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距离教师资格证考试仅剩15天了,想必大家的复习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综合素质》同样是一门考点杂又多的学科,快来复习一遍看看你的《综合素质》都背熟了吗?◆◆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四个转向(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五者一社区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
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梦近在咫尺!20条教综口诀轻松记!

教师梦近在咫尺!20条教综口诀轻松记!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形成的基础)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口诀:知情意行活交往,内部矛盾反复长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内在动力】(遗)传【物质前提】(环)境【现实基础】口诀:学个一环感觉和知觉类型:感觉(对)比感觉(后)效(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感觉(适)应(物)体知觉(社)会知觉 (错)觉口诀:对后不适勿射错孟子的教育思想(1)人性论:性(善)论(2)教育目的:明(人)伦(3)培养目标:(大)丈夫口诀:大善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口诀:李安蜀中求美食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3)(影响)教育内容、方法、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5)教育相对独立于科学技术口诀:一改变三影响旧中国的学制改革(1)1902年的“壬寅学制”(日本)(人颁布)《钦定学堂章程》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日本)(鬼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规定男女不可同校。
最大特点:修业年限最长。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日本)蔡元培(丑资本)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的“壬(戌)学制”((美)国)(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美心虚)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教师综合素质记忆口诀

一、教育观(一) 素质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 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综合素质》必背考点1、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3、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4、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5、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6、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a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五者一社区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
7、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8、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我他它9、教师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记忆口诀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记忆口诀考点1.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特征。
(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3)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定相结合。
(4)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口诀:创新为本,倡导自律考点2: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1)教育活动蕴含的道德属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2)教师劳动具有的社会性、集体性和长期性特点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3)当代教育的网络化、全民化和终身化新理念的出现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4)当前师德失范与沦丧现象的大量出现要求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口诀:道德失范+三性+三化考点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树立不断研究的理念。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严厉自我解剖。
(4)自觉坚持慎独。
口诀:解毒与研究结合考点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基本内容。
(1)坚决政治方向。
(2)自觉爱国守法。
(3)传播优秀文化。
(4)潜心教书育人。
(5)关心爱护学生。
(6)加强安全防范。
(7)坚持言行雅正。
(8)秉持公平诚。
(9)坚守廉洁自律。
(10)规范从教行为。
口诀:2教雅,全心守律法,政治优秀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内容的继承性。
(2)意识的自觉性。
(3)行为的典范性。
(4)境界的高尚性。
(5)影响的深远性。
口诀:既生范,高自觉考点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1)教师任务。
(2)教师良心。
(3)教师公正。
(4)教师诚。
口诀:义公诚心考点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
(1)内省性。
(2)自主性。
(3)实践性。
(4)持恒性。
口诀:自实内持考点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
(2)个人主义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4)教书育人原则。
(5)乐教勤业原则。
(6)教育民主原则。
(7)人格示范原则。
(8)依法执教原则。
口诀:人民集体道民主,依法示范勤教书考点9: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口诀:素材全面不惟一考点10:教师若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干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诀

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诀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关卡。
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地应对这一挑战,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口诀。
一、综合素质篇(一)教育观“提素个性创两全”解释:“提素”指提高国民素质;“个性”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两全”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观“两独一发”解释:“两独”指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发”指学生是发展的人。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六者一开放”解释:“六者”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一开放”指教师要从学校走向社区。
2、教师行为的转变“你它我他”解释:“你”指对待学生要尊重、赞赏;“它”指对待教学要帮助、引导;“我”指对待自我要反思;“他”指对待同事要合作。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解释:“三爱”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终身”指终身学习。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篇(一)教学原则“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解释:“冯巩”指巩固性原则;“找阴凉”指因材施教原则;“寻思”指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理直”指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指启发性原则。
(二)教学方法“口眼手心”解释:“口”指讲授法;“眼”指演示法;“手”指练习法;“心”指实验法。
(三)德育原则“向导至尊,正因机智”解释:“向导”指导向性原则;“至尊”指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因”指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机智”指因材施教原则。
(四)德育方法“说实情,评示道”解释:“说”指说服教育法;“实”指实际锻炼法;“情”指情感陶冶法;“评”指品德评价法;“示”指榜样示范法;“道”指道德修养法。
三、学科知识篇(一)语文1、修辞手法“两比两问反对夸,借代拟人拟物加”解释:“两比”指比喻、对比;“两问”指设问、反问;“反对”指对偶、排比;“夸”指夸张;“借代”“拟人”“拟物”分别指相应的修辞手法。
教师综合素质记忆口诀

仅供个人参考一、教育观(一) 素质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 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
汇总
一、教育观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巩固性
口诀:寻(循序渐进)直(直观)发(启发)巩(巩固)俐(量力)联(理论联系实际)姻(应材施教)
七、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口诀:老佛爷(弗洛伊德)弄(孟子)不懂(董仲舒),格格(格赛尔)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干嘛要微服私访八、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口诀:最近股市很猛(孟子),不断跌,很多人赔(裴斯泰洛齐)洛(洛克),所以在卢(卢梭)子上唱浮夸(夸美纽斯)祈福(福禄贝尔)
九、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口诀:双孔(孔子、孔德)特(赫尔巴特)干(涂尔干)涩(斯宾塞)
十、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d.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口诀:动嘴、眼、脑、手。
动嘴:教授在讲(讲授)坛(谈话)读书(读书指导);
动眼:眼(演示)馋(参观);
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讨论)伐(发现)纣;
动手:二次实(实验、实习)战演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