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麦原种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株系循环法原种生产技术

分条比较 保留100~110株系
田间鉴定:从苗期开始分期鉴定,主要在抽穗期、 从新品种开始推广就依其特征特性选单株,依据性状有生育期、株型、叶型、穗型、粒型、叶色、壳色、粒色以及抗病性和抗逆性等
。
田间鉴定:从苗期开始分期鉴定,主要在抽穗期、成熟期,依品种典型性,淘汰不良株系,保留100〜110个株系,建立保种圃。
(三)建立株系圃 决选:成熟期进行田间决选,保留200〜300个株行,分别收获。
田间鉴定:从苗期开始分期鉴定,主要在抽穗期、成熟期,依品种典型性,淘汰不良株系,保留100〜110个株系,建立保种圃。
决选:成熟期进行田间决选,保留200〜300个株行,分别收获。
株行种子分系播种,建立株系圃。 决选:成熟期进行田间决选,保留200〜300个株行,分别收获。
2)生产原种:株系圃其余部分去除个别变异株后, 混收生产基础种子和进行原种生产。
3)以后每年从保种圃中每系选留100株左右,作为 下年保种圃种子,同时其余混收种子扩繁生产原种。
选种田
单株选择300~500株
100 100
中
株
选 株
系
株行圃 株系圃
株行比较 保留200~300株行 分条比较 保留100~110株系
株行种子分系播种,建立株系圃。
2)生产原种:株系圃其余部分去除个别变异株后,混收生产基础种子和进行原种生产。
中选株系去除个别变异株,
田间鉴定:从苗期开始分期鉴定,主要在抽穗期、成熟期,依品种典型性,淘汰不良株系,保留100〜110个株系,建立保种圃。
1)建保种圃:上年中选株系种子按系种植,每系再保留100个左右的单株,单独收获脱粒,下年仍分系种植于保种圃,建成保种圃。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经. 健一言小. . 玉未等农作物种子 地址: 知州市衣业已 t 号 〔 农科院招侍所4 粗〕
称经习: 孙. 压
电话盖目了 1一3日 1. 0 1 已 55537 5 5皿
小 麦原 种 生产 谈 术
李 宾,年冬云,张赞育
( 郑州市 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Ix价 ) 5
染植物源 、 矿物源农药应急防治 。
小麦的原种生产因程序不同可分为两年两圃 制和三年三圃制, 两圃制简单易行,原种繁育快 。 三圃制虽费工多, 但与两圃制相比增产效果较好 。 我所也因此一直采用三圃制繁育原种 。现将我们 多年来从事此项工作所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同行共
同探讨 。 1 单株选择
2.1
播种
播种时每单株种 1。 2 行, ~0 行长2.2 二 行圃 , 之间留3。 5O c二 ~ 的走道,以便田间观察记载。 开 沟点播, 粒距6. 6~ i o cm。
3 株 系圃
复验分两个环节进行单株淘汰 : 依据株高 、 分 桑、 主茎分孽高度差 ( 《1 cm 淘汰单株, 0 ) 被选 单株分别脱粒 ; 依据籽粒典型性状、 饱满度 、 黑胚 率等决选单株 。
2 株 行圃
将当选单株种植株行圃,进行株行比较试验。
株行圃大小由单株数量而定 口
将上年决选株行种植株系圃,进行株系比较试 验。 播一小区, 撒播。 每8~ 1 个株系种一对照种, 0 对 照种应是所选品种的原种。 依据田间记载收获前严 格决选,决选株系混收混打。 4 繁殖原种 将混收株系种种植原种圃, 适当稀播高倍繁殖, 提高繁殖系数。 小麦原种更新要连续,以免退化被新品种所替 代。 搞好原种繁殖, 严格按照原种标准生产, 提高原 种生产技术,为品种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原种。
小麦常规种种子生产—小麦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技术

三、田间管理
繁殖过程中,常规水肥及病虫害管理更应加强,以 提高繁种产量,达到快速扩大 繁种的目的。
田间管理更重要的是去杂去劣,尽可能做到分株鉴 定、整株去杂,以提高制种质量。
整株去杂
四、种子田收获
原种田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所得种子即为原种。 为确保种子质量,收获要专人负责,所用器具及设 备一定要认真清理,严防发生机械混杂。
五、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特点
强调种源质量,育种家可一次扩繁,贮存于低温库 中,每年提供相应量的种子,或由育种家按照育种家种 子标准每年进行扩繁,提供种子。
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
一、育种家种子的含义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品种 或亲本组合的最初一批种子。
二、质量标准
育种者种子是品种通过审定时,由育种者直接生产 和掌握的原始种子。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掌握。 1.世代低。在该品种通过审定时,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 控制的原始种子或亲本的初一批种子。 2.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遗传性稳定;品种纯度为100%。 3.产量及其它 主要性状符合推广时的原有水平。
三、生产技术
其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负责,通过育种家种子圃,采 用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规程。种 子利用方式有二种:一是一次足量繁殖、多年贮存、分 年利用,二是将育种家种子的上一代种子贮存,再分次 繁殖利用等。
稀点播
整株去杂
混合收获
育种家种子种植要求: 育种家种子圃周围应设2~3 m隔离区。 稀点播,株距6~10 cm,行距20~30 cm。每隔
2~3 m设观察道,以便鉴定、去杂。
四、育种家种子生产或保存特点
育种家可一次扩繁,贮存于低温库中,每年提供相 应量的种子,或由育种家按照育种家种子标准每年进行 扩繁,提供种子。
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8超高产攻关田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方面 , 应“ 以防为主 , 综合 防治” , 以“ 农业防
治为主 , 化 学 防治 为辅 ” 的 防治方 法 。烟 后稻 栽 培虽 然
能力强 ; 成熟落黄好 , 粒重稳定 , 子粒饱满。高产攻关 田
获 国家 农业 科 技 成果 转 化 资金 项 目( 2 0 1 3 G B 2 D 0 0 3 0 6) 支持 。
高产攻关 田主要工作是采用 “ 五统一” : 统一耕作
整地 、 统 一供 种 、 统 一播 种 、 统一管理、 统 一 收 获 。小麦 各 生 育 期管 理 , 即冬 前 为 播种 质量 和年 前壮 苗 , 春 季培 育壮 秆 、 成 穗 和成大 穗 , 后 期 主攻保 粒增 重 。
尿 素、 氯 化钾 各 3 k g 追肥 , 移栽 前 5 — 7 d再 施 尿 素 5 k g 作“ 送嫁肥” 。秧 田隔 1 0 — 1 5 d每 6 6 7 m。 用2 0 % 三 环 唑
用肥 作追肥 ; 穗肥 则依苗情施 用 , 一 般情况可用 尿素 2 . 5 ~ 3 k g 加氯化钾 3 - 4 k g拌 匀 撒 施 , 或 尿素 0 . 5 k g加 磷
l 播 种 质 量
1 . 1 地 块 选择 , 种子准备
-◆ -◆ 。◆ 。◆ ‘◆ -◆ -◆ -◆ -◆ 。◆ -● -◆
2 0 1 3年 在 漯河 市 新 店镇 齐
-◆ ・◆ -● -+ 。◆ -◆ -◆ -◆ -◆ -◆ -◆ ・
品种为 k 3 2 6 , 该 品种 全 生 育 期 1 2 0 d , 可采 叶片 1 8 ~ 2 2 叶, 1 月 下 旬 至 2月上 旬 播种 , 6月 下 旬 至 7 月上 、 中旬
耐旱节水小麦新品种阳光18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72·MATCHING TECHNOLOGY配套技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2.67万 km 2左右,每年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5,其中近6.7万 km 2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
受冬季气候变暖的影响,旱地小麦产量时常低而不稳,小麦生育期间受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程度逐年加重。
小麦生产发展的历史多次证明,培育和应用耐旱优质小麦新品种是解决干旱问题、粮食节水、绿色增产增效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1 阳光18选育过程首先,筛选确定基础亲本。
2005年从200多个品种(系)和创新的中间材料中选拔出一个关键性的中心亲本9905,该品系兼具淮麦18和961922血缘,集合了分蘖力强、适应性广、多抗和落黄好等多个良好性状,基因类型十分广泛,并选用烟台农科院育成的山东省旱地区试对照品种鲁麦21,还有一批骨干材料作为重要的亲本材料。
其次,确定目标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根据黄淮北片旱地冬麦区生态气候特点,以干旱半干旱土壤为主,75%以上田块无灌溉条件和栽培技术的现状,2006年以鲁麦21为母本,从基础亲本中选择20个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且以鲁麦21×9905为中心组合,采用株系逐年循环选择的方法,从中选育出耐旱、抗病抗逆性强、品质好、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为育种目标。
再次,目标品种培育。
2006—2013年,在郯城县稻麦原种场试验田中对鲁麦21×9905组合的F1~F6后代,采用株系循环复选法、水地旱地轮换种植和高代品系多元立体鉴定技术,从杂交F1~F6 6个世代进行选择。
2006年选10穗鲁麦21单穗去雄,3 d 后采集9905花粉对其单穗授粉,6月12日收获66粒杂交种,在F2~F4后代采用水旱交叉选择出6个株系;2012—2015年又从中选择F5、F6继续交替种植6个株系使耐旱、高产性状与优质抗逆性状,融合为一体,最后,选出9907A 等5个稳定后代,经过2年的产量试验鉴定,9907A 品系符合育种目标要求,2015年6月出圃成系参加当年的山东省区试。
冬小麦种子--新麦18

耐候性广:新麦18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地区,都 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
综上所述,新麦18作为一种优良的冬小麦种子,具备高产、优质、抗病 、抗旱及耐候等多种优良性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籽粒
新麦18的籽粒质量上乘,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合制作面粉和食品,满足市场需 求。
抗病性能
抗病性突出
新麦18对多种小麦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如条锈病、叶锈病等,有效降低病害对 产量的影响。
遗传稳定性
新麦18抗病性能的遗传稳定性较好,后代品种也能保持良好的抗病性,为农业生 产提供保障。
抗旱及耐候性能
成本降低
新麦18的抗病、抗旱性能 较强,可以减少农药和灌 溉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
市场价格优势
由于新麦18的优质特性, 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会相 对较高,从而增加种植者 的收入。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科研投入
继续加大对新麦18等优质 种子的科研投入,提高种 子的产量和品质潜力。
推广应用
加强对新麦18的宣传和推 广,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 种植新麦18,提高其在市 场上的知名度。
VS
虫害防治
小麦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蚜虫、麦蜘蛛等 虫害的侵害。应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 虫害,及时选用合适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同时,可通过合理轮作、间作等措施降低 虫害发生的风险。
04
新麦18的市场前景与 应用价值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对面粉、面包等小麦制品的 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
冬小麦种子--新麦 18
小麦品种运麦218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良种是现代农业的四大支柱之一。
选育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是全球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率、可持续农业的一大研发领域;是人类充分利用种质基因库降低生存成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大生物科技手段[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小麦需求量越来越大。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院(IFPRT )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小麦需求量将在目前5.52亿t 的基础上提高40%,达7.75亿t 。
2020年,我国粮食年需求量将达6.2亿t ,要实现90%的粮食自给率,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水平就必须比现在至少提高50%[2]。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未来我国小麦年消费总量为1.04亿t ,而小麦供给量仅有约9900万t ,产需缺口将仍达到474万t 。
由于国内小麦市场年产需缺口较大,动用了大量库存弥补缺口,我国小麦库存已经连续5年出现降低现象,库存累计下降6347万t ,当前国内小麦库存量已下降至较低水平,而且后期仍将需要动用库存补充供给,这将导致库存量进一步下降。
粮食安全问题被再度提至重要的议事日程。
目前,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66.67万hm 2,总产量250万t ,人均不足80kg ,缺口达70万~100万t 。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保证小麦总产只能依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而在众多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技术中,以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最经济有效。
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广适的优良品种,提高小麦产量,特别是增加适合山西省人们膳食结构的优质面条、馒头小麦生产,对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3]。
山西省南北狭长,东西多山,气候条件复杂。
小麦作为一种越冬作物,不同气候环境对品种有不同的需求。
晋南麦区是山西省主要的商品小麦生产基地,选育适合晋南麦区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是山西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4]。
现对运麦218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2.1 农艺性状
克春 18 号属于中筋品种遥 在适应区袁全生育日
数 86 d 左右遥 株高 89 cm 左右袁 幼苗直立袁 株型收
敛遥 小穗数一般为 9耀20 个袁 穗纺锤型袁 有芒袁 千
粒重 35.2 g 左右遥
渊下转 251 页冤
基金项目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克山综合试验站渊CARS-3冤曰东北春麦区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渊2017YFD0101000冤曰春小 麦抗赤霉病基因遗传表达的研究渊NYGG-201721冤曰东北春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与示范渊2018YFD0200407冤曰黑 龙江寒带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遥
100%遥
4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证明袁 小麦新 品种克春 18 号增产潜力大袁适宜在黑龙江省及相似 生态区域种植遥 4.1 播种前准备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土壤化冻 5 cm 时及时播 种袁 选取大豆茬为最佳袁 实行秋整地春耙地袁 采用 野松尧耙尧耢尧压冶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及时整地袁翻地深 度为 18耀22 cm袁深松地要达到 25耀30 cm遥 施肥量为 300 kg/hm2袁2/3 为底肥 渊前一年秋季施入冤袁1/3 为种 肥遥平衡施肥袁N颐P颐K=1.2颐1颐0.5袁适量加入硫肥遥采用宽 苗带种植方式袁 保苗株数为 650 万株/hm2遥 在严重
作者简介院田超渊1987-冤袁男袁硕士袁研究实习员袁从事春小麦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遥 E-mail院490713024@ 通讯作者院邵立刚渊1965-冤袁男袁硕士生导师袁研究员遥 E-mail院keshanxiaomai@
-219-
经济作物 2020.5
时有效的防控袁交替使用啶虫脒尧呋虫胺尧吡蚜酮等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袁 每年总产量约 1.1 亿 t 左右遥 在我国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占据十 分重要的地位遥 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 安全和社会稳定袁 小麦产量的提高对稳定我国粮食 供给和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遥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袁 对于小麦质量安全的要求愈发 增加袁市场对绿色安全优质的小麦需求量增加袁发展 地产优质绿色小麦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遥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 的野压舱石冶袁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 化袁在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袁也对其小麦的品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遥 选育具有高产尧稳产尧多抗等特性的 春小麦新品种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 一遥 加强对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尧开发与生产等方面 的研究袁 对黑龙江省小麦市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 经济和现实意义遥 克山分院一直致力于提高小麦的 单产和品质改良袁在提升产量的同时袁重视对小麦品 种的品质以及综合农艺性状的选育与研究袁 为此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当选株系须具备本品种的典型性、株系间的一致性、整齐度高、丰产性好。杂株率不超过0.1%时,拔除杂株后可以当选,各当选株系分区核产,产量应不低于对照。
5原种圃
2.3选择时期
分两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防止在边行或缺株周围选择单株。
成熟期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等进行复选。当选单株连根拔起,及时干燥挂藏,严防鼠、雀危害。
2.4选择数量
依所建株行(穗)圃的面积而定,冬麦区每公顷需4500个株行或15000个穗行,田间初选数量应考虑复选、决选和其他损失,适当留有余地。
3.6根据资料,收获前综合评定。当选株行区必须具本品种的典型性,株行一致性、综合丰产性较好,穗型整齐度好,穗数不低于对照。当选株行区确定后,将保护行、对照小区及淘汰株行区先行收割。逐一对当选株行区复核,分区收割、核产。
3.7脱粒前,清场地、机械等。各行区单收、单晒、单藏,挂上标签。
4株系圃
4.1将上年当选的各株行区种子,按号分区种植,建立株系圃。
三、介绍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
四、讲授
小结
课间休息
教学过程设计与主要教学活动
第页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含板书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3.2播种采用单粒点播或稀条播,单株播四行区,单穗播一行区,行长2m,行距20~30cm,株距3~5cm或5~10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50~60cm的田间走道。每隔9或19个穗行设一对照,四周设保护行和25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和保护区均采用同一品种的原种。播前绘制大田田间种植图,按图种植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技术
教学设计
说明
引导式教学方法
考勤记录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设计与主要教学活动
第页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含板书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17316-1998)
1方法
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方法,即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的三圃制或二圃制以及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
2单株(源于本地或外地原种圃、株系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择圃,进行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
2.2单株选择标准
当选单株下列性状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三性”、“四型”、“五色”、“一期”。“三性”即典型性、一致性、丰产性;“四型”即株型、叶型、穗型、粒型;“五色”即叶色、叶鞘色、颖色、稃尖色、芒色;“一期”即生育期。
3.3管理措施一致,同天完成。
3.4观察记载项目
幼苗期:鉴幼苗生长习性、叶色、生长势、抗病性、耐寒性。
抽穗期:株型、叶型、抗病性和抽穗期;
成熟期:株高、株型、植株整齐度、抗逆性、穗数、穗型、粒型、芒有无、落黄性、熟期、熟相、目测丰产性。
3.5记载应专人负责,定点、定株、及时准确。发现有变异单株和长势低劣的株行、单株,随时做好淘汰标记。
第页
教案序号
18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
章节、课题
第五章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小麦原种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技术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方法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技术
2.5室内考种决选结合目测,剔除不合格单株,再逐株考种。
2.6考种项目见附录
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子粒重,并计算株高的平均数、穗粒数的平均数。
2.7当选单株分别编号、脱粒、装袋、复晒、收藏。
3株行圃将上年当选的各单株(穗)种子,按单株(穗)分行种植,建立株(穗)行圃。
一、考勤
二、复习提问
将上年混收株系圃的种子或采用育种家的种子扩大繁殖,建立原种圃。在各阶段观察,及时拔除病、劣、杂株,携出田外。
五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讲授新知识
七.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总结
八.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