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0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不含压轴题)

2010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不含压轴题)

2010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不含压轴题)今年的中考数学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执行,遵循8:1:1的模式,命题者还是坚持稳中求变,今年的中考试卷较去年的总体略简单(特别是最后的一题),总体难度差不多,体现出从08年全市推行二期课改后,第一次课改中考到09年的中考,可看出“该是稳一稳的时候了”。

题量与题型与前两年类似,学生拿到试卷应感到非常清切,防止学生有失误或因心理因素导致考试不理想的情况发生,也是体现当前的“和谐”与“稳定”两大主题。

以下是在二模分析会上的内容:19、数的计算(涉及指数)20、换元法解分式方程21、统计初步22、垂径定理(结合勾股定理,方程的思想)23、与四边形有关的几何题24、求特殊函数(正比例、一次、反比例、二次)解析式、两点间距离公式、分类讨论、结合相似三角形(经常用到仿射影定理),特殊的可结合图形的特殊性,用纯几何知识解决。

对照今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我们学而思的预测是准确的!在二模分析会上,我们重点提出要分析浦东区的二模卷,现在看来,好多题都在浦东的这份试卷上有所体现。

第19题,考查的是分母有理化、负指数、分数指数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结果相当简单,命题人有意回避了学生易错的地方,如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要变号;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时,分母有时是负数等问题,考查的重点放在概念是否清晰上。

第20题,仍然坚持考查换元法解题,此题与第19题与浦东的二模卷类似。

第21题和第22题,与我们上面预测的题号有所调整,其内容没变。

第21题,考查了三角比、垂径定理及方程的思想解题。

题目有意设计了一个表面上看来不特殊度数的角,其实,我们的同学一眼就能发现5、12、13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涉及到垂径定理计算的题,都会与勾股定理联系在一块,所以此题的辅助线对于学生来说是常规的,体现了平时要关注通解通法的重要性。

第22题,命题者设计了一道与时俱进的统计题,一般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表的能力与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频数、频率等,这道题有点反常规,考了一道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可能是因为频数、频率等前两年被炒得过热吧,而且在各区县的模拟卷中也是90%以上的都考了这方面的知识。

2010年上海市数学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2010年上海市数学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C 【解析】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则选C.2.B 【解析】设K =-1,则x =2时,y =12-,点在第四象限;当x =-2时,y = 12,在第二象限,所以图像过第二、四象限,即使选B3.B 【解析】根据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24141150b ac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选B4.D 【解析】中位数定义:将所有数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当数字个数为奇数时即中间那个数为中位数,当数字的个数为偶数时即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即为众数 所以选择D.5.D 【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要求是对应角相等,A 、B 、C 中的类型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选D. 6.A 【解析】如图所示,所以选择A二、填空题7.a 【解析】32321a a a a a -÷===8.x 2-1【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得:(x +1)(x -1)=x 2-1 9.a (a -b )【解析】提取公因式a ,得:()2a ab a a b -=- 10.x >2/3【解析】3x -2>0,3x >2,x >2/311.x =3【解析】由题意得:x >0两边平方得:26x x +=,解之得x =3或x =-2(舍去)12.1/2【解析】把x =-1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1111211f x -===+-+ 13.y =2x +1【解析】直线y =2x -4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则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交点坐标为(0,1),则所得直线方程为y =2x +114.1/2【解析】“生活”、“城市”放入后有两种可能性,即为: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则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占所有可能性的1/2.15.()1=2AO b a +u u u r r r【解析】AD BC a ==u u u r u u u r r ,则AC AB BC=2b a AO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u u u r ,所以()1=2AO b a +u u u r r r16.3【解析】由于∠ACD =∠ABC ,∠BAC =∠CAD ,所以△AD C ∽△ACB ,即:AC ADAB AC=,所以2AB AD AC •=,则AB =4,所以BD =AB -AD =3 17.y =100x -40【解析】在0≤x ≤1时,把x =1代入y =60x ,则y =60,那么当1≤x≤2时由两点坐标(1,60)与(2,160)得当1≤x ≤2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 =100x -40 18.1或5【解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 上的点”,所以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顺时针旋转得到1F 点,则1F C =1逆时针旋转得到2F 点,则22F B DE ==,225F C F B BC =+= 三、解答题19.解:原式()(()()234311273231131312-=+-+-++-()22434332312315232323-=+-+-+-=-+-=20.解:()()()221110x x x x x x •----••-=()()222110x x x x ----=()2222210x x x x x --+-+=22420x x x -+-+= 22520x x -+=()()2120x x --=∴122x x ==或代入检验得符合要求21.(1)解:过点O 作OD ⊥AB ,则∠AOD +∠AON =090,即:sin ∠AOD =cos ∠AON =513即:AD =AO ×513 =5,OD =AO ×sin67.4°=AO ×1213=12又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 处所以AB ∥NS ,AB ⊥BC ,所以E 点位BC 的中点,且BE =DO =12 所以BC =24(2)解:连接OB ,则OE =BD =AB -AD =14-5=9又在Rt △BOE 中,BE =12,所以222291222515BO OE BE =+=+==即圆O 的半径长为1522.(1)60 (2)2瓶 (3)9万解:(1)由图6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6100%60%10⨯= (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人均购买=20210==购买饮料总数万瓶瓶总人数万人(3)设B 出口人数为x 万人,则C 出口人数为(x +2)万人则有3x +2(x +2)=49 解之得x =9所以设B 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23.解:(1)分别以点B 、D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长度为半径,分别作弧,且两弧交于一点P ,则连接AP ,即AP 即为∠BAD 的平分线,且AP 交BC 于点E , ∵AB =AD ,∴△ABO ≌△AOD ∴BO =OD ∵AD //BC , ∴∠OBE =∠ODA , ∠OAD =OEB ∴△BOE ≌△DOA∴BE =AD (平行且相等)∴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另AB =AD ,∴四边形ADBE 为菱形(2)设DE =2a ,则CE =4a ,过点D 作DF ⊥BC∵∠ABC =60°,∴∠DEF =60°, ∴∠EDF =30°, ∴EF =12DE =a ,则DF ,CF =CE -EF =4a -a =3a ,∴CD ===∴DE =2a ,EC =4a ,CD =,构成一组勾股数,∴△EDC 为直角三角形,则ED ⊥DC24.解:(1)将A (4,0)、B (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2244b 013c b c ⎧-++=⎪⎨-++=⎪⎩解之得:b =4,c =0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y x x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22424y x x x =-+=--+所以对称轴为x =2,顶点坐标为(2,4)(2)点p (m ,n )关于直线x =2的对称点坐标为点E (4-m ,n ),则点E 关于y 轴对称点为点F 坐标为(4-m ,-n ),则四边形OAPF 可以分为:三角形OF A 与三角形OAP ,则OFAP OFA OPA S S S ∆∆=+=12OFA S OA n ∆=••+12OPA S OA n ∆=•• =4n =20所以n =5,因为点P 为第四象限的点,所以n <0,所以n =-5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 =525.解:(1)∵∠B =30°∠ACB =90°∴∠BAC =60° ∵AD =AE ∴∠AED =60°=∠CEP ∴∠EPC =30°∴三角形BDP 为等腰三角形∵△AEP 与△BDP 相似∴∠EAP =∠EP A =∠DBP =∠DPB =30° ∴AE =EP =1∴在Rt △ECP 中,EC =12EP =12(2)过点D 作DQ ⊥AC 于点Q ,且设AQ =a ,BD =x∵AE =1,EC =2 ∴QC =3-a ∵∠ACB =90°∴△ADQ 与△ABC 相似∴AD AQ AB AC= 即113a x =+,∴31a x =+ ∵在Rt △ADQ 中222232811x x DQ AD AQ x +-⎛⎫=-=-=⎪+⎝⎭∵DQ AD BC AB=∴228111x x x x x +-+=+ 解之得x =4,即BC =4 过点C 作CF //DP∴△ADE 与△AFC 相似,∴AE ADAC AF=,即AF =AC ,即DF =EC =2, ∴BF =DF =2 ∵△BFC 与△BDP 相似∴2142BF BC BD BP ===,即:BC =CP =4 ∴tan ∠BPD =2142EC CP == (3)过D 点作DQ ⊥AC 于点Q ,则△DQE 与△PCE 相似,设AQ =a ,则QE =1-a∴QE DQEC CP =且1tan 3BPD ∠= ∴()31DQ a =-∵在Rt △ADQ 中,据勾股定理得:222AD AQ DQ =+即:()222131a a =+-⎡⎤⎣⎦,解之得41()5a a ==舍去 ∵△ADQ 与△ABC 相似∴445155AD DQ AQ AB BC AC x x====++ ∴5533,44x xAB BC ++==∴三角形ABC 的周长553313344x xy AB BC AC x x ++=++=+++=+ 即:33y x =+,其中x >0。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解析】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则选C。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 k<0 .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
三、四象限
【解析】设K=-1,则x=2时,y=
,点在第四象限;当x=-2时,y=
,在第二象限,所以图像过第二、四象限,即使选B
,所以
,则AB=4,所以BD=AB-AD=3 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那 么当 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y=100x-40___. 【解析】在0≤x≤1时,把x=1代入y = 60 x,则y=60,那么当 1≤x≤2时由 两点坐标(1,60)与(2,160)得当1≤x≤2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100x40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
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_______%.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
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
表一
调查人数多2万,且B、C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6-20
1、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0上海)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14
B.
C.
D.
(10上海)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 k<0 ) 图像的量支
顺时针旋转得到 点,则 C=1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法赏析与思考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法赏析与思考

2010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法赏析与思考青浦区实验中学 范莉花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第25题是一道以几何基础图形为素材的“压轴题”,主要是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锐角三角比、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垂径定理等知识点进行有机综合,通过三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形成有一定梯度的综合应用题。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中考数学试卷的阅卷工作,发现该题第(2)小题至少有15种解法,相当一部分考生的答题过程思路清晰、解答巧妙,现整理部分精彩证法,与读者共同分享。

题目:如图1,在Rt △ABC 中,∠ACB =90°.半径为1的圆A 与边AB 相交于 点D ,与边AC 相交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与线段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1)当∠B =30°时,连结AP ,若△AEP 与△BDP 相似,求CE 的长;(2)若CE=2,BD=BC ,求∠BPD 的正切值;(3)若31tan =∠BPD ,设CE=x ,△ABC 的周长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图1 图2 (备用) 图3(备用)第(2)小题求∠BPD 的正切值,这是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对于基础扎实的考生来说难度适中,一般来讲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设法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对边与邻边,其主要思路有两个:思路一,寻找或构造含∠BPD 的直角三角形,求出对边和邻边即可;思路二,寻找或构造含与∠BPD 相等的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对边和邻边即可。

由于本题条件是CE=2,BD=BC 及∠ACB =90°,半径为1的圆A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AC 相交于点E ,因此根据勾股定理,大部分学生较易求出BD=BC=4,AB=5,AC=3。

(设BD=BC=x ∴AB=x+1,AC=3 ∵∠ACB =90° ∴222)1(3+=+x x 解得BD=BC=4)本题关键问题是如何运用已知条件与求三角比值的关系,此处充分发挥数形结合地特色,体现多向思维尝试、探究的设计意图,预留较多的解题途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和灵活性。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表面上看,与前两年的不同,可看出是出题人想变,但很多思想依旧沿袭了上海近两年的命题思路,可见,上海与全国其它省市的风格仍然不同,保持了上海特有的本色。

本题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有特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第一问表面上是相似的问题,实际上,用几何法就能解决,在中考前的压题讲座中讲述的关注几何法不谋而合,关注圆中最易忽视的圆的半径相等。

如果学生在此想如何利用相似来解题,那就中圈套了。

第二问:与常用辅助线就是作垂线相同,只要过D点作DF⊥AC于F,将所有求的∠P的正切值转换到求∠EFD的正切值就可以了,利用BC=BD,容易猜出△ABC的三边长是3、4、5(这在考试中常出现),反复利用与△ABC相似的△ADF的三边比也是3、4、5,求出DF的长为4/5,AF=3/5,那么EF=2/5,所以EF与DF的比值就是1:2。

第三问:仍然考查了一个一般函数解析式,本题也是本次中考的一个改变,没有考查前两年的面积问题,实际上还是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比与周长比的关系),将面积换成周长了。

方法依旧与09年的中考方法类似,在09年的中考题的第25题中,第2问的方法就是用来解决第3问的,采用作垂线,在今年的中考题中也是如此!同时也考查了参数法解题,只要设EF=a,那么AF=1-a,DF=3a,在△A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就能求出a的值为1/5,那么△ADF的周长就为12/5,容易得出结论y=3x+3。

最后要注意定义域写上,这大家都会吧,比以往都简单,不在这里写了,我想今年定义域如此简单,是因为去年的定义域太难,得1分不易,且遭到社会上的反对而作的改革吧。

越是中考卷,试题的结果越简单,本题是不是这样?函数解析式和结果如何?因为考数学重在方法与思维,不是考查繁烦的计算,不要让学生在计算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这与各区县的模拟卷是不同的。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0-6-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C )A. 3.14B.13C. 3 D.9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 kx( k<0 ) 图像的两支分别在(B )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该方程无实数根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D)A. 22°C,26°CB. 22°C,20°CC. 21°C,26°CD. 21°C,20°C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D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6.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 = 3,则圆O1与圆O2的位置关系是(A )A.相交或相切B.相切或相离C.相交或内含D.相切或内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计算:a 3÷a 2 = ___a____.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x2-1________.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a(a-b)_________.10.不等式3 x ─ 2 >0 的解集是____x>2/3___.11.方程x + 6 = x 的根是______x=3______.12.已知函数f ( x ) =1x 2 + 1,那么f ( ─ 1 ) = ______1/2_____.13.将直线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y=2x+1__________.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1/2______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设向量=a,=b,则向量1()2AO a b=+.(结果用a、b表示)16.如图2,△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 =∠ABC,若AC = 2,AD = 1,则DB = __3________.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当时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60 x,那么当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y=100x-40___.ABAD图1 图2图3图418.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则F 、C 两点的距离为__1或5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19.计算:12131271)()2-+-解:原式2411112=--+233121523=+--+-=-=20.解方程:x x ─ 1 ─ 2 x ─ 2x─ 1 = 0解:()()()221110x x x x x x ∙----∙∙-=()()222110x x x x ----=()2222210x x x x x --+-+=22420x x x -+-+=22520x x -+=()()2120x x --=∴122x x ==或代入检验得符合要求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 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 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 处,点B 、C 都在圆O 上.(1)求弦BC 的长;(2)求圆O 的半径长. (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1213 ,cos 67.4° = 513 ,tan 67.4° = 125) (1)解:过点O 作O D ⊥AB ,则∠AOD+∠AON=090,即:sin ∠即:AD=A O ×513 =5,OD=A O ×sin 67.4° =AO × 1213又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所以A B ∥NS,AB ⊥BC,所以E 点位BC 的中点,且 所以BC=24(2)解:连接OB ,则OE=BD=AB-AD=14-5=9又在R T △BOE 中,BE=12, 所以15BO === 即圆O 的半径长为15图5F F 1EDCBA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60____%.(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一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9万解:(1)由图6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6100%60% 10⨯=(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人均购买=20210==购买饮料总数万瓶瓶总人数万人(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则有3x+2(x+2)=49解之得x=9所以设B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2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7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结DE.(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2)∠ABC=60°,EC=2BE,求证:ED⊥DC.(1)解: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度为半径,分别作弧,且两弧交于一点P,则连接AP,即AP即为∠BAD的平分线,且AP交BC于点E,∵AB=AD,∴△AB O≌△AO D ∴BO=OD∵AD//BC, ∴∠OBE=∠ODA, ∠OAD=OEB∴△BOE≌△DOA∴BE=AD(平行且相等)∴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另AB=AD,∴四边形ADBE为菱形(2)设DE=2a,则CE=4a,过点D作D F⊥BC∵∠ABC=60°,∴∠DEF=60°,∴∠EDF=30°,∴EF=12DE=a,则,CF=CE-EF=4a-a=3a,∴CD=∴DE=2a,EC=4a,CD=,构成一组勾股数,∴△EDC为直角三角形,则ED⊥DC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表一FOE CDBA(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E ,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F ,若四边形OAPF 的面积为20,求m 、n 的值.(1)解:将A(4,0)、B(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2244b 013c b c ⎧-++=⎪⎨-++=⎪⎩解之得:b=4,c=0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y x x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22424y x x x =-+=--+所以对称轴为x=2,顶点坐标为(2,4) (2)点p (m ,n )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坐标为点E (4-m ,n ),则点E 关于y 轴对称点为点F 坐标为(4-m,-n ), 则四边形OAPF 可以分为:三角形OFA 与三角形OAP ,则OFAP OFA OPA S S S ∆∆=+= 12OFAS OA n ∆=∙∙+ 12OPA S OA n ∆=∙∙= 4n =20 所以n =5,因为点P 为第四象限的点,所以n<0,所以n= -5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525.如图9,在Rt △ABC 中,∠ACB =90°.半径为1的圆A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AC 相交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与线段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 =30°时,连结AP ,若△AEP 与△BDP 相似,求CE 的长; (2)若CE=2,BD=BC ,求∠BPD 的正切值; (3)若1tan 3BPD ∠=,设CE=x ,△ABC 的周长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1)解:∵∠B =30°∠ACB =90°∴∠BAC =60° ∵AD=AE ∴∠AED =60°=∠CEP ∴∠EPC =30°∴三角形BDP 为等腰三角形 ∵△AEP 与△BDP 相似∴∠EAP=∠EPA=∠DBP=∠DPB=30° ∴AE=EP=1∴在RT △ECP 中,EC=12EP=12(2)过点D 作D Q ⊥AC 于点Q ,且设AQ=a ,BD=x ∵AE=1,EC=2 图8∴QC=3-a∵∠ACB =90°∴△ADQ 与△ABC 相似 ∴AD AQAB AC=即113a x =+,∴31a x =+ ∵在RT △ADQ中DQ =∵DQ ADBC AB=∴111x x x +=+ 解之得x=4,即BC=4 过点C 作CF//DP∴△ADE 与△AFC 相似,∴AE ADAC AF =,即AF=AC ,即DF=EC=2, ∴BF=DF=2∵△BFC 与△BDP 相似 ∴2142BF BC BD BP ===,即:BC=CP=4 ∴tan ∠BPD=2142EC CP == (3)过D 点作D Q ⊥AC 于点Q ,则△DQE 与△PCE 相似,设AQ=a ,则QE=1-a ∴QE DQEC CP =且1tan 3BPD ∠= ∴()31DQ a =-∵在Rt △ADQ 中,据勾股定理得:222AD AQ DQ =+ 即:()222131a a =+-⎡⎤⎣⎦,解之得41()5a a ==舍去 ∵△ADQ 与△ABC 相似 ∴445155AD DQ AQ AB BC AC x x====++ ∴5533,44x xAB BC ++==∴三角形ABC 的周长553313344x xy AB BC AC x x ++=++=+++=+ 即:33y x =+,其中x>0FQAE D PCB。

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数 学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字母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处. 1) A. BC.-D2.反比例函数23m y x--=的图象位于(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3.从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p q p q ≠和,构成函数2y px y x q =-=+和,并使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直线2x =的右侧,则这样的有序数对()p q ,共有( ) A .12对 B .6对 C .5对 D .3对4.把多项式2288x 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224x -B .()224x -C .()222x -D .()222x +5.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9cm B .12cm C .15cm D .12cm 或15cm6.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0k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A .2x >-;B .0x >;C .2x <-;D .0x <7.若0a >且2x a =,3y a =,则x ya -的值为( )A .1-B .1C .23D .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处.xb +8.将点(1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点的坐标是 .9.幼儿园把新购进的一批玩具分给小朋友.若每人3件,那么还剩余59件;若每人5件,那么最后一个小朋友分到玩具,但不足4件,这批玩具共有 件.10.李师傅随机抽查了本单位今年四月份里6天的日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如下:7,8,8,7,6,6,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四月份本单位用水总量为 吨.11.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阳阳的身高是1.6m ,他在阳光下的影长是 1.2m ,在同一时刻测得某棵树的影长为 3.6m ,则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m . 12.如图所示的半圆中,AD 是直径,且3AD =,2AC =,则sin B 的值是 .13.某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一个半径为6cm ,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本大题Ⅰ—Ⅴ题,共10小题,共98分)解答时应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处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Ⅰ.(本题满分12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14.计算:230116(2)(πtan60)3-⎛⎫--÷-+-- ⎪⎝⎭.15.先化简,再求值:221111121x x x x x +-÷+--+,其中1x =. Ⅱ.(本题满分28分,第16题7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1分)C BD A16.如图,线段AB 与⊙O 相切于点C ,连结OA ,OB ,OB 交⊙O 于点D ,已知6OA OB ==,AB =(1)求⊙O 的半径;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响应“家电下乡”的惠农政策,某商场决定从厂家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冰箱80台,其中甲种电冰箱的台数是乙种电冰箱台数的2倍,购买三种电冰箱的总金额不超..过.132 000元.已知甲、乙、丙三种电冰箱的出厂价格分别为:1 200元/台、1 600元/台、2 000元/台.(1)至少购进乙种电冰箱多少台?(2)若要求甲种电冰箱的台数不超过丙种电冰箱的台数,则有哪些购买方案?18.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两人距终点的路程y (米)与跑步时间x (分)之间C OABD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1) 他们在进行 米的长跑训练,在0<x <15的时段内,速度较快的人是 ;(2) 求甲距终点的路程y (米)和跑步时间 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当x =15时,两人相距多少米?在15<x <20的时段内,求两人速度之差.Ⅲ.(本题满分3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19.把一副扑克牌中的3张黑桃牌(它们的正面牌面数字分别是3、4、5)洗匀后正面朝下放在桌面上.(1)如果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那么牌面数字是4的概率是多少?(2)小王和小李玩摸牌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先由小王随机抽出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后放回,洗匀后正面朝下,再由小李随机抽出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当2张牌面数字相同时,小王赢;当2张牌面数字不相同时,小李赢.现请你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分析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20.如图,河流两岸a b ,互相平行,C D ,是河岸a 上间隔50m 的两个电线杆.某人在河分)岸b 上的A 处测得30DAB ∠= ,然后沿河岸走了100m 到达B 处,测得60CBF ∠=,求河流的宽度CF 的值(结果精确到个位).21.三个生产日光灯管的厂家在广告中宣称,他们生产的日光灯管在正常情况下,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2个月.工商部门为了检查他们宣传的真实性,从三个厂家各抽取11只日光灯管进行检测,灯管的使用寿命(单位:月)如下:试问:(1)这三个厂家的广告,分别利用了统计中的哪一个特征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行宣传?(2)如果三种产品的售价一样,作为顾客的你选购哪个厂家的产品?请说明理由.Ⅳ(本题满分8分)BED CFab A22.如图,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AB ,AC ,BC 的中点,M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DMN 为等边三角形(点M 的位置改变时, △DMN 也随之整体移动) . (1)如图①,当点M 在点B 左侧时,请你判断EN 与M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 是否在直线NE 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2)如图②,当点M 在BC 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 与M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②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 在点C 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 与M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Ⅴ(本题满分14分)图① 图② 图③A·BCD EF··N MFEDCB ANMF EDCBA·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11)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交x 轴于A B ,两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经过点A B ,,且其顶点P 在C 上.(1)求ACB 的大小;(2)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3)试确定此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线段OP 与CD 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8.(00),;9.152;10.210;11.4.8;12.23;13.4 三、解答题(本大题Ⅰ—Ⅴ题,共10小题,共98分) Ⅰ.(本题满分12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 14.解:原式=9-16÷(-8)+1-23×23……………………2分 =9+2+1-3.……………………………………4分 =9 ………………………………6分15.解:原式211(1)1(1)(1)1x x x x x -=-++-+······································································ 2分 2211(1)(1)1(1)(1)x x x x x x -+--=-=+++ ······························································· 4分 22(1)x =+ ········································································································ 5分当1x =时,原式23== ··································································· 6分 Ⅱ.(本题满分28分,第16题7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1分)16.(1)连结OC ,则 OC AB ⊥. …………………………………………………1分∵OA OB =,∴1122AC BC AB ===⨯ ………………………………………2分在Rt AOC △中,3OC ===.∴ ⊙O 的半径为3. …………………………………………………………3分 (2)∵ OC =12OB , ∴ ∠B =30o , ∠COD =60o . ……………………………………5分 ∴扇形OCD 的面积为OCD S 扇形=260π3360⨯⨯=32π. …………………………………5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Rt Δ=OBC OCD S S S -阴影扇形=12OC CB ⋅-3π2-3π2.…………………………7分 17.解:(1)设购买乙种电冰箱x 台,则购买甲种电冰箱2x 台,丙种电冰箱(803)x -台,根据题意,列不等式: ································································ 1分120021600(803)2000132000x x x ⨯++-⨯≤. ···························································· 3分解这个不等式,得14x ≥. ·································································································· 4分 ∴至少购进乙种电冰箱14台. ····························································································· 5分 (2)根据题意,得2803x x -≤. ····················································································· 6分 解这个不等式,得16x ≤. ·································································································· 7分 由(1)知14x ≥. 1416x ∴≤≤. 又x 为正整数, 141516x ∴=,,. ···················································································································· 8分 所以,有三种购买方案:方案一:甲种电冰箱为28台,乙种电冰箱为14台,丙种电冰箱为38台; 方案二:甲种电冰箱为30台,乙种电冰箱为15台,丙种电冰箱为35台; 方案三:甲种电冰箱为32台,乙种电冰箱为16台,丙种电冰箱为32台. ··················· 10分 18.解:(1)5000…………………………………2分甲 ………………………………4分(2)设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0≤x ≤20), ………5分由图象可知:b =5000,当x =20时,y =0, ∴0=20k +5000,解得k = -250. …7分即y = -250x +5000 (0≤x ≤20) ……………7分(3)当x =15时,y = -250x +5000= -250×15+5000=5000-3750=1250. ………8分 两人相距:(5000 -1250)-(5000-2000)=750(米)………………9分 两人速度之差:750÷(20-15)=150(米/分)……………11分Ⅲ.(本题满分3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 19解:(1)P (抽到牌面数字是4)13=; ········································································ 2分(2)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 ················································································· 5分 理由如下:由上述树状图或表格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 P (抽到牌面数字相同)=3193=, P (抽到牌面数字不相同)=6293=.∵1233<,∴此游戏不公平,小李赢的可能性大. ············································ 12分 (说明:答题时只需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进行分析即可)20.解:过点C 作CE AD ∥,交AB 于E CD AE ∥,CE AD ∥ ····································································································· 2分∴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 ······························································································ 4分 50AE CD ∴==m ,50EB AB AE =-=m ,30CEB DAB ∠=∠= ···························· 6分又60CBF ∠=,故30ECB ∠=,50CB EB ∴==m ···················································· 8分∴在Rt CFB △中,sin 50sin 6043CF CB CBF =∠=≈m ········································ 11分 答:河流的宽度CF 的值为43m . ······················································································ 12分21.答:(1)甲厂的广告利用了统计中的平均数. ····························································· 2分乙厂的广告利用了统计中的众数. ············································································ 4分 丙厂的广告利用了统计中的中位数. ············································································ 7分分…………………………8分11F B C (2) 选用甲厂的产品. 因为它的平均数较真实地反映灯管的使用寿命 ······················· 10分 或选用丙厂的产品.因为丙厂有一半以上的灯管使用寿命超过12个月 ··························· 10分Ⅳ.(本题满分8分)22.(1)判断:EN 与MF 相等 (或EN=MF ),点F 在直线NE 上, ········ 2分(2)成立. ······························ 3分 证明:法一:连结DE ,DF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BC .又∵D ,E ,F 是三边的中点,∴DE ,DF ,EF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 =DF =EF ,∠FDE =60°.又∠MDF +∠FDN =60°, ∠NDE +∠FDN =60°,∴∠MDF =∠NDE .在△DMF 和△DNE 中,DF =DE ,DM =DN , ∠MDF =∠NDE ,∴△DMF ≌△DNE . 8∴MF =NE . ·························· 6分法二:延长EN ,则EN 过点F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BC .又∵D ,E ,F 是三边的中点, ∴EF =DF =BF .∵∠BDM +∠MDF =60°, ∠FDN +∠MDF =60°,∴∠BDM =∠FDN .又∵DM =DN , ∠ABM =∠DFN =60°,∴△DBM ≌△DFN .∴BM =FN .∵BF =EF , ∴MF =EN . ·························· 6分(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 ), 6MF 与EN 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或MF =NE 成立). ·············· 8分Ⅴ.(本题满分14分)23.解:(1)作CHN C A B F M D E NC A B F MD E12 1CH = ,半径2CB = ·························································· 1分60BCH ∠= ,120ACB ∴∠= ········································· 3分(2)1CH = ,半径2CB =HB ∴=(1A ,················································ 5分(1B ··············································································· 6分 (3)由圆与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的顶点P 的坐标为(13), ······································· 7分 设抛物线解析式2(1)3y a x =-+ ·························································································· 8分把点(1B 代入上式,解得1a =- ·············································································· 9分 222y x x ∴=-++ ·············································································································· 10分 (4)假设存在点D 使线段OP 与CD 互相平分,则四边形OCPD 是平行四边形 ·········· 11分 PC OD ∴∥且PC OD =.PC y ∥轴,∴点D 在y 轴上. ····················································································· 12分又2PC = ,2OD ∴=,即(02)D ,. 又(02)D ,满足222y x x =-++, ∴点D 在抛物线上 ··············································································································· 13分 所以存在(02)D ,使线段OP 与CD 互相平分. ·································································· 14分。

2010-2013年上海市历年中考数学卷

2010-2013年上海市历年中考数学卷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0-6-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 3.14B. 13 C. 3 D. 9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kx ( k <0 ) 图像的量支分别在( )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该方程无实数根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22°C ,26°CB. 22°C ,20°CC. 21°C ,26°CD. 21°C ,20°C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6.已知圆O 1、圆O 2的半径不相等,圆O 1的半径长为3,若圆O 2上的点A 满足AO 1 = 3,则圆O 1与圆O 2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或相切B.相切或相离C.相交或内含D.相切或内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a 2= __________.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________. 9.分解因式:a 2─ a b = ______________.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11.方程 x + 6 = x 的根是____________.12.已知函数 f ( x ) =1x 2+ 1,那么f ( ─ 1 ) = ___________. 13.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 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______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设向量,b ,则向量=__________.(结果用、b 表示)16.如图2,△ABC 中,点D 在边AB 上,满足∠ACD =∠ABC ,若AC = 2,AD = 1,则DB = __________.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 (千米)与时间 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 ,那么当 1≤x ≤2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18.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则F 、C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19.计算:12131271)()2-+-+AO AB AD 图1图2图3图420.解方程:x x ─ 1 ─ 2 x ─ 2x ─ 1 = 0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 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 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 处,点B 、C 都在圆O 上.(1)求弦BC 的长;(2)求圆O(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 1213 ,cos 67.4° = 513 ,tan 67.4° = 125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 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 、B 、C 三个出口处, 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 出口调查所得的 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1)在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_______%.(2)试问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3)已知B 、C 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 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 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 、C 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23.已知梯形ABCD 中,AD//BC ,AB=AD (如图7所示),∠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点E ,连结DE.(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 的平分线A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32图6表 一形ABED是菱形;(2)∠ABC=60°,EC=2BE,求证:ED⊥DC.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25.如图9,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1)当∠B=30°时,连结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3)若1 tan3BPD∠=,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图8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1.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 (A)13; (B) 15; (C) 17; (D) 19. 2.如果a >b ,c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c >b +c ; (B) c -a >c -b ; (C) ac >bc ; (D) a bc c> .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 (C) ; (D) .4.抛物线y =-(x +2)2-3的顶点坐标是( ).(A) (2,-3); (B) (-2,3); (C) (2,3); (D) (-2,-3) .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 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 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6.矩形ABCD 中,AB =8,BC =P 在边AB 上,且BP =3AP ,如果圆P 是以点P 为圆心,PD 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B 、C 均在圆P 外; (B) 点B 在圆P 外、点C 在圆P 内; (C) 点B 在圆P 内、点C 在圆P 外; (D) 点B 、C 均在圆P 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7.计算:23a a ⋅=__________.8.因式分解:229x y -=_______________.9.如果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m 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 =______.10.函数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11.如果反比例函数ky x=(k 是常数,k ≠0)的图像经过点(-1,2),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12.一次函数y =3x -2的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3.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___.14.某小区2010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15.如图1,AM 是△ABC 的中线,设向量AB a =,BC b =,那么向量AM =____________(结果用a 、b 表示).16. 如图2, 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ACB =90°,如果∠ECD =36°,那么∠A =_________.17.如图3,AB 、AC 都是圆O 的弦,OM ⊥AB ,ON ⊥AC ,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 =3,那么BC =_________.18.Rt △ABC 中,已知∠C =90°,∠B =50°,点D 在边BC 上,BD =2CD (图4).把△ABC 绕着点D 逆时针旋转m (0<m <180)度后,如果点B 恰好落在初始Rt △ABC 的边上,那么m =_________.图1 图2 图3 图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本题满分10分)计算:0(3)1--.20.(本题满分10分)解方程组:222,230.x y x xy y -=⎧⎨--=⎩21.(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如图5,点C 、D 分别在扇形AOB 的半径OA 、OB 的延长线上,且OA =3,AC =2,CD 平行于AB ,并与弧AB 相交于点M 、N .(1)求线段OD 的长; (2)若1tan 2C ∠=,求弦MN 的长.图522.(本题满分10分,第(1)、(2)小题满分各2分,第(3)、(4)小题满分各3分)据报载,在“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中,某地区对随机抽取的1000名公民的年龄段分布情况和对垃圾分类所持态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别绘成条形图(图6)、扇形图(图7).(1)图7中所缺少的百分数是____________;(2)这次随机调查中,如果公民年龄的中位数是正整数,那么这个中位数所在年龄段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年龄段);(3)这次随机调查中,年龄段是“25岁以下”的公民中“不赞成”的有5名,它占“25岁以下”人数的百分数是_____________;(4)如果把所持态度中的“很赞同”和“赞同”统称为“支持”,那么这次被调查公民中“支持”的人有_______________名.10%20%35%25%10%百分数年龄段(岁)25岁以下25~3536~4546~6060岁以上图6 图7赞同31%很赞同39%不赞同18%一般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并延长DE至F,使EF=DE.联结BF、CD、AC.(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E2=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ABDF CE 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4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一次函数334y x=+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32y x=的图像上,且MO=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A、M.(1)求线段AM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334y x=+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图1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在Rt △ABC 中,∠ACB =90°,BC =30,AB =50.点P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 ⊥AB ,与边AC 或BC 相交于E .点M 在线段AP 上,点N 在线段BP 上,EM =EN ,12sin 13EMP ∠=. (1)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求CM 的长;(2)如图2,当点E 在边AC 上时,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设AP =x ,B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若△AME ∽△ENB (△AME 的顶点A 、M 、E 分别与△ENB 的顶点E 、N 、B 对应),求AP 的长.图1 图2 备用图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数学卷答案及评分参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A C D D 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答案a 5(x +3y )(x -3y )1x ≤3y = -增大8520%a +21b 54680或120三、解答题 (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9. (本题满分10分) [解] (-3)0-27+|1-2|+231+=1-33+2-1+3-2=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6-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C )A . 3.14B . 13C . 3D . 9【解析】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则选C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kx( k <0 ) 图像的两支分别在(B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三、四象限【解析】设K=-1,则x=2时,y=12-,点在第四象限;当x=-2时,y= 12,在第二象限,所以图像过第二、四象限,即使选B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该方程无实数根D .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解析】根据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24141150b ac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选B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D )A . 22°C ,26°CB . 22°C ,20°C C . 21°C ,26°CD . 21°C ,20°C 【解析】中位数定义:将所有数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当数字个数为奇数时即中间那个数为中位数,当数字的个数为偶数时即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即为众数 所以选择D 。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D )A .锐角三角形都相似B .直角三角形都相似C .等腰三角形都相似D .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要求是对应角相等,A 、B 、C 中的类型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选D 。

6.已知圆O 1、圆O 2的半径不相等,圆O 1的半径长为3,若圆O 2上的点A 满足AO 1 = 3,则圆O 1与圆O 2的位置关系是( A )A .相交或相切B .相切或相离C .相交或内含D .相切或内含 【解析】如图所示,所以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 a 2 = ___a____. 【解析】32321a a a a a -÷===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x 2-1________. 【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得:( x + 1 ) ( x ─ 1 ) = x 2-1_ 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a(a-b)_________. 【解析】提取公因式a ,得:()2a ab a a b -=-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x>2/3___. 【解析】11.方程 x + 6 = x 的根是______x=3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x>0两边平方得:26x x +=,解之得x=3或x=-2(舍去)12.已知函数 f ( x ) = 1x 2 + 1,那么f ( ─ 1 ) = ______1/2_____.【解析】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1111211f x -===+-+ 13.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y=2x+1__________.【解析】直线y = 2 x ─ 4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则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交点坐标为(0,1),则所得直线方程为y = 2 x +1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1/2______ 【解析】“生活”、“城市”放入后有两种可能性,即为: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则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占所有可能性的1/2。

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设向量 =, =b ,则向量 1()2AO a b =+.(结果用a 、b 表示)【解析】AD BC a == ,则AC AB BC=2b a AO =++= ,所以()1=2AO b a +16.如图2,△ABC 中,点D 在边AB 上,满足∠ACD =∠ABC ,若AC = 2,AD = 1,则DB = __3________.【解析】由于∠ACD =∠ABC ,∠BAC =∠CAD,所以△AD C ∽△ACB ,即:AC ADAB AC =,所以2AB AD AC ∙=,则AB=4,所以BD=AB-AD=3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 (千米)与时间 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 ≤1,ABAD 图1图2图3图43203223x x x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 ,那么当 1≤x ≤2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y=100x-40___. 【解析】在0≤x ≤1时,把x=1代入y = 60 x ,则y=60,那么当 1≤x ≤2时由两点坐标(1,60)与(2,160)得当1≤x ≤2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100x-4018.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则F 、C 两点的距离为__1或5_________. 【解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 上的点”,所以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顺时针旋转得到1F 点,则1F C=1逆时针旋转得到2F 点,则22F B DE ==,225F C F B B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19.计算:12131271)()2-+-解:原式241112=--+233121523=+--+-=-=20.解方程:x x ─ 1 ─ 2 x ─ 2x ─ 1 = 0解:()()()221110x x x x x x ∙----∙∙-=()()222110x x x x ----=()2222210x x x x x --+-+=22420x x x -+-+=22520x x -+=()()2120x x --=∴122x x ==或代入检验得符合要求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 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 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 处,点B 、C 都在圆O 上.(1)求弦BC 的长;(2)求圆O 的半径长.图5F F 1EDCBA(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1213 ,cos 67.4° = 513 ,tan 67.4° = 125) (1)解:过点O 作O D ⊥AB ,则∠AOD+∠AON=090,即:sin ∠即:AD=A O ×513 =5,OD=A O ×sin 67.4° =AO × 1213又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 所以A B ∥NS,AB ⊥BC,所以E 点位BC 的中点,且 所以BC=24(2)解:连接OB ,则OE=BD=AB-AD=14-5=9又在R T △BOE 中,BE=12, 所以15BO ===即圆O 的半径长为15 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 、B 、C 三个出口处, 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 出口调查所得的 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1)在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60____%.(2)试问A (3)已知B 、C 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 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 出口的被 调查人数多2万,且B 、C 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 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 为多少万? 9万 解:(1)由图6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 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 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6100%60%10⨯= (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人均购买=20210==购买饮料总数万瓶瓶总人数万人 (3)设B 出口人数为x 万人,则C 出口人数为(x+2)万人则有3x+2(x+2)=49 解之得x=9所以设B 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23.已知梯形ABCD 中,AD//BC ,AB=AD (如图7所示),∠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点E ,连结DE . (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 的平分线A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 是菱形; (2)∠ABC =60°,EC=2BE ,求证:ED ⊥DC .(1)解:分别以点B 、D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长度为半径,分别作弧,且两弧交于一点P ,则连接AP ,即AP 即为∠BAD 的平分线,且AP 交BC 于点E , ∵AB=AD ,∴△AB O ≌△AO D ∴BO=OD ∵AD//BC, ∴∠OBE=∠ODA, ∠OAD=OEB ∴△BOE ≌△DOA表 一图6∴BE=AD (平行且相等)∴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另AB=AD , ∴四边形ADBE 为菱形(2)设DE=2a,则CE=4a ,过点D 作D F ⊥BC∵∠ABC =60°,∴∠DEF=60°, ∴∠EDF=30°, ∴EF=12DE=a ,则,CF=CE-EF=4a-a=3a ,∴CD ∴DE=2a ,EC=4a,CD=,构成一组勾股数,∴△EDC 为直角三角形,则ED ⊥DC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抛物线y =-x 2+bx +c 过点A(4,0)、B(1,3)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E ,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F ,若四边形OAPF 的面积为20,求m 、n 的值.(1)解:将A(4,0)、B(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2244b 013c b c ⎧-++=⎪⎨-++=⎪⎩解之得:b=4,c=0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y x x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22424y x x x =-+=--+所以对称轴为x=2,顶点坐标为(2,4) (2)点p (m ,n )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坐标为点E (4-m ,n ),则点E 关于y 轴对称点为点F 坐标为(4-m,-n ), 则四边形OAPF 可以分为:三角形OFA 与三角形OAP ,则OFAP OFA OPA S S S ∆∆=+= 12OFAS OA n ∆=∙∙+ 12OPA S OA n ∆=∙∙= 4n =20 所以n =5,因为点P 为第四象限的点,所以n<0,所以n= -5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525.如图9,在Rt △ABC 中,∠ACB =90°.半径为1的圆A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AC 相交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与线段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 =30°时,连结AP ,若△AEP 与△BDP 相似,求CE 的长; (2)若CE=2,BD=BC ,求∠BPD 的正切值; (3)若1tan 3BPD ∠=,设CE=x ,△ABC 的周长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图8F OE CDB A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1)解:∵∠B =30°∠ACB =90°∴∠BAC =60° ∵AD=AE ∴∠AED =60°=∠CEP ∴∠EPC =30°∴三角形BDP 为等腰三角形 ∵△AEP 与△BDP 相似∴∠EAP=∠EPA=∠DBP=∠DPB=30° ∴AE=EP=1∴在RT △ECP 中,EC=12EP=12(2)过点D 作D Q ⊥AC 于点Q ,且设AQ=a ,BD=x ∵AE=1,EC=2 ∴QC=3-a∵∠ACB =90°∴△ADQ 与△ABC 相似 ∴AD AQAB AC=即113a x =+,∴31a x =+ ∵在RT △ADQ中DQ ==∵DQ ADBC AB=∴111x x x +=+ 解之得x=4,即BC=4 过点C 作CF//DP∴△ADE 与△AFC 相似,∴AE ADAC AF =,即AF=AC ,即DF=EC=2, ∴BF=DF=2∵△BFC 与△BDP 相似 ∴2142BF BC BD BP ===,即:BC=CP=4 ∴tan ∠BPD=2142EC CP == (3)过D 点作D Q ⊥AC 于点Q ,则△DQE 与△PCE 相似,设AQ=a ,则QE=1-a ∴QE DQEC CP =且1tan 3BPD ∠= ∴()31DQ a =-∵在Rt △ADQ 中,据勾股定理得:222AD AQ DQ =+FQAE D PCB即:()222131a a =+-⎡⎤⎣⎦,解之得41()5a a ==舍去 ∵△ADQ 与△ABC 相似 ∴445155AD DQ AQ AB BC AC x x====++ ∴5533,44x xAB BC ++==∴三角形ABC 的周长553313344x xy AB BC AC x x ++=++=+++=+ 即:33y x =+,其中x>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