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两弹”元勋邓稼先_课件
《邓稼先》ppt课件(40页)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 落得太远……”
伟大贡献
邓稼先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 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中 子弹,到氢弹,到 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中国的国力,尤其经过 “文革”,如 果再分代的话,根本就没有时间 达到现在这样的国防水平了。
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 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 核极限实验, 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 邓稼先一直在抢这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 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 时间。 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 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 禁核的。
真实的伟大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 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 颗 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 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 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 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 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 把他捧着,走了出来。就是这一次,伏下了 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结束语:
世界上不断涌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这些 人物在不同的领域开拓进取,对人类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 在核武器领域里奋斗一生的卓越的科学家。 掩卷沉思,我们对邓稼先的敬佩仰慕之情油 然而生。这真是一篇荡气回肠的元勋颂,一 曲情文并茂的正气歌。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 授写了此文作为纪念。作者和邓稼先同志 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 是同学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读这 篇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才能、 风格、思想和为人。
邓稼先(1924— 1986),中国研制和 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 术领导人,为我国成 功研制原子弹、氢弹 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 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给他追授了金 质的“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中国科学家介绍——邓稼先课件PPT

人物生平详细介绍:
1924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 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 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 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 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即北京);清代的大书 法家邓石如(1743-1805年)是邓稼先的六世祖; 邓以蛰四个子女,邓稼先排行第三,大姐邓仲先 (姐夫:郑华炽,物理学家)、二姐邓茂先、弟邓 槜先。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 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 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 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研制 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 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 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 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 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 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 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 成”的成果。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 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 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 称“娃娃博士”。
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 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 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回国后年8月奉命带领 几个大学毕业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 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 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 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 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 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 门第的家庭。1999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 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1.ppt

主题归纳
文章叙述了邓稼先在极其艰 苦的条件下开创中国核武器设 计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了祖国的 国防事业甘愿做无名英雄的高 贵品质。
从文中找出两三处邓稼先的语言, 分析这些语言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 性格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除 了像邓稼先这样伟 大的科学家以外,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 家,简要说说他们 的事例或成就。
要求:
1、给生字词注音 2、放开声音
快速抢答
1、文章中的两弹指的是?
原子弹、氢弹
2、你理解“元勋”是什么意思?
立大功的人
3、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本文题目?
为研究制造原子弹和氢弹作出突出贡献 的卓越人物
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到1958年邓稼先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 年物理学家,但为了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 光荣、伟大的工作,他无比激动而又喜悦 地走到了原子弹设计研制的第一线,从事 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 匿迹。
4、搞科研具有超凡的创造能力,勇进 的胆识、稳健的判断、坚定的意志和 坚强的信念。
如在苏联专家全部撤走的情况下,带领科 研人员 自力更生研制战略核武器。又如, 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 出……数据是正确可靠的。再如,有一次, 核装置下到深处时,突然信号测不到。在 这危急关头,邓稼先和大家从夜里十二点 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凭着勇进的 胆识、稳健的判断做出现场处理的决定, 并顺利排除了故障。
2、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 甘当无名英雄
在“艰苦创业的年月”这部分有不少这样 的例子。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搞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是研制原子弹的先 行工作,关系重大。有史以来,中国人谁 也没有造过原子弹,无所谓什么权威。在 外国资料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边读 书,边讲授。年轻人叫他邓老师,他说: “你们甭叫我邓老师,咱们一块干吧!"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快速浏览课文,你认为邓稼 先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邓稼先微笑着说:“没有。组织 上不要再为我麻烦了,也不要给国家 再浪费了。”
场面描写衬托出邓稼先献身祖国、
献身科学事业的义无反顾的精神。
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 上了回国的路程。
体现了邓稼先报效祖国
的急切心情。
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 通电话,也不能写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 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 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 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往事仿佛像昨 天刚刚发生的一样,还是那么新鲜,那么让 他激动不已。望着共和国的旗帜在祖国蔚蓝 色的天空高高飘扬,他的胸膛涌动着强烈的 自豪感。
回首往事,邓稼先为成功研制 “两弹”激动不已;仰望国庆旗,他 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自豪。
说完,邓稼先从远到近,从东到西,围着 那杆国旗奔跑起来。那种喜悦之情,真像孩童 一般。他轻声低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 们„„”他举手致意,把自己对中国的忠诚和 热爱全部交给国旗。 “奔跑”、“低唱”、“举手致意”生动 地展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为了祖国不再受屈辱, 为了祖国统一的繁荣昌盛,甘愿把自己的一生 全部献给祖国的赤子情怀。在他的心中祖国的 利益高于一切。
邓稼先的高尚品质:
•不畏牺牲,甘愿奉献。 •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热爱祖国,尽忠保国。
悼邓稼先词
(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1.积累字词,抄写感动你的句子。
2.搜集 “邓稼先”有关的资料,开
《两弹元勋邓稼先》ppt课件

发展阶段
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继续 推进核武器的发展,提高核武
器的质量和数量。
现代化阶段
90年代至今,中国开始对核 武器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强核
武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邓稼先在核武器发展中的贡献
领导作用
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 领军人物,为中国的核武器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领导贡献。
关键技术突破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中取得了 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中国 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声誉
邓稼先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可,被誉为“两弹元勋”。
02
邓稼先与中国的核武器发 展
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 探索核武器的发展,初步建立
了核工业体系。
突破阶段
6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出第 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标志着中 国成为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
艰苦奋斗
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艰苦 奋斗的精神,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树立了榜样。
邓稼先的国际影响
国际声誉
邓稼先在核物理学领域享有崇高 的国际声誉,他的研究成果得到
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国际交流
邓稼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为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树立了
良好的形象。
国际合作
邓稼先倡导并推动了我国与世界 各国的科技合作,为我国科技事 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经历
邓稼先先后在西南联大、 美国普渡大学学习,获得 物理学博士学位。
回国效力
邓稼先在1950年回到祖国 ,投身新中国的科研事业 。
邓稼先的成就
两弹元勋
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和 奠基人之一,邓稼先在原子弹、 氢弹的研发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共72张PPT)

烘托邓稼先贡献的伟大。 作者用他一生都喜欢的五四时代的这首歌曲作 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意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国民族历史的这一 伟大转变联系了起来。
永恒的骄傲
•这一部分作者为什么用四个破折号引出四段?
作者以四个破折号,引出自己对邓稼先的怀念和评 价。破折号在这里起到了列举分层的作用,各自独 立成段,同时在语义上又层层递进。前两个评论紧 扣“永恒”二字,尽管他去世了,但无论是邓稼先 的精神还是他对社会的贡献,都已获得了永恒,这 才是最有价值的,后两段评价进一步指出:邓稼先 之所以能够做出永恒的贡献,是因为他有着明确的 人生目标,他这一生所走过的道路,都是自己的选 择,他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走完了自己想走的人生 之路,因此他是幸福的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
日军屠杀大连、 旅顺居民
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并翻译:
原文:浩浩乎! 平沙无垠,敻不见 人。河水萦带,群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 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
山纠纷。黯兮惨悴,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第六部分:全文的总结,高度评价邓稼先同志的一生。
第一部分:在列举一个世纪中国的屈辱历史,中国 人站起来后,推出了鲜为人知、作出巨大贡献的科 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 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 大贡献。肯定他的地位,赞扬他光辉的一生。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 邓稼先的人品。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 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导弹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多款导弹,大大 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推动导弹技术发展
邓稼先的贡献对于推动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我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的贡献
研究空间科学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勤奋学习
邓稼先先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 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勇于创新
邓稼先先生在科学研究上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我们应该培养 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科技推动进步
邓稼先先生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深 入地认识到科技对国家繁荣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
1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影响力。
3
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 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03
邓稼先在“两弹一星”中的 贡献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贡献
突破关键技术
01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为我国核武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 融合,这是我们期待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科技发展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 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邓稼先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求知欲。他曾 就读于昆明市文正书院和北京崇德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
《邓稼先》PPT优质课件

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创新思维
02
在核武器研制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途
径。
批判性思维
03
对已有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批判性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
改进方案,是核武器研制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
06
纪念邓稼先,传承科学精神
举办纪念活动,缅怀先辈
举办邓稼先诞辰纪念活动,回 顾其生平事迹和贡献。
主要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 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 “两弹元勋”。
科研领域及贡献
科研领域
邓稼先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 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 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贡献
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 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 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 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
原子弹研制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带领团队从零 开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 一颗原子弹。
氢弹研制
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邓稼先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氢弹的研 制工作中。他带领团队突破了氢弹设计的关键技术,使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获得荣誉与奖项
荣誉
邓稼先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奖项
邓稼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等。
对后世影响及意义
对后世影响
邓稼先的科研成果和奉献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 作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意义
邓稼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代表着中国科学家的崇高品 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各国发明原子弹到氢弹的间隔时间表美国七年零四个月(1945年7月—1952年11月);苏联四年(1949年8月—1953年8月);
英国四年零七个月(1952年10月—1957年5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1960年2月—1968年8月);中国两年零八个月(1964年10月—1967年6月)。
●1924出生在安徽怀宁县。
●1935年考入崇德中学,与杨振宁结为好友。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毕业,1947年赴美,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不足两年,读满学分,获得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九天以后,毅然回国。
●1958年秋,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原子弹制造的
理论研究。
这以后的28年时间里,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的一生
思考:
各小标题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法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
筛选重要信息
内容概括
•小标题一:接受使命
•小标题二:艰苦创业
•小标题三:身先士卒
小组讨论:
在邓稼先的身上,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要求:每一个同学只说一点,尽量挖掘得深一点;引用课文相关语句进
行说明。
学法指导:细读时用“——”勾画出给
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和一
些好的词语。
思辨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从事科学研究是否还需要继承和发扬邓稼先的种种精神?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