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课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学设计第一专题阐述类文本阅读专项打破【备考攻略】知识贮备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概能够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1.选材内容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反应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就,同时又与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亲密有关的文章更授命题者的喜爱。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点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就或现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如和睦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连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样文化现象或反应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简单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2.设题技巧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关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1)惹是生非。

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示意信息,目的是考察考生阅读文章的仔细度。

这是最近几年来最常有的设题方式,应惹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 误解原文。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成心作犯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文中有关信息的理解。

(3 )偷换观点。

命题者存心将原文中的词语(观点)用拥有必定扰乱作用的非等值词语(观点)替代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词语(观点)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杂。

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息,未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未然;或然表述为必定,必定表述为或然。

命题者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掌握。

(5) 答非所问。

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绝不相关,目的是考察考生审题的仔细、仔细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 张冠李戴。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 a,与对象 b 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别的认识来表述拥有全面性、整体性、广泛性的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重点的逻辑思想能力。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1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集体备课组教研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针对上学年教与学的不足,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年级部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考点突破第一轮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扎实打好基础,积极备考。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续规范学生的学习语文行为,促进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语文。

2.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基础练习,改进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三、教学工作(1)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1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讲成语第2周:辨析并修改病句第3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4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5周:阅读评价中外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第6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第7、8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第9周:筛选文言文信息第10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11周:半期考试,分析总结第12周:翻译文言句子及文言语段断句第13周:鉴赏诗歌形象第14周:鉴赏诗歌语言第15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16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第17周: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18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19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20周:阅读鉴赏中外散文第21周:阅读评价中外传记第22、23周:作文专题训练及期终考试以上时间安排并非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作适当调整。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含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含解析

高考文言文复习课题●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难点重点:1.识记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翻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难点:1.在语境中对相关实词迁移运用的能力2.整体把握语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堂反馈●一、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1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玉盘珍馐直万钱。

、金樽清酒斗十千,5) 6、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二、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 1则思慎始而敬终、忧懈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4三、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3、势拔五岳掩赤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7、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课后测评薛潭学讴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翻译划线的句子● PPT (见附件)第二课时●课堂反馈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词语。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

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

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

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

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

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

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教案“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文字,是作者发挥想象并浓缩在心中的一幅至美图画,一字浓缩数语,一句就是一个场景。

因此,读懂诗歌,须字斟句酌,善于想象,不可操之过急,浮于表层,不求甚解地盲目去做题。

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在考场上,读懂是做对的前提,读是第一位的,具体到每一首诗,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诗。

一、从“四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抓标题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应用体验]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2.2017年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交代了写作缘由(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②表明了对象(元九、李二十);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戏赠)3.2017年北京卷晓行巴峡①点明了写作时间(晓);②表明了事件(行巴峡)4.2016年全国卷Ⅰ金陵望汉江①交代了写作地点(金陵);②表明了事件(望汉江);③明确了诗歌题材(即景抒怀诗)5.2016年天津卷登裴秀才迪小台①交代友人(裴秀才迪);②交代事件(同友登台远眺);③暗示手法(借景抒情)6.2016年山东卷水仙子·舟中①交代了地点(舟中);②暗示了题材(羁旅行役诗)7.2015年四川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①点明了写作时间(夏日);②交代了事件(游山家);③表明了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④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闲适愉悦)8.2015年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羁旅思乡诗);②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课_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_含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课_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_含解析

课题第二课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教学目标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二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阅读高考文科规定的名著作品,积累有关名著的常识。

3. 掌握该类题型的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重点:1. 阅读高考文科规定的名著作品,积累有关名著的常识。

难点:掌握该类题型的答题策略。

●设计思想文科附加题的第二大项名著阅读,由于知识点极为复杂琐碎,对学生平时积累的要求较高,因此是学生之间的得分差距较大的领域,因此要重视知识的储备和方法的总结,争取在此处尽量拉开差距。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1)文件夹:茶馆(电影视频,原文,名著导读,PPT)红楼梦(120回内容概要,练习,阅读讲义PPT,主题分析,脂评本)呐喊(导读,高考题汇总,PPT,内容概要)欧也妮·葛朗台(导读,题目汇总)三国演义(100个重点情节,导读,习题,PPT)2)文档:《老人与海》导读;边城;飞鸟集;哈姆雷特;子夜;江苏高考名著阅读题分析图片版3)PPT:江苏高考名著名片复习课件●课堂反馈1、哈姆莱特复仇延宕、犹豫的原因:1)主观上性格犹豫,过分谨慎;认为复仇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劳狄斯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2)客观上,恶势力过于强大,怀疑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2、《三国演义》“失街亭”这个故事中,马谡有三笑,请具体阐述,并概括由此表现出的马谡的性格。

“三笑”:一笑孔明“多心”,他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地处偏僻,魏兵不敢来,而孔明煞费心机的安排实在有些多余;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否定了王平提出的“屯兵当道”的良策;三笑司马懿夜来巡哨,说“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②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4分,每点1分,“三笑”顺序不当不得分。

)3、请概括《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主要内容。

(6分)①香菱搬进大观园,拜黛玉为师学写诗;②黛玉给香菱讲诗,鼓励她作诗;③经历了两次失败,香菱终于成功,被邀入诗社。

(6分,每小点2分)●课后测评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2019高考语文文科附加名著阅读与复习

2019高考语文文科附加名著阅读与复习

二、会心多兴趣
2、诗词比较阅读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考试说明》——“名著(加考)”
万石千钧积累成 ——高一、高二阅读记
万石千钧积累成 ——高一、高二阅读记
• 一、书当快意读 • 二、会心多兴趣 • 三、疑义相与析 • 四、温故而知新
一、书当快意读
• 阅读经典,就是与先贤哲人超越时空的对话; 阅读经典,就是与文人墨客推心置腹的切磋; 阅读经典,可以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阅读经典,能够在抚掌击节后获启迪、得真知。
一、书当快意读
• 阅读经典,就是与先贤哲人超越时空的对话; 阅读经典,就是与文人墨客推心置腹的切磋; 阅读经典,可以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阅读经典,能够在抚掌击节后获启迪、得真知。
二、会心多兴趣
• 1、大南名著讲堂 • 2、诗词比较阅读 • 3、课前讲课后思 • 4、电视电影推荐
二、会心多兴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四十五回林黛玉作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一 赏析故事情节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一 赏析故事情节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题型二主观题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历程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3种:情节概括题、情节作用题、情节手法题。

由近3年的考卷可以看出,情节作用分析题和情节手法鉴赏题是考查的热点,并且二者常综合在一起考查。

【基础先导】开头段1.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等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边城》(人教版·必修五)提示①表现这里的民风淳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②表现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③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等相继出场并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④为下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作铺垫。

2.课文的开端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的作用是什么?(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提示①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过李小二,表现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②从情节上看,为下文李小二夫妇报恩埋下伏笔;③以林冲明明遭受冤屈却平静地称自己是“罪囚”来表现他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性格。

中间段(插入段)3.本文在写主人公与鲨鱼搏斗的同时,作者插入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三)提示①揭示人物性格的坚毅与孤独;②具有哲理性,丰富了小说的思想;③突出人物形象与主题。

4.第7段中,“大鱼会吃你”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何作用?(6分)《边城》(人教版·必修五) 提示①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翠翠的感情倾向更加明朗化;③展示人物性格,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

结尾段5.“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这一结尾显得很“另类”,请问:结尾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6分)提示①叙述中插入大量议论,采用对比手法;②表现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③突出主旨,令人深思,给人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课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二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阅读高考文科规定的名著作品,积累有关名著的常识。

3. 掌握该类题型的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
1. 阅读高考文科规定的名著作品,积累有关名著的常识。

难点:掌握该类题型的答题策略。

●设计思想
文科附加题的第二大项名著阅读,由于知识点极为复杂琐碎,对学生平时积累的要求较高,因此是学生之间的得分差距较大的领域,因此要重视知识的储备和方法的总结,争取在此处尽量拉开差距。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1)文件夹:
茶馆(电影视频,原文,名著导读,PPT)
红楼梦(120回内容概要,练习,阅读讲义PPT,主题分析,脂评本)
呐喊(导读,高考题汇总,PPT,内容概要)
欧也妮·葛朗台(导读,题目汇总)
三国演义(100个重点情节,导读,习题,PPT)
2)文档:
《老人与海》导读;边城;飞鸟集;哈姆雷特;子夜;江苏高考名著阅读题分析图片版3)PPT:
江苏高考名著名片复习课件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