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b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聚氨酯灌浆材料检测报告

聚氨酯灌浆材料检测报告

聚氨酯灌浆材料检测报告一、引言二、材料信息本次检测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样品包括两种类型:A组分聚氨酯树脂和B组分聚氨酯固化剂。

其中,聚氨酯树脂的主要成分为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填料,而聚氨酯固化剂主要由胺类化合物组成。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1.化学成分检测:采用红外光谱仪对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树脂和固化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组分和主要成分含量。

2.物理性能测试:a.硬度测试:使用一个数字硬度计测量聚氨酯灌浆材料的硬度,以评估其质地和坚硬程度。

b.弯曲强度测试:通过在一定距离上施加压力探测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以评估其强度和韧性。

c.拉伸强度测试:使用一个万能拉伸试验机检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拉伸强度,以评估其抗拉性能。

d.动态力学分析: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测量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动态性能,如储能模量和约束层厚度等。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1.化学成分:经红外光谱仪分析,A组分聚氨酯树脂的主要成分为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填料,占总量的90%以上;B组分聚氨酯固化剂主要由胺类化合物组成,占总量的80%以上。

两种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

2.物理性能:a.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灌浆材料硬度为80-90A,可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b. 弯曲强度测试显示,聚氨酯灌浆材料在施加500N的压力下,变形不超过5mm,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c.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5-20MPa,满足工程的要求。

d.动态力学分析显示,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约束层厚度,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

五、结论和建议根据对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检测结果和分析1.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靠性。

2.材料的物理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具备一定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在工程实际使用中:1.按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正确储存和调配聚氨酯灌浆材料,确保其化学稳定性和有效性。

2.使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确保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充实度。

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的性能测试与验证

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的性能测试与验证

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的性能测试与验证1. 引言数据库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和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设计数据库备份方案时,需考虑到备份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的性能测试与验证,以确保备份方案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快速、可靠地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2. 性能测试目标在开始性能测试之前,需明确以下目标:- 备份方案的时间消耗:测试备份方案在同一硬件环境下的备份时间长短。

- 恢复方案的时间消耗:测试恢复方案在同一硬件环境下的恢复时间长短。

- 系统负载:测试备份和恢复过程中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情况,如 CPU 占用率、磁盘读写速度等。

- 备份文件大小:测试备份方案生成的备份文件的大小。

- 容灾方案:测试备份方案是否能够保证数据可靠性,并验证备份文件的完整性。

3. 性能测试步骤3.1 选择测试环境选择一个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并配置相同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环境。

3.2 备份性能测试首先,在测试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具有大量数据的测试表,以模拟实际备份环境。

然后,开始备份性能测试,记录备份所花费的时间,并关注系统负载情况。

可以尝试不同的备份策略,如完整备份、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比较它们的备份时间和备份文件大小。

3.3 恢复性能测试在备份性能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恢复性能测试。

采用不同的恢复策略,并记录恢复所花费的时间,并关注系统负载情况。

3.4 容灾方案验证在完成备份和恢复性能测试后,进行容灾方案的验证。

即验证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恢复备份文件到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中,并进行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校验。

3.5 性能分析和优化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如果备份或恢复过程中存在性能瓶颈,可以考虑调整备份策略、增加硬件资源或采用其他性能优化方案。

4. 性能测试的关注点在进行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的性能测试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要点:- 数据库负荷:测试期间数据库的负荷情况,包括查询、更新和插入等操作,以验证备份恢复过程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目录1.概述 01.1编写目的 01.2测试内容 02.性能测试策略 02.1方法 02.2流程 (1)2.3工具 (1)2.3.1性能测试工具 (1)3.性能测试环境 (1)3.1网络拓扑图 (1)3.2软硬件环境 (1)4.性能测试指标 (2)4.1性能指标关注点 (2)4.2性能指标详解 (2)4.2.1业务性能指标 (2)4.2.2应用服务器性能指标 (3)4.2.3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3)4.2.4性能指标参考 (4)5.测试场景 (4)5.1存量数据 (4)5.2测试场景设计 (5)5.2.1单交易基准测试 (5)5.2.2单交易并发测试 (5)5.2.3混合场景并发测试 (6)5.2.4稳定性测试 (8)6.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8)6.1进度计划 (8)6.2人员安排 (9)7.风险评估 (9)1.概述1.1编写目的本测试方案用于指导XXXX系统的性能测试工作。

本文主要描述了性能测试范围、性能参考指标以及使用的测试方法,以便于性能测试实施人员有依据性地对系统展开性能测试,根据实际的性能测试结果数据考察系统的相关指标情况,以便于开发对系统实施相关的调优工作,以及项目相关人员对系统的性能有个客观的评估。

1.2测试内容依据XXXX系统的关键业务及功能使用的频繁程度,制定以下功能点为本次性能测试范围,以及对应需满足的性能指标:2.性能测试策略2.1方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编写特定的测试脚本,使用多用户并发,模拟对XXXXX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持续并发访问操作,并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等相关信息,以及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

2.2流程系统性能测试范围及指标分析->制定测试场景->编写测试脚本->准备测试数据->准备测试环境->执行测试场景->收集测试结果数据->测试结果分析->测试报告输出。

dperf测试方法

dperf测试方法

dperf测试方法概述dperf(Data Performance)是一种用于评估数据性能的测试方法。

它可以通过模拟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各个环节,来检测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空间。

本文将介绍dperf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步骤和常见应用场景。

一、基本原理dperf测试方法基于模拟真实场景中的数据流动过程,通过测量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各个环节的性能指标,评估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具体来说,dperf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测试环境搭建:根据实际需求搭建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试数据准备: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测试数据应尽可能贴近真实数据,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测试参数设置:根据测试目的和需求,设置合适的测试参数,如数据传输速率、存储容量、处理能力等。

4. 测试执行:根据设定的测试参数,执行测试任务。

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控和记录各个环节的性能指标,如传输速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5.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数据和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空间,提出改进措施。

二、测试步骤dperf测试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测试目的和需求: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需求,如测试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存储容量等。

2. 搭建测试环境:根据测试需求,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

包括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3. 准备测试数据:选择合适的测试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测试目的和需求,设置合适的测试参数。

如设置数据传输速率、存储容量、处理能力等。

5. 执行测试任务:根据设定的测试参数,执行测试任务。

监控和记录各个环节的性能指标。

6.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空间,并提出改进措施。

数据库性能评估指标与测试方法研究

数据库性能评估指标与测试方法研究

数据库性能评估指标与测试方法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应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库性能的优化是保证系统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对数据库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各种常见的数据库性能评估指标以及测试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评估和测试数据库性能。

1. 数据库性能评估指标1.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接收用户请求后,执行请求所需的时间。

这是衡量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指标,响应时间越短表示数据库性能越好。

1.2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数据库系统每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事务或查询数量。

较高的吞吐量表示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1.3 并发性:并发性是指数据库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请求的能力。

较高的并发性意味着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较高的系统可用性。

1.4 扩展性:扩展性是指数据库系统能够通过添加更多的硬件资源来提高性能的能力。

一个好的数据库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在用户需求增加时快速扩展以保持性能。

1.5 容量:容量是指数据库系统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对于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来说,拥有足够的容量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2.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2.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将数据库系统置于高负载条件下进行测试,模拟多个并发用户或应用程序向数据库发送请求。

通过观察数据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可以评估其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维持稳定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2.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逐渐增加负载来测试数据库系统的性能极限。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数据库系统的瓶颈,了解数据库在承受高负载时的表现。

2.3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是评估数据库系统在不同数据量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逐步增加数据量,观察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变化情况,可以帮助确定数据库的最大容量以及它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2.4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验证数据库系统在处理错误和异常情况下的行为。

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推荐

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推荐

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推荐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数据库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数据库系统并不容易构建。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开发和部署之前,进行数据库性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帮助您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评估和优化数据库系统。

1. Apache JMeterApache JMet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Java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对Web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

它可以模拟多个用户并发访问网站,并测量网站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作为一个开源工具,JMeter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元件,如HTTP请求、数据库查询、FTP、Web服务等,可以满足大多数的性能测试需求。

此外,JMeter还支持分布式测试,可以在多个机器上同时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负载能力。

2. Apache Bench (ab)Apache Bench是Apache HTTP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集,旨在测试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能力。

它可以发送并发请求到服务器,并测量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连接数等指标。

虽然Apache Bench主要用于HTTP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但也可以用于测试数据库的性能,特别是对于Web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性能测试。

3. pgbenchpgbench是PostgreSQL数据库系统自带的一个基准测试工具,可用于测试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能力。

它模拟了一个简单的负载,并执行一系列的事务操作,如插入、更新和删除等,然后测量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pgbench可以根据自定义的工作负载进行配置,从而更好地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并帮助开发人员和管理员评估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SysBenchSysBench是一个跨平台的多线程基准测试工具,可用于测试数据库的性能和系统的负载能力。

它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如MySQL、PostgreSQL、Oracle等,并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基准测试,如CPU、内存、文件IO、数据库事务等。

软件测试有哪些类型

软件测试有哪些类型

软件测试有哪些类型软件测试是指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检查、评估和验证的活动,旨在发现和修复潜在的软件缺陷和问题。

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专注于软件的不同方面和特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软件测试的几种主要类型。

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最常见的软件测试类型之一,它专注于评估软件是否按照功能规格说明书中所述运行。

这种测试检查是否满足用户预期的操作行为和功能,以保证软件在实现其预定功能方面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功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尝试使用所有功能,并检查其是否按预期工作。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探索性测试、边界测试、错误推测测试和要素测试等。

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对软件系统外部特征(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负载容量和稳定性)的测试。

这种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操作场景和工作负载,以评估软件系统在不同负载和处理能力下的性能表现。

常见的性能测试类型包括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容量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可扩展性测试。

3.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类型,指对软件系统中所有安全方面的检查。

它主要涉及测试数据的保护,特别是在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方面的数据安全。

安全测试的目的是检查软件的漏洞,以评估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常见的安全测试类型包括渗透测试、漏洞扫描、授权访问测试和合规性测试等。

4.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在各种不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下的展示能力,以确保系统可以接受和处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不同浏览器和系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从移动设备到桌面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种测试涉及到测试软件在不同平台、不同浏览器类型和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展示能力。

通常,测试人员会检查软件与其他软件、网络环境和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

5. 用户验收测试用户验收测试是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测试的一种类型。

它被用于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客户所要求的所有功能和业务需求。

这种测试由最终用户执行,并在软件系统实现之前进行验证。

它主要测试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以及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是衡量软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效率和资源消耗情况。

在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是评估系统性能的过程。

下面将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在接收到请求后,从开始处理到返回结果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响应请求。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或事务的数量。

吞吐量较高代表系统处理能力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请求。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和支持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越高,表示系统在负载下的承载能力越强。

4.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对于网络应用程序来说,带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可以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延迟。

5.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处理器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

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可以提高性能并减少资源浪费。

6. 可扩展性(Scalability):可扩展性是指在增加负载或用户数量的情况下,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服务器或资源,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7.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个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可以持续提供服务并减少中断时间。

8.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运行,不出现错误或故障。

一个具有高可靠性的系统可以减少用户产生不愉快的经历。

9. 容量(Capacity):容量是指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或处理的最大数据量。

容量与性能相关,通常被用于评估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资源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蔡建成
班級:四機三甲學號:98305325 指導教授:葉賜旭
一、引言
數控機床的精度是機床的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影響工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用低精度機床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是機床生廠商和機床使用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因此,提高數控機床精度的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而影響機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對加工工件精度影響最大的是機床的幾何誤差。

提高機床精度,減小誤差有兩條途徑:其一是誤差預防,其二是誤差補償。

誤差預防是通過設計和製造途徑消除可能的誤差源。

單純使用誤差預防的方法來提高機床的精度是十分困難的,往往難以奏效,而必頇輔以誤差補償的策略 ,因此誤差補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幾何誤差的識別是機床誤差補償的關鍵。

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鐳射干涉儀直接測量機床的幾何誤差元,該方法的缺點是測量週期長。

二是在機床加工空間中直接測量刀具的空間位置誤差,通過數學辯識模型實現誤差參數的分離。

本文採用球杆儀直接測量機床的刀具軌跡誤差,從中識別出機床的幾何誤差元,通過建立的誤差模型,實現誤差的補償。

該方法具有設備成本低廉,測量效率高,操作簡單,測量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等優點。

球杆儀可用於測量機床刀具的圓周運動軌跡。

測量時通過測量軌跡的半徑變化得出刀具的運動誤差。

二、測試原理
理論上,如果在數控
機床上程式設計跟蹤
圓軌跡而且機器定位
性能為理想狀態,則
實際圓會與設定圓吻合。

在實踐中,機器幾何尺寸中的很多因素、控制系統及磨損都可能造成測試圓半徑及其形狀偏離設定圓。

三、球杆儀功能
循圓測試提供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工具機循跡精度的量測。

循圓測試能顯示在循圓路徑兩軸同動的情形。

當機器多軸沿著循圓軌跡移動時,任一軸會以正弦波形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置變化運行。

量測循圓路徑資料將可顯示機器移動路徑與理想圓路徑的偏離量,繪製出的外型將可用來診斷與伺服不匹配、背隙、反向凸波、直角度誤差、週期性誤差、黏滯度、機器振動的關聯性。

四、球杆儀誤差識別
在誤差測量中,球杆儀在半徑方向的變化,
它包含了兩運動軸的聯動資訊,從中可分
離出多項誤差元。

下面的推導以XY平面為
例,其結論對YZ、ZX 平面同樣適用。

1) 定位誤差:
在x - y 平面內,設x 軸定位誤差為Δx , y 軸定位誤差為Δy ,測量軌跡的半徑變化為ΔR ,動點的半徑與x 軸夾角為α, 則
有: Δx =ΔR ×cos∅(1)
Δy =ΔR ×sin∅(2)
其中∅= n ×2π/ N ( n 為採樣點號,N 為最大採樣點數)。

2) 直線度:
不同的要求有不同形狀的直線度公差帶, 在本文中是指給定平面內的直線度。

可採用最小二乘法確定運動軌跡的直線度。

在圖2 中,線L 是最小二乘法擬合的運動直線。

以該直線為評定標準,取測得各點相對於它的偏離之中的最大偏離值h max與最小偏離值h min之差作為直線度, 在它的上面偏離值取正值,在它下面偏離值取負值,即直線度
f L S = h max - h min (3)
根據各測量點的座標值,求出最小二乘中線L 的
方程係數a 、b :
式中m —採樣點數,採樣點數可根據實驗時的設定求出,設進給量為
U mm/ min ,取樣速率為V 點/秒,給定圓半徑為R ,則採樣點數為2πR ×V ×60/ U 。

x i —被測點的橫坐標值( i = 0 ,1 ,2 , …, m)
yi —被測點的縱坐標值( i = 0 , 1 , 2 , …, m) ,
根據採樣點數將其整圓平均,可得
x i = R ×cos∅(∅、R 同上)
yi =Δy =ΔR ×sin∅
各測量點距L 的偏離值為hi∶hi = yi - a - b ×x i則該點的直線度偏差為:
f L S = h max - h min (6)
3) 垂直度:
在平面內,垂直度可用兩運動方向之間偏離90 度的夾角來表示。

在直線度計算中分別求出x 軸在y向的直線度擬合直線L xy , y 軸在x 向的直線度擬合直線L yx ,則x 、y 之間的垂直度可通過直線L xy和L yx 與理想運動方向之間的夾角求出。

坐標系中, 設L xy的斜率為l x (在x 軸以上取正值,在x 軸以下取負值) ,L yx的斜率為ly (在y 軸以上取正值,在y 軸以下取負值) ,則x - y 之間的夾角為90°- α,α為正表示兩軸之間的夾角小於90°,反之大於90°。

α即為垂直度,
α= arctg l x + arctg l y
4) 反向偏差
某運動軸的反向偏差可用該點重複定位時正向定位的平均位置與反
向定位的平均位置之差來表示。

在球杆儀測量中,一般是球杆儀順時針采一圈資料,再逆時針采一圈資料,正反同一位置定位誤差之差即為該點的反向偏差。

設機床運動部件預達位置為pi ,下標j 表示目標位置序號, j = 1 ,2 ,…, l 。

運動部件第i 次向第j 個目標趨近時, 實際運動的位置為pij ↑或pij ↓。

符號↑表示正向趨近, 符號↓表示負向趨近。

則位置偏差為(對x 軸pij = R ×cos∅ (∅、R 同上) ) Xij ↑= pij ↑- pij ↓(8)
Xij ↓= pij ↓- pij ↑(9)
k 次單向趨近目標位置pj 時,位置偏差的平均值為
目标位置的反向差值Bj ,为分别从正负两个方向趋近目标位置pj 时,正向平均位置偏差减负向平均位置偏差之差值:
Bj 绝对值的最大值为该坐标的最大反向差值。

反向值的平均
反映正负两方向位置偏差的平均偏离程度。

五、伸縮式球杆儀系統
今天,有一種儀器被全球公認為最實用、最方便和測試內容最全面的評估數控機床輪廓精度的工具,那就是伸縮式球杆儀。

請不要將這種伸縮式球杆儀與用於座標測量機 (CMM) 校準的固定長度的空間精度校準規相混淆。

它按照公認的國際標準(如ISO、ASME 等)對數控機床的定位性能進行簡單、快捷的檢測,允許使用者對機床性能進行基準測試及追蹤機床性能,並在需要維護時快速診斷出機床存在的問題。

對機床定期進行球杆儀測試有助於:
∙確保數控機床一次性加工出合格零件
∙減少機床停機時間、降低廢品率和檢測成本
∙演示在改變不同參數的情況下測試結果是否符合機床性能和品質管制標準
∙執行基於實際情況而制定的預防性維護計畫
五、結論
從補償實驗結果可知機床的定位誤差,直線度,垂直度,反向偏差是影響機床幾何精度的主要因素;採用球杆儀的誤差識別及補償技術可使機床的幾何誤差極大地減小;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夠實現機床誤差的聯動補償且具有檢測簡單高效,設備價格較低廉的特點。

做了這份報告才發現球杆儀是近代才發明來校正數控工具機的儀器,以前在高職似乎就有看老師拿出來SHOW給我們看過,然以前在使用CNC無論是車床或是銑床,似乎好像從來沒有校正過,或許是老師為了我們已經事先校正過,而且也沒有使用過球杆儀,亦沒想到原來CNC 數控工具機竟然會如此的麻煩,一直以為就是刀具上去、工件上去就可以準備開始工作了,最後也希望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能親自操作這項驚人的發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