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影像诊断课件】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影像诊断课件】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组成。 一般只有肾外形在平片上 可见其轮廓,其他器官都 需要造影进行观察。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肾平片
正常人肾长10~15厘米,宽5~8厘米。
肾轮廓
位置相当于第12胸椎和第3腰椎之
间,右肾因受肝脏的影响较左肾位
置略低。肾的位置及大小受不同条
件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如呼吸、肥瘦等均可影响肾位置。
腰大肌
平片上在肾脂肪囊透明影的对比下显
第12肋
外缘
现肾脏的轮廓,有时在肾内缘显现
凹陷的肾门影。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肾腹膜后充气造影
肾的被膜由外向内包括: 肾筋膜、脂肪囊、纤维 膜。腹膜后充气造影显 现了脂肪囊的外形,并 在上方显现三角形或半 月形的肾上腺影。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双肾盂、单输尿管 • 双肾盂、双输尿管 • 双肾盂、双输尿管上段。 • 双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通入尿道。 • 双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下端盲端。 • 单肾盂、双输尿管 • 单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上端盲端。 •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 巨输尿管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图6-2-2 各种输尿管畸形 A.双肾盂,单输尿管 B.双肾盂和双输尿管 上段 C.双肾盂和双输尿管 D.双肾盂和 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通入尿道 E.双 肾盂和双输尿管,有一输尿管扩大,且下端 为盲端 F.单肾盂,双输尿管 G.单肾盂, 双输尿管,其中有一管的上端为盲端
肾发育异常
• 单侧肾:肾一侧缺如
• 马蹄肾:双肾下端相连
图6-1-6 马蹄肾
• 异位肾:肾发育上移过程中受阻。
• 游离肾:肾位置不恒定。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男生殖系统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的基础,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变部位。

对于男性患者,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殖器检查生殖器检查是检查男性患者的生殖器官是否正常的重要环节。

通常需要先让患者排空尿液,然后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

医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检查患者的阴茎、阴囊、附睾、精索等生殖器官。

检查生殖器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检查阴茎:观察阴茎是否前倾、后倾或弯曲等变形情况,触摸阴茎有无异常硬结或疤痕等刺激症状。

•检查阴囊:观察阴囊皮肤是否有红肿、瘀血等异常情况,触摸睾丸有无感觉异常或肿块等症状。

•检查附睾:检查附睾部位是否有肿块、硬结等异常情况。

•检查精索:检查精索部位是否有肿块、硬结等异常情况。

1.2 直肠检查直肠检查是男性患者常规的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可以通过指检来检查直肠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直肠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需要排便清洁肛门,尽量放松括约肌。

•医生需要戴上手套和指套,并注入润滑剂,缓慢插入指套和指指,同时观察直肠壁和前列腺等部位有无异常情况,比如硬结、肿物等。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的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通过检查尿液、血液、精液等生物样本,来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尿液检查是检查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细菌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癌症等病变。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检查:测定尿量、尿比重、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良或不显影者;尿路急性炎症、尿道狭
窄等禁忌
方法:通过膀胱镜将导管插入输尿管内透 视下注入10-25%泛影葡胺约5-10ml,使 肾盂肾盏显影
逆 行 肾 盂 造 影
逆 行 肾 盂 造 影
膀胱尿道造影
CTU简介
尿路CT造影(CTU):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和计算机技 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检查技术和方法也愈来愈多,CTU即尿路 (CT)造影也逐年开展起来。CTU检查是一种可同时显示肾实 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膀胱的立体图像,已成为一种新的非 侵入性检查;方法是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处扫描,一次屏气只 需6~10 s即可完成(运用多排螺旋CT扫描),静脉团注高压给 造影剂60~80ml后常规分别于24S、90S、5分、15~30分钟各扫 描一次,经处理软件重建获得包括肾实质整个尿路的三维立体 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全貌,对输尿管的 变异、畸形、受压及扩张等改变显示清晰。能显示尿路的狭窄 程度,管腔内有无充盈缺损,管壁有无增厚,是否光整等。对 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能显示重复肾盂的位置、重复输尿管的 走行以及重复输尿管开口于膀胱的位置或异位开口于何处。还 可以根据重复肾盂输尿管的显影时间来推断肾功能情况。
尿路平片X线检查(KUP)
尿路造影
⑴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⑵逆行性尿路造影 ⑶血管造影
尿路平片 (KUB)
包括双肾、输尿管及膀胱,为泌尿系常用的初查方法, 常规摄取仰卧前后位片
目的是观察结石、观察腹部钙化 观察肾脏位置与轮廓,作为造影 的对照片,观察肾脏大小、形态 显示尿路不透光结石及钙化 。
图1 肾剖面模式图
正 常 肾 盂 肾 盏
长25~30cm,宽 3~5mm,边缘
正 光滑,有蠕动 常 生理性狭窄: 输 1/肾盂连接部

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表现

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表现
正常肾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肾影长约12-13cm,宽约5-6cm 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 肾脊角正常15-25° 正常输尿管不能显示,膀胱一般也不易成影
精选文本
6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精选文本
7
精选文本
8
KUB
目的:观察结石 观察腹部钙化 观察肾脏位置与轮廓 作为造影的对照片
交处和进入膀胱处 正常输尿管边缘光整,具有柔和感,蠕动
精选文本
19
正常膀胱IVP表现
正常容量为350-500ml 前后位观察,充盈较满的膀胱呈类圆或横置的椭圆形 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边缘光滑整齐 其顶部可以略凹,系子宫或乙状结肠压迫所致
精选文本
20
正 常 IVP
精选文本
21
逆行尿路造影表现
与排泄性尿路造影不同,逆行尿路造影不能显示 肾实质
分钟显影最浓 肾小盏分为两部分:体部和穹窿部 肾大盏分为三部分:顶端、峡部、基底部 肾盂形态有:喇叭状、分支型、壶腹型
精选文本
17
正常肾盂、肾盏表现
分枝型肾盂
正常多见
精选文本
壶腹型肾盂
18
正常输尿管IVP表现
输尿管: 注入对比剂后30分钟后,解除腹部压迫带后,输尿管显影,
全长约25-30cm,宽度约为3-7mm 可分为三段: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三个生理狭窄: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缘即与髂血管相
30
正常MRI表现
平扫:T1WI:肾皮质信号较髓质高 T2WI:肾皮、髓质为高信号
增强:肾实质强化时信号升高 MRU:正常时类似于尿路造影片,梗阻时可显示扩张的
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均呈高信号
精选文本
31
异常影像学表现

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照像前一日口服缓泻剂可排除肠管气 体及粪便,提高影像质量。
整理ppt
一、检查方法
2、静脉肾盂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
原理:含碘造影剂与体内血浆蛋白结合后 通过肾脏排泄。 造影剂: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是泛影葡胺或 碘苯六醇、碘异酞醇、碘葡罗胺等。
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放射科
整理ppt

尿 系 统 毗 邻 关 系

Ö泌尿系统包括: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Ö特点: 1.均属软组织器官,无自然对比。 2.含碘造影剂几乎全经肾脏排泄。 3.疾病种类繁多,多种检查方法常 常并用。
整理ppt
序--肾脏解剖
位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水平,在侧位肾 脏与脊柱重叠。
整理ppt
一、检查方法
7、UCG 该检查手段具有方便、价廉、无
放射性辐射等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 特别是对肾脏、输尿管、膀胱检查常 可确诊。
整理ppt
一、检查方法
8.CT
CT具有较高的 密度分辨率,能 清晰显示肾脏内 部结构及与周围 组织器官的关系。 平扫:不能分辨 肾皮质及髓质。
整理ppt
一、检查方法
肾脏上下有一定移动度, 但不超过一个 椎体。
肾脏长轴与脊柱纵轴夹角为肾脊角,一般 15-25度。右大于左,男大于女。
整理ppt
序--肾脏解剖
肾动脉一般起自第2 腰椎水平。
肾门自上向下排列: 肾动脉、静脉、肾盂, 自前向后为肾静脉、 动脉和肾盂。
肾被膜自内向外为纤 维膜、脂肪囊、肾筋 膜。
序--输尿管解剖
长度:25-30cm,直径:3-7mm 三个狭窄: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越过骨盆边缘处 膀胱入口处 三段:腹段、盆段、壁内段。

泌尿生殖影像诊断

泌尿生殖影像诊断

统 放 射
头,形成溃疡,并进而累及肾盏,然后波 及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泌尿系结核
5.肾结核常可使肾功能减退,以致静脉肾盂 造影时显影延迟;
6.它可破坏肾盏、肾盂而使其轮廓不规则或 扩张变形;
7.侵及输尿管,可使其粘膜发生渍疡,以致
泌 管腔宽窄不均;
尿 系 统 放
8.膀胱受累后,出现粘膜溃疡,久之因纤维 组织增生而挛缩。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肾脏
1.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密度均匀,略高于肾周脂 肪密度。
2.外形呈扁豆形,外缘光滑,内缘中部稍凹,为肾 门所在。
3.上极位于第12胸椎上缘水平,下极在第2 腰椎的
泌 下缘水平(T12~L2),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
尿 系
4.长度12~13cm(约为相邻三个腰椎体包括椎间隙
7.肾小盏末端在切线位呈杯口样凹陷,正面为圆形 喇叭口状,边缘清楚锐利;
8.肾盂与肾盏的形状、数目变异很大。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输尿管 1.输尿管造影充盈后,显示为光滑的长管状影,长 约25~30cm,宽约0.3~0.7cm。 2.分段: 腹段:与肾盂相连,向下走行于腹膜后间隙,脊 柱两侧,在骶髂关节内侧越骨盆; 盆段:略向外行,再向内行入膀胱; 壁内段:由外上向内下穿越膀胱壁,进入膀胱三 角区。
泌尿系统的影像诊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泌尿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
• 普通X线检查(KUB)
造 影 检 查 ( IVP,RP, 膀胱及尿道造影)
• 超声检查

• CT检查
尿
系 统

《影像诊断学》教学课件:10 泌尿系统3--膀胱

《影像诊断学》教学课件:10 泌尿系统3--膀胱
潞河医院放射科
异常影像表现
USG:腔内异常回声、壁厚度异常、外形异常等 CT:
腔内异常密度:结石、血块等(可随体位移动 、无增强,与肿瘤鉴别)
形态异常 壁异常增厚:
弥漫性:炎性或慢性尿路梗阻引起的膀胱挛缩,充 盈良好时壁厚大于5mm(充盈1mm,排空后3mm)
局限性:肿瘤、息肉
wai潞河医院放射科
泌尿系统影像诊断 --膀胱
潞河医院放射科 李艳翠
810703209@
主要内容
检查方法与正常解剖 异常表现 常见疾病诊断
潞河医院放射科
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
X线平片:仅用于膀胱阳性结石 膀胱造影:静脉性、逆行性
单纯逆行性膀胱造影少用,多位IVP时延迟摄膀 胱片
可分别摄仰卧、俯卧位片,观察后壁、前壁情 况
膀胱癌
【临床与病理】 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 移行细胞癌呈乳头状生长,故称乳头状癌,自
膀胱壁突向腔内,常侵犯肌层,部分肿瘤呈浸 润生长,造成膀胱壁增厚,膀胱癌易发生在膀 胱三角区和两侧,少数肿瘤有钙化,局部侵犯 和远处转移 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
潞河医院放射科
膀胱癌
潞河医院放射科
慢性膀胱炎
CT: 壁均匀厚、强化不明显,腔小
USG: 壁均匀增厚,腔容积变小
MRI: 增厚膀胱壁T2WI上信号较低(纤维丰富) 强化不明显
潞河医院放射科
潞河医院放射科
膀胱憩室
多为后天性,常见于小尿路梗阻者
为膀胱壁局限膨出,常多发,可继发感染、结石
造影:突出于膀胱轮廓的囊袋状结构,边缘一般光 整
异常影像表现
膀胱造影异常表现 充盈缺损:膀胱腔内对比剂不充盈区(结节、 菜花状),可见于肿瘤、血块、息肉、结石、 增大的前列腺压迫 外形不规则:如膀胱腔缩小、边缘锯齿状改变 、囊袋状凸出,见于膀胱挛缩、假性憩室、憩 室等 对比剂返流:逆行造影时造影剂进入输尿管, 见于先天异常、神经源性膀胱、感染、尿道梗 阻等

女性泌尿系统带多图

女性泌尿系统带多图

A
B
C
A: T2WI 横断面;B: T2WI矢状面;C: T2WI冠状面
多发子宫肌瘤(图)
(二)子宫内膜癌(1) 第三节
【临床与病理】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 病理上腺癌占绝大多数 肿瘤最初位于子宫内膜,其后向外侵犯子宫肌,并可向下延伸侵犯宫颈, 穿破浆膜后,能直接累及宫旁组织、膀胱和邻近肠管 淋巴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途径
正常子宫MRI(图)
(四)正常MRI表现(2) 第三节
卵巢 绝经期前女性96%可识别出正常卵巢 绝经后妇女卵巢多难以识别 T1WI上,卵圆形均匀低信号结构,不易与临近含液肠曲鉴别 T2WI上,其周边卵泡呈高信号,而内部的中央基质呈低信号 无论T1WI或T2WI上,输卵管均难以识别
正常子宫和卵巢MRI(图)
异位妊娠声像图(图)
子宫(UT)增大,右附件区可见妊娠囊(GS)
葡萄胎声像图(图)
五、妊娠与计划生育(4)第三节
(七)前置胎盘
(八)胎盘早期剥离
内出血型,当出血贮积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而未外流者, 超声见胎盘增厚;绒毛膜板向羊膜腔突出;胎盘与子宫壁 之间的血肿呈半月形或带状无回声区,若出血时间较久, 无回声区内有点、斑状回声 外出血型,血液由子宫颈口向外流出,超声检查子宫壁与 胎盘之间无明显无回声区,此时诊断要结合病史并在短期 内复查
(一)子宫平滑肌瘤(5) 第三节
【影像学表现】 MRI
继发变性者取决于变性的性质及范围,MRI表现也可各异。有钙化者在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囊性变时T2WI呈高信号;红色变性者在T1WI信号 略增高。在T2WI上,肌瘤的周边有时可见高信号环状影,代表扩张的淋巴 管、静脉或水肿
多发子宫肌瘤(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壶腹型肾盂CT平扫、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CT:
肾脏
平扫: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 均匀,CT值30-50Hu。 增强:注药后1分钟肾皮质明显强化,2分 钟肾髓质明显强化,CT值达80-120Hu,510分钟肾盏、肾盂明显强化。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3、膀胱结石
常位于盆腔 中线耻骨联 合上方圆形 或椭圆形高 密度影,典 型表现呈年 轮状,位置 可移动。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4、尿道结石
多位于男性后 尿道,呈黄豆 大小,正位与 耻骨联合重叠。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三)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临床表现 为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血尿,可为镜 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全身症状主要包括低热、乏力、消瘦等。
早期妊娠,避免胎儿照射。
其他:多发性骨髓瘤、嗜铬细胞瘤等。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方法: 检查前准备:首先肠道准备,造影剂过敏实验。
摄仰卧位腹部平片。 下腹部应用加压带阻断输尿管后,于静脉内诸如注入 碘造影剂,成人20ml。 分别于注药后1-2分钟、3-5分钟、7分钟、15分钟和30 分钟摄双肾区片,根据显影情况延时摄片,肾盏肾盂显 影良好后松开腹带,摄全腹片观察输尿管及膀胱情况。
长度:25-30cm,直径:3-7mm 三个狭窄: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越过骨盆边缘处 膀胱入口处 三段:腹段、盆段、壁内段。

序--膀胱解剖
位置: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合之后 毗邻:前方:为耻骨联合 后方:女性:子宫颈及阴道 男性:直肠 上方:女性:子宫 男性:肠管 形态:与膀胱充盈状态有关,膀胱壁 厚度1-3mm.


膀胱体积挛缩、尿液返流。一侧肾不显影合并对 侧肾积水。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CT:
平扫早期显示单个或多个小脓腔、位于皮质,边 缘不规则,可有钙化。 增强显示造影剂充填,不或可与肾盏、肾盂相连, 如肾功能受损严重,应延迟扫描。 晚期肾呈桑葚样或苜蓿叶状变形,肾皮质变薄。 输尿管壁增厚、钙化, 膀胱壁弥漫增厚,不规则,可见钙化。
MRI: T1WI像:皮质信号高于髓质。 T2WI 像:皮髓质信号难以分辨。肾窦
脂肪组织在T1WI像、T2WI像上均呈高信号 或中等信号,肾动、静脉呈低信号。
腹主动脉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期:显示肾动脉位于 L1-2椎体水平,一般分前后两支, 前支较粗,发出上段、上前段、下段、下前段,后支发出后段 动脉,各支分别供应相应肾段。 肾段动脉发出叶间动脉、再分为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
它是泌尿系统常用 的检查方法,不仅
可观察肾盏肾盂输
尿管及膀胱内腔解 剖形态,重要的是 还可了解肾脏的排 泄功能。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适应症: 凡疑有肾、输尿管、膀胱病变时,或不 能解释的泌尿系统症状,均可作IVP发现或 除外病变。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禁忌症:
对碘过敏及过敏道:舟状窝、海绵体部、球部。 后尿道:膜部、前列腺部。 最长部分:海绵体部 最宽部分:球部 最窄部分:膜部
一、检查方法
1、普通X线平片 ( KUB ) 又 称 腹 部平片,一般上 缘包括膈肌、下 缘包括耻骨联合。
一、检查方法
包括两侧肾区、中下腹部、盆腔,以 及这些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它是泌尿系 统常用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 态、位置,显示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和钙化。

转归:好转或全肾钙化功能丧失形成自截肾。
平片:正常、肾影 增大或缩小、钙化。 肾钙化:发生率 8.4%,形不同,可 为全肾或肾大部弥 漫性钙化,伴肾功 能完全丧失,称 “自截肾”。亦可 为云朵状钙化。另 一种为不规则、无 定形散在或比较局 限的斑点状钙化。
肾结核X线平片表现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1、肾结石 平片:单侧 或双侧,桑 葚状、珊瑚 状和分层状 为典型表现。 侧位与脊柱 重叠。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IVP: 目的是判定 结石确切部 位,发现阴 性结石,观 察肾脏排泄 功能。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CT:一般不需CT检查,但CT发现肾结
石的分辨率比X线平片高得多,可作为 X线的重要补充,CT可以发现阴性结石, 螺旋CT或连续薄层扫描可发现3mm以下 的结石。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输尿管:(略)。
膀胱: 平片:正常膀胱呈软组织影,缺乏自然对 比,显影不佳。 膀胱造影:充盈良好者,表现为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横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充盈不良者表现为边缘呈锯齿状。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膀胱
CT:平扫显示膀胱壁厚薄均匀,其正常厚度23mm,内外缘光整,内为均匀的水样密度,外为 低密度脂肪组织;增强显示膀胱壁均匀强化,随 着造影剂经肾排空,尿液内混合造影剂出现液平 面。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四)泌尿系肿瘤
肾肿瘤和膀胱肿瘤多见,原发输尿管
肿瘤少见,临床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腹
部包块出现,部分病人查体发现。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肾肿瘤:
有良恶性之分,90%为恶性,按部位分肾实质肿 瘤和肾盂肿瘤,前者以透明细胞癌多见,后者以 移行细胞癌为主,又称乳头状癌。小儿以肾母细 胞瘤多见。
注:药物性肾动脉造影可用于肾良恶性肿瘤鉴别或 配合做肾静脉造影。
一、检查方法
6、肾静脉造影: 对诊断肾静脉疾患,如肾静脉内血栓、 瘤栓形成及肾内外肿块压迫肾静脉等,尤 其对诊断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合并症---肾静 脉血栓有较高的特异性。
一、检查方法
7、UCG 该检查手段具有方便、价廉、无 放射性辐射等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 特别是对肾脏、输尿管、膀胱检查常 可确诊。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肾小畸形CT增强前后扫描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肾萎缩
异位肾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肾 单 发 囊 肿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多囊肾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一)先天性发育异常 输尿管: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最多见,其次可见 输尿管囊肿、腔静脉后输尿管、输尿管 异位。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一、检查方法
9.MRI:
平扫: SE 序列,特点是可以多角度进 行 T1WI 和 T2WI ,必要时应用脂肪抑制 技术。
增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马根维 显)剂量0.1-0.2mmol/Kg体重。
一、检查方法
MRU:重T2快速采集弛豫增强序列。 原理是水(尿)的T2值(300-500ms)大于 体内其它器官,也远远大于所使用的TE值,因 此腹腔内器官信号被压低,而尿液(水)仍保 留高信号,从而达到水成像的效果。 (磁共振尿路成像)主要用于查找尿路梗阻 的病变部位和性质,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 无需对比剂。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病理变化
病理肾结核:
结核杆菌位于肾皮质,无临床症状,多数可以自愈;

临床肾结核:
结核杆菌到达肾乳头处,形成干酪性坏死形成脓 腔,侵及肾盏肾盂;形成一个或多个脓腔,脓肿周围 结缔组织增生,肾盏肾盂狭窄、闭塞;

结核性脓肾:
脓液随尿液流动侵及输尿管和膀胱,输尿管溃疡、 增生呈串珠状、膀胱呈挛缩状,此时对侧肾积水。
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放射科
泌 尿 系 统 毗 邻 关 系

泌尿系统包括: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特点: 1.均属软组织器官,无自然对比。 2.含碘造影剂几乎全经肾脏排泄。 3.疾病种类繁多,多种检查方法常 常并用。
序--肾脏解剖

位于第 12 胸椎至第 3 腰椎水平,在侧位肾 脏与脊柱重叠。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鉴别诊断: 先天性发育异常诊断关键是认
识本病,肾缺如的诊断首先应该排除游走肾及 肾下垂等疾患,游走肾主要指肾脏于腹腔内活 动度很大,肾下垂指肾脏上下活动超过一个椎 体;先天性小肾应该与慢性肾脏疾患所致的肾 萎缩及肾血管病变所致的肾萎缩鉴别,先天性 小肾一般单侧,肾脏肾盂输尿管及血管均细小; 慢性肾脏疾患所致的肾萎缩肾形态不规则,可 见瘢痕切迹,肾血管病变所致的肾萎缩临床上 多有肾性高血压,听诊腹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造影可见肾动脉狭窄而确诊。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双 肾 鹿 角 状 结 石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2、输尿管结石 平片:一般为圆形 或椭圆形,边缘光 滑,少数呈桑葚状、 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不光滑。结石长轴 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多在三个狭窄处。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IVP:平片疑 诊、了解梗阻 及观察肾脏功 能、与输尿管 外阴影鉴别, 寻找阴性结石, 术前准备。
一、检查方法
3、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 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良者。 4、膀胱及尿道造影:
包括顺行性及逆行性造影。
一、检查方法
5、肾动脉造影:
诊断肾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病变 进一步明确肾脏肿瘤的性质或已确诊恶性肿瘤行
术前栓塞或永久栓塞者
肾脏创伤的确诊 肾脏移植术前、后检查及治疗
输尿管钙化: 与肾钙化并存, 呈线状、与输尿 管走行一致。 膀胱钙化: 少见,可呈线状。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IVP:脓肿形成--压迫肾小盏穹隆部圆钝且边缘 不整, 脓肿侵及肾小盏----可见一个或多个边 缘不规则的囊腔与肾小盏相通,邻近肾小盏变形、 破坏---- 继续发展肾盂积脓造成肾脏不显影。 输尿管呈串珠状。
MRI:膀胱内尿液呈均匀信号和长T2高信号,膀
胱壁的信号强度在T1WI和T2WI像上分别高于和低 于腔内尿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