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人物形象分析
现当代文学原野焦大星分析

现当代文学原野焦大星分析(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摘要曹禺代表作《原野》中的焦大星是一个懦弱的人物,生长、生活在封建家长专制下的家庭环境里,长期受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束缚,导致缺少阳刚的男性气质,既无雄心又无能力,表现出的是畏惧、懦弱的缺乏精神上独立人格的性格特征,这导致他日后注定会成为悲剧性人物。
关键词:《原野》焦大星懦弱封建伦理道德首先,从家庭环境看,焦大星生长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家庭里,造成了他的懦弱、不敢反抗。
面对强大的封建思想意识,他常屈服,放弃自己,甚至有时连表达的勇气也没有。
在封建制度中焦大星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焦阎王死后,焦大星本该成为家产的继承人。
然而,在封建伦理关系中,焦母成为一个主持家政的人,在母亲的强权下,焦大星地位变得尴尬,性格也越来越懦弱。
在焦母的眼中,他是一个顺从听话的好儿子,妻子金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懦弱的丈夫,;对于焦阎王来说,他是一个无辜的替罪羊;而对于仇虎,他是起长大的儿时好友,善良的兄弟,报复的对象。
其次,从所受的思想教育看,他更多地受封建伦理道德影响,养成了无能无为的性格,乏自己的意志。
焦大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了传统道德的臣服者。
他对自己的母亲有一种“畏惧”,以至于母亲当着妻子的面骂她的时候,他也只是“惧怯地”听着、顺着。
正如金子骂他是一个“窝囊废”、“受气包”。
这也正是在一个封建专制的家庭里所形成的典型性格。
而这样的家庭环境也只能培育出这种没有一点男子汉血气的男人。
所以,他尽管非常爱金子,有时卑屈地讨好她,但当着母亲的面,他却不敢表达这种感情。
因为他的懦弱,金子投入了仇虎的怀抱。
第三,从感情生活看,处在两个女人的情感夹缝中无所适从,面对母亲和妻子对他爱的争夺,难以选择,常左右为难。
焦大星处在两个女人的情感夹缝之中,无所适从,这两个他最亲近的女人最不能相容的,怀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揭秘:身为奴仆的焦大为何敢揭露贾府的“丑闻”

揭秘:身为奴仆的焦大为何敢揭露xx的“丑闻”焦大,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
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
《红楼梦》中的焦大在书中的故事情节很少,但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因为从他的嘴中,透露出了贾府大院中的许多黑幕。
焦大只是一个老仆,为何敢揭露贾府的丑闻?他凭什么胆量这么大呢?焦大与老太爷出生入死。
焦大是元老级别,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焦大)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三,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贾蓉派人欲捆焦大,焦大)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
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受荣华富贵?”……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掀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得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焦大看不惯贾府后人的败落。
焦大是跟着贾家太爷去打过仗,有功于贾府的仆人;至今还可以出差;他看不惯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堕落;他知道贾珍“爬灰”(与秦可卿)、王熙凤“养小叔子”(与贾蓉);这些丑事贾府的“众小厮”都知道。
当年焦大冒死救出贾府祖宗,贾府才有日后的荣华富贵,如今享受荣华富贵的贾府不肖子孙不知报恩,还要让这个老仆晚上出去干活;当年焦大宁可自己喝马尿,而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如今主子的后人却将他的嘴里填满马粪,忘恩负义莫过于此;贾府子孙们非但不能不创业;而且不能守成,只知一味享乐,使家业败落,只有焦大这个尚在的“太爷”之仆才在为贾府败落真正焦急。
红楼梦小人物深度剖析

红楼梦小人物深度剖析(实用版)目录1.红楼梦小人物的特点2.焦大的人物分析3.妙玉的人物分析4.贾宝玉的人物分析5.红楼梦人物关系图正文一、红楼梦小人物的特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著称。
然而,除了这些中心人物外,书中还描绘了许多小人物,他们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个个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
这些小人物可分为几类:一类是贾府的奴仆,如焦大、紫鹃等;一类是王、薛、史等家族的人物,如妙玉、史湘云等;还有一类是与贾府关系密切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等。
这些小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还对中心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
二、焦大的人物分析焦大是贾府的资深奴仆,他出场次数不多,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焦大性格刚烈,忠诚可靠,他从小跟随贾家祖辈走南闯北,为贾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地位低下,但他始终忠于贾家,甚至不顾自己的生死。
在贾府败落后,他仍然坚守在贾府,不离不弃。
通过对焦大的描绘,作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奴仆对主子的忠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观念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妙玉的人物分析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个特殊的小人物,她虽然不是贾府的小姐,但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重要人物,她聪明伶俐,富有才情,但又孤芳自赏,性格独立。
她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增色不少。
通过对妙玉的描绘,作者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世俗女子的形象,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的坚韧和才情。
四、贾宝玉的人物分析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他出生富贵,却因叛逆性格而走上了与家族背道而驰的道路。
贾宝玉痛恨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鄙视功名利禄,追求真挚的感情。
他对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感情纠葛,展现了他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
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
五、红楼梦人物关系图《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论焦大

论《红楼梦》中焦大的形象By:AYF一、焦大综述在人物众多的《红楼梦》中,人们不难记得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但《红楼梦》中,小人物的塑造也颇为成功。
比如说焦大,这位焦大的首次出场,是在《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因为赖二派焦大夜送秦钟出城.被焦大骂了个天昏地暗。
正在宁国府办事的王熙凤闻言追问原由时.尤氏感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
只因他从小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
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
我常说给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当一个死的就完了。
今儿又派了他”作者先借着尤氏和凤姐的问答对焦大的早年事迹作了概述。
接着在第一百零五回抄家时焦大自称“我活了八九十岁”的年龄推算.夜送秦钟时他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对赖二管家的指派.焦大心里自然是不服的。
他先厉声责骂赖二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
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焦大的骂语岁指向赖二,可是“这一把子”却又暗含了其他的人。
正在送凤姐回府的贾蓉听到了。
就忍不住泛骂了两句,结果被焦大听到了,于是焦大又骂“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众人见他太撒野,上来几个将其揪着捆倒,抱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试论焦大形象的意义及启示

试论焦大形象的意义及启示作者:朱正春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1年第10期摘要:焦大的形象是一个个性丰满的形象,显示了作家准确的把握形象和非凡的塑造形象的能力;焦大的形象为我们窥见小说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腐败的原因,而且焦大的命运也从一定层面上揭开了《红楼梦》所展示的悲剧意义;焦大的形象显示了曹雪芹非凡的语言天才,不仅有雅的才智,更有俗的风趣,形成了《红楼梦》雅俗共存、雅不避俗的语言风格之一。
关键词焦大;形象;意义;启示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0-0253-02《研究》已进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这为我们品味《红楼梦》带来了契机。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之余,潜心研读《红楼梦》,不禁深为折服,也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想抒发一下拙见的冲动。
是凡读过《红楼梦》的,可能无不钦佩作者的洋洋才思,一部《红楼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园林艺术,甚至传统中医学,可谓包罗万象。
一部《红楼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有人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潜心钻研其主题,有爱情说、阶级斗争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文化的角度探究其文化渊源,有说传递佛教思想,有说宣扬道家学说;也有许多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角度对《红楼梦》作出了极高评价,指出其不仅在小说题材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扛鼎之作,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也实现了中国古代小说“典型化人物形象的最终完成”。
然而,说到《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人们最为关注的往往还是其中的一系列主要人物:贾宝玉对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对个性的追求;林黛玉的“聪慧伶俐,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甚至“有时显得尖刻”;王熙凤的“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而不泛美丽”;也可能会有人关心贾家那一群婢女的命运,既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也钦佩她们的美丽与智慧,包括她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热烈追求。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人物形象分析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人物形象分析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喜剧,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展现了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
在这部话剧中,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两大类,每一位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在剧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秀才与刽子手》中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主要人物方三宝,他是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秀才,却由于家道中落变成了一个穷酸秀才,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到街头去卖艺。
方三宝是一个充满幽默感和智慧的人物形象,他常常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来调侃自己的穷困潦倒,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的鞭辟入里和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
在与刽子手的交锋中,方三宝表现出勇敢和机智,最终化险为夷,成功拯救了自己和朋友。
刽子手王振海则是另一个极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王振海是一个典型的阶级敌人,他出身地位低贱,通过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来谋取私利。
他凶狠丑陋,是真正的恶人形象,他以刽子手的身份混迹于社会底层,借助自己手上的权力为非作歹。
在剧中,他表现出了残忍无情的一面,但同时也展现了一些被社会环境逼出来的软弱和无奈。
这种鲜明的两面性使得王振海成为一个极具张力和张扬的人物形象。
除了主要人物外,《秀才与刽子手》中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他们虽然在剧情中出场次数不多,但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比如方三宝的妻子刘秀英,她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妇人形象,她虽然只是一个贫寒人家的妇女,但却展现出了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品质。
刘秀英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所表现出来的母爱、贤良和聪明使得她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形象。
还有一些其他次要人物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方三宝的朋友焦大,他是一个爱吹牛的人物形象,常常以夸夸其谈来调侃自己和方三宝的困境。
还有唐立果,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勇气的人物形象,他在剧中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正义的力量。
这些次要人物虽然在剧情中出场次数不多,但却都塑造得相当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焦大——丧钟因你而鸣

焦大——丧钟因你而鸣发布时间:2022-08-18T08:18:22.2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4月第7期作者:冯群香[导读] “焦大醉骂”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之一。
着墨不多,信息量巨大。
历来饱受热议。
冯群香陆丰市龙山中学广东 516500摘要:“焦大醉骂”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之一。
着墨不多,信息量巨大。
历来饱受热议。
笔者认为焦大是为贾府敲响丧钟的人物。
因为他的几句醉话不仅暴露了宁国府的污浊不堪,还揭示了贾府败落的根源。
关键词:醉话赖二贾敬贾珍贾蓉焦大,《红楼梦》中的小人物。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奴。
在《红楼梦》里,正面出场仅第七回的一次,不过1000来字,却为贾府敲响丧钟。
第7回中,王熙凤和宝玉在宁国府用过晚饭:“因天黑了,尤氏因说:“先派两个小子送了这秦相公去。
”媳妇们传出去半日,秦钟告辞起身。
尤氏问:“派了谁送去?”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尤氏、秦氏都道:“偏又派他做什么!放着这些小子们,那一个派不得?偏要惹他去。
” 奇哉怪也!宁国府奴才多的是,年轻的能干的也不是没有,为什么要派焦大?更何况是“黑更半夜”,派活的人就不怕他眼花把马车赶到沟里去?是谁这么没眼力?人选只有一个。
激化矛盾的赖二赖二能当宁国府的大管家,虽和母亲有关系,但他也得有点手段。
他是宁国府最体面的奴才,但焦大却敢当着众人的面骂他。
虽然贾珍、贾蓉不理睬,但赖二不可能无动于衷。
他是不能把焦大怎样,但有人可以。
今日,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个重量级人物来宁国府游玩,他便违背主子的意愿,又派了醉酒的焦大,故意让焦大骂,让焦大丢人现眼。
看王熙凤会有什么反应。
果然,正直憨厚的焦大入了赖二布的局。
焦大骂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象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没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支脚,比你的头还高呢。
”焦大骂赖二欺软怕硬,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更何况秦氏和尤氏。
可他酒后称自己为太爷,是笑话也是实话。
焦大——功臣的末路

焦大——功臣的末路在《红楼梦》中,焦大立过功是公认的,他从死人堆里背出过贾太爷,并自己喝马尿,让贾太爷活了下来。
焦大立下这功,对贾府来说是天大的功劳,没有焦大,就没有贾太爷,没有贾太爷,哪来贾府的荣华富贵。
但立了大功的焦大并没有与贾太爷同享荣华富贵,这是为何?在贾太爷活着时,因焦大救过他的命,在表面上可能对焦大有些尊重,背地里还有可能对焦大叫几声焦兄弟。
但焦大可能真的骄傲自大了,对人不分场合就大讲自己的英雄业绩,大有贾府没有他焦大,真就没有贾府的势头。
一来二去,贾太爷也就烦了,不仅焦兄弟不再叫了,而且也不打算给他立的功以实在的好处。
在焦大年轻时也不给他配个老婆,放纵他落下酒瘾,消磨他的意志。
焦大可就真的上当了,整天以酒为伴,也不想自己成个家,立个业了,到老还是个下层奴才。
当然如果焦大不骄傲自大,在立了功之后,就像没有立过功一样,把这个立功的事当成一个秘密,烂在自己的肚子里。
如果贾太爷还有些不忍之心,不杀掉焦大以灭口,必定会给焦大一些好处来安抚他。
那么这个结局就双赢了,贾太爷保全了高大上的英雄形象,焦大也能过上好日子。
但可悲的是这只是假设,焦大也只能悲剧了,因此,悲剧还得继续。
贾太爷一死,后代人都未亲眼见过焦大立的功,甚至贾太爷的后人也只在一年祭祖时才想起有贾太爷。
这些贾府的新主子更不会给焦大什么好处报恩了。
新主子们把焦大扔得更远,并有意识地无视他的存在。
焦大被贾府主子们长期有意地忽视,焦大再对人讲他的英雄业绩时,简直就像是祥林嫂对人讲阿毛的故事一般,没人不把它当作笑料。
渐渐的连同样是奴才的奴才们也欺侮这个老去的功臣,有好事不让焦大干,这黑夜里送人的事就定要派他去干。
于是焦大彻底愤怒了,才有了这《红楼梦》里的惊天一骂:“ ……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焦大的骂里有几处错误,一是不报他的恩也不是今天才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大人物形象分析
张丽
09汉本一班
焦大这一人物形象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焦大是宁府的一个下人。
他的出现让我们对于宁府及书中的豪门望族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那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犀利的语言,率真的性格。
对于焦大这一人物最好的认识就是他的语言,在他乘着酒劲时他骂总管的不公欺软怕硬,以直白犀利的语言说出了在下人层次里也存在着压迫和黑暗。
年老的人都爱谈起自己的往事焦大也不例外,在他的话语中说到“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悄悄脚,比你头还高呢,二十年的焦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子杂种王八羔子们!”以这样直白的语言毫无疑问焦大将宁府的下人统统得罪了。
在面对贾蓉的不满时他更是将自己心中所渴望的地位显示得淋漓尽致“……别说你这样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若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从中也可看出焦大对现实处境和地位的不满,以谩骂的方式展现出来,说明他拥有率真的性格。
以上语言体现除了焦大对自己处境和地位的不满,那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就是焦大对宁府新主人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心里。
当被拖往马圈的时焦大情急之下下说出了自己所看到的宁府的混乱生活“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得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许里藏’。
”这一句话将宁府见不得光的一面彻底的暴露出来,连捆绑他的小斯都“唬得魂飞魄散”可见这样的话在新主子们的耳朵里是多么的害怕,只有焦大这样特殊的人物形象才敢说出如此犀利的语言,他地位卑微却有着显赫的功绩,率真的性格却遇到如此不堪的环境,光明磊落的形象却与酒相伴,喝多了酒糊里糊涂说出藏在内心的话,在如此不堪的话语中我们仍旧可以读到一个忠心耿耿的下人对新主人的惋惜却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无奈,或许曹雪芹写焦大这一人物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说出这些话揭露封建社会里名门望族由繁盛到衰落的本质因素。
二、显赫的功劳,卑微的地位。
在书中我们认识焦大并不是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尤氏的问话“派了谁送去?”这句问话成了焦大这一人物出现的关键,很显然要出现的人必然有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安排。
这也成为焦大资料背景的一个剪影。
从尤氏与媳妇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焦大对宁府的赫赫功劳,他从小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并且将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得了命。
我们注意到这就是焦大功劳的一个交代,“从死人堆里”我们可以细想要是焦大不把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现在闲谈的这些人是否会存在?或者是否会以这样的姿态出现?这一点就足以让一个在封建社会里卑微的下人改变自身的地位,当然这一点更加看重的便是焦大本人,在跟贾蓉的对话中他提到“……不是焦大一人,你们就做官享荣华富贵?……”。
或许是他的无意识,但事实证明了他将自己所做的这些事记在了心里,希望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
重。
上一段已经分析了焦大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将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但背出来还不算完,焦大接下来还做了令人更加感动的事,焦大将自己偷来的东西给主子吃了,自己却饿着。
以当小偷的代价来换取主人的性命。
将自己得到的半碗水给主人喝,自己喝的是马尿。
如果说将主人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是仗义的话,偷东西可以说焦大忍辱负重,喝马尿就成了忠心耿耿。
焦大这些做法无一不体现出自己对主子的衷心,当然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使在封建社会里,身份高贵的太爷也会被焦大的衷心所感动。
所有人都因此对焦大另眼相待。
正是有着这样的功劳,让焦大在宁府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可是这样的功绩不是每个人都为之倾倒的,当宁府有了新一代的主子的时候,“全当一个死的”焦大在府中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年老的焦大在宁府仍旧只是一个卑微的下人。
这边与他对宁府赫赫的功绩和衷心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对焦大的惨状及宁府新主人的无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三、不良习惯,爱喝酒,成为揭露现实的合理方式。
在尤氏对焦大的介绍中偶们就可以得知,年老的焦大“不顾体面,一味地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爱喝酒就成了焦大的一大特征,仅爱喝酒还不是最主要的特点,喝了酒之后他就爱骂人,并且其范围是无人不骂,后面说他趁着酒劲先骂大总管赖二,再骂贾蓉,最后连贾珍都说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说是对宁府将自己“全当一个死的”最好的回应。
古人有借酒浇愁的习惯,但同样酒也可以壮胆,成为一种凭借,将这一点运用到焦大的身上也不为过,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尽管对宁府有恩但却还是不被重视的下人地位,在等级地位严格的封建社会,焦大只有借着酒劲才能够有胆量说出自己藏匿心里已久的话,说出自己内心的不满,从这一个角度来分析,爱酒这一特征就成为焦大敢于跨越接近最好的阶梯。
尽管焦大这一人物在《红楼梦》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这个人物所起的作用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正是焦大卑微的地位、显赫的功绩、率直的性格、真挚的衷心、犀利的语言才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名门望族不为人知的一面,也为后文写贾家的衰落做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