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力性损伤

合集下载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报告和管理工作。

三、风险评估1. 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转入)2小时内及患者入手术室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2. 评估工具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3.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生活习惯、皮肤状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4. 责任护士将评估结果记录在《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并根据患者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报告制度1. 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床头放置防压力性损伤警示标识。

2. 报告制度和程序:a. 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各风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危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危向病区护士长报告;极高、高危评分W12分的患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高危/极高危报告表》。

b. 病区护士长收到报告表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并将报告表复印件留存病区备查。

c. 护理部收到报告表后,应在24小时内通知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组织专家会诊。

3. 发现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的科室应立即向护理部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上传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系统。

五、护理措施1. 加强压力性损伤预告患者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

2. 每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3. 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后,应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敦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追踪,并做好记录。

六、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护理人员应掌握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和报告流程,并能正确填写相关表格。

了解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了解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了解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压力性损伤主要是由于人体局部皮肤组织受到了压迫,而产生的缺氧、缺血,进而导致的压迫部位皮肤出现的组织溃烂,这种现象在手术后的恢复中比较常见,因此如何进行正确的预防以及护理尤为重要。

对此,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科普医院中护理人员是如何解决压力性损伤的。

1.什么是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指的是病人在手术中由于局部皮肤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导致了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发生了缺氧以及缺血的情况,使得压迫部位的皮肤组织出现了坏死,进而逐渐溃烂。

术中压力性损伤一般会在手术期间或者手术结束之后的几个小时~6天内发生,通常在手术后的1~3天最为常见。

压力性损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指的是由于病人在治疗或者诊断期间,应用到了一些医疗器械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的部位形状往往与器械的形状相同;另一种是黏膜压力性损伤,指的是使用医疗器械治疗的位置受到压迫造成了压力性的损伤,主要包括了阴道黏膜、鼻粘膜、口腔黏膜等。

2.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原因2.1手术时间一般来说,人体皮肤部位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一般不能够超过2小时,若是超过了这一时间,并且压力大于69.87mm Hg时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而手术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时间较长的被动体位,因此很容易出现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而产生压力性损伤。

2.2手术体位手术期间采取斜仰联合截石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仰卧位、俯卧位都会比较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

2.3麻醉因素麻醉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也会使人们的感觉功能受到限制,使得人体自主调节的作用消失,压迫局部血管,产生血压降低而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最终造成血液循环不通,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比较严重,出现压力性损伤。

2.4手术间温湿度手术期间若是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体外周血液循环不畅,降低了皮肤的抵抗能力;而若是温度过高,还会导致缺氧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几率。

2.5手术病人若是病人的皮肤潮湿,往往会导致身体与手术的床面贴合的过紧,增加剪切力而形成压力性损伤。

如何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如何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如何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科学评估、个体化护理计划和有效干预措施来预防和护理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保护患者皮肤健康,为患者提供健康。

一、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手术过程中,患者长时间处于固定体位,局部组织受力过大,容易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了解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对预防和护理压力性损伤至关重要。

首先,长时间固定体位是手术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

在手术期间,患者需要保持特定体位以便医生进行操作。

然而,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会导致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不畅、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增加了皮肤受损和压力性损伤形成的风险。

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局部组织受力过大也是引发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当患者身体与床面或其他硬物接触时,身体重量会使得这些区域承受较高压力。

如果没有及时减轻这种压力或改变身体位置,则可能导致皮肤组织损伤,并最终形成压力性损伤。

此外,患者个人特殊情况也会增加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减退和血液循环不佳,更容易受到压力损伤。

营养状态不良、体重过轻或肌肉萎缩等情况也会增加皮肤脆弱度和抵抗力下降的风险。

另外,糖尿病也是导致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二、术前评估与干预措施在手术之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是预防和护理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术前评估和干预措施,以帮助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首先,使用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较高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并提供指导性建议用于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其次,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考虑到每位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在计划期间要注意患者年龄、营养状态、基础病情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皮肤保护装置或辅助设备。

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

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

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本制度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并确保患者在发生压力性损伤后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1.压力性损伤三级管理组织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负责监控和管理本病区的压力性损伤患者。

二级管理:大科护士长,负责监控、会诊和指导所管片区的压力性损伤。

三级管理:护理质控办下设伤口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具有丰富压力性损伤护理理论和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监控、会诊、指导。

2.压力性损伤评估制度病房1)评估工具:采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总分23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在9分及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18分作为预测有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应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首次评估对象: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应进行Braden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建立《XXX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并采取预防措施。

评分≤12分的患者应在24小时内向大科备案。

3)再次评估频次:初次评估后,轻、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高度、极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两次;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情况再次评估。

手术室1)评估工具:制定了《手术患者压疮风险护理评估表及会诊单》,评分在15-17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18-21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22分提示高度危险。

15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应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评估对象:1)局麻手术病人不需要进行评估;2)其余麻醉方式中,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必须进行评估:A、年龄≧70岁;B、手术时间≧3小时;C、病人手术过程中需摆放侧卧位或截石位等特殊体位;D、手术中需要改变手术床的角度;E、消廋(BMI≤17.5)或肥胖(BMI≧28.0)3)术中病情变化随时评估;4)术中受压部位皮肤水肿破损、压疮、菲薄、皮肤疾患等;5)俯卧位手术;6)危重抢救、烦躁不安的病人。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

三、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 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转入)2小时内及患者入手术室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2. 患者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术后应及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3. 对下列患者应进行动态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危重患者;(2)长期卧床患者;(3)活动受限患者;(4)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5)其他高风险患者。

4.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采用国际通用的Braden评分表,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湿度、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

5. 评估结果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四个等级。

评分≤18分为高风险,≤16分为极高风险,≥19分为低风险。

6. 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四、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1. 发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应立即报告责任护士长。

2. 责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查看,并根据情况报告护理部。

3.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通知相关科室。

4. 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在24小时内填写《压力性损伤报告表》,并上报护理部。

5. 护理部对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发布监控报告,指导临床预防工作。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摩擦和压迫。

2. 定期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辅助设备。

3. 增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 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5.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六、考核与奖惩1. 护理部对各科室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预防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给予表扬和奖励。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课件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课件
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患者皮肤状 况。
中等风险
高风险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压力缓 解垫、定期翻身等,并加强观察患者 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压力性损 伤。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压力缓 解垫、定期翻身等,并密切观察患者 皮肤状况。
CHAPTER 03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改善手术体位
手术体位应符合人体解剖特点 ,保持身体舒适,避免不必要 的扭曲和压迫。
Norton Scale
一种简化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包括感觉、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营养 摄取等5个维度,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压力性损伤风险越低。
Waterlow Scale
一种针对手术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评估工具,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 皮肤湿度和营养摄取等5个维度,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压力性损伤风险越高。
肤抵抗力。
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如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患者满 意度等,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对护理 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对手术室压力性损 伤护理实践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 护理效果。
CHAPTER 05
CHAPTER 04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
护理原则
预防为主
预防是手术室压力性损伤 护理的首要原则,通过采 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个体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 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科学评估
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科 学评估,确定压力性损伤 的风险等级,为制定护理 措施提供依据。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制度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制度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制度一、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实行科室护士长、大科护士长、医院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及护理部三级管理制度,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二、责任护士在患者就诊、入院时即进行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首次评估,对高危患者、危重患者每周评估1-2次,病情变化时动态评估;非高危患者进行动态评估;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时间>4小时的患者进行评估;院外压力性损伤患者评估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面积、深度及来源。

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院外压力性损伤情况,采取适宜的预防护理措施。

三、压力性损伤患者填写“压力性损伤报告表”,非预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四、对危险因素评估≤12分者,责任护士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登记表”上作好登记,24小时内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及时查看病人并提出指导意见,随时督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交接班质量。

五、压力性损伤患者责任护士24小时内报告科室护士长并登记,特殊病例科室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大科护士长,大科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主任。

有院外压力性损伤者,除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登记表”上作好登记外,还须填写“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于24小时内报告大科护士长,大科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或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及时查看病人,确认患者危险因素评估的合理性、预防护理措施的针对性、院外压力性损伤处理措施的适宜性,将指导意见填写在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上。

六、各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护理措施,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告知和健康教育,取得理解和配合;邀请患者及家属主动预防;及时落实护士长、大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的查房意见;作好临床护理记录,并班班交接。

七、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年龄≥70岁、白蛋白≤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五项中的一项或几项,积极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后,发生了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可判断为预期压力性损伤。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

02
03
伤口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如无菌纱布、泡沫敷料等,以保 持伤口湿润并促进愈合。
04
全身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抗感染治疗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感 染治疗,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液体管理
确保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良好的血 液循环和营养输送。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 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以改 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促进伤口愈合。
05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设定与数据采集
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
数据整理与分析
包括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损伤严重程 度、损伤部位分布等,以全面评估手 术室压力性损伤情况。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 计分析,以揭示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 现状和趋势。
等。
持续改进计划
建立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对改 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 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 改进计划,以实现手术室压力性
损伤的持续降低。
06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未来展望
新型敷料研发与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敷料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具有促 进皮肤细胞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等生物活性的敷料,提高伤口愈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
Hale Waihona Puke 汇报人:XX目录• 引言 •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现状分析 •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治疗策略 •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效果评价 •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探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 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 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岁,胸12、腰1椎体骨折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和术,俯卧位,4小时
术前预知术式贴敷
摆好体位
• 摆体位前准备
术后揭开美皮康
精品文档
57岁,女,腰4、5椎体滑脱后路复位+GSS内固定
术前预知术式贴敷 术后揭开美皮康
精品文档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截石位
肩膀与肩 胛骨
足跟部 腿侧面
适用范围: 妇产
泌尿生殖
枕部
髋部
骶尾部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t
Walton-Ge精er品, M文arc档h 2009, Vol89,No 3
女,65岁,乙状结肠切除术,截石位,4小时
术前预知术式贴敷
术后揭开美皮康
精品文档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侧卧位
手臂
精品文档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俯卧位
前额,眼, 耳,下颌
肩膀前面
膝盖
脚背 脚趾
乳房 (女性)
髂嵴
生殖器 (男性)
小腿
使用范围: 后背
脊柱
腿后部
精品文档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 Walton-Geer, March 2009, Vol89,No 3
按科室分类
科室
心外科
血管外科
脊柱/腹部外科 骨科 老年骨科
大外科/胸外
头颈部
神经外科
发生率 17-29.5%
9.8-17.3%
36% 15-20.6%
66% 27.7%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ts
Kimberly-Clark He精alt品h C文ar档e Education
流行率
7%
6.5%
7% 10% 5.2%
按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
3-4hrs 4-5hrs 5-6hrs
>6hrs >7hrs
流行率
5.8-6.0% 8.9% 9.9%
9.9% 13.2%
精品文档
术前,术中,术后
术前风险因素
年龄 吸烟 营养状态 . •.低血清白蛋白 . • 低蛋白 . •.淋巴细胞计数低 . •.淋巴循环障碍 . •.体重 . •.BMI低 . •.脱水 . •.软组织结构改变 合并症 . •.糖尿病 . •.术前高血压 . •.呼吸系统疾病 . •.血管疾病 . •.贫血 . •.神经系统疾病 . •.心脏疾病 术前红细胞计数与学血红蛋白计数低
,保持实行平衡,方便查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不同术式风险区域-仰卧位
足跟部
枕部
枕部胸椎 腰部 肩胛骨 手臂手肘
适用范围: 前胸
面,颈,口 骨盆 腹部 四肢精品文档
骶尾部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 Walton-Geer, March 2009, Vol89,No 3
头部或床头抬高
. •.组织灌注量改变 . •.体外循环 . •.失血
环境因素(湿度)
. •.体循环血压过低 . •.周围循环血减少 在手术室的时间,手术台上的时间,与手
术本身花费时间
术中摆放体位
皮肤摩擦力与剪切力
受压部位压力时长与强度 皮肤湿度/失禁,皮肤下集聚消毒液 感知觉破坏或丧失
精品文档
手术室压疮风险因素
制动或活动力受限制
低血压
术中风险因素
术后风险因素
患者本身疾病 手术类型 体温过低
恢复体温所需时间 术后体位
. •.患者处于低体温状态 . •.使用保温毯保持正常体温
活动水平
麻醉与所用麻醉剂
手术部位压力
(镇静剂,催眠剂,麻醉剂,肌肉松弛济,
血管扩张剂) 血流动力学状态
清洁皮肤的频率
. •.低血压 . •.低动脉血压
术前预知术式贴敷
术后揭开美皮康
精品文档
术中干预
精品文档
定时检查皮肤及解除压力
皮肤保护
- 约束带下应该加衬垫或敷料 - 骨突部位使用软硅胶泡沫敷料及减
压垫
皮肤检查
- 每隔15-30min,检查受压皮肤及 末梢循环
定时减压
- 手术超过1h时,适当对受压皮肤减 压
- 每2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 - 加压时,避免按摩皮肤
精品文档
手术室压疮发生的时间
外部压力 阻断血流
细胞血流 中断
溃疡 形成
坏死进一步 扩大
细胞开始凋亡 (坏死)
细胞缺氧 (缺血)
Pr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ts Kimberly-Clark Health Care Education
何晓珍,樊翌明.术精中品褥文疮档的演技进展
手术室压疮预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关于手术室压疮预防
精品文档
术后72小时内发生的压疮其实源于手术室 手术室压疮发生率高达12%---66% 强的或长时间不间断压力导致
AORN J. 2001;73(3):645-657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5;32(1):19-30 AORN J. 2011;l 94(6):
脚踝与足部
接触床侧 接触床 接触床侧面部 肩膀与腋窝 侧髋部

与耳部
膝部
适用范围: 胸 肺essure ulcer in surgical patien Walton-Geer, March 2009, Vol89,No 3
90岁,男,左侧単髋置换术
精品文档
术前,术中,术后三环节 正确,及时使用干预措施
精品文档
谢谢
精品文档
手术患者特异性 “手术类型,术式,时间,个体因素,术中外
因等因素” 压疮最终产生与各个因素的关系
全面考虑及时干预
精品文档
手术室 压疮
精品文档
风险评估:评估工具,筛查高危
皮肤管理:皮肤评估保护
营养评估:营养状态
沟通及干预措施: ✓了解术式,体位,麻醉,时间等 ✓ 预防性使用敷料(减少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