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_大象版科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15766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15766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

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深林古猿。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指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和软件建设(指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

20、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21、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选择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制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写出报告,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知识点:1.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含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2.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平投出去,实心球会很快落地,投出的距离就很近;如果竖直向上投,实心球会落在原地地,所以角度太小或者太大都投不远。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一般以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

第一单元《生物的家园》知识点:1.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2.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那里的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顶鹤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而大熊猫爱吃箭竹,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3.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最为合适。

这些地方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藓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5.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

,被污染的水注入湖泊,,水藻疯长,使得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7. 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不同的植物通常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

植物的生长,,所以才有了让诗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11.地球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动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2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选择题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D)A、找事实B、找证据C、找理论依据D、以上都对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D)A、化石B、文物C、资料D、以上都对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大象版六年级教学科学下册全册总结复习计划练试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教学科学下册全册总结复习计划练试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人类先人的踪迹向人类的先人“发问”一、填空:1、我们的先人生活在(丛林)里,靠(狩猎)获取食品。

2、先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先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守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观光)、(采访)和(检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经过上帝演变为人的。

(错)2、人类的先人独居生活,互相之间其实不联系。

(错)3、人类的先人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先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先人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先人。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惯C、先人2、人类的先人在劳动实践中渐渐学会了(B)A、打铁B、狩猎C、治病3、(B)的假定是科学研究的方法。

A、没有依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很多相像之处,如( 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先人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先人是如何演变为人的?(2)人类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先人最先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窟。

直立行走。

2、你知道如何来权衡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符合吗?答:这需要用大批的事实与凭证来证明。

在收集事实与凭证以前,一定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足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取事实与凭证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收集到的各样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找寻人类先人的踪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亲密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旧址发现了初期猿人用火的古迹。

3、(龙骨山)被誉为“观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4、初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品。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2、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6、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7、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8、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9、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10、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实完整B.薄而透明C.厚而均匀2、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D.三十3、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A.堆在一起B.扔进垃圾桶C.随便乱扔4、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叫做()。

A.物理方法B.生物方法C.化学方法5、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6、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7、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

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

12、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是从森林古猿演变而来。

1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在存活着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长臂猿)四种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脚无毛。

(完整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完整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一、基础知识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

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
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
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6、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班级、姓名、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7、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占的比重达70%左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排放废气中,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引起的。

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是风能和太阳能。

8、绿色食品标志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标志着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

9、绿色社区居民环保公约可包含节水、节电、节约纸张、防噪声、少用一次性用
品、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物品、植绿护绿、不吃野生动物等内容。

第三单元养好小金鱼
1、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

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

3、金鱼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不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和鱼虫,而切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物,如蛋黄、面条、米饭面包等。

4、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反比例关系。

天气变化和金鱼的呼吸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5、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6、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7、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迁,或遭到破坏时,生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遭到重大破坏时,就会造成大批的生物死亡,甚至造成物种的灭绝。

8、造成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很多。

其中,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9、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

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0、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11、搜集实事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第四单元雨具的改进
1、雨衣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无意中发明的,帕克斯对它进行了改进。

2、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石头、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

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3、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

4、林恒韬设计的充气雨衣是受到游泳圈的启发。

5、磁性防风安全雨披运用了有关磁的科学知识。

6、提高雨伞的安全性,就是使雨伞更醒目,可通过改变面料颜色,加强光线等方
法实现
7、设计改进雨伞方案时要注意:(1)针对雨具的缺点,明确改进目的;(2)具有改进和制作的条件;(3)小组成员分工合理;(4)做好器材准备;(5)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灵活地调整设计思路。

8、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辨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据理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辩驳其他人的观点。

辨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