共识,进而影响到新品种的保护和推广。

3.监管和执法不够严格植物新品种保护需要监管和执法的支持,而当前情况下监管和执法力度还不够严格。

一些非法行为可能被忽略或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对新品种保护形成威胁。

二、建议1.改进法律条款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款应该加以完善,填补相关法律漏洞。

许多国家对于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条款较为成熟,我国可以借鉴其做法,完善我国的新品种保护法律体系,把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

2.理顺利益分配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育种中,需要各相关方共同协商,加强沟通,为利益分配找到公平的平衡点。

对于育种者、推广者和市场经营者,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分配机制,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于新品种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工作,营造一个积极的保护氛围。

并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增强新品种保护的有效性。

4.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加强新品种的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要推进海外技术引进,加速新品种的开发和种植,扩大受益人群,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要解决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法律规范、利益分配、监管力度以及科技创新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权益,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 ms I rc n y as s c a h po e t n r  ̄e n ee t e r uh s t e r tc i o wo k tl r s i l W& n t S o kn wn n u h, p o e tv o eo g rt c ie
( UPOV)第 3 9个成 员国I。植物新 品种 “ 保护制度在我 国的建立和实施 ,标志着我 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打破 原有的生产经营格局 ,推动 了我 国传 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转型 ,涌现 出了山东
育种 已成为农业技术创新 中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农业植物新品种具备极强的可垄断性 , 它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将逐步取代农产品竞 争 ,成为国际农业经济竞争的新焦点 ,因 此实行植 物新 品种保护对维护我 国农业主 权 、粮食 安全 、圈 占生物 资 源 、抢 占生
实施植 物新 品种保 护制度 的 意义


( )实施 新品种保护 有利于提 高科 二 研育种 创新能 力。过去 由于没有实施 品种 保护 ,品种权 人人 共享 ,挫 伤了育种机构 和育种人 员的积极性 ,通过 植物新 品种保 护制度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 了我 省种子企
业 、科 研 单位 、育 种者 的积 极性 ,出现 了科研 育种 成果 竞 相进 发的 局面 。 据统 计 ,在实施新品种保护制度的 l 年中,我 O 省平均每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 6 O
迈上 了一 个新台阶 。 ( )实施新 品种保护是 参与 国际竞 一 争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生物技
况来看 ,在新 品种研发经费投入 中,政府 投入仅占 1 %,企业 、育种单位 及其它渠 7
道 投 入 高达 8 %f。 3 1
cnc un s ne O srn te ute .a d t o si s s e d t ie g h n f r r n h o e h e
植物新品种保护也 叫 “ 植物 育种者 权 利 ”保护 ,同专利 、商标 、著作权一 样 , 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 。育种单 位或 者个 人对其授 权品种享 有排他 的独 占权 ,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 品种权人许 可,不 得为商业 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 料 ,不得以商业 目的将该授权 品种 的繁殖 材 料 重 复 使用 于 其 它 品 种 的 繁殖 生 产 。 19 年 3 2 97 月 0日国务院发布了 中华人民 共和 国植物新 品种保护 条例》 ( 以下简称 ( ( 条例) ,1 9 ) 9 9年 4月 2 ) 3日我 国加 入了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 公约 ( 7 1 8年文 9 本 ), 成 为 国 际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联 盟
义,以及省 近年 来新 品种保护 实施 情况 , 针对 当前新 品种保 护工 作存 在 的认 识 不 足 、保 护 意 识 不 强、品 种 权 申请 量 少 、结
构 单 一 等 问 题 , 出 了应 该 切 实加 强扩 大 提 宣传培 训 、 大政 府扶 持 和 监 管 力度 以 及 加 建 立 完善 促 进 新 品 种保 护 的 机 制 等 对 策措 施, 为我省 科 研 育 种 创 新 和 种 业 健 康 发展 提供制度保障。
个左右,20 年的品种审定数比 19 年增 09 99 长 3 多。 倍 特别是玉米等杂 交品种选育和审
定数量 大幅度提 高。 植物新 品种保护促进 了育种科研成果 市场化进程 ,增加 了育种创新动 力,调动 了社会资本投资科研育种的积极性 。从对 全国50 0 多个授权品种和申请品种的调查情

D 1 . 9 9 ji n 1 0 - 9 2 2 1 .6 0 0 O 0 3 6 / . s . 0 1 8 7 .0 0 1 .5 s
山西省实施植物新 品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张守萍 山西省 农业厅科教 处
押I 桑0l | 0 篓 “ ≮ ≯ 0 _ 曩
本文 综述 了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 制 度 的 重要 意
物 技 术 制 高 点 变得 尤 其 重 要 。 我 国是八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 ,生物
登海 、北 京奥 瑞 金 、 山西 屯 玉 、四 川国 豪等一批 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竞争力强的
种 子 龙 头 企 业 ,引 领 了我 国 种 业 的 发 展 方
向。我省屯玉种业 ,通过 自主研发和知识
遗传资源极为丰富 ,随 着我 国加入 WTO, 新时期 ,我 国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
fw 邳 e tnm e n i u b ra ds r src ̄e,tee oe, tu tP h rfr
( )实施新 品种保护 有利于推 动现 三
代 种 业 发 展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离 不 开 现 代 种 业 的 支 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代 种 业 是 离 不 开 龙 头 企 业 的
戆 甄 露
蓬蠹 《 }
实施 ;新 品种保 护 ;问题 ;对 策
I n黼 , Wa un ai ̄l  ̄u h Ssrm rz o tte时 na c a ne
a d m lme t t t s f h ln nw a it n ipe n ̄lsa u o t e pa t e v r y e p oe to s tm i S a xi Thr wee o rt cin yse n hn . ee r s me
i a d a cd f r u t te g hn a d bo d = t s a v ne O s o srn te n ra e w
术的发展 ,农作物优 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生
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作物
支撑 ,企业是产业主体 、科研主体和市场 主体 ,种子产业的根本 出路在于培育一批 科技 型种子企业 集群 。实施新 品种保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