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与干预
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精神关爱与心理疏导

创新 ,训练手段不断改进 ,竞赛体制 、规则、设备器械等也在 不 断改进和完善。这些 更新和变革会对青少年运动 员的心理产
确 自身须承担的义务 ,设法将不 良社会 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降至最低 ,预防由此而引发的运动员心 理问题。
三、青少年运 动员的思想教育
( ) 一 教育理念 的完整性
1 成功教育 .
人最可 怕的是 失去生 活 目标 ,没 有 目标 就 失去 了进 取 的 动 力,因此 ,成功教育应伴随运动员成长的全过程。成功教育
( ) 会 性 因 素 三 社
竞 技 体 育 虽 然 有 其独 特 性 和 独 立 性 ,但 参 与竞 技 体 育 活 动
的人 却处于社会大环境中,人 的一切活动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
2 1年第3 J 00 期 中国体育教练员
运动队管理
响和制约 。竞技体育从理论上讲属于上层建筑 ,正是这一属性 使其 与社会环境紧密联 系在一起 ,所有 的社会性 问题无疑都会 反映在体育领域。 因此 。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正视社会现实 ,明
运动 队 管 理
中国体育教练员 I00 1年第3 2 期
对 青 少 年 运动 精 神关 爱 与
● 江苏省徐州市业余体校 郭 振
进入新世纪 ,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使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与道德 建设面临很多新课题 。在体育队伍 中,拥有一大批从事
基 础 训 练 的 青 少 年运 动 员 ,他 们 年 龄 多在 1 岁 以下 , 其 思 想 6
在体育学校中青少年道德素质形成的研究

在体育学校中青少年道德素质形成的研究作者:И•А•契尔加申,А•С•康托也夫,Г•А•葛利果里也夫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摘要:实证证明,在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像理论上证实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在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存在着道德和体育的不平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不能孤立地进行教育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定在专门性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形成的方法和形式,通过强加他们的道德观点、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来完善青少年道德水平是不可能的。
首先,唤起他们良好的善意,揭示出积极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要有意识地影响他们确定正确的心灵自我完善和解脱。
所有这些都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实现、获取心灵体验来完善自我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中的创造性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意识和自我意识来转变社会价值,掌握个人品质。
关键词:教育;青少年;道德素质;青少年体育学校;竞技运动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48102 文献标志码: A在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现阶段中,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公民立场是形成新型人事业的基本任务之一。
社会需要具有独创思维、讲求实际、具有很强的改造和革新能力的成熟个体,因为正是具有在不同社会体制下形成的各种特征和需要的人才是历史进步的必要和充分条件[1]。
这就赋予专家们有责任对这一多层次问题的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道德教育包括道德感觉、信念和行为的统一。
这就是培养人高度的思想性、公民性和积极的生活立场[2]。
可是,正如在研究设计阶段进行的观察中所发现的,国内社会秩序方面的各种原因,以及学校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的某些疏忽,导致了一部分孩子,主要是少年年龄的孩子中出现了负面的性格特征,最经常反映在道德方面缺乏教养,意志品质弱化,在发展性格和个性素质方面存在缺陷,在与他人的关系系统中出现了空白和偏差。
运动员体育道德: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与展望

F e e z e l ( 1 9 8 6 ) 将 体 育 精神 理 解 为在公 正 和 公平 竞 赛基
础 上 表 现 出 来 的 责 任 感 和 友 爱 精 神 。 S h i e l d s 和
kavussanualistair和phillips200661在对17岁以下的不同年龄组青少年运动员的动机类当前关于体育道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型与体育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中采用了现场录像与自曲棍球和冰球等集体项目而对于个人项目的研究则我报告相结合的方法但该研究只是在运动队整体水平上的观察因此在数据分析上也局限于运动队的所2007对网球足球和手球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功能有运动员而没有针对每一个运动员个体的情况
J u l y 2 0 1 3
运动员体育道德 : 概念 、 测量 、 影响 因素与展望
祝 大 鹏
( 武汉 体 育 学 院 健 康科 学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摘 要 : 运 动 员体 育道德 是 当前体 育领 域 的 一个研 究 热 点 , 运 动 员体 育 道德 受到 年龄 、 性别 、 动机 、 道德
第4 7卷 பைடு நூலகம் 7期 2 0 1 3 年 7 月
武 汉 体 育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Vo 1 . 47 No . 7
体育 领域 内对 于体 育 道德 概 念 的界 定 , 不 同学 科
( 社会 学 、 伦 理学 、 心理 学 ) 从 不 同角度进 行 了分析 和概 括, 提 出概 念 并 进 行 相 应定 义 。A r n o l d ( 1 9 8 4 ) 依 据 社
提升运动员的品德与道德修养

提升运动员的品德与道德修养运动员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技体育中,体现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不仅能够为运动员带来更高的成就,还能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本文将从培养运动员的自律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加强团队合作和注重公益慈善等方面来探讨提升运动员的品德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运动员的自律意识自律是运动员成为优秀选手的基石。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做到遵守纪律规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训练秩序。
通过培养自律意识,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专注和目标导向。
同时,自律也能培养运动员的坚韧毅力和意志力,使他们能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始终坚持下去。
二、强化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每个运动员必备的素养。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对手的竞争,还有很多职业化的考验和挑战。
运动员应始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员的决定,不参与任何违规行为和暴力行为。
同时,运动员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教练、队友和管理团队积极合作,共同追求胜利的目标。
三、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集体项目运动员必备的品质。
在团队项目中,每个运动员不仅仅需要发挥个人的才能,还需要与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和团结。
通过加强团队合作,运动员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协作,有效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升运动成绩,还能够培养运动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注重公益慈善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运动员能够传递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
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培养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运动员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回馈社会,为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提升运动员的品德与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体校教练员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方面的作用

专题论坛2019 年 7 月258体校教练员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方面的作用康 虎(贵州省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 贵州毕节 551700)摘 要:随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
体校是为中国体育做人才储备。
体校的教育一般都是注重学生的个人体育项目培养,在教育中容易缺乏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
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学生有优秀的专业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
但对于每一个人,最基础的个人道德品质是必须具备的。
这就要求体校的教练员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体校教育 青少年运动员 体校教练员 道德品行教育引言道德品行是一个人最基础的体现,对于体校的运动员,他们从小就在一个训练密集的地方,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可能比一般的学生不一样,他们更追求对运动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体育成绩。
所以在进行教学当中,教练员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体校的教练员如何对青少年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同时,最大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的教育提高,为国家体育界培养优质人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贡献,是体校教练员的核心价值。
一、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的意义青少年运动员的道德品行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体育人才的素质水平。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思想品德完善的阶段,其中的道德品行教育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道德品行培养中,教练员要认识到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品行的教育意义,在国家层面上是代表了国家的素质水平。
青少年本来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品行就代表了以后国家的精神面貌。
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的道德品行教育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素质水平。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个人来讲,道德品行教育是完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对个人未来的思想观念等都起到基础意义。
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行可以让青少年运动员拥有正确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做很多人生的选择时,能正确的选择。
体育运动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体育运动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竞争和娱乐,同时也涉及到了各种伦理与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重要伦理与道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养生与养性体育运动旨在促进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但当个人追求竞技成功超越了保护自身健康与道德底线时,就涉及到了一个伦理与道德的抉择。
比如一些运动员为了荣誉和金钱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药物滥用,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这种行为不仅操纵了比赛结果,也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在体育运动中倡导养生与养性的理念,强调公平竞争与个人的内在价值。
解决方案:建立更为严格的兴奋剂检测制度,并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强运动员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养生和养性的意识。
二、公平竞争与体裁精神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原则之一,然而,在一些竞技项目中,出现了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例如操纵比赛结果、偷窥对手的战术、使用非法手段干扰对手等。
这些行为不仅剥夺了其他运动员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也违背了体育运动的道德规范。
解决方案: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于操纵比赛与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培养;加强裁判员的专业培训与监督,确保比赛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尊重与包容体育运动要注重尊重与包容,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信仰的参与者,避免歧视和排斥现象的出现。
同时,也要尊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避免不必要的言语或行为伤害。
解决方案:加强对体育运动中的反歧视教育,提倡平等、友好、和谐的运动文化;加强对体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设立投诉与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涉及尊重与包容的问题。
四、社会责任与正能量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个体竞技,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体育运动参与者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然而,有时一些运动员或球迷的暴力行为、排斥与偏见等,都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体育运动中的公平竞争与体育道德

体育运动中的公平竞争与体育道德体育运动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热爱和参与的活动,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享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然而,在体育竞技中,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不仅关系到比赛的结果,也关系到每个参与者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首先,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价值。
体育比赛的目的是通过公平竞争,通过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来决定胜负。
公平竞争要求所有参与者遵守同样的规则和标准,并且按照这些规则进行比赛。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胜利,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哪个社会阶层的运动员,都应该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实力。
其次,体育道德是体育运动的灵魂。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们不仅需要遵守规则,还需要展示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体育道德包括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尊重观众。
运动员应该能够接受胜利和失败,不以胜负论英雄,不以失利论废物,而是能够坦然面对比赛结果,并尊重对手的努力和能力。
此外,运动员还应该对裁判持尊重态度,遵守其决定,并且不使用欺骗或违反规则的手段来获得不正当的优势。
最后,观众也应该以善意的态度观看比赛,不要做出侮辱或伤害运动员和其他观众的行为。
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比赛场上,也在于它们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公平竞争,运动员可以培养自信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也能够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保持对持续改进的追求。
而体育道德则有助于培养正直、公平和友善的品质,这些品质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们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和团结。
人们通过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了解到公平和尊重的重要性,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体育运动中的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它们不仅关系到比赛结果,更关系到每个运动员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同时,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也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

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塑造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该秉持的道德准则,包括公平竞争、尊重他人以及遵守规则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并强调其在塑造个人品格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一、公平竞争是体育竞技中的核心价值公平竞争是体育竞技中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之一。
在比赛中,运动员应该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其他选手,不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获取胜利。
公平竞争体现了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也能够增强比赛的公信力和观赏性。
运动员应该尊重比赛规则,不做任何违背规则的事情,如使用兴奋剂、偷换号码牌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竞技道德,也严重损害了体育运动的信誉。
二、尊重他人是体育竞技中的基本素养尊重他人是体育竞技中的基本道德观念。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应当以礼貌和尊重对待教练、裁判和其他运动员。
不应该用侮辱性言语或攻击性行为对待他人,而应该坚持友好、合作和和睦的态度。
体育竞技不仅仅是比拼实力的竞争,更是一种宣扬友谊和团队精神的方式。
通过尊重他人,建立互信和合作,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增进了比赛的和谐氛围。
三、遵守规则是体育竞技中的底线遵守规则是体育竞技中不可或缺的道德准则。
运动员应该严格遵循比赛规则,不擅自修改规则和比赛程序。
同时,裁判员也应该公正、客观地执行规则,并及时制止和惩罚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
遵守规则不仅有利于比赛结果的公正,也能够培养运动员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体育竞技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只有通过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竞争的公平性。
四、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不仅对个人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首先,体育竞技中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品格。
通过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运动员能够培养自律、团结和拼搏的品质。
体育运动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付出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和感受体育竞技,运动员能够学会坚持、承担责任和克服挑战的能力,这些品质都是塑造一个人完整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与干预
【摘要】:青少年参加体育教育和有组织的体育运动被证明是学习与队友合作、协商并解决道德冲突、发展自我控制、展现勇气和学习诸如公平、忠诚和毅力等美德的载体。
然而,在今天的体育运动中,众多有关不道德行为的报道使人们开始质疑体育运动是品格的“塑造者”这一观念。
很容易就会发现,几乎在所有的运动参与水平中都存在的攻击行为和欺诈行为等事件,且许多违规攻击行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这些无体育道德行为的频繁出现不仅违背了体育运动的主旨,还会使青少年运动员产生消极体验,从而导致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动机的下降或甚至完全退出体育运动。
如何改善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育道德,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许多政治家、教育家和运动心理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社会-心理理论为基础,采取问卷调查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结构,并从个体特质和情境因素这两个方面分析各变量对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干预检验掌握动机气氛情境创设对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修订后的《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包含“社会规范”、“规则裁判”、“完全承诺”、“尊敬对手”和“工具性攻击”5个维度,共25条题项,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可作为测量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有效工具。
(2)个体特质和情境变量及其交互效应对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
个体变量对体育道德取向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任务定向
可正向预测“社会规范”、“裁判/规则”和“完全承诺”维度,负向预测“工具性攻击”维度;自我定向可负向预测“社会规范”、“裁判/规则”、“完全承诺”和“尊敬对手”维度;能力知觉可正向预测“社会规范”、“裁判/规则”、“完全承诺”和“尊敬对手”维度,负向预测“工具性攻击”维度。
情境变量对体育道德取向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掌握气氛可正向预测“社会规范”、“裁判/规则”、“完全承诺”和“尊敬对手”维度,而成绩气氛可负向预测“社会规范”和“裁判/规则”维度,同伴接纳可负向预测“尊敬对手”维度。
自我定向和掌握气氛对“社会规范”有着显著的交互效应。
掌握气氛可调节自我定向对“社会规范”的预测作用。
与其它动机类型的受试者相比,高掌握气氛/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的“社会规范”维度得分最高;高掌握气氛/低自我定向运动员的“社会规范”维度得分明显高于低掌握气氛/高自我定向的运动员;自我定向和成绩气氛对“完全承诺”有着显著的交互效应,成绩气氛可调节自我定向对“完全承诺”的预测作用。
具体来说,与其它动机类型受试者相比,低成绩气氛/低自我定向运动员的“完全承诺”维度得分最高;低成绩气氛/低自我定向运动员的“完全承诺”维度得分明显高于高自我/高成绩气氛的运动员;自我定向和能力知觉对“工具性攻击”有着显著的交互效应。
能力知觉可调节自我定向对“工具性攻击”的预测作用。
具体来说,与其它动机类型的受试者相比,低自我/高能力知觉运动员的“工具性攻击”维度得分最低;低自我/高能力知觉运动员的“工具性攻击”维度得分明显低于高自我/低能力知觉运动员。
(3)接受TARGET结构教学干预策略(实验组)的学生运动员知觉到更多的掌握动机气氛,同时伴随着
任务定向水平的明显提高,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气氛和自我定向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掌握动机气氛对体育道德取向具有积极影响,实验干预后,学生运动员显示出更高的体育道德水平,社会规范、规则/裁判、尊重对手和完全承诺4个维度的后测均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和前测,工具性攻击维度的后测均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和前测;男女之间的体育道德取向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运动体育道德动机气氛同伴接纳目标定向能力知觉体育教育预测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96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3第一部分研究概述13-161问题的提出13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3研究思路14-154研究假设15-16第二部分文献综述16-541体育道德的定义16-182体育道德相关理论18-223体育道德的测量22-274测量的信效度27-325体育道德的影响因素32-456体育道德的实验干预45-517体育道德的复杂性与矛盾性51-54第三部分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量表的修订54-781研究目的与假设54-552研究方法55-583研究结果58-734讨论73-765结论76-78第四部分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预测:个体与情境
78-991研究目的与假设78-802研究方法80-823研究结果82-944讨论94-975结论97-99第五部分掌握动机气氛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99-1091研究目的与假设99-1002研究方法100-1033研究结果103-1064讨论106-1085结论108-109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109-1111结论1092展望109-111附录111-124参考文献124-141后记14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