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
意大利公路考察报告

关于意大利公路建设和管理技术的考察报告为全面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更好的借鉴发达国家公路发展的管理经验与做法,我于08年11月初进行了对意大利的公路交通建设的专题考察,通过此次考察,我感受迫深,现将考察的内容和体会报告如下:一、意大利公路发展概况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国土面积30.1万平方公里,人口575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1人。
不但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众多的港口、码头、也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机场,这些配套的交通设施又促进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
意大利的公路分为高速公路、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和市镇级公路四种。
据统计公路总长约31万公里。
高速公路6500公里,是全封闭式的,分上行道和下行道,一般双向六车道,最高限速为每小时130公里。
共有30多条干线通往各大中城市,与邻国法国、瑞士、奥地利等有高速相通。
意大利最重要的高速路是名为“太阳高速”的1号公路,它从北部的瑞士边境途径米兰、博洛尼亚、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直到最南端的雷焦卡拉布里亚市,长达1200多公里。
在高速公路上行唯一与我们国家不同的是要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要一张付款单,单子上注明行车日期、入口名称,到达你要下达高速公路的出口处才付款。
二、主要特点与体会(一)高速公路起步较早,四通八达,实现了网络化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
西欧国家高速公路有计划、大规模建设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此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从战时经济状态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工业社会生产的多品种、少批量产品及高、精、尖产品大量增加,对运输的方便性、及时性要求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运输逐渐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运输方式,这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基本上由中央统一进行建设规划,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并具有权威性,任何建设和管理机构不得随意更改规划确定的路线、工程项目和技术标准。
参观公路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提高自身对公路建设领域的认识,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公路社会实践。
此次实践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对公路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此次公路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目的与内容1. 实践目的(1)了解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学习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4)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实践内容(1)参观公路建设工地,了解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2)参观公路养护中心,学习公路养护知识;(3)与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及心得体会;(4)实地测量公路里程,了解公路里程的计算方法;(5)参与公路施工,体验公路建设过程。
三、实践过程1. 参观公路建设工地在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某市一条在建的高速公路工地。
实地参观了路基、桥梁、隧道等施工环节。
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到了公路建设的艰辛。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公路建设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施工标准。
2. 参观公路养护中心在实践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某市公路养护中心。
参观了养护中心的设备设施,了解了公路养护的基本流程。
养护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公路养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路面病害的检测和修复。
我们还实地学习了路面灌缝、喷洒防滑材料等养护技术。
3. 与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公路建设、养护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向我们分享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让我们对公路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4. 实地测量公路里程在实践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某市的一条国道。
在公路养护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公路里程的测量。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了解了公路里程的计算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5. 参与公路施工在实践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某市的一条省道。
欧洲公路考察报告

欧洲公路考察报告一、概述今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间,我们借参加在法国举办的国际23届世界道路大会之机,随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代表团对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高速公路、部分收费站、服务区和地方公路进行了实地考察。
下面,就这次公路考察的总体感受作一简要的介绍。
二、欧洲高速公路发展概况覆盖整个西欧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和隧道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有的甚至是20—30年代修建的,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整体设计还是一直沿用,至今还不落伍。
国家之间公路连接基本上是无障碍通行,仅在国界设立该国公路标志或引导标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网络。
法国公路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市镇辖道四种道路构成,总长度为80.3万公里,分别由中央政府、省和市、镇负责投资与管理。
其中高速公路约8000公里,数欧盟第一网。
意大利拥有第二大高速公路网,累计5600公里长。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有9条高速公路与邻国相通,其中高速公路已有60多年的历史,居世界第三位。
到2004年底,德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5万公里,形成了欧洲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并以气魄雄伟、质地优良而闻名于世。
法国的高速公路设备优良,配套齐全。
路面全部用高质量的沥青或水泥浇注而成,路面平整,宽阔。
八车道的路面占高速公路总长度的25%,分布在离大中城市附近的一两百公里之内,与城市市区路面相衔接,消除了城市与郊区道路连接处出现的瓶颈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集散问题。
占70%的路面为六车道,延伸到全国各地,分布面很广。
四车道只占5%左右,它主要建造在河道、悬崖、隧道等路况较复杂崎岖的地段。
根据联邦德国制订的国家技术标准,4车道路面的路基宽度统一标准取为29米,每一车道宽度为3.75米,两边设置宽3.0米的路肩紧急停车道,中间设宽4.0米的分隔带。
高速公路路面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占27%,沥青路面占73%,表面平整,粗糙度好,行车安全、舒适。
赴欧洲关于公路的考察报告

赴欧洲关于公路的考察报告一、概述今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间,我们借参加在法国举办的国际23届世界道路大会之机,随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代表团对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高速公路、部分收费站、服务区和地方公路进行了实地考察。
下面,就这次公路考察的总体感受作一简要的介绍。
二、欧洲高速公路发展概况覆盖整个西欧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和隧道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有的甚至是20—30年代修建的,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整体设计还是一直沿用,至今还不落伍。
国家之间公路连接基本上是无障碍通行,仅在国界设立该国公路标志或引导标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网络。
法国公路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市镇辖道四种道路构成,总长度为80.3万公里,分别由中央政府、省和市、镇负责投资与管理。
其中高速公路约8000公里,数欧盟第一网。
意大利拥有第二大高速公路网,累计5600公里长。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有9条高速公路与邻国相通,其中高速公路已有60多年的历史,居世界第三位。
到20**年底,德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5万公里,形成了欧洲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并以气魄雄伟、质地优良而闻名于世。
法国的高速公路设备优良,配套齐全。
路面全部用高质量的沥青或水泥浇注而成,路面平整,宽阔。
八车道的路面占高速公路总长度的25%,分布在离大中城市附近的一两百公里之内,与城市市区路面相衔接,消除了城市与郊区道路连接处出现的瓶颈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集散问题。
占70%的路面为六车道,延伸到全国各地,分布面很广。
四车道只占5%左右,它主要建造在河道、悬崖、隧道等路况较复杂崎岖的地段。
根据联邦德国制订的国家技术标准,4车道路面的路基宽度统一标准取为29米,每一车道宽度为3.75米,两边设置宽3.0米的路肩紧急停车道,中间设宽4.0米的分隔带。
高速公路路面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占27%,沥青路面占73%,表面平整,粗糙度好,行车安全、舒适。
欧洲交通考察报告

欧洲交通考察报告今年9月6日至9月19日,我参加以长沙市交通局工会主席刘建详为团长的西欧交通管理考察团,赴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8国进展考察与调研。
此次考察,了解了欧洲兴旺国家的交通管理的先进方法、规划与理念以及对市民的交通知识、观念教育等,获益匪浅。
一、西欧地理交通概况西欧交通总体状况良好。
西欧的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我国的、和蒙古,每一处都与西欧面积相近,而西欧的人口那么远不及中国总人口的1%。
西欧各国矿藏和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广布,工业、渔业、养畜业、运输业等兴旺,居民人均收收入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
城乡判别较小,身为农民仍居住在海边的别墅,拥有汽车和拖拉机等家用机具。
由于人口分布较广,城市人口与建筑密度低,道路面积率高,交通构造合理,各交通方式协调开展,故城市道路交通根本畅达,极少出现交通拥堵。
此次重点考察的对象法国,全名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领土呈六边形,三边临 1海,三边靠陆。
面积55。
16平方千米,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法国外乡划分为22个大区,大区又下设96个省。
境内多平原、丘陵,河流众多。
二、西欧的公共交通西欧各国都确立了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政策,采取各种优惠和便民措施吸引市民乘坐,改善城市交通构造,强化城市交通功能。
大城市都有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既行驶在地上,也可行驶在地面和高架上。
地铁车站方便换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有四层主体换乘车站,其地铁车站内精湛的艺术展品和浓厚的文化气氛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艺术画廓”。
地铁车票种类繁多,还可用地铁车票换乘公交车一次。
欧洲的公交车设计新颖,宽敞明亮,低踏步,大容量(铰接车多),均无人售票。
有公交专用车道,同时路口优先放行公交车。
在穿插口附近的相关道路上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多条线路的公交车站(包括始末站),一般均为港湾式车站,形成公交枢纽,方便乘客就近换乘。
多数公交线路无人调度,完全由驾驶员按时刻表准点运行。
西欧高速公路考察的启迪

收稿 日期 :0 2(— 1 2 o'' 3 , 1 作者简 介 : Kf:1 5 一  ̄ f 98 (
授本 科毕业 。
) 男. , 山酉朔 州几 , 总经理 . 高级 工程 师 .9 1 1 8 年毕业 于山西 省交通 学校 ,9 8年西安 公路 学院函 18
维普资讯
・
4・
山西交通科 技
20 0 2年 第 1 期
2 4 环境保 护 .
经济合理上 , 而且也体现在与周围地理条件相吻合上 , 在沥青砼路面设计方面, 设计的重点应放在路面厚度 上, 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与欧洲国家相 比, 基层不强, 面层不厚 , 设计 中一定要摆脱 已有高速公路路面的面 层 1 等设计模式, 5m c 在不增加工程总投资的情况下, 用优化设计省下来的钱投在路面上, 诸如桥梁各标志、 路缘石、 挖方与零填方段的护栏等 , 努力使沥青硷路面 厚度达到 2 以上 。 0m c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路面的品质 , 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要 , 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防
带着我省大运高速公路建设 中的技术 问题 , 我们 9 以上与地面平齐 , O 只有局部受地形限制或设置平 面交叉时才进行填挖 。 基宽度变化也较大 . 路 有的中央 分隔带宽, 有的窄 。路面设计所到之处, 无发现有损坏
之处, 路面使用品质 、 平整度都 非常好, 根本 没有补修 之处。 有损坏 , 也是大面积加铺 , 路面平整坚实 . 因高速 公路分道行驶 , 不会啃边 , 所以没有路缘石 、 路边石之
欧洲国家 高速公路环保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的: 一是绿化 , 除了必要的砌体外 , 全部采用了绿 化, 绿化方式有植树 , 有种草, 与周围的森林 、 草地融 为一体 ; 二是隔音装置 , 凡通过居民、 厂区, 一律采用了 隔音墙 , 尽量减少噪声污染; 三是行驶车辆全部为厢式 货车 , 无一散装厂车 . 路面无一点抛 洒物的污染, 根本 无需清扫路面 ; 四是设置野生动物通道 、 天桥 , 为野 生 动物 出没提供 了方便 , 生态建设十分有利。 对
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5篇

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5篇Highway investigation report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5篇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
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2、篇章2:江苏宁杭高速公路文档3、篇章3:济青、沪宁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4、篇章4: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5、篇章5:高速公路服务区考察报告文档篇章1:高速公路考察报告文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学习借鉴其他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经验,不断推进公司的各项工作,XX年5月17日—5月23日,冯主席带领我们部分中层干部和排障、稽查大队大队长等一行13人,驱车前往安徽、河南两省部分高速公路考察学习,总行程2760公里,共考察了11条高速公路,13个服务区和停车区,重点考察了xxx有限公司和河南京港澳高速公路xxx有限公司。
在驿达公司,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合宁高速公路上的吴庄、大墅、文集和肥东服务区,同时考察了合宁高速的路政养护管理和收费服务,到公司总部听取了公司赵总、刘总关于公司经营管理情况的介绍,相互交流了公司的主要工作和经验。
在新郑管理处,我们实地参观了监控中心,观看了新郑管理处推行智能化管理的专题片,了解了郑东和郑西两个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情况,实地考察了被誉为中原明珠的原阳服务区,听取了管理处范书记关于新郑管理处和原阳服务区的情况介绍,并与服务区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这次外出考察尽管参加的人员多,内容杂,时间短,但整个考察组织严密,重点突出,安排紧凑,考察深入细致全面,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

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越来越严重,高速公路作为连通各地的基础建设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地区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考察旨在对欧洲地区的高速公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欧洲高速公路概述欧洲高速公路建设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欧洲国家在一些公路建设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修建高速公路。
并且不同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和规模也不尽相同。
比较早开通高速公路的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它们的高速公路规模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
而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如希腊、芬兰、挪威等国,高速公路建设则显得相对较慢。
但是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洲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也逐渐提高。
2.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概述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远晚于欧洲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基本建设基本完成,但随着交通负荷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事业。
二、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和建造工艺1.路面的结构欧洲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和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相似,主要分为路基、基层、面层和路缘。
其中路基是整个高速公路的基础,需要进行大量的地基工程。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进行承压传递的结构,其厚度需要根据车行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
面层是路面结构的上层,主要承担车轮荷载,防止路面磨损和路面变形。
而路缘是路面结构的边缘部位,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2.建造工艺欧洲的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较大,需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和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施工和双层结构的建造。
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如地基处理、碾压、路面整平等都非常关键。
另外,欧洲的高速公路建造还采用了预制板、预应力钢筋等新型材料,使路面结构更加牢固,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赴西欧高速公路考察报告》为借鉴西欧各国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我州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及管理水平,2005年3月29日至4月13日,应ADAC国际交流部主席的邀请,经州委、州政府决定,并报省委、省政府领导批准,州委副书记赵志彬率红河交通考察团一行9人,赴西欧进行专题考察,学习其在高速公路的运营、养护、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考察团在西欧考察期间,先后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的高速公路、部分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德国不莱梅,考察团受到德国著名的汽车俱乐部ADAC国际交流部主席Mr。
NorbertKneffer先生的热情接待。
在进行正式会谈之后,应邀参观了ADAC下属的信息传递、技术、销售等业务组成部门,并与其业务部门负责人员进行了交流和接触。
西欧国家经济状况、经济体制大致相当,在世界上属发达国家,总体人均GDP为20000欧元以上,在世界排名比较靠前。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上,各国虽有差异,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接近的。
考察期间,我们通过公路交通行程5300多公里,基本上是高速公路。
从法国到奥地利基本为平原上修建的高速公路,从奥地利到意大利,需要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期间经过很多桥梁和隧道。
这些高速公路和隧道的周到设计、建设质量无不让我们佩服。
陪同向我们介绍说,覆盖整个西欧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和隧道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有的甚至是20—30年代修建的,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整体设计还是一直沿用,至今还不落伍。
几天下来,深感西欧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对其发达的交通感触很深:国家之间公路连接无障碍通行,在国界仅设立该国公路标志或引导标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网络;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或者空中,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航空发达,电车、地铁上下分成几层,畅通无阻;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宽阔笔直、弯道较少,沿线有齐全的服务、安全、通信、监控等设施;公路两边山坡上,凡坡度较大处,均建有护坡以防止山体滑坡及水土流失;在公路边有房屋的两侧,大多设有防护挡墙、隔音墙,以防噪音;高速公路上很干净,各种交通标志,标识齐全适用,有图案、符号、文字,比较形象、直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快速、安全、高效、舒适的特点。
通过考察,考察团对西欧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西欧各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西欧,高速公路在设计上体现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质量及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及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交通的四通八达,管理的文明有序,处处浓墨重笔书写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其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特点与体会(一)高速公路起步较早,四通八达,实现了网络化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
西欧国家高速公路有计划、大规模建设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此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从战时经济状态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工业社会生产的多品种、少批量产品及高、精、尖产品大量增加,对运输的方便性、及时性要求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运输逐渐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运输方式,这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基本上由中央统一进行建设规划,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并具有权威性,任何建设和管理机构不得随意更改规划确定的路线、工程项目和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的建造有力地推动了公路网的建立,如今,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整个欧洲,成为各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主动脉。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有9条高速公路与邻国相通,其高速公路已有60多年的历史,居世界第三位。
由于地处欧洲中部,其大部分高速公路同时又承担着欧洲大陆交通的职能。
因而,德国的高速公路网促进了整个欧洲经济开发以及邻国之间的经济交流。
到2004年底,德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
15万公里,形成了欧洲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并以气魄雄伟、质地优良而闻名于世。
此外,法国、意大利高速公路就其质量、密度而言及每百万人享有高速公路长度,均居资本主义国家前列。
(二)建设与管理因地制宜,质量较高,体现了实用性1、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在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方面,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的不同,呈多种模式。
如德国采取的是政府建设和管理的模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则通过建设专门的全国性高速公路建设实体即特许经营的管理机构来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
特许经营的高速公路公司为企业实体,主要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经营(收费和还贷),合同期满后,将良好的公路交给国家。
国家公路管理局作为政府对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的管理机构,对特许经营高速公路公司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
法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除了特许经营方式外,还有租赁经营和管理经营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由公路管理局直接运作,主要也是为了筹措公路建设资金。
但其管理主要还是以特许经营方式为主。
如意大利ANAS集团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上是法人,国家经济部门拥有100%的股权,公司只是代表国家对国道公路进行管理,在公路管理业务方面目前受意大利基础设施和运输部的监控。
在高速公路建设上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如德国4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9米,每一车道3.75米,中间分隔带宽4.0米,两边各设3米宽的紧急停车道。
但车道的设置上,则根据不同车流量的需求及地形地貌的情况进行设计建设。
在我们5300多公里的行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哪条高速公路的设计从始至终是一样的。
据资料显示,德国八车道的路面占高速公路总长度的25%,分布在离大中城市附近的一两百公里之内,与城市市区路面相衔接,消除了城市与郊区道路连接处出现的瓶颈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集散问题。
占70%的路面为六车道,延伸到全国各地,分布面很广。
四车道只占5%左右,它建造在河道、悬崖、隧道等路况较复杂崎岖的地段。
这些地形和部位开凿困难,施工难度大,造价太高,所以建了四车道。
在投资方式上,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得益于政府推行的高速公路的建设、经营、收费管理的特许经营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高速公路均为收费公路。
法国的通行费率依据人们的收入水平而定,其中15%的收费用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新路建设。
我们所到的几个国家,仅有德国公路不实行收费。
德国原来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和私人投资,早期还有少量外来贷款,后期制定石油税收法后,则用汽车燃油税作为主要资金来源。
政府按税收情况制定整个经济开支计划。
资金分配的总原则是以各州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情况及整个联邦地区的交通关系和各地的急迫性调查为依据而确定。
高速公路所有权为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统一投资建设,建成后委托各州管理和养护。
据ADAC技术部门负责人的介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压力的越来越大,联邦政府计划采用新的收费系统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LKW)收取养路费,目的之一就是让大货车承担起建筑、维护、经营高速公路的部分费用,并计划明年起对私人汽车开始收取通行费,以解决德国扩建交通道路的资金紧缺的问题。
在收费方式上,各国大体相同。
各个收费站点的建盖大都比较简单,充分体现了实用性,但收费的智能化程度较高。
就收费口的自动化水平而言,意大利堪称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其5580多公里的收费高速公路上,共设置了457个收费处,3594个收费口,其中磁卡收费口949个、电子收费口1424个。
驱车进入收费高速公路,一般会遇到写有“距收费处1000米”的大预示牌。
除装有电子记账器的车之外,驾车人都要在此处取出一张记账卡,然后继续前进。
在现金收费出口,将记账卡插入自动计费机,显示器会立即显出需缴纳金额,有专人收取现金。
磁卡收费分为记账卡和预付卡两种,没有使用限期,还可以续费。
最先进的是电子记账器。
因其在收费口安装了电子设备系统,收费高速公路上行车可“一走了之”,用户应交高速公路费直接记入用户的银行账户上并按月结算。
配套设施及养护管理上,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体现实用性。
如公路两旁防护拦的设置,大部分路段不用隔离栅和隔离网,路过村庄和有人居住的地方,装有隔音板,以消除汽车噪音。
对于中间绿化带的设置,各国均不相同,有的比较“豪华”,有的任凭自由生长,而且面积不大。
但是,对于公路两旁的绿化,则十分重视,政府明文规定,在建造公路的同时,必须有绿化的规划,公路一造好绿化也随之完成。
所以在几千公里的路旁,草坪连绵不断。
意大利进入罗马一带,地中海式松郁郁葱葱,一片连接一片,汽车就像行驶在森林地带。
隔音板上也长着爬墙藤。
高速公路维修及时,发现问题马上抢修,全线停止使用,车辆绕道而行。
2、以人为本,质量优良。
高速公路主要有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两种。
由于西欧气温比较低,属于寒区,因此沥青路面多以粗集料为主。
因为十分重视建设质量,路面的平整度极高,弯道很少。
在建设资金筹措方面,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这也是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得以有效实施、质量得以优先保证的根本。
欧盟各国都是“申报协议国”,高速公路无论到了哪里都没有检查,也无须签证,畅通无阻。
我们在西欧高速公路上跑了十几天,没有看到一个高速公路的巡警,没有遇到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警察罚款和车辆肇事。
在德国却看到ADAC的服务人员在为一辆车排除故障。
西欧对交通的安全管理也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规定的驾驶员不许超速行驶,不许疲劳驾驶,不许闯红灯,都有一些以之配套的管理措施。
如1970年欧盟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事营运的6。
5吨的货车和7座的客车都必须强制安装机动车行车记录仪,这种记录仪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
有的车辆则装有设备,必须要插入光盘才能起动,从而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配套设施完善,各种交通标志醒目,实现了智能化西欧各国在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路面标线十分醒目、清晰,而且规范化。
沿线有齐全的服务、安全、通信、监控等设施,如禁入栅栏、防眩屏、隔音墙、防野生动物护栏、路侧电话(距离3—5公里)和反光引导标志等设施齐全。
以达到缓解道路堵塞、疏导交通、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等目的。
法国高速公路上的配套设施在世界上属比较先进,不管是服务设施,还是监控设备都属一流,基本上实现了抢险队伍军事化、监控设备电脑化、路标指示规范化、服务设施商业化。
在荷兰,在重要或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上,设置一组可变限速标志,根据气候条件、道路交通状况,改变限速值。
对交通最繁忙的地段,通过设置在重要决策点的可变标志,向驾驶员推荐最佳行驶路线。
德国的高速公路是世界上唯一正常情况下不限速行驶的,但会遇到修路、车辆密度突然增高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