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内控质量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热轧钢板标准

热轧钢板标准

热轧钢板标准热轧钢板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热轧钢板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热轧钢板的标准内容,以便相关生产和使用方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热轧钢板的标准主要包括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材料方面,热轧钢板的主要材质包括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不同材质的钢板在使用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化学成分是影响热轧钢板性能的重要因素,标准中对各类材质的化学成分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钢板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在力学性能方面,热轧钢板的标准要求对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

尺寸偏差是影响热轧钢板加工和使用的重要因素,标准中对钢板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尺寸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其符合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另外,热轧钢板的表面质量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

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钢板的外观和耐腐蚀性能,标准中对钢板表面的缺陷、氧化皮、锈蚀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钢板的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热轧钢板的标准内容涵盖了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热轧钢板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热轧钢板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以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热轧钢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热轧钢板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生产和使用单位能够加强对热轧钢板标准的学习和执行,共同维护热轧钢板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一)

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一)

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一)引言: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保证产品性能和客户需求的关键步骤。

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料选取、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以及质量检测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一、原料选取1. 根据产品要求,选取合适的钢材原料。

2. 针对不同用途的产品,对原料的成分、形状、尺寸等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3. 严格监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性。

二、生产工艺控制1. 制定科学严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有效执行。

2. 对各个工艺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在温度、压力、速度等方面的控制精度。

3. 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三、设备运行控制1. 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员失误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3. 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质量检测1. 采取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测手段,包括抽样检验、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2. 在关键工艺环节设置在线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 建立健全的质量档案系统,保留必要的检测数据和记录。

五、质量风险管理1. 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设立质量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3. 加强内部和外部沟通,与客户、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管理质量风险。

总结:热轧产品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原料选取、生产工艺控制、设备运行控制、质量检测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操作。

只有在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下,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热轧钢板标准

热轧钢板标准

热轧钢板标准
热轧钢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金属材料,其
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轧钢板标准涵盖了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等方面,对于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热轧钢板标准对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包括对碳素含量、硫、磷等元素的含量限制,以及对其他合金元素的添加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热轧钢板的材料成分稳定,从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冷弯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其次,热轧钢板标准对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包括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功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热轧钢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机械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热轧钢板标准还对产品的尺寸偏差、平直度、表面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
细规定。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热轧钢板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和外观质量。

总的来说,热轧钢板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对于生
产企业、加工企业以及产品使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要求,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热轧钢板产品,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热轧钢板标准,将其落实到生产、加工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轧钢板技术规范

热轧钢板技术规范

深圳市容光机电有限公司SHENZHEN RONG GUANG ELECTRONICS MACHINES EQUIPMENT CO.,LTD. 文件编制部门热轧钢板技术规范文件修订信息记录表目录一. 目的 (4)二. 适用范围 (4)三.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4)四. 术语及其定义...........................................................4。

五. 热轧钢板的技术要求 (4)1 常用牌号及化学成分.................................................... . 52 力学性能 (6)3 夏比(V 型缺口)冲击试验 (6)4 工艺性能 (6)5 表面质量 (6)6 不平度 (6)7 尺寸允许偏差 (7)六. 检验和试验 (8)1 试验方法 (9)2 检验规则 (9)3 检验报告 (9)4 封样 (9)5 说明 (9)一. 目的规范公司结构件原材料为热轧钢板的质量要求,以利于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为设计开发时选择原材料提供依据。

二.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结构件原材料为3.5mm~5mm 板厚的热轧钢板的来料检验以及设计人员对热轧钢板的选用。

三.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0066-200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9-20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Q/ASB 271-2006 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Q/ASB 330-2004 冷轧或冷成型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Q/ASB 331-2004 普通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Q/ASB 269-2006 热连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Q/ASB 81 热轧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IV-TSP-000811 材料标注规范四. 术语及其定义钢板:含碳量低于2.11%的平板状的铁碳合金称为钢板。

热轧钢板国家标准

热轧钢板国家标准

热轧钢板国家标准摘要本标准规定了热轧钢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要求。

适用于制造构件、焊接钢结构、压力容器、桥梁等领域所用的热轧钢板。

1. 引言热轧钢板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热轧钢板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国家标准,以规范热轧钢板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 规范编号和名称本国家标准的编号为 GB/T XXXX-XXXX《热轧钢板》。

3. 规范引用在制定和应用本国家标准时,应同时参考以下标准的内容:•GB/T XXXX-XXXX《热轧钢板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检验方法》•GB/T XXXX-XXXX《热轧钢板的尺寸、形状、重量和允许偏差》4. 术语和定义为了便于理解和适用本国家标准,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该标准:• 4.1 热轧钢板:在高温下进行热轧工艺加工后,制成的钢板。

5. 技术要求5.1 钢板材质热轧钢板应符合以下材质要求:• 5.1.1 钢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 5.1.2 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5.1.3 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2 表面质量热轧钢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明显的凹陷、皱褶、裂纹等缺陷。

5.3 尺寸和形状热轧钢板的尺寸、形状、重量和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4 检验方法热轧钢板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检验方法应参考《热轧钢板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检验方法》标准进行。

6. 检验规则热轧钢板的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则:• 6.1 批量:按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或连铸批次生产的热轧钢板为一批。

• 6.2 检验项目:对每一批热轧钢板进行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检验项目的抽样检查。

• 6.3 检验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 6.4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热轧钢板是否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7.1 标志热轧钢板应在钢板上标明以下内容:•7.1.1 钢号•7.1.2 规格•7.1.3 炉号或连铸批次号•7.1.4 标准号•7.1.5 重量7.2 包装热轧钢板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护钢板不受损坏。

热轧钢板负偏差控制的主要措施

热轧钢板负偏差控制的主要措施

热轧钢板负偏差控制的主要措施依据GB/T709-2006国家标准的规定,热轧钢板可以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

目前钢厂普遍采用负偏差轧制理论计重,钢板重量偏差每增减0.1个百分点,影响吨钢经济效益约1.2元。

热轧钢板负偏差控制的主要措施有:一、定期检查圆盘剪工作状况,保证圆盘剪的切边精度0~0.5mm。

根据热轧钢板的头部、中部和尾部的实测宽度,确定分规格收缩系数,找出最佳剪切宽度尺寸,相应调整圆盘剪固定端宽度,使废边宽度单侧减少2~3mm、双侧减少4~6mm,负偏差提高0.2~0.3个百分点。

二、制定了切边钢板的厚度、宽度、长度允许偏差内控目标范围。

严格按表1-表3质量技术要求执行。

表1 单位:mm 公称厚度国家标准内控目标范围>10.0~15.0 ±0.65 -0.40~-0.60>15.0~22.0 ±0.75 -0.40~-0.65 表2 单位为毫米公称宽度国家标准内控目标范围≤2000 0~+20 0~+4>2000~3000 0~+25 0~+4 表3 单位::mm 公称长度国家标准内控目标范围>6000~8000 0~+40 0~+15>8000~10000 0~+50 0~+15三、其它负偏差控制措施。

3.1严格换辊制度,合理配辊。

轧制宽度采用“由宽到窄”的顺序进行,轧制厚度采用“先厚后薄”的顺序进行,保证钢板厚度及板形正常,同时防止轧辊磨损严重,当中凸量过大,造成钢板横向同板差增加,影响负偏差轧制。

3.2加热、压下、热检、冷检等工序密切联系、加强沟通。

根据激光测厚仪及质检员测量钢板厚度的变化情况,合理地调控炉温和轧制辊缝,保证钢板厚度目标范围的命中。

3.3完善了钢板负偏差管理考核制度。

每天对各班生产的钢板进行过磅检查,负偏差实际完成情况和当月奖金挂钩,充分调动相关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在轧制过程中,尽可能实行连铸板坯“加热均匀、匀速出钢”。

防止坯料因开轧温度差异大、设备故障等生产异常情况,影响钢板负偏差的控制。

热轧带钢质量控制标准

热轧带钢质量控制标准

热轧带钢质量控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钢公司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的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不大于8.0mm、宽度345mm~520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

成分、尺寸、外形、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规定相关内容参考:GB/T 3524-20052、连铸坯化学成分范围及质量要求2.1成分(依据国家标准:GB/T 700-2006、GB/T 1591—2008)2.2炼钢工序质量要求:Q195带钢一般均需要进一步冷轧,最高冷轧到0.35mm。

炼钢工序要求脱氧彻底(小于60ppm),吹氩时间大于7分钟,中包满包浇注,严格控制夹杂物。

对连铸坯出现的凹陷、内裂、气泡、割痕等缺陷,要予挑出降级处理或切割回炉。

3、带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1 钢带厚度允许偏差:0~-0.15mm注:不适用于卷带两端7m之内没有切头尾的钢带;如果用户有具体要求,按用户要求执行。

3.2钢带宽度允许偏差:(不切边)宽度<450 0~+3mm宽度﹥450~520 0~+4mm注:不适用于卷带两端7m之内没有切头尾的钢带;特别注意:对于专门做管子的352mm、432mm等钢带,宽度允许偏差要求更严格,务必控制到位。

3.3钢带的厚度应均匀,在同一横截面的中间部分和两边部分测量三点厚度,其最大差值(三点差)要求:0~0.15mm。

3.4供冷轧用的钢带,沿轧制方向的厚度应均匀,在同一直线上任意测定三点厚度,其最大差值(同条差)不大于0.16mm。

3.5钢带应严格控制镰刀弯,每米不大于2mm。

钢带边部不允许有波浪弯出现。

3.6 钢带的一边塔形高度不得超过30mm。

4、力学性能注:1牌号Q195的屈服强度仅供参考,不作交货条件。

2带钢采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A级钢轧制时,冷弯试验合格,抗拉强度上限可不作为交货条件;采用B级钢轧制的带钢坑拉强度可以超出上表规定的上限50MPa。

5、表面质量带钢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裂纹、折叠和夹杂。

轧制工序质量内控标准

轧制工序质量内控标准

轧制工序质量内控标准1.工作准备1.1工作前,主操手及机组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通知电气人员送电。

1.2主操手必须认真检查轧机的自动灭火等自动控制系统,确认信号指示正确,方可起动轧机。

1.3停机超过一周,更换轧辊或检修后,开机前必须空转,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准备生产。

1.4开机前认真检查工艺润滑油的温度压力,1#工艺润滑油的温度应控制在30-45℃,压力应控制在0.4-0.5Mpa,2#轧机油温应控制在30-50℃,压力应控制在0.3-0.5Mpa。

1.5认真检查压缩空气,在压力和干燥机不正常时不准开机生产。

1.6认真检查测厚仪,测头必须清洁,通光孔不得有金属及油垢沉积。

1.7认真清理轧机、轧机导辊及铝箔接触件表面上的灰尘和脏物,保证其清洁。

1.8轧制前必须使用工艺润滑油对轧辊清洗,当轧辊是凉辊时,生产前必须进行预热,时间不得少于20min。

1.9按生产卡片认真核对坯料的合金、状态、批号、规格、有问题时应经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投产。

1.10落有灰尘、脏物的铝卷外层要清擦干净或扒掉。

2.轧制2.1上卷要平稳、迅速,落卷要对正夹紧,对准机列中心线。

2.2坯料及中间退火卷的表面温度高于40℃时,不得送入轧制。

2.3料头送入要平行,轧辊咬入后,要及时接通张力和工艺润滑油。

2.4缠头前,必须检查料的表面质量,铝箔料头缠好后,要迅速落下压平辊,保证卷取平整,如打底凸起、折印,要扒掉重新缠卷。

2.5轧制时所用套筒,其表面必须清洁、平整,不得存在尖锐凸起及粘附脏物。

2.6轧制过程中,主操手必须密切注意观察轧机运行参数和工艺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找设备人员处理,不允许在设备不正常的情况下生产。

2.7正常轧制时,1#机最大压力不允许超过350吨,2#机不允许超过500吨。

2.8主操手可以根据轧制时的具体情况控制轧制速度,但成品道次的最大速度1#机≤500米/分,2#机≤600米/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轧钢板内控质量技术要求
一、管理目的
为提升产品实物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规范热轧钢板的检验、试验、判定、放行等环节控制,特制订热轧钢板内控质量
技术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内控标准适用于公司热轧钢板的生产检验与内控质量判定。

三、引用标准
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GB/T 711-2008《优质碳素结构钢
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3274-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
程用结构钢》、《CCS材料与焊接规范2012》等。

四、内控质量技术要求
1、化学成分
热轧钢板Q235B、Q345B、45、船体用结构钢板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 Q235B主要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不大于
C Si Mn S P
Q235B 0.20 0.35 1.40 0.045 0.045 注:钢中残余元素铬、镍、铜含量应各不大于0.30%。

表2: Q345B主要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不大于
C Si Mn S P
Q345B 0.20 0.50 1.70 0.035 0.035 注:钢中残余元素铬、铜、镍含量应各不大于0.30%,铌含量应不大于0.07%,钒含量应不大于0.15%,钛含量应不大于0.20%,钼含量应不大于0.10%,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

表3:45钢主要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
C Si Mn S P
45 0.42~0.50 0.17~0.37 0.50~0.80 ≤0.035 ≤0.035
注:钢中残余元素铬含量应不大于0.20%,镍含量应不大于0.30%,铜含量应不大于0.25%。

表4: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板主要化学成分要求
钢级
化学成分%
C Si Mn S P
A ≤0.20 ≤0.50 ≥2.5C ≤0.030 ≤0.030
B ≤0.20 ≤0.35 ≥0.80 ≤0.030 ≤0.030
注:①所有等级的钢均应符合:C%+1/6Mn%≤0.40%。

②钢中残余铜含量应不大于0.35%,铬、镍的残余含量各应不大于0.30%。

2、外形、尺寸技术要求
2.1热轧钢板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5: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N 类)单位:mm
公称厚度下列公称宽度的厚度允许偏差
>1500~2500
>5.00~8.00 ±0.60
>8.00~15.0 ±0.65
>15.0~25.0 ±0.75
>25.0~40.0 ±0.80
>40.0~60.0 ±0.90
>60.0~100 ±1.10
>100~150 ±1.40
表6:切边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单位:mm
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允许偏差
3.00~16.0 >1500 +10 0
>16.0~150
≤2000
+15
0 >2000~3000 +20
注:不切边钢板宽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
严格执行CCS49号通函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板至少选两条线进行厚度测量,
每条线至少选3个测量点,按规定的测量方法计算钢板的平均厚度,测量的平均厚度不得小于钢板名义厚度。

表7: 船用板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mm
表8: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
差 单位:mm
2.3热轧钢板的外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平度
表9: 普通不平度 单位:mm
公称厚度
不平度不大于
钢类L
(最低屈服强度值≤460MPa )
钢类H
(最低屈服强度值>460MPa ~700MPa ) 测量长度
1000
2000 1000 2000 >8.00~15.0
7
11
10
14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的厚度允许偏差
>1500~2500
>8.00~15.0
-0.20
+0.80
>15.0~22.0
+1.00
公称长度 允许偏差 >6000~8000
+30
0 >8000~10000
+40
0 >10000~15000
+55
>15.0~25.0 7 10 10 13 >25.0~40.0 6 9 9 12 >40.0~150 5 8 8 11
注:两种测量长度,任选其中一种。

②镰刀弯
钢板的镰刀弯应不大于实际长度的0.2% 。

③切斜
切边钢板的切斜(脱方)应不大于实际宽度的1%,船用钢板的切斜(脱方)应不大于实际宽度的0.5%。

注:对于不切边钢板的不平度、镰刀弯和脱方度,如需方有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在订货时协商确定。

3、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板的力学和工艺性能应符合GB/T 700、GB/T 1591、GB/T711、GB712及《CCS 材料与焊接规范2012》的规定。

4、表面质量
4.1、钢板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折叠、夹杂、结疤和压入氧化铁皮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不得有分层。

4.2、钢板表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的薄层氧化铁皮或铁锈和轻微的麻点、划痕等局部缺陷,其凹凸度不大于钢板厚度公差之半,且应保证钢板允许的最小厚度。

4.3、钢板表面局部缺陷允许清理,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并应保证钢板允许的最小厚度。

4.4、厚度大于30mm 的钢板允许火焰切边,但需要热处理交货的钢板,必须在热处理前进行。

4.5、切边钢板的边缘不得有锯齿形凹凸,但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长度不大于25mm 的个别发纹。

4.6、不切边钢板和钢带,因轧制而产生的边缘裂口及其他缺陷,其横向深度
不得超过钢板宽度偏差之半,并且不得使钢板小于公称宽度。

4.7、钢板表面缺陷允许清理。

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并应保证钢板允许的最小厚度。

4.8、修磨要求
a)钢板的修磨部分应加工良好,与轧制表面的交界应平滑无棱角。

b)钢板修磨后的厚度应在厚度允许偏差范围内。

注:船板修磨范围和方法应征得验船师同意
4.9焊接修补要求
钢板表面存在不能按修磨规定清理的缺陷,通常情况下供方修磨后可进行焊接修补,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焊接修补。

b) 焊接修补后应有良好的表面质量。

c) 在焊补前采用铲平或磨平等适当的方法完全除去钢板上的有害缺陷,除去部分的深度在钢板公称厚度的20%以内,单面的修磨面积合计应在钢板面积的2%以内。

d) 钢板焊接部位的边缘上不得有咬边或重叠。

堆高应高出轧制面1.5mm以上,然后用铲平或磨平等方法除去堆高。

e) 热处理钢板焊接修补后应再次进行热处理。

f) 规定最小抗拉强度不小于690MPa产品的焊接修补应经供需双方协商
五、热轧钢板检验方法
5.1、化学成分验证方法:按连铸板坯炉号取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5.2、力学和工艺性能验证方法:
5.2.1、按批次取样检验,试验项目如下表:
表1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板、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试验方法
1 拉伸 1 GB/T 2975 GB/T 228
2 弯曲 1 GB/T 2975 GB/T 232
3 常温冲击 3 GB/T 2975 GB/T 229
4 低温冲击 3 GB/T 297
5 GB/T 229
表11:优质碳素结构钢
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试验方法
1 拉伸 1 GB/T 2975 GB/T 228
2 弯曲 1 GB/T 2975 GB/T 232
3 常温冲击 3 GB/T 2975 GB/T 229
4 低温冲击 3 GB/T 297
5 GB/T 229
5 总脱碳层 2 GB/T 224
6 低倍组织 1 GB/T 226
5.2.2、检验人员如发现经过取样验证的钢板有指标被判为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必须及时对该批号的钢板进行重新取样复验。

5.3、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的验证方法
5.3.1、检验人员对每块钢板进行目测表面质量。

5.3.2、检验人员对用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钢卷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每块钢板进行尺寸测量,厚度距边部不小于25mm处测量,宽度、长度中部测量,船用板厚度距边缘至少10mm处测量。

5.3.3、检验人员对每块钢板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进行判定。

合格品装车入库;修磨待检的做好修磨标识,吊放到待检品区或通知修磨人员在线修磨,修磨后重新判定;按标准规定判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分类做好相应的标识,并通知相关部门将不合格品挑出另行堆放到指定的不合格品堆放区。

六、不合格钢板的处置
6.1、所有被检验人员判定的不合格品,任何生产厂和部门不得随意的发货、使用或转运等,必须堆放到指定的不合格品区域。

6.2、质量技术部应根据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改判、降级等处置后,以书面
形式通知相关部门,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妥善的处置并具有可追溯性。

七、热轧钢板的出厂放行
7.1、根据各项目检验人员对钢板的单项判定,综合形成最终判定,所有检验项目均合格的产品方可放行出厂,合格产品出厂时开具产品质量保证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板的放行要得到验船师的认可并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