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应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进展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较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诊断为肝癌的患者60例,均接受肝脏增强CT检查和肝脏MRI,分析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下肝内病灶数、肝外病灶数及病灶阳性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直径≤3 cm和直径>3 cm的检出准确率。
结果肝脏增强CT 对肝内病灶数、肝外病灶数的检出率均低于肝脏MRI,有统计意义(P<0.05)。
肝脏增强CT对肝内病灶阳性率(71.67%)低于肝脏MRI(91.67%),有统计意义(P<0.05)。
肝脏增强CT对肿瘤直径≤3cm的检出率低于肝脏MRI,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对于肝癌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与增强CT比,肝脏MRI技术对于肝癌的诊断率更高,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提高直径≤3 cm肝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肝脏增强CT;肝脏MRI;肝癌;准确率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肝癌的症状不具特异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其治疗选择较为局限,预后欠佳。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更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延长生存期。
国内指南中指出,肝癌的检查方式很多,其中明确诊断的首选是病理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仍是辅助检查的首要选择。
由于受到病灶大小、部位深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伪影干扰,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存在差异[1]。
科学、适宜的影像检查方式,直接关系到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增强CT 和肝脏MRI是肝癌诊断的主要方式,临床上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范围、应用人群不同,各有优势[2]。
为辨别及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该研究纳入肝癌患者60例,探讨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诊断率。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并诊断为肝癌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9.2±5.3)岁。
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研究

亡㊁细胞迁移等,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中呈异常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标志物,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原因[11]㊂故而H S P 27表达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㊂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m i R -21㊁H S P 27㊁N T -p r o B N P 水平均为C P H D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C P H D 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良好㊂说明积极监测血清m i R -21㊁H S P 27㊁N T -p r o B -N P 水平变化能为判定C P H D 疾病转归提供参考依据㊂总之,联合检测C P H D 患者血清m i R -21㊁H S P 27㊁N T -p r o B N P 水平对疗效评估㊁预后判定均具有参考价值㊂参考文献[1]徐振卫,夏邦俊.人参保肺丸㊁复方地龙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血清N T -p r o B N P ㊁c T n I ㊁h s -C R P 和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8):1975-1979.[2]王佳,林雪容,高恒波,等.m i R -21靶向C C L 20及P D C D 4对脓毒症大鼠心肌中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4):389-394.[3]B E H D A R V A N D Y M ,K A R I M I A N M ,A T L S A I M A ,e ta l .H e a t s h o c k p r o t e i n 27a s a n e u r o pr o t e c t i v e b i o m a r k e r a n d a s u i t a b l e t a r g e t f o r s t e m c e l l t h e r a p y an d p h a r m a c o -t h e r a p yi n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J ].C e l l B i o l I n t ,2020,44(2):356-367.[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2):959-965.[5]汪磊,赵冬,刘爽.米力农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11):1017-1019.[6]蓝运竞,陈兴玲,葛利珍,等.热休克蛋白27和N 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级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7):85-90.[7]赵荣,朱建兵.N T -pr o B N P 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40(6):435-437.[8]江平飞,胡强,王利玲.C O P D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m i R -21表达与MM P -9/T I M P -1平衡的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7):869-873.[9]陈旭杰,罗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 i R -21㊁T I M P 3表达及其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J ].交通医学,2020,34(3):230-234.[10]X U E Y M ,C H E N M G ,C H E N D W ,e t a l .T h e e f f e c t o fm i c r o R N A -21o n m yo c a r d i a l f i b r o s i s i n m i c e w i t h c h r o n i c v i r a l m y o c a r d i t i s [J ].Z h o n g h u a X i n X u e G u a n B i n g Za Z h i ,2018,46(6):450-457.[11]I N I A J A ,O 'B R I E N E R.R o l e o f h e a t s h o c k p r o t e i n 27i nm o d u l a t i n g a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i n f l a mm a t i o n [J ].J C a r d i o v a s c T r a n s l R e s ,2021,14(1):3-12.(收稿日期:2022-10-16 修回日期:2023-01-21)ә通信作者,E -m a i l :w e l l h o s t @163.c o m ㊂㊃临床探讨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9455.2023.11.034普美显增强M R I 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研究樊小玲,杨 蕾ә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宝鸡721000摘 要:目的 分析普美显(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 R I )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㊂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141例,均进行普美显增强MR I 及C T 检测㊂观察不同检测方法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效能㊂进一步计算普美显增强M R I 肝胆期肝癌-肝脏对比度(C m 值)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患者病理分级及肿瘤分期与C m 值的相关性㊂结果 141例患者中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肝癌83例,良性结节㊁炎性病变等58例㊂普美显增强M R I 诊断肝癌的真阴性㊁真阳性㊁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者㊁灵敏度㊁特异度㊁约登指数均高于C T ,而假阴性㊁假阳性均低于C T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分化程度降低㊁临床分期升高,M R I 信号表现为向低信号转变,C m 值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胆期C m 值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 =0.371㊁-0.455,P =0.014㊁0.003)㊂结论 普美显增强M R I 对肝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不同分化程度㊁不同分期患者信号表达具有差异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且其对患者预后预测具有较高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㊂关键词: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癌; 诊断; 病理评估; 诊断价值中图法分类号:R 73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1-1640-04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家庭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㊂肝癌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㊁肝区疼痛㊁消瘦㊁乏力等[2]㊂有研究表明,肝癌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仅次于肺癌㊁胃㊃046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6月第20卷第11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u n e 2023,V o l .20,N o .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癌,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居于第3位[3]㊂肝切除术为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但受肝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㊁病情发展快等影响,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入晚期,病死率较高[4]㊂因此,对肝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㊂此外确诊肝癌患者治疗后仍具有较高复发率,及时监测患者肿瘤残留㊁评估患者病理学指标也是其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㊂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普美显(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 R I)在欧亚地区逐渐得到应用,在肝癌患者诊断中展现出明显优势[5]㊂但普美显增强M R I在国内的研究多局限于单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对不同病理参数等引起的参数变化相关研究仍较少见㊂本研究对近年来本院疑似肝癌患者使用普美显增强M R I进行了诊断及病理评估,旨在为肝癌患者早期诊断方案完善提供参考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141例,其中男75例,女66例;年龄38~71岁,平均(55.27ʃ5.31)岁㊂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及初诊影像学检查疑似肝癌;(2)初次诊疗并资料完备;(3)预估生存期>3个月㊂排除标准:(1)非原发性肝癌;(2)合并严重感染;(3)合并其他脏器原发性肿瘤;(4)影像学检测结果模糊不清,无法进行准确观察或给出诊断结果㊂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㊂1.2方法1.2.1 C T检测仪器选择64排螺旋C T扫描仪,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20k V,管电流为8250m A,层距与层厚均为10mm,矩阵大小为512ˑ512,视野为35mm;重建层距为0.625mm,重建层厚为1.25 mm㊂造影剂使用碘海醇非离子型,使用剂量为1.5 m L/k g㊂对肝动脉期㊁门静脉期㊁延迟期进行C T 平扫㊂1.2.2普美显增强M R I检测仪器选择飞利浦3.0 T超导M R I扫描仪,参数设置:层厚为3mm,矩阵大小为256ˑ192,T R为3.3m s,T E为1.1m s,层间距为0,F O V为400mmˑ400mm㊂对比剂使用普美显,使用剂量为0.1m L/k g,注射造影剂后获取肝动脉期㊁门静脉期㊁延迟期㊁肝胆期图像等㊂1.2.3检测结果评估所有检测结果均由本院3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给出诊断结果,并与病理活检进行对照㊂1.3诊断价值判定标准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 金标准 ,影像学检测诊断为阴性㊁病理活检确诊为肝癌则为假阴性,否则为真阴性;影像学检测诊断为阳性㊁病理活检确诊无肝癌则为假阳性,否则为真阳性㊂预后评估预测结果以随访结果为准,判定方法同上㊂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㊂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㊂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ˑ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ˑ100%㊂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00%㊂肝胆期肝癌-肝脏对比度(C m值)= S肝癌-S正常/S肝癌+S正常[6]㊂1.4观察指标(1)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情况;(2)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3)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肝胆期M R I信号特征;(4)不同病理分级患者C m值;(5)C m值与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㊂1.5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S p r e a r m a n模型分析C m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情况比较141例患者中病理活检确诊肝癌83例,良性结节㊁炎性病变等58例㊂普美显增强M R I诊断真阴性㊁真阳性均高于C T,假阴性㊁假阳性均低于C 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表1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情况比较[n(%),n=141]检查方法真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假阳性普美显增强M R I75(53.19)a8(5.67)a52(36.88)a6(4.26)a C T63(44.68)20(14.18)43(30.50)15(10.64)注:与C T比较,a P<0.05㊂2.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普美显增强M R I 诊断肝癌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者㊁灵敏度㊁特异度㊁约登指数均高于C 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2㊂表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检查方法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约登指数普美显增强M R I92.5986.6789.6690.3680.02 C T80.7768.2574.1475.9050.10χ210.5369.7178.1247.45519.690 P<0.0010.0020.0040.006<0.001 2.3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肝胆期M R I信号特征比较随着分化程度降低㊁临床分期升高,M R I信号表现为向低信号转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2.4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肝胆期C m值比较高㊁中㊁低分化患者C m值分别为0.11ʃ0.02㊁0.09ʃ0.01㊁㊃146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6月第20卷第1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n e2023,V o l.20,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0.07ʃ0.01;Ⅰ期㊁Ⅱ~Ⅲ期㊁Ⅳ期患者C m 值分别为0.12ʃ0.02㊁0.10ʃ0.02㊁0.06ʃ0.01㊂C m 值随分化程度降低㊁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2.5 C m 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肝胆期C m 值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 =0.371㊁-0.455,P =0.014㊁0.003)㊂2.6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㊂病理活检确诊为混合型肝癌,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并加重,C T 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后下段呈结节状低密度影,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不均匀强化㊂见图1㊂普美显强化M R I 检查结果显示肝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退,肝胆期呈低信号㊂见图2㊂表3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肝胆期M R I 信号特征比较(n )项目分化程度高分化(n =20)中分化(n =41)低分化(n =22)临床分期Ⅰ期(n =21)Ⅱ~Ⅲ期(n =50)Ⅳ期(n =12)低信号5301763810混杂信号7105a 792a 等信号81a83a注:与低信号比较,aP <0.05㊂注:1a 为C T 平扫,1b 为动脉期,1c 为静脉期,可见肝右后叶见一低密度结节,边界尚清㊂图1 C T检查结果注:2a 为动静期,2b 为静脉期,2c 为肝胆期,可见肝脏右后叶病灶㊂图2 普美显增强M R I 检查结果3 讨 论肝癌作为一种以高发病率㊁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㊁发展与肝硬化结节等密切相关㊂目前,有研究认为,肝癌发生多来源于肝硬化结节,在感染㊁炎症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肝硬化结节可恶化,发生癌变[7]㊂在肝癌患者中肝切除术为患者提供了临床治愈方案,5年生存率可达50%[8]㊂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存期㊂目前,C T ㊁M R I 等均是临床常用的早期诊断肝癌的影像学检测方式,均是通过对患者早期病灶血供进行诊断,但在患者实际病情发生㊁发展过程中早期患者肝脏血供变化并不明显,检测难度较高,导致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效能并不理想[9]㊂普美显是一种钆与E O B -D T P A 螯合物的二钠盐,能在实现其他钆类对比剂动态增强成像前提下还能被肝细胞吸收进而实现对正常肝组织及病灶的辨别效果[10-11]㊂在静脉注射普美显20m i n 后正常肝组织会摄取造影剂,检测呈高信号,而癌变肝组织受其细胞膜阴离子转运蛋白受损影响无法吸收造影剂,进而呈低信号,实现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灶范围的识别[12]㊂本研究结果显示,141例患者中经病理活检确诊肝癌83例,良性结节㊁炎性病变等58例㊂普美显增强M R I 诊断肝癌真阴性㊁真阳性㊁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者㊁灵敏度㊁特异度㊁约登指数均高于C T ;假阴性㊁假阳性均低于C 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实相较于C T 检测,普美显增强M R I 对肝癌病变的诊断效能更优㊂分析原因为通过应用普美显增强M R I 能有效获得肝胆特异期图像及动态期图像,在实际检查中能更全面地展示原发性肝癌的具体临床特征,同时其优势体现于肝胆期表现,通过正常肝脏对造影剂的吸收,癌变肝组织无法吸收造影剂的特点,在肝胆期可实现病灶与正常组织明确区分,减㊃246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6月第20卷第11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u n e 2023,V o l .20,N o .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少漏诊㊁误诊,从而提高诊断效能[13-14]㊂同时普美显增强M R I优势主要表现于肝胆期㊂因此,本研究对肝癌患者肝胆期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进一步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分化程度降低㊁临床分期升高M R I信号表现为向低信号转变㊂分析原因可能为分期较低㊁分化程度较高患者肝细胞功能保留较多,可摄取部分造影剂㊂因此,表现为等信号或混杂信号,而分期较高㊁分化程度较低患者肝细胞功能损失较大,正常功能肝细胞残留较少,无法摄取造影剂㊂因此,表现为低信号㊂国内也有学者对不同病理分级肝癌患者普美显增强MR I表现特征进行了观察[15-17],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相符,证实在普美显增强M R I检测中对病理分级㊁病情分期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能通过确定患者病情分期等对预后进行评估㊂同样本研究也对普美显增强M R I病理评估效能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效能优于C T,进一步证实了其临床应用价值㊂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对普美显增强M R I对患者肝癌分化程度㊁肿瘤分期进行了定量分析,引入C m值这一指标,也是本研究创新点之一㊂C m值可直观反映患者肝脏细胞对造影剂摄取情况,其值越高表示残存的正常功能肝细胞越多㊂结果显示,C m值随分化程度降低㊁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且与患者肝癌分化程度㊁肿瘤分期具有相关性,证实普美显增强M R I除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癌的影像学检测方式外,其检测结果还可为患者病理分级的评估提供参考,进而为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早期的制订提供帮助㊂综上所述,普美显增强M R I诊断肝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不同分化程度㊁不同分期患者信号表达具有差异性,有助于评估患者早期病情,且对患者预后预测也具有较高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㊂但受本院收治患者数量的限制,本研究纳入样本较少,且全为本院患者,加之未对患者进行更远期的随访,可能对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㊂因此,尚有待于多中心㊁大样本实验进一步证实㊂参考文献[1]F U R D,L I J Y,Z HA N G X H,e t a l.R i g h t h e m i h e p a t e c-t o m y v i a a n a n t e r i o r a p p r o a c h f o r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m a i n a s i t u s i n v e r s u s t o t a l i s p a t i e n t[J].C a s e R e p G a s t r o-e n t e r o,2020,14(1):91-97.[2]S U C A N D Y I,G I O V A N N E T T I A,R O S S S,e t a l.I n s t i t u-t i o n a l f i r s t100c a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o u t c o m e s o f r o b o t i c h e p a t e c t o m y f o r l i v e r t u m o r s[J].A m S u r g,2020,86(3): 200-207.[3]C H E N W,Z H E N G R,B A A D E P D,e t a l.C a n c e r s t a t i s-t i c s i n C h i n a,2015[J].C A C a n c e r J C l i n,2016,66(2): 115-132.[4]MO R I A,A R I MO T O A,HAMA G U C H I Y,e t a l.R i s kf a c t o r s a n d o u t c o m e o f p o r t a l v e i n t h r o m b o s i s a f t e r l a p a-r o s c o p i c a n d o p e n h e p a t e c t o m y f o r p r i m a r y l i v e r c a n c e r:a s i ng l e-c e n t e r e x p e r i e n c e[J].W o r l d J S u r g,2020,44(9): 3093-3099.[5]黄淑芳,李长清,罗是是.普美显增强M R I与C 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6): 43-48.[6]张艳,刘影.普美显动态增强M R I和动态增强C 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的评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7):1334-1339.[7]‘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肝胆外科.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2020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3):514-518. [8]马宏宇,敖杨坤,刘文斌,等.中国肝癌相关队列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1):115-119.[9]K O N G S,Y U E X,K O N G S,e t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n-t r a s t-e n h a n 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e n h a n c e d C T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J].O n c o l L e t t,2018,16(2):2434-2438. [10]陈茂东,张静,杨桂香,等.基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38(4):428-433.[11]曾凌宇.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鉴别诊断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8): 1503-1505.[12]L E E Y,K I M S Y,L WW S S,e t a l.P i t f a l l s i n G d-E O B-D T P A-e n h a n c e d l i v e r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w i t ha n e m p h a s i s o n n o n t u m o r o u s l e s i o n s[J].C l i n L i v e r D i s(H o b o k e n),2018,12(2):50-59.[13]G E T Z I N T,G U E L E R F,HA R T L E B E N B,e t a l.G d-E O B-D T P A-e n h a n c e d M R I f o r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o f l i v e r o r g a n d a m a g e a f t e r p a r t i a l h e p a t i c i s c h a e m 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h i s t o l o g y a n d s e r u mb i o m a r k e r s o f l i v e rc e l l i n j u r y[J].E u r R ad i o l,2018,28(10):4455-4464.[14]刘红阳,周光礼,马林,等.钆塞酸二钠肝胆期成像在肝癌检出与定性方面的价值[J].肝脏,2017,22(10):959-961.[15]郭天畅,伍彩云,温运雄,等.肝细胞癌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初探[J].中国C T和M R I 杂志,2018,16(3):63-65.[16]何璐,覃玲艳,周梦琦,李勇刚.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5):913-917.[17]P A R K H J,L E E S S,P A R K B,等.肝纤维化分期的普美显增强M R I影像组学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42(2):237.(收稿日期:2022-10-09修回日期:2023-01-19)㊃346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6月第20卷第1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n e2023,V o l.20,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19444036_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

[6]丁贤彬,吕晓燕,焦艳,等.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2,31(1):37-42.[7]闵淑慧,胡依,郭芮绮,等.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6):2941-2945,2956.[8]郭兰伟,刘曙正,郑黎阳,等.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21,30(4):292-299.[9] PINTO M C,RODRIGUEZ-RUIZ A,PEDERSEN K,et al.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 using deep learning o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interpretation with single-view wide-angle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J].Radiology,2021,300(3):529-536.[10]乌兰,陈宁,朱晓龙.X 线钼靶、CT 检测及超声检测致密型腺体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10):87-90.[11] HELLGREN R,SARACCO A,STRAND F,et al.The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 cancer risk factors and 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at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breast MRI[J].Acta Radiol,2020,61(12):1600-1607.[12]位红芹,付伸伸,马穗红,等.超声、增强磁共振及联合应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及ROC 分析[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27(2):209-212.[13]高云展,崔涛涛,张桀瑞,等.3.0TMR 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6):742-746.(收稿日期:2022-12-12) (本文编辑:马娇)①武威市凉州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②武威市肿瘤医院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何艳萍① 苗培珍②【摘要】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摘要:搜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经CT、MRI检查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CC共42例,两种检查对比诊断符合率和对肿瘤的主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大小检出情况。
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对脂肪变性、包膜及肿瘤直径≤1.0cm的检出,MRI要高于CT检查。
从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的准确性及检出率,尤其是较小的肝细胞癌,较CT更有优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增强扫描;肝细胞癌;诊断价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占肝癌病例的75%-85%。
这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第五种癌症,也是仅次于其他癌症的主要病因。
肝癌的发生发展是肝癌的关键时期,因此,尽早手术是最好的手术方式。
由于肝癌在初期不能显示特别的临床征象,因此大部分病人在被诊断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级别,因此,在早期通过放射学的方法来诊断肝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近几十年来,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在内的无创成像方式在评估HCC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但两者成像方法不同,其优劣仍存在争议,因此比较不同影像学定性诊断肝癌的效能,能为早期确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42例经 CT和 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
男性32名,女性10名,38~76,平均年纪为(52±3.75)。
症状:23位患者出现上腹胀痛,乏力,消瘦。
22名患者有乙型肝炎、2名丙肝、5名乙醇性肝病、8名肝脏囊肿;6位患者中有胆道结石,7位患者有过高血压,3位患者有过糖尿病。
发病的时间一般在5-3个月之间。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2)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MRI检查的完整影像学资料;(3)临床资料完整。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扫描时间
根据肝脏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窗, 以捕捉肝脏病变的动态增强 过程。
图像处理技巧及质量评估方法
图像后处理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如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 影等,以突出病变显示。
伪影识别与处理
识别并处理图像中的伪影,如运动伪影、金属伪影等,以提高图像质 量。
质量评估
评估指标选择及结果解读策略
评估指标
主要包括肝脏信号强度、增强方式、增强程度、血管和胆管结构等。
结果解读策略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注 意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肝脏疾病,如肝肿瘤、肝脓肿等。同时,关注并 发症的评估和治疗建议。
06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磁共振成像技术简介
磁共振成像原理
01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获取图
像的一种技术,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
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发展
02
随着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扫描速度和
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磁共振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3
MR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可清晰显示肝脏形态、结构及病变情况
改进措施建议
技术改进
针对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如优化扫描序列、提高磁场均匀性、 采用新的对比剂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临床应用优化
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操作便捷性、降低成本等方式来优化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 的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肝脏疾病诊断。
CT检查
可清晰显示肝脏形态、密度及与 周围组织关系,对肝癌等实质性 病变诊断价值较高,但辐射剂量 较大。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肝纤维化简介肝纤维化是肝脏长期受到损伤后,损伤的部位逐渐出现瘢痕化,瘢痕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最终导致肝脏结构的彻底改变,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目前,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以及其他药物和毒素长期作用,严重的肝纤维化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威胁患者的健康。
因此,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无创、不放射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肝脏和其他器官的肿瘤、血管病变、炎症、缺血、故障等情况。
DCE-MRI采用Gadolinium-DTPA等强大的造影剂注入后,结合快速连续成像技术,可以获取肝脏动态血流灌注图像,进而评估大量的微循环参数指标,如肝组织本身的血管灌注量(HPI)、肝血管内皮细胞号码(PE)、扩散效应增强指数(DEI)等。
DCE-MRI在评估肝纤维化的应用近年来,DCE-MRI技术在评估肝纤维化的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
DCE-MRI可以通过计算肝内血管灌注动力学图像,来发现和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由于肝纤维化导致肝脏血管变异和微循环血流灌注发生变化,患者肝脏内的血管灌注动力学特征和正常人有所不同。
通过血液动力学图像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关键指标,包括时间-信号曲线、强化指数、顶峰时间、清除和延迟时间等参数。
这些成像参数可以用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并提供更精准、直接的诊断信息。
DCE-MRI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DCE-MRI在评估肝纤维化的研究逐渐增多。
Sharma et al. 从肝组织的灌注动力学指标出发,不同纤维化程度的肝脏组织直接比较。
他们发现,肝纤维化程度愈高,肝脏血管灌注动力学越差,强化指数值逐渐降低。
在此基础上,DCE-MRI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肝纤维化诊断及肝纤维化程度评估。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影像学诊断是一种无创且高效的方法,通过对肝脏进行成像,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鉴别和评估肝癌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肝癌影像学诊断的新进展,并解释这些技术如何帮助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图像。
在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中,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无创、无辐射以及实时性好的特点。
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速影像和三维超声:声速影像和三维超声技术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评估肝脏结构和病变。
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医生能够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对肝癌的早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2.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通过测量刺激组织的变形来评估其硬度或弹性的方法。
肝癌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弹性成像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肝癌和其他肝脏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3. 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一种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微小气泡,在超声图像中增加对比度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肝癌病灶,并与周围组织进行鉴别。
4.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超声检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在肝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包括肝癌的穿刺活检、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可以准确地定位肝癌病灶,引导治疗器械进入病灶,并进行精确的治疗。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结合超声图像和多普勒技术的方法,可以观察肝脏血流情况。
肝癌通常伴随着异常的血流模式,如肿瘤血管的扩张、缺血或血流速度的改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6. 超声弹力成像与血管成像相结合:超声弹力成像和血管成像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超声弹力成像评估肿瘤的硬度,血管成像则可以观察到肝血管的异常情况,如动脉瘤、血管侵犯等。
MRI_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增强MRI_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MRI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增强MR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陈好陈好,,古素娟古素娟,,缪淑芳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河源517000摘要肝脏疾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引起肝脏损伤的原因通常为病毒性感染,包含乙型、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极其重要,早诊断早治疗可帮助患者防止病情发展。
影像学技术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意义重大,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这两种诊断技术最临床应用率较高,现阶段已成为肝脏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
磁共振存在良好的组织对比性,临床使用价值高。
本文就MRI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增强MR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
关键词MRI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磁共振;肝脏疾病;准确性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8.53Current Status of MRI-specific Contrast Agent-Pramipexole Enhance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CHEN Hao, GU Sujuan, MIAO Shufa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Heyuan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Guangdong Province, 517000 ChinaAbstract Liver disease is a relatively common type of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causes of liver injury are usually viral infections, in⁃cluding hepatitis B and C, cytomegalovirus, adenovirus, etc.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n help patient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maging techniqu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among whic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re two diagnostic techniques with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rate, and they have become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at this stage. MRI has good tissue contrast and high clinical use valu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RI-specific contrast agent-Pramipexole en⁃hance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Key words MRI-specific contrast agent-Pramipexole; Magnetic resonance; Liver disease; Accuracy肝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肝功能异常,较常见的因素有外伤、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感染等,重度脂肪肝以及其他的伤肝因素诱发肝脏疾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58期57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肝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应用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进展姚秀华(百色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西 百色 533000)0 引言肝癌是目前人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我国则属于肝癌疾病的高发国家。
据有关研究指出[1],肝癌病例在我国2015年新增至4万例左右,死亡率高达58%。
由于肝癌在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的病情在得到确切诊断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因此导致最佳治疗时期已经被错过,使得其无法取得较好的预后情况,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2-3]。
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临床对肝癌患者的重要监测与诊断方式,及早的给予肝癌患者准确的诊断,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还可降低肝癌的复发率。
对此,本文就近几年动态增强MRI 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1 动态增强MRI 与定量分析参数动态增强MRI 是采用注顺磁性对比剂经由受检者机体的静脉进行注射,在注射完成后,动脉采集受检者机体动脉期图像、门静脉期图像、平衡期图像,同时对其机体内所注射的对比剂所处的位置和浓度水平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包括曲线斜率、血流量、肝血容量等,并依靠所获取的数据对受检者机体的肝癌细胞和微血管所具备的密度进行计算[4]。
除此之外,动态增强MRI 还能够依靠药物动力学模型理论对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进行获取,从而使临床医师能够对受检者机体肝组织所出现的肿瘤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5]。
并且动态增强MRI 还可对机体肝脏结节所具备的性质进行鉴别,由于肝癌细胞会出现过度增殖,引发新生血管紊乱,并会使机体血管内皮发生缺损的情况,使机体血管所具备的通透性得到提高,导致血管内物质和血管外物质实现更为快速的交换,因此相较于正常组织,肝癌组织的转运常数和速率常数更高,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更小。
除此之外,动态增强MRI 还能够作为对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工具,肝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崩解坏死后,患者机体内的部分病理血管会出现闭塞的情况,由此使其所具备的通透性得以降低,进而降低患者机体内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灌注情况,从而使得肝癌组织的转运常数和速率常数得以降低,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则会升高[6]。
由此可推测,转运常数可用作对肿瘤反应和患者总生存率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
2 肝癌诊断中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的临床价值目前临床上在对肝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动态增强MRI 半定量分析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大量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对肝癌进行诊断时,动态增强MRI 所具备的敏感度为65%-71%,特异度为80%[7]。
尤其是在直径超过2 cm 的肝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动态增强MRI 所具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超过90%,但如果受检者的肝癌直径不足1 cm ,则会使诊断效率受到影响,对其中的原因开展分析,或许是由于肝癌摘要:肝癌已成为临床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在我国肝癌发病率仅低于肺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所应用的影像学设备也得到不断地革新和优化,因此临床上在对患者肝癌进行诊断,以及对其疾病预后情况开展随访时,磁共振成像(MRI)发展为主要方式。
而在普通MRI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增强MRI,可对患者机体肿瘤部位组织情况以及具体的血液供给情况进行更为清晰的显示,由此使临床医师得到更为充足的数据,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提升。
动态增强MRI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患者机体肝部肿瘤周围的微循环情况和循环状态,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随访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肝癌;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ki.1671-3141.2019.58.029本文引用格式:姚秀华.肝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应用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57-58.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Dynamic Enhanced MR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Diagnosis and Curativ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YAO Xiu-hua(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Baise City People's Hospital, Baise, Guangxi ,533000)ABSTRAC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become a common type of clinical malignant tumors, with HCC incidence being lower than lung cancer in China only.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aging equipments in clinical medicine have been constantly innovated and optimized. Therefo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follow-up prognosis of HCC.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can display tumors tissue and specific blood supply of patients more clearly, clinicians can achieve more sufficient data, and increase clinical application rate constantly.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can also evaluate microcirculation and circulation around liver tumors to some extent, which is of high value in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follow-up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ynamic enhanced MR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Research progress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858投稿邮箱:zuixinyixue@直径不足1 cm 时,其TIC 表现存在多样性,从而影响诊断。
对于直径较小的肝癌而言,其主要表现类型为速升速降型,该类型在全部小肝癌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除此之外,基本无强化型、缓升型、持续强化型也属于表现类型[8]。
临床上在对肝癌进行诊断时,具备不典型曲线表现的患者会降低动态增强MRI 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为受检者采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进行静脉注射,则可有效提升诊断的敏感度。
动态增强MRI 半定量技术无法有效反映受检者机体组织内部所具备的对比剂浓度,也无法直接反映出机体的组织生理学因此,所以可能导致肿瘤所具备的良恶性被误诊[9-10]。
而通过实施定量参数分析,则能够显著降低肿瘤良恶性鉴定的误诊情况,同时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机体肿瘤所具备的血液供给情况进行反映。
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时间并不长,属于新型诊断技术,目前临床研究工作者在对动态增强MRI 技术作用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组织脏器主要为乳腺、直肠、前列腺、胰腺等,主要是由于上述脏器不容易对呼吸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诊断的方式和结果已经发展较为成熟[11]。
3 DCE-MRI 定量参数在肝癌随访中的价值研究目前临床上在对肿瘤治疗效果开展评价时,所应用的标准主要为实体瘤治疗标准,其是依靠CT 技术来检查患者机体肿瘤组织的大小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大小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但在对患者机体肿瘤组织中所具备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评价,仍旧不具备客观指标[12]。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各类新型靶向抗血管药物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在疾病治疗的早期阶段,尽管体积无明显变化,但内部血供和组织活性已经出现变化。
所以实体瘤治疗标准的应用存在局限性[13]。
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分析的开展,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机体肿瘤组织中所具备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可评估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情况,由此对肿瘤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
同时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动态增强MRI 的转运常数值能够使化疗后患者机体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变化得到更为有效的监测,通过选取肝癌患者,实施剂量各异的化疗,结果发现[14],当药物剂量增加后,转运常数值会减小,由此可知转运常数值可有效评估化疗效果,尤其是影响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效果。
癌组织具备较多的血液供给,因此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转运常数也会更高,在为患者实施化疗后,其肝癌组织中的血液供给将会减少,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将降低。
对原因进行分析,或许是由于肿瘤组织具备丰富的血液供给,加之肿瘤血管为新生血管,因此内皮间隙将会出现宽度增加,基底膜残缺和结构异常会使微血管所具备的通透性增加,转运常数升高,在用药后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减少,血液供给也减少,因此转运常数降低。
目前在对肝癌患者开展随访诊断时,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的评判数值尚未确定,大部分研究人员均认为,转运常数低于治疗前17%为有效指标,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一数值应提升至20%。
4 动态增强MRI 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所具备的优势较为明显,相较于常规MRI ,其能够获取更多肝脏肿瘤功能信心,同时可依靠检查获取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药物动力学信息,实现肝癌治疗的有效评估[15]。
通过开展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检查,可对肿瘤的确诊、性质、治疗分析、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但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加之其应用时间尚短,因此进步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