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发现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生长素知识点

高三生物生长素知识点

高三生物生长素知识点生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生长素的知识对于高三生物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生长素的发现、功能、合成与代谢、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高三生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最早是由斯科利亚和卡尔瑟林这两位科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

当时,他们注意到一种半透明物质能够引起植物生长促进或抑制的效果,后来被确定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结构是一个由3个螺旋结构组成的不稳定环状物质,分子量相对较大。

二、生长素的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与伸长,影响植物体的开花、结果和种子发育等。

此外,生长素还参与了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分化和组织修复过程。

三、生长素的合成与代谢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是通过植物体内的感应物质和酶的作用来实现的。

首先,天然存在的酶类催化剂可将合成物转化为生长素前体物质。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反应,生长素前体物质最终转化为活性生长素。

最后,植物体内的酶可将生长素分解为无活性的物质,以保持生长素的平衡。

四、生长素的应用生长素在农业、园艺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上,生长素可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植物繁殖和幼苗生长。

在园艺上,生长素可以被用来繁殖植物,并促进花朵的开放和苗木的成长。

而在生物技术领域,生长素的作用可以被利用来进行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等研究。

综上所述,生物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高三生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生长素的发现、功能、合成与代谢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深入了解生长素,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命活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希望本文对高三生物学习者有所帮助,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是植物在光合作用、营养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生长素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充满曲折与创新,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生长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英国。

当时的研究者正在试图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植物细胞的生长活动只发生在一侧,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细胞中?他们发现,在植物茎、根等组织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对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为了研究这种物质的性质,这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1898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科恩首次提出了“生长素”这个概念。

他利用温特灌溉法,将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的物质从茎尖向下输送,证明了细胞伸长是由这种物质的作用而引起的。

温特将这种物质称为“生长素”,并提出了“决定生长素”的假设。

他认为,生长素是在植物细胞中生成的一种物质,通过与细胞膜结合,调控了细胞的伸长和分裂。

研究者们在继续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并不是唯一的植物激素,还存在着其他的激素,如赤霉素、脱落酸等。

这些激素共同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形成了植物激素的整体调控网络。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更多的植物激素,并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合成、传输和反应机制。

20世纪上半叶,生长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瑞士化学家班茨在1913年从植物的幼芽中提取到了纯净的生长素结晶,证明了生长素是植物中真正的活性成分。

这一发现为生长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技术的更新,对生长素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研究者们利用各种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揭示了生长素的合成途径、信号传导机制以及对细胞生长和发育的调控作用。

他们发现,生长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了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表达,最终调控了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

到了21世纪,生长素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类植物激素,有关知识最初来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金丝雀虉草向光性研究,他把一盆金丝雀虉草的幼苗放在房内,发现幼苗总是朝着太阳光照射的一边弯曲。

如果用锡箔或其他不透光的纸包住幼苗的顶芽,或者把顶芽切去2.5~4毫米,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光照的方向弯曲,达尔文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向光性”。

根据上述事实,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达尔文把他当时得到的结论写在他的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1880年)中:“……当金丝雀虉草幼苗暴露于单侧光时,某些影响由上部传到下部,因而引起后者发生弯曲。

只是幼苗的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当把幼苗尖端遮光时,则不发生弯曲”。

那么,胚芽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们开始了禾谷类胚芽鞘的研究。

菲廷(1907年)在水汽饱和的小室内横向切割燕麦胚芽鞘尖的一侧或两侧,不妨碍影响向下传导,在单向光线照射下,胚芽鞘仍然发生弯曲。

波耶森(1910年)发现胚芽鞘尖端的影响,能穿过明胶薄片向下传导,发生向光性弯曲;但不能穿过不透水的云母片。

拜耳(1918年)把切除胚芽鞘尖端放回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没有单侧光的影响,也促进这一侧的伸长生长,发生弯曲。

梭登(1923年)发现切去顶尖导致燕麦胚芽鞘生长停止,当重新放回切去的顶尖,伸长生长又恢复,从而证明植物的生长受激素所调节。

斯达克(1917-1921年)将含有燕麦胚芽鞘尖端榨出的液汁的琼胶片,放在胚芽鞘残桩的一侧,也促进这一侧的生长,引起弯曲。

由此,证实胚芽鞘尖的液汁物质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荷兰科学家温特(1928年)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高中生物 生长素

高中生物 生长素

例题精讲
答案:D
例题精讲
如下图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回答: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______;生长但不弯曲的 是_________;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_______。
(2)该实验可证明: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光性的产生原因是_③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
答案:(1)C B AD E
(2)尖端,促进植物生长 一侧分布多
(3)尖端、尖端下段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一侧比向光的
例题精讲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 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知识点睛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 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知识点睛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 吲哚乙酸。
①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 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也为人类提供了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一、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最初是由达尔文在1880年发现的。

当时,他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生长时会朝向光源生长。

他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这种物质被他命名为“生长素”。

在之后的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了更多关于生长素的知识。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并为其命名为“吲哚乙酸”。

这一发现为生长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使植物整体增长。

这是因为它能够改变细胞壁的构造,使细胞能够更好地扩展和伸长。

2、促进根、茎、叶的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的各个部分都有促进作用。

在根部,它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的数量和长度;在茎部,它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使茎干更加粗壮;在叶片部分,它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更加翠绿。

3、促进花芽形成:生长素能够促进花芽的形成,使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繁殖。

它对开花时间和花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4、调节成熟和衰老:生长素还参与了植物成熟和衰老的调节过程。

例如,它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也能影响叶片的衰老过程。

三、生长素的应用由于生长素的这些重要生理作用,人们已经将其应用到了农业和园艺领域。

通过使用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生长素来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防止脱落和促进收获等。

在园艺领域,可以使用生长素来控制花卉的生长和开花时间,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四、结论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也为人类提供了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是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从1926年发现生长素以来,人们在研究其功能和机理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它们为后来的生长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一:半胱氨酸促使胡萝卜胚芽分化
1934年,半胱氨酸被发现可以促使胡萝卜胚芽分化,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无机物质才能促进植物生长。

此实验为后来生长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伯克利传感器检测汁液中的生长素含量
1948年,Lloyd和Yamamoto通过使用伯克利传感器,成功地检测出了细胞分裂素(一种生长素)的存在。

这个发现促进了对生长素的更深入研究,并最终导致了对多种生长素的发现。

实验三:Jarvis与Mander利用生长素与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关系
1990年代初期,Jarvis与Mander使用生长素使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以及成熟期明显延长而成功地揭示了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他们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生长素的功能和调控机理。

实验四:三联体缺失突变引起根的形态学发生
20 世纪50 年代早期,生长素体内缺失的相关基因被发现,并且在该基因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植物的根的形态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项研究启示人们在未来可以通过基因的改变来控制生长素的含量及其对植物体系的影响。

总之,这些经典实验为生长素研究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

生长素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地关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它也对我们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组别 实验过程现象实验结论①向光弯曲生长Ⅰ.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生长快;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②不生长,不弯曲 ③直立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2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1.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甲、丁D .甲、戊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甲的胚芽鞘尖端罩有锡纸,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直立生长;乙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锡纸套住,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向光侧,所以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丙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导致丙直立生长;云母片将丁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之间完全隔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导致丁的胚芽鞘尖端下部缺乏生长素,所以不生长;戊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的右侧之间插入云母片,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右侧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只能由左侧向下运输,因此戊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到了1890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存在一种能够影响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的物质。

于是,许多
科学家开始尝试提取和分离这种物质。

1909年,法国植物学家朱利思·塞列·阿迪尔(Julius
Céleste Armand von Sachs)首次使用“生长素”一词来描述这种物质。

他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发现,这种物质可以
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

然而,当时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成功
地提取出纯净的生长素。

直到1913年,美国植物学家费迪南德·阿道夫·约翰·冯·勃兰特(Ferdinand Adolf Johann von Blanquet)从玉米胚
芽中成功提取出了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的物质,他
将这种物质命名为“auxin”(生长素的一种类型)。

随后,人们开始研究和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生长素的性质和功能。

他们发现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细胞的伸展和分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生长素还能够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维持光合作用和开花等生理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长素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现代科学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生长素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从而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
达尔文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单侧光的作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
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有较大差异①植物器官种类不同。

②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

要点探究
1.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下列是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分析相应的对照实验得出结论。

(1)图①②对比分析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
长的物质的合成),或垂直光照并未引起胚芽鞘的生长弯曲。

(2)图①③对比分析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
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

(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
端的缘故。

(4)图①②③④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和单侧光
的影响有关。

(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

(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

(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

(通过化学分析研究,该物质叫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生长,因此命名为生长素)
(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的原因而已。

(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10)比较图⑪和⑫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

2. 分析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
(1)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总结⎩
⎪⎨⎪⎧
①外因:单侧光照射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易错警示 与生长素发现有关的4个误区
(1)生长素的产生、感光部位在尖端,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在尖端完成,但发生效应的部位在尖端以下。

(2)温特实验证明“影响”是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如光、声音等,因此它能在琼脂块上留下与之相同的效应并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促进生长。

(3)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4)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形态学上端),运往“根近茎端”(形态学下端)。

练习
1. 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上,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证明了:( D )
A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刺激作用于尖端以下的部位
D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 2.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 A )
A B C D 3. 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C )
A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得慢
B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分裂得慢
C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得快
D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分裂得快 4. 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不同位置上,
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如图),下列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D ) A .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 .乙直立生长
C .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 .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5.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B )
A 胆固醇
B 吲哚乙酸
C 核苷酸
D 蛋白质
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7.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B ]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时,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部位
分别是[ C ]
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9.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
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B )
10.燕麦胚芽鞘经如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
照处理如图Ⅱ所示,则弯曲程度[ A ]
A.A=B
B.A>B
C.A<B
D.不一定
11.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B ]
12.如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B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快
13.右如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14.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图),单侧
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B ]
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无
15.根据如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快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B)
A. a﹥b﹥c B. c﹥b﹥d
C. b﹥a﹥c D. a=b=c
16.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
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17.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 D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18.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C)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19.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
(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