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概述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一)亚洲概述、东亚和日本、东南亚

世界地理(一)亚洲概述、东亚和日本、东南亚

世界地理(一)——亚洲概述、东亚和日本、东南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过10年的恢复,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至今与美国、欧盟一起成为世界经济“三极”。

据此回答1~4题:1.就国内条件而言,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是A.紧缩军事开支B.加速设备投资和更新C.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D.充分发挥岛国优势2.日本的工业向其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A.南北两端有丰富的能源B.南北两端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C.南北两端农业水平高D.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呈现“饱和状态”3.有关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③侧重发展水利和生物技术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日本的气候表现为A.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B.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D.夏季日本海沿岸多雨,冬季太平洋沿岸多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据此完成5~7题。

5.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6.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7.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8~10题。

8.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9.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10.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11.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A.锡、天然橡胶、油棕B.锡、稻谷、石油C.锡、椰子、石油D.天然橡胶、油棕、稻谷读右图,据此回答12~14题:12.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A.2月份B.4月份C.8月份D.10月份14.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A.越南B.老挝C.泰国D.马来西亚15.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2009年在右图地区投资办厂。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教案一:了解东亚的地理和人文特色目标:通过学习东亚地理、历史和文化,使学生了解东亚地区的人文特色。

关键词:东亚、地理、人文特色、学习、历史、文化学习内容:1. 东亚地理概述: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边界、地形、气候等特点。

2. 著名景点和自然资源:介绍东亚的著名景点、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3. 东亚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东亚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东亚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2. 熟悉东亚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其特色和重要事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东亚地图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介绍东亚的地理特点、著名景点和自然资源。

3. 分组讨论:就东亚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东亚的看法和认识。

4. 汇报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5. 练习: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回答问题并给出评价。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图片等多媒体工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亚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问互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1. 东亚地图、图片、影片等多媒体资源。

2. 东亚地理、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

评估方式:1. 练习题成绩评估:根据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 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汇报的积极程度和内容质量。

教案二:日本文化的介绍和体验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关键词:日本、文化、艺术、历史、跨文化交流学习内容:1. 日本的地理和历史概述: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历史发展等。

2. 日本传统艺术:介绍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茶道、花道、武道等。

3. 日本文化和习俗: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如日本的服饰、饮食、礼仪等。

东北亚局势对我国的影响

东北亚局势对我国的影响

一、东北亚形势格局概述东亚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大致占亚洲的90%左右"。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多种矛盾集中、大国利益交汇的热点地区。

在该区域内,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在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与历史问题、民族矛盾、领土纠纷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各国有加强合作的愿望,但克服上述矛盾并非易事。

六方会谈机制以和平对话,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与矛盾,为东北亚各国和平共处提供了典范,打下了基础。

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发挥组织、参与、斡旋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

其中美国对日本,朝鲜,韩国等的政策也往往会影响东北亚格局的稳定。

日本在最近两年中的一些动作大大加剧了东北亚局势的不稳定,对比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策的转变,借此来分析东北亚局势。

震前日本与东北亚:日本对外四处树敌,与中国争执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与俄罗斯争执于北方四岛,与韩国争执于独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更是借朝鲜半岛危机,不断向周边国家展现其强硬姿态。

2010年末至2011年初,频繁举行日美军演,观摩韩美军演,参加日、韩、美三方会议,一时间核动力航母纵横东北亚海域,半岛局势剑拔弩张,东北亚区域大有干戈骤起之势。

然而,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全力救灾,注意力暂时转向国内,中、俄、美、韩纷纷施以援手,半岛危机暂时缓和。

加之北非利比亚战事突起,缓和了东北亚局势。

震后的日本及东北亚:一个自我意识更强、与美国渐有梳理、与中国嫌隙尚存的日本,一个出现新的政治板块变动的东北亚。

二、当前东北亚格局对中国的政治与安全的影响(一)国家政治利益1. 1997年,由中方起草被俄方认可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宣言》,明确地表述了中俄两国对当前国际关系态势和一系列国际问题的理论共识。

可见在推进东北亚地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倡导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地区新格局的主张己得到俄罗斯等国家的支持2.中国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与几个不同类型国家互为邻居。

亚洲的分区

亚洲的分区

原料来源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思考:日本何种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二、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1、发展迅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2、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现代化水平很 高。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电子、化 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 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据下图分析: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东 亚
冬 背靠 夏 最大 海 的大 陆面 引起 陆 导 温 临最 致 差 大的 大 海洋
冬季蒙古、 西伯利亚 为高压, 海洋为低 压;夏季 形成 亚洲大陆 为低压, 海洋为高 压
冬季 季 风从 风 陆吹 向海 气 所以 候 夏季 显 风从 著 海吹 向陆
6.人口、民族: 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 蒙古国是蒙古族, 日本是大和民族, 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
东亚 的地 形
2.地势西高东 低。东部多 平原、丘陵, 西部多高原、 山地。
3.海岸线曲折, 岛屿、半岛多。 朝鲜半岛是东亚最 大半岛; 日本群岛是东亚最 大群岛 4.大河多自西向东 流入太平洋。
5.气候: 东部—— 季风气候最显著。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亚是世界最典型 的季风气候区。 其成因如何?
读图,完成下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人多地少,农业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 但仍大量进口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国家地理学习方法
1.主导因素法。 如自然地理特征的主要因素。 2.比较法。 有助于掌握区域地理特征。 3.世界之最。 这往往就是典型的地理特征。 4.画简化地图。 有助于记忆地名。

东北亚各国关系及地区热点问题概述 通

东北亚各国关系及地区热点问题概述 通
这一设想的主要特点,一是非东北亚国家——美国在 其中占有了重要一席,二是它与“东盟地区论坛” (ARF)等迄今为止由东盟主导的各种东亚安全合作 对话机制区别开来,反映着西北太平洋地区安全问题 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
从地区局部经济合作的角度 :
其“东北亚”的地理范围界定不是以各主权国家的整 体为单位,而是以各国的实际上参与该地区经济合作 的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为范围。
以台北为中心,2000公里航空半径之间,包括 了朝鲜半岛、菲律宾、冲绳、日本的九州岛、 四国和本州岛的一部分,4000公里航空半径之 间,囊括了关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 等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基地。
从海上看,台湾处于从北起千岛群岛,中经日 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群岛至南部 的印度尼西亚群岛西部的西太平洋航道所形成 的一条弧线的中枢,成为扼守太平洋航道的中 心,是北太平洋与北印度洋之间的战略要冲。
❖ 主讲教师:王晓波,教授
❖ 国际政治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政治系主任, 系党总支书记,国际政治学科主任
❖ 主要讲授东北亚各国关系和地区热点问题的 本质及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东北亚各国关 系和地区热点问题的产生、发展、范围和研 究方法等。
对远东的解释通常有两种:
①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 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 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②原苏联远东经济区 的简称。北起北冰洋, 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 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 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
▪ 在东北亚地区,中美日俄韩五国之间
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 多个三角组成的多面立体几何体,我 们把它称之为东北亚地区五大国之间 的利益交叉体。

高中地理课件-065亚洲概述

高中地理课件-065亚洲概述
湾经过___红___海、__苏__伊__士__运河、 _地___中__海、大西洋到达西欧。
(4)E半岛的气候类型
主要是 热带沙漠气候 。
5.伊朗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与出口国,石油收入占该国外汇总收入 的85%以上,该国农业不发达 。
甲地形区为1000米等高线 分布地区,说出图中甲地形 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简 析其成因
区域地理学习结构
某区域 某国家
位置、范围 主要区域特征(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
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
自 位置范围 然 地形地质 地 气候特征 理 自然资源
经 济
居民
工业 ⑧

⑥⑤


⑨ ①
② ⑿
⑽ ⑾

1 东亚
, 2 东南亚 , 3 南亚
, 4 中亚

5 西亚
, 6 北非
自然带:荒漠带
成因:四周高大山脉阻挡 了湿润气流的进入,因此 甲地干旱少雨。
拓展
亚洲大陆40°N地形剖面图
(2)经纬度位置 11ºS~81ºN , 26ºE~169ºW
26°E
81°N
跨寒温热三带 169°W
11°S
(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
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东临太平洋,西临地中海
1.在右侧的亚洲空白图中填绘以下内容。
(1)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 两洲的分界线,亚洲与北美 洲的分界线,大洋洲的位置。
,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8 欧洲西部 , 9 欧洲东部和北亚
, 10 北美

11 拉丁美洲 ,12 大洋洲 ,13 南极洲

“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亚洲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和共性

亚洲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和共性

亚洲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和共性一、概述亚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之一,包括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些文化和传统是由长时间的历史和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塑造的,同时也受到社会和政治变迁的影响。

因此,亚洲文化和地域表现出了多样性和共性。

二、东亚文化和地域多样性和共性东亚是亚洲文化和地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台湾地区是东亚文化的代表。

1.文化多样性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东亚地区的代表,如中国画、诗歌、雕刻和工艺品等。

与中国相邻的朝鲜和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在许多方面相似,但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2.地域共性东亚的气候、地理和自然环境都有一些共性。

东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半球,属温带季风气候,这意味着春季和秋季天气宜人,冬季和夏季则寒冷或潮湿。

这个分布区域也位于火山带上,因此,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比其他地区更加频繁。

三、南亚文化和地域多样性和共性南亚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

1.文化多样性南亚有众多文化,宗教、语言、艺术和食物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

例如,印度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地区之一,它的宇宙观、哲学、语言和文学都有深厚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影响。

食物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咖喱风味的印度菜、饭团的尼泊尔菜、烤肉的巴基斯坦菜等。

2.地域共性南亚拥有非常相似的自然环境,有着中国的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特征是台风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密集发生地。

四、东南亚文化和地域多样性和共性东南亚拥有成百上千个岛屿、多民族和宗教,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1.文化多样性东南亚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巴厘岛的文化、越南的水上生活文化、菲律宾的舞蹈文化等。

东南亚的文化也被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信仰所影响。

亚洲简介

亚洲简介

2,发达的经济 , (3)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临海型工业分布: 临海型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京滨,名古屋,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即:京滨,名古屋, 阪神,濑户内,北九州五个工业区. 阪神,濑户内,北九州五个工业区. 工业由集中趋向分散: 工业由集中趋向分散: 向国土的南北两端(九州岛南部和本州岛东北部) 向国土的南北两端(九州岛南部和本州岛东北部) 扩展—— ——由临海型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 扩展——由临海型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 工业原料来源: 工业原料来源: 石油――中东,东南亚; 煤炭――中国, ――中东 ――中国 石油――中东,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巴西 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 棉花――中国, ――中国 棉花――中国,美国
同等情况下,日本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小的原因是什么? 同等情况下,日本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小的原因是什么?
2,发达的经济 ,
(1)发展条件 )
有利条件——人力资源丰富,素质高;科 人力资源丰富,素质高; 有利条件 人力资源丰富 技水平高;岛国多优良港湾. 技水平高;岛国多优良港湾.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缺乏;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对外依赖性强. 对外依赖性强. 发展途径——利用便利的海运,优质人力 发展途径 利用便利的海运, 利用便利的海运 和高科技,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和高科技,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最大贸易国为美国, .(最大贸易国为美国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最大贸易国为美国,其 次为亚洲和西欧) 次为亚洲和西欧)
高山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入

等农
产品的主要产区。
【考点1】
东亚地区概况
依据下图中信息回答 (1) ~ (2) 题。 ( 图中圆圈大小表 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 示进口)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东 亚 地 形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人口众多 都是黄种人
东 亚 的 主 要 民 族
南海 D
东亚
80°E 50°N
140°E 20°N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1、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的范围 :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 2、范围
临海国: 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 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 日本(首都东京)
中国 寒冷 山地 内陆 西北 干燥 高原 蒙古
草地
畜牧业 稀少 不便 畜产品 加工业
五、东亚地质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巩固练习
1、东亚位于 亚洲 东部,太平洋 的西侧 ,最大 的半岛是 朝鲜半岛 ,最大的群岛是 日本群岛 ;居民 绝大多数为 黄色 人种。 2、东亚地势 西高东低 ,河流大多 从西往东 太平洋 。 3、东亚大部分地区属 季风 风,夏季盛行 东南 风。 4、东亚沿海一带是世界 水稻 气候,冬季盛行 西北 茶叶 、 蚕丝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C
(2)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 是( C )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考点2】
东亚季风气候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质检)读图,下列地理现象的原理与东 亚季风的成因有关的是( )
世界地理 之
东 亚
世界地理分区
欧洲东部和北亚 西部 中亚 东亚 北非 西 亚 南
南 的 非 洲 撒 哈 拉 以

欧洲
北 美
东南亚
大洋洲
拉 丁 美 洲
南 极 洲

乌兰巴托

平壤 北京 东京 首 尔
东 亚 五 国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蒙 古
边 缘 海
日 本 A 海


B
东海 C
A.① C.③
B.② D.④
东亚、中亚
中亚
东亚
二、地形、河流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分析 东亚 的地 势特 点、 海岸 线的 特点
二、地形、河流 1、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 部多平原、丘陵 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 岛等) 3、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汉 族
朝 大 蒙 鲜 和 古 族 族
东亚五国经济特点
中国 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蒙古韩国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日本 经济发达,仅次于美国
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
范围 气候 地形 土地利 人口 交通 经济 用类型 中国 沿海 工农业 温暖 平原 耕地 稠密 便利 沿海 朝鲜 发达 湿润 韩国 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