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五年级品社下册《社会生活有规则》教案 上海科教版
【教学设计】社会生活有规则-品德与社会-小学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社会生活有规则》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社会生活规则,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2.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发现文明、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规则。
规则是为人民服务的。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选择一处公共场所开展调查人们的规则意识,把自己的感受和建议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2.课件教学过程:一、1、谈话导入: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大家一个个遵章守纪、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真好!但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中,你也能这样吗?咦,声音不够响亮,不够自信,是心里没底吧。
没关系,这节课,咱们先来了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要遵守哪些规则呢?(板书课题:社会生活有规则。
)课前,老师布置了大家分组去调查,在你的周围,人们的规则意识怎样?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同学,花两分钟整理好本组调查了解的情况,然后进行汇报。
2、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
他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生活安全协调、井然有序。
3.出示课件,补充课本32 页表格。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4、议一议。
学校里、社会上制定的这些规则好不好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并使用蜂音交流。
过渡:其实,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远不止这些。
请大家翻开书32 页,看看如果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绿灯会怎样。
课件出示:如果在超市买东西时,不要的东西不放回原位,会怎么样;如果在图书馆或电影院大声喧哗,会怎么样。
5、小体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我们的生活安全协调、井然有序。
6、交流: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师:还有什么规则让你感受很深呢?学生发表观点。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社会生活有规则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这个教材主要介绍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本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道路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秩序规则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的意识,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约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2.培养学生正确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违反社会生活规则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行为为什么不对,应该怎样遵守规则。
2.学习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公共场所秩序规则》,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回答问题。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公共场所秩序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原因。
(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其他公共场所中的秩序规则,如图书馆、博物馆等。
(4)教师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公共场所秩序维护中的亲身经历,并反思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3.拓展延伸:(1)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2)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些常见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并引导学生思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交通规则创作小故事,展示正确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4.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思考本课的主题,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学到了哪些社会规则?”“你们如何遵守这些规则?”“如果别人不遵守规则,我们应该怎么做?”并指导学生撰写学习总结。
五、板书设计: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安全六、教具准备:PPT、图片、视频等。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名师制作优质教案2上海科教版

三、学《规范》,谈感受
1、多媒体出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快速阅读
2、交流:你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怎么看?你遵守了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想法。
3、选择其中的几条谈谈感受,分析制定这条规则的目的,自己对这条规则的看法。如第十七条“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约束的是我们的行为,目的却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教学反思
教导处检查签章:年月日
课题
第二课社会生活有规则:无形的指挥棒
课型
新课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位大科学家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
二、“名人与规则”故事会
1、你搜集到了哪些名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演讲,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3、根据学生演讲情况教师补充“朱德与一根细绳”、“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学会洗耳恭听”等故事,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针对班上同学遵守规则的情况,制定一份班级公约,时刻提醒大家约束自己的行为。
小结
所以,人们常说,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我们接受规则,也享受着规则带来的好处。
板书设计
二、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五课 社会生活有规则 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与规则握手
活动目标:
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活动准备:
1、调查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调查了人们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1、实物投影出示调查不同场所的学生的调查报告,。
2、进一步引导学生: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制定规则、以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
3、学生表演自编的小品,反映人们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
4、小组讨论:通过做调查、看小品,你认为人们的规则意识怎么样?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5、根据调查情况写一份倡议书
二、你遵守规则了吗
讨论:有些同学在餐厅就餐时随便说话,看电影时不遵守纪律,这样做会怎样?要想环境清洁、安静,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结:遵守规则,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3、阅读教材故事《瑞士小朋友的规则意识》,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4、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规则意识特别强的人呢?请为他们制作一张"赞赏卡",和他们一同努力吧!
5、学生做"赞赏卡"
6、送卡:如果你赞赏的同学就在我们班,现在就交给他(她),并且对他(她)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社下册《社会生活有规则》教案上海科教版

设计思路: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路上、公交车上、书店或图书馆、超市、游乐场、电影院、公园、餐厅)必须遵守的规则。
2、学生分组整理、汇报,从中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事事受约束,并说说由此带给自己的烦心事儿;以同龄人小峰的困惑为例展开讨论,在学生经过思想冲突渐明事理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着我们的权益;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处理那些烦心事儿,激发按规则办事的意志。
3、在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感受有规则的和谐生活,探讨如何做一个守规则的文明人。
4、课后,引导学生自选一处公共场所开展调查,了解周围人的规则意识,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一步培养规则意识,激发按规则办事的意志。
3、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调查了解周围人的规则意识,书写感受和建议,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规则,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2、课件。
活动过程:一、社会规则大家说。
1、谈话导入: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大家一个个遵章守纪、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真好!但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中,你也能这样吗?咦,声音不够响亮,不够自信,是心里没底吧。
没关系,这节课,咱们先来了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要遵守哪些规则呢?(板书课题:社会生活有规则。
)课前,老师布置了大家分组去调查,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同学,花两分钟整理好本组调查了解的情况,然后进行汇报。
2、学生分组整理、汇报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二、社会规则大家议。
1、过渡:大家说得很全面,老师发现其中有好多个“不能”,不能乱扔果皮纸屑,不能随意横穿马路……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时时处处都有规则管着我们,多不自在呀,有没有哪条规则曾经让你左右为难、很烦恼呢?2、说说与规则有关的烦恼。
教科版-政治-五年级下册--2社会生活有规则 教案

社会生活有规则教学目标:1.懂得要想拥有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必须从“我”做起。
活动准备:1.调查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与规则握手激趣导入:师:早听说五()班的同学个个守纪律、懂礼貌,今天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你们,敢不敢应战?我们都知道握手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用的一种礼节。
谁知道握手有哪些规则吗?(板书:握手)指名回答师:大家懂得的还真不少!总的来说,与他人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应为“尊者居前”。
具体而言:(出示课件,学生快速浏览)● 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
● 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
● 上级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级首先伸手。
● 宾主之间的握手要区别对待,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之意。
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握手,以示主人就此留步。
● 不要随便用左手与别人握手,也不要与别人握手时,戴着墨镜或不摘手套。
● 握手时间以2-3秒为宜。
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握手规则。
(师:这些规则都记住了吗?让老师再来检验一次。
全体起立,面对面。
师描述:此刻,站在你面前的是刚转学过来的新同学,请和他(她)握握手,表示欢迎吧。
)师:不错!女生很主动,男生也很绅士。
不愧是有才识的育华学子!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容,我感觉你们不仅仅是与朋友亲热握手,同时也是与社会规则亲密握手,与文明紧紧握手。
(板书:与规则文明)活动一:我的发现师:其实,不光握手有一定的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
人们的规则意识怎样?课前,老师让大家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
(课件:我的发现调查报告表格)学生汇报调查情况,谈感受。
(投影仪显示)(大家的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一些真实的社会状况)师:我们学校的小交警上街执勤,也带回了一则报道,请看——播放小交警执勤视频师:为什么在各类社会规则面前,有人能自觉遵守,有的人却偏偏要违反呢?(课件出示几张遵守和不遵守规则的对比图片)(长期习惯、某些公共设施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督、思想上缺乏认识)师:你认为这些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什么?谈到思想意识时,师相机引入话题:有人就认为,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只有我一个人遵守,管什么用?还有人说很多人不守规则,我一个人遵守会吃亏。
社会生活有规则 教案

《社会生活有规则》祥案T : 上课之前,咱们先玩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做“正话反做”,比如,我坐下,你们就站起来,我说站起来,你们就要坐下,明白了吗?T :在做游戏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千万不能让你们的凳子发出声音,能做到吗? T :好了,游戏结束,同学们请做好了,这个游戏好玩嘛?T :那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都玩那些游戏呀?谁能起来说说?S1: 游戏T :那你能说一下玩这个游戏是什么规则吗?S1:T :说的很清楚,听起来这个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S2: 游戏T :那你能具体说一下玩这个游戏是是什么规则吗?S2:T :这位同学说的也很清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游戏,下课如果有时间我们一起玩好吗?T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T :刚才同学们说了几种游戏的规则,说的都特别好,看来呀,跳绳有跳绳的规则,下棋有下棋的规则,不同的游规则也不同,不仅游戏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矩与方圆中的第二主题:《社会生活有规则》请大家齐读课题 (板书:社会生活有规则)T :社会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你还知道哪些规则?S1:交通规则S2:比赛规则S3:公共场所规则S4:学校规则 T :其实生活中除了这些规则还有很多很多规则,规则就像一根无声的指挥棒,规范着人们的言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安全、协调、井然有序。
T :说到规则呀,韩老师想考考你们,关于交通规则你都知道哪些? S1:S2:T :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呀,掌声送给他!(鼓掌)T :同学们都说的特别好,那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怎么样呢?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接受的我挑战吗?S :T :(幻灯片:红绿灯)请大家看,这就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每天要穿过的马路,左右两边分别为安全地带,待会我想请同学上来,看看你们能不能安全的穿过马路,首先老师得站在安全的地带,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T:同学们仔细看,当绿灯亮起的时候,他们安全的穿过了马路,掌声送给他们。
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下《社会生活有规则》教学设计

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下《社会生活有规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社会生活有规则》是上海科教版品社五年级下的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但对规则的深入理解和认识还不够。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
2.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3.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规则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准备课堂互动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规则场景,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活有规则
设计思路:
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路上、公交车上、书店或图书馆、超市、游乐场、电影院、公园、餐厅)必须遵守的规则。
2、学生分组整理、汇报,从中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事事受约束,并说说由此带给自己的烦心事儿;以同龄人小峰的困惑为例展开讨论,在学生经过思想冲突渐明事理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着我们的权益;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处理那些烦心事儿,激发按规则办事的意志。
3、在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感受有规则的和谐生活,探讨如何做一个守规则的文明人。
4、课后,引导学生自选一处公共场所开展调查,了解周围人的规则意识,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一步培养规则意识,激发按规则办事的意志。
3、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调查了解周围人的规则意识,书写感受和建议,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规则,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1、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社会规则大家说。
1、谈话导入:
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大家一个个遵章守纪、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真好!但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中,你也能这样吗?
咦,声音不够响亮,不够自信,是心里没底吧。
没关系,这节课,咱们先来了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要遵守哪些规则呢?(板书课题:社会生活有规则。
)课前,老师布置了大家分组去调查,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同学,花两分钟整理好本组调查了解的情况,然后进行汇报。
2、学生分组整理、汇报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二、社会规则大家议。
1、过渡:
大家说得很全面,老师发现其中有好多个“不能”,不能乱扔果皮纸屑,不能随意横穿马路……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时时处处都有规则管着我们,多不自在呀,有没有哪条规则曾经让你左右为难、很烦恼呢?
2、说说与规则有关的烦恼。
学生自由发言,师不予评价。
3、帮帮困惑的小峰。
师: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叫小峰,他也遇到了类似的纠结的事,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1)课件出示“小峰的困惑(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峰高高兴兴地去离家不远的图书馆看书。
临出门前,妈妈递给他一支剥开了的香蕉。
他吃完香蕉时,已经来到了大街上。
“咦,垃圾桶呢?”他捏着香蕉皮找了好久,始终不见垃圾桶的影子。
他左右张望了一会儿,偷偷地把它扔在了花坛边。
但是刚走出几步,他就后悔了。
师提问:
小峰为什么后悔呢?接下来他可能会怎么做?
黏糊糊的香蕉皮,就一直捏着吗?就丢一次,下不为例,好吗?
(出示课件1,引导学生理解:一人乱扔往往会引发一群人乱扔,地面上也由一点垃圾变成一堆。
出示课件2,使学生感受街边垃圾成堆的恶劣影响。
出示课件3“故宫外坪垃圾遍地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
过渡:相信小峰也会像同学们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咱们接着往下看。
(2)课件出示“小峰的困惑(二)”:
他继续往前走,穿过几条小巷,图书馆终于快到了,就在马路对面。
如果他走斑马线,必须继续向东走一百米,过了马路又得向西折回来。
“万一耽误了时间,心爱的故事书被别人借走了怎么办?”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故事书,真想直接穿过马路,但路上车来车往,让他眼花缭乱。
他该怎么办呢?
师提问引发思考:
他该怎么办呢?
(如果他随意横穿马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出示视频,感受惨痛的教训,坚定守规则的意志。
过渡:谢谢大家帮小峰解除了困惑。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发现,当规则让我们左右为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4、解开之前的烦心事。
师针对学生前面说到的烦心事,再请他们说说:你决定怎样处理那件事呢?
为什么?
5、议一议。
过渡:其实,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远不止这些。
请大家翻开书32页,看看如果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绿灯会怎样。
课件出示:
如果在超市买东西时,不要的东西不放回原位,会;
如果在图书馆或电影院大声喧哗,会。
师:还有什么规则让你感受很深呢?
如果,会。
5、小结:
现在,你想告诉大家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
师:是呀,社会规则很重要,它们虽然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但也保证着我们生活文明、安全、有序地运转。
它们像一根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人们演奏出和谐美好的生活乐章。
三、社会规则大家守。
1、感受规则带来的利。
(课件出示守规则的文明、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场景。
)
师:这,就是文明的城市生活!守规则是讲文明的重要表现,人们遵守社会规则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因为这样,去年,咱们长沙市被光荣地评为了“全国文明城市”。
2、议一议:如何做一个守规则的文明人?
师:作为长沙人,你准备怎样做到守规则,用自己的具体行动来维护长沙的文明形象呢?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具体说说自己的设想。
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说到一定要做到哦。
让我们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做守规则的文明人,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3、课外延伸:关注身边的规则实施情况。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要守规则,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们规则意识怎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呢?咱们一起去调查调查吧!
课件出示《我的调查报告》,分发表格。
板书:
社会生活有规则
社会规则很重要
做守规则的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