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煤炭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现状煤炭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具有供电量大、运行稳定等优势,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部分火力发电厂建设时间较早,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员工对操作规程不够熟悉或不严格执行,导致可能发生事故。

部分火力发电厂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一旦发生事故,无法有效应对。

这些问题给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必须引起重视。

为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定期检修和更新设备是解决设备老化问题的关键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则可以提高人员操作规范性。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对于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至关重要。

在如今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举足轻重。

只有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才能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为国家电力供应做出贡献。

1.2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火力发电厂是一个庞大的能源生产系统,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生产运行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任何一点小小的安全事故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环境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者事故,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运行关系到能源的稳定供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和措施应对措施,才能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正文2.1 火力发电厂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火力发电厂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人员操作不规范以及缺乏应急预案和演练。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是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它能够为广大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电力。

但是在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那么针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本文将为您介绍。

一、问题分析1.安全风险评估不全面很多火力发电厂存在安全风险评估不全面的问题,评估方法落后,评估指标单一。

评估只考虑了一些具体问题,而没有全面分析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状况,如火灾、自然灾害、事故等高风险问题未被充分考虑。

2.安全责任不明在一些火力发电厂中,安全责任不明确,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安全人员。

即使发生安全事件,也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来负责处理和解决事故。

3.安全教育培训不足一些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安全管理实践经验。

许多员工都把工作量作为重点,而缺少对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4.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由于设施老化、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而对于一些关键设备,工人维护标准不高,容易出现事故。

二、对策建议1.制定全面安全风险评估计划针对火力发电厂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高风险点,应该立即制定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威胁程度大的安全问题要重点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2.明确安全责任,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哪些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管理机制,同时要有一个完整的安全机构来负责管道各个方面的安全工作。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员工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员工知道危机时刻应该如何处理,让员工有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及安全事故的实践经验。

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要保证设备和运行机器的稳定性和正常性,只有持续维护和更新设备,才能保证设施完善。

同时要建立保养标准,让员工严格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结论针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上四个方面的对策,使得火力发电厂的安全实现全面的管理,确保设施运行处于安全状态,给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服务。

火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

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能源,火电厂在提供电能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火电厂在具体的安全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存在。

本文针对火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火电厂进行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管理;对策前言:火电厂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电能基础,火电厂具体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工作环节比较多,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一旦产生疏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火电厂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以保证生产工作中的安全。

1火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安全管理形式大于内容现如今部分火电厂安全管理仅存在于“喊口号”,将电能的产量放在了首要位置,甚至为了产能一些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仅仅将安全管理看作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数据资料,将会对安全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1.2安全制度不健全缺乏制度一切就是空谈,没有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就没有依据。

现如今部分火电厂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没有贴合实际,对于实际工作没有指导意义。

将会对火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管理漏洞,对火电厂的安全生产不利,或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1.3职工专业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科技发展带来的先进设备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目前部分火电厂为压缩成本,将现场大部门检修作业外委,外委员工的专业素质没能够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导致具体工作时操作不规范而产生安全隐患,若不及时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将会对火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人为隐患,也极有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给火电厂造成损失和对职工造成人员伤害。

1.4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无论是何种设备都会产生损耗和折旧,及时的维修维护能够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能够增加生产效率。

当前部分火电厂为了完成工作量或增加收益,忽略了设备的维护保养,只有设备出重大问题时才进行维护,这就严重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风险,对于火电厂的发展不利。

火电厂脱硝氨区运行管理小谈

火电厂脱硝氨区运行管理小谈
三、 氨 区 安全 管 理 防 护 措 施 1 、提 高 安 全 防 护 意 识 加 强宣传 教育 , 提 高员工对氨 ( 液氨) 物理 、 化学特 性及防毒 工作的认 识- 力 日 强技术培 训. 提 高现场人员技术 素质 ; 加 强个人防 护, 液 氨 作 业 人 员 应 穿 防 腐蚀 的 工 作服 、 并佩 带 防护 眼镜 , 进 入 高浓 度 现 场 维 修 时 , 应 佩 带 防
( 1 ) 做好 个人防护, 关闭有关阀门, 防止氨气继续外漏; ( 2 ) 迅 速抢 救 被 困 和 受 害 人 员 , 并 向 相 关领 导 进行 报 告 ;
( 3 ) 根 据 危及 范 围 做 好 标 志 , 封 锁现 场 , 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 将 氨 泄
车, 利用压差将液氨槽车 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储罐中; 经液氨蒸发器蒸发成
洗, 并 立 即就 医 。 【 2 ) 眼睛 接 触 : 立即提起 眼睑, 用 大 量 流 动 清 水 或 生 理 盐 水 彻 底 冲 洗 眼
毒面具: 制 定 液氨 事 故应 急 处理 预 案 , 定期 组 织氨 区 泄 漏 预 案 演 习 , 提 高 员
工对 氨 气 泄漏 的 处理 能 力 。 2 、 防火 是 氨 区防 护 的重 点 氨 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 的灭火器. 定期进行检验 , 发现 失效及时更 换。
关键词 : 烟气 脱硝 S CR 液 氨 氨 区 安 全 管 理
概 述 某 电厂 6 、 7号机 组 脱硝 系 统 是 由 华 电 工 程 设 计 制 造 , 采 取 选 择 性 催 化


处 理 决 策 的依 据 是 氨 监 测 器 检 测 的氨 的含 量 。 根据 氨 泄漏 量 的 大 小 采 取 正 确 的处 理 措 施 。 1 、 氨 轻微 泄 漏

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 0 . 9 X 0 . 8 2 ( t / m ) =4 4 . 3 t , 已超 过 临界量 。
氨泄 漏事故 , 氨气 随风进人 大悟 县城 区 , 近 2万 城 区 居 民被 迫 紧 急 疏 散 ,事 故 共
造成 1 人死 亡 、6 人受 伤 。
4氨 区管 理应 加强 的工作
面 的 内容 。
关键 词 :液氨 ;重 大危 险源 ;应 急预 案
中 图分类 号 :X 9 2 1
文献标 识码 :A
1概 述
根据 国家 标 准 《 火 电厂 大 气 污 染 物 排放标准 》 ( G B 1 3 2 2 3 — 2 0 1 1 )的 规 定 , 2 0 1 4年 7 月 1日起 ,现 有 火 力 发 电 锅 炉 及燃气轮机组 ( 2 0 1 2年 1 月 1日 之 前 建 成 投产 或 环 境 影 响评 价 文 件 已通 过 审 批 的 火力 发 电锅 炉 及 燃 气 轮 机组 ),其 氮氧化物 ( 以N O : 计 )排 放 限 值 应 达 到 l O O m g / m 的要 求 。 为满 足该 标 准 要 求 , 现 有 火力 发 电锅 炉 需要 采 取 不 同 方 式 的 锅 炉 烟气 脱 硝 改 造 方 案 ,根 据 我 单 位参 与 评 价 的项 目情 况 ,多 数 火 电厂 采 用选 择 性催 化 还 原 技 术 或选 择 性 非 催 化 还原 技 术 , 以液 氨 作 为 还原 剂。 由于 烟 气脱 硝 技 术对 于多 数 火 电厂 而 言 ,属 于 相对 比较 新 的事物 ,因此 , 在 氨 区的管 理上 , 存 在 一定 的不 足 和 有 待 完善 之 处 。 本文 将 结 合 目前 火 电厂 氨 区管 理 存 在 的 问题 和 不 足进 行 分 析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对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涉及到多种基础设备,要想保证运行过程的稳定,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各种影响火力发电厂运行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然而,在实际当中,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增大了火力发电厂故障发生的概率,对此,需要加深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本文就围绕此展开探讨。

1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隐患分析安全隐患是造成发电厂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是安全管理容易出现问题的所在,所以,认清安全隐患十分必要。

在火力发电厂中,其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备方面隐患。

锅炉、发电机组等各种设备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所在,在这些设备中,有多种压力容器、高温高压管道等,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设备老化或泄露等问题,就容易发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许多油、酸碱等物质,这些会对设备造成一定损害,增大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1]。

二是自然方面隐患。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当有雷电、暴雨或者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会受到严重破坏,发电过程无法正常运行,引发停电故障或者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人为方面隐患。

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虽然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但依然离不开人为操作,如果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违规操作,就可能造成设备故障,进而影响火电厂安全;此外,火电厂的设计与施工不合理等原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电厂的安全性,属于人为方面隐患。

2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许多火电厂中,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层,缺乏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既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积极的完善,存在许多疏漏之处,加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差、员工安全教育水平低等情况,导致火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较为缓慢,许多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火电厂长期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增大了火电厂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火力发电厂液氨储存区及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火力发电厂液氨储存区及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火力发电厂液氨储存区及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惠兆华2013.06.24液氨储存区安全问题汇报的主要内容1.液氨的性质2.有关液氨的主要法规、规程、规范3.液氨引发的事故案例4.火电厂液氨贮存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5.液氨储存区的安全建议6.火电厂给水加氨采用液氨的主要危险7.给水加氨采用液氨的安全建议8.火电厂剧毒和易爆化学品管理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2液氨的主要理化特性•液氨,又称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分子式NH3 ; 分子量17.03•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沸点-33.35℃(在此温度下即可挥发); 自燃点651.11℃•氨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 V/V,最易引爆浓度17%)。

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车间空气卫生标准:MAC (有毒物质最高允许浓度)30mg/m3;•人接触553mg/m3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耐受时间1.25分钟•防火等级:根据大火规第4.1.8条,第2款规定,液氨贮存处置设施应按液体乙类二级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3液氨的主要理化特性•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规定,液氨贮罐的允许重量充装系数为0.53kg/L,容积充装系数为85% ;•液态氨变为气态氨时会膨胀850 倍,并形成氨云•液氨在挥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使得泄漏点附近的气温急剧降低,达到冰点以下,事故抢险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则有可能被冻伤。

•虽然氨的分子量和密度均较小,但氨泄漏后不会向上升起,它会和空气中的水形成“氨雾”,形成云状物。

所以当氨气泄漏刚发生时,氨气并不会自然的往空气中扩散,而会在地面滞留。

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4有关危险化学品的主要法规、部门规章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2.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8〕26号文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40号令,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4.《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第95号,2011年6月21日发布并执行5.《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管三2011第142 号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5有关液氨的主要规程、规范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2-20103.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L/T335-20104.火电厂烟气脱硝(SCR)装置检修规程DL/T 322-20105.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DL/T5257-20106.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DL/T296-2011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6火电厂液氨储存区安全7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与火电厂有关危险化学品7775-9-9100t氯酸钠1333-74-05t 氢7664-41-710t 氨(液氨)7782-50-55t 氯CAS 号GB18218-2010确定的临界量化学品名称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主要内容1.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优先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施重点监管。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火力发电厂是一种以燃煤、燃油等作为燃料,通过热能转换发电的设备。

它在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

本文将分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燃料储存和输送安全问题。

火力发电厂需储存大量的燃料,如煤炭、燃油等,而这些燃料具有易燃、易爆、易自燃等性质,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燃料输送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堵塞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锅炉和余热回收安全问题。

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余热回收系统也涉及到高温高压等风险,必须加强管理措施以确保运行安全。

三、废气和废水处理安全问题。

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如果废气处理和废水处理系统不完善,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四、火灾和爆炸安全问题。

由于火力发电厂涉及到大量易燃材料和高温高压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应对火灾和爆炸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燃料储存和输送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燃料储存设施和输送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

加强燃料堆场的防火、防爆措施,定期检查和清理煤场、油库等区域,确保燃料的安全。

二、完善锅炉和余热回收系统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锅炉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对锅炉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加强对余热回收系统的监测和维护,防止高温高压设备的泄漏和故障。

三、加强废气和废水处理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废气治理和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并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加强对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四、加强火灾和爆炸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培训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技能,及时处置火灾和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采用液氨作为锅炉烟气脱硝还原剂的火电厂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预防事故发生的角度出发,结合现行标准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重点强调了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液氨;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 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规定,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2012年1月1日之前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其氮氧化物(以NO2计)排放限值应达到100mg/m3的要求。

为满足该标准要求,现有火力发电锅炉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锅炉烟气脱硝改造方案,根据我单位参与评价的项目情况,多数火电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以液氨作为还原剂。

由于烟气脱硝技术对于多数火电厂而言,属于相对比较新的事物,因此,在氨区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

本文将结合目前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2 氨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火电厂氨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氨区周围实体围墙的高度不够(或采用金属围栏代替实体围墙);安全标志数量不足;静电释放装置安装位置不当;卸氨场地用于连接罐车和接地装置的跨接线生锈处理不及时以及防雷、防静电装置的定期检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此外,个别火电厂对氨区总平面布置、防爆型电气设备选用、防雷防静电设施、防中毒等方面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氨区内控制室、配电间等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如对厂内其他控制室、配电间的重视程度。

如灭火器配置数量不足,未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未设置事故应急照明;配电间缺少事故通风设备等。

2.2 压力容器管理不到位
火电厂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有些电厂对于机电类特种设备(如起重机械、电梯等),由厂内安监部门专人负责管理;而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则按专业划分,由汽机、锅炉等相关专业各自负责管理。

从而造成氨区压力容器的登记注册、定期检验等管理工作被遗漏,进而为日后安全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要知道,氨区压力容器的介质为液态氨或气态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毒性,一旦发生压力容器超温、超压,液氨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后果极其严重。

2.3 重大危险源管理不到位
液氨属于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10t。

以目前火电厂氨区中液氨储罐采用较多的规格:容积为60m3,储存系数为0.9的1台液氨储罐为例进行简单计算,液氨的相对密度为0.82(水=1),因此,1台液氨储罐中氨的贮存量为:60(m3)×0.9×0.82(t/m3)=44.3t,已超过临界量。

在通常情况下,装机容量为2×300MW级机组的火电厂需安装2台同等规格的液氨储罐。

可见,大部分火电厂的氨区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然而,火电厂的氨区管理往往未能及时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范畴。

3 事故后果分析及典型案例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液氨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或液氨可致眼、皮肤灼伤以及组织溶解坏死。

工作场所中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

除具有毒性外,氨还具有火灾爆炸危险
性,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为15.7%,爆炸上限为27.4%,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液氨管理不善引发事故的案例在火电厂尚不多见,但在其他行业却常有发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2002年7月,山东省聊城某化肥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t,造成13人死亡,24人重度中毒。

2005年6月,宝鸡市某电解锰厂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6人中毒。

泄漏原因是一载有3t液氨的槽车在向液氨罐输送液氨时,输送管突然破裂引起的。

2006年11月1日上午7时50分左右,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境内一氮肥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氨气随风进入大悟县城区,近2万城区居民被迫紧急疏散,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4 氨区管理应加强的工作
根据液氨的理化特性,并结合其他行业已经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可知,在氨区管理上的任何疏漏,都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因此必需引以为戒,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从目前火电厂氨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看,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完善安全设施管理
根据现行标准要求,氨区周围的实体围墙应完整,满足2.2m的高度要求,当利用厂区围墙时,该段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5m。

应设置“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及进入氨区管理制度。

氨区静电释放装置应设置在氨区入口处,与接地网进行有效连接。

按期进行防雷、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测试。

氨区消防器材应纳入全厂消防器材管理,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过期或失效的灭火器材,确保好用。

从根源上杜绝火源是防止氨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有效途径。

氨区内氨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应装设“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张贴符合GBZ158规定的警示标识和职业卫生作业守则。

输送氨的管道系统、设备、阀门、安全设施、泵及其他固定设备均应贴上标签或注明记号以识别所输送的有毒物质,以便作业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设施,降低职业病发生几率。

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选择、布设及定期检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以便作业人员及时掌握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氨气浓度,以判断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等。

风向标的安装应能够显示工作区空气流向,容易观测且远离阻风物体,安装在空旷处,风向标应转动灵活,颜色醒目,在事故情况下为人员疏散、逃生提供依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对氨区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的管理,除应重视对主要设备的管理,也不能放松对氨区内控制室、配电室等辅助设施的管理,严格执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4.2 加强压力容器管理
氨区压力容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纳入全厂压力容器统一管理,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火电厂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应逐台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保管。

应当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

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按期每4年复审一次。

4.3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
火电厂应该对本单位氨区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对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按重大危险源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具体要求,在每年3月底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电厂的主要负责人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氨区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

将氨区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

至少每3年要对氨区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已经进行安全评价并符合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要求的,可不必进行安全评估。

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以及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检验,并做好记录。

4.4 加强应急救援管理
制定氨区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完善、可靠、有效,具有可操作性。

应包括液氨泄漏后与周边居民、单位的联动,及时疏散人员等内容。

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并保持完好。

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及时总结预案的缺陷和不足,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氨区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5 其他
加强氨区的日常管理,要求所有进入氨区的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并不得携带火种,人员进、出氨区后必须上锁。

结语
氨区对于火电厂而言属于比较新鲜的事物,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强化对其的认识;通过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和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严明亮.液氨钢瓶泄漏毒害区域毒害区域估算与应急措施[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05):39.
[2]孔大令.基于ALOHA软件快速模拟液氨泄漏警戒范围[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02):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