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大班数学教案】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会看图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体验共同嬉戏的愉悦,快来看看小朋友园大班优秀数学《8的加法》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会看图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2、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3、体验共同嬉戏的愉悦。
4、培育小朋友边操作边叙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预备:1、教具:(1)图片:小鸟、小猫、小兔、小孔雀各8只(2)森林图片一幅2、学具:小雪花片若干教学过程:一、老师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操》集中小朋友的留意力。
老师:孩子们!(哎!)我们一起来做做《手指操》好吗?(好)伸出一双小小手,一起做做手指操;握拳张开好放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开双手左右摆,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摆小雪花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1、老师说出8以内的数,请小朋友在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小雪花片,并把它分成两部分。
(小朋友操作)2、请几个小朋友起来把自己是怎么分的告知大家,看看他分得对不对,分对了的给以鼓舞,同时老师把小朋友分的结果用组成式表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小朋友读一读这些组成式。
4、老师告知小朋友为了不遗漏,分的时候应当把握一个规律:按左边少一个右边就多一个的方法来分这样不简单漏分,如把8分成了1和7,按左边多1右边就少1的规律来分,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三、老师以很多小动物聚集在森林里庆祝6.1儿童节的形式教小朋友学习8的加法老师出示森林图片,告知小朋友:孩子们,这是漂亮的大森林,今日森林里可喧闹啦!很多小动物都聚集在这里庆祝六、一儿童节,它们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庆祝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兴奋吗?(兴奋)1、下面请看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节目《小鸟在唱歌》(1)出示1只小鸟,又飞来7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在唱歌?(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减法)列式:1+7=8,依据加法的交换规律,交换两个加数得数不变。
第8课时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第8课时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8~59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会看图写四式,掌握8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由一图四式体会、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朋友们,谁愿意开动脑筋来答题,摘走这些智慧果?8可以分成(5)和3,8还可以分成——3和5。
8可以分成6和(2),还能想到8可以分成——2和6。
1和7合成(8),()和()也合成8?7和1合成吧?最后一题,8可以分成(4)和(4)。
2、过渡语:祝贺大家顺利摘得智慧果。
刚才我们复习了8的分与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板书)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1.例题:出示例题图瞧,小朋友们多开心,他们在——游泳。
他们有的在泳池里,有的坐在泳池边。
数一数泳池里有几人?——5个。
泳池边上呢?——3个。
(1)图中一共有几人?可以怎样列式?(相机板书)5+3=8 ,怎么想到5加3等于8的?(因为5和3合成8。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泳池里的5人和泳池边的3人合起来一共有8人。
)还能再想一道加法算式吗?3+5=8 ,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说说这道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吗?比较:看一看这两道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5和3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都是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看了这幅图,谁会列减法算式?(相机板书)8-3=?你是怎么算的?(因为8可以分成3和5,所以8-8=5。
)表示什么意思?还能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吗?8-5=?比较:仔细观察这两个减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用8来减。
为什么?因为一共有8人,8人去掉泳池边的3人就是水里的5人。
培智学校《得数是8的加法》公开课教案

1 + 7 = 8 7 + 1 = 8学情分析:通过一年来对“加法”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对分成与组合有了较深刻地认识,对加法也有较深入地理解,这为本课“得数是8的加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本班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大,已有的数学能力参差不齐,且个别生的情绪不稳定行为习惯尚未养成,这都给本课知识的学习带来困难。
根据本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将他们分为以下三类进行教学。
A类:陈思盈周桂君林腾洪林文俊B类:杨武杨锦恒郑晴文C类:李明宇陈芊芊吴勇杰《得数是8的加法》教学反思本节公开课当中的整个教学节奏还算流畅,就是中途出现电脑坏了的突发状况,让原本认真听课的学生“傻眼”了。
不过,我还是较好地处理了这一情况,只是没有及时整理学生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导致学生们走神,感觉无所事事,而自己则处于一种小慌乱和小紧张的状态中,心理素质还需提升。
由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本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学习的新知也没有及时得以巩固;本课中对学生“放手”不够,学生缺乏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对本课的知识点我理解的不准确、不透彻,应是先会目测,然后会组成,进而会运用目测或组成的方法来计算加法算式,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我没有处理好。
以上这些不足,就是本课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改进的地方。
听课教师意见:校长:1、本课中的亮点(1)课堂教学中突然发生电脑死机的状况,ppt无法使用,但能处理好这一突发状况,且教师的基本功好,简笔画漂亮。
(2)对学生的表现能给予及时的评价。
(3)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缺陷补偿,要求学生讲完整的话,这个在今后还需持续强调。
2、本课中不足的地方(1)需明确本课的思路:先判断是否用加法;再想想怎么加,最后选择哪种方法计算出得数。
(2)整节课中老师讲的太多,学生说的不够,老师应适当放手。
(3)注意符号“+、=”是不顶格的。
王明钦老师:1、教态自然大方。
2、教学目标设置上欠妥,既然A类生已掌握流利认读加法算式,就不需要再体现出来;且“培养起一定的观察、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的不够具体。
大班数学《8的加减》教案

大班数学《8的加减》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8的加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8的加减》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体验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1、自制PPT课件2、大数字卡3、4、5、6、7,每人一张7以内的算式卡,操作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难点: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视听讲结合法、游戏法、操作法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幼儿游戏:开火车(事先在幼儿身上贴上7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师:今天毛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行,怎么样?我们知道火车是有很多车厢组成的,每一节车厢都有一个车厢号,毛老师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车厢,那你到底坐在几号车厢呢?就要请你们动动小脑筋,算出胸前的算式,你算出来是几,就坐在几号车厢。
车厢里的位子看到空的就坐下来,不要管你们的名字了。
听清楚了吗?行动起来吧,算一算,去找你的车厢。
待幼儿找好后,教师检查幼儿坐的座位是否正确。
认真听教师引导,听清游戏要求,积极参加开火车的游戏。
算一算自己胸前的算式卡,根据算出的得数去找对应的车厢号,找一个空位子坐下来。
找到车厢后和教师一起检查自己坐的是否正确。
以游戏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算式卡请幼儿计算,找到对应的车厢号,以此来复习巩固7以内的加减法。
通过检查,再次复习巩固。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法1、创设情境师:现在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车厢,我们出发去旅行吧!看,前面有一座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一下?可是城堡的国王是一个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人,他跟毛老师说,小朋友参观城堡时,他会提出许多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2、引导幼儿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1)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师:国王把我们带到了海底世界,看看海里有什么?谁会看图编应用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呢?(1+7=8)(2)出示“草地”的图片师:国王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编应用题呢?谁会用算式表示?(7+1=8)(3)出示苹果的图片师:你们可真聪明!国王决定请你们吃一顿大餐,餐后还有好吃的苹果呢!一共有几个苹果?咦,怎么了?还剩几个?你能用完整的话把这道应用题编出来吗?用算式怎么表示呢?(8-1=7)(4)出示气球的图片师:吃饱喝足,我们去散散步吧!看,前面有人在卖什么?突然,一阵刮来一阵大风,把气球都吹走了,可怜的气球怎么样了?谁会编应用题?算式怎么写?(8-7=1)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参观城堡的欲望,愿意挑战国王出的难题。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梁景怡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们看,今天谁来到了我们中间。
(出示美羊羊卡通图片)谈话:美羊羊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想试一试我们一(1)班小朋友的数学本领,敢接受美羊羊的挑战吗?口算比赛:(开火车)4+2= 7-3= 7-5= 7-4=1+6= 6-5= 3+3= 7-6=7-1= 3+4= 7-2= 5+1=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1、复习分与合:集体背诵,注意强调按顺序背诵,防止重复和遗漏;2、谈话:小朋友们掌握的数学本领很强,老师奖励大家一个谜语,想猜吗?在夏天,人们最喜爱的一项运动是什么?(游泳)现在我们就带领小朋友去参观游泳馆。
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图中游泳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
随即提出数学问题: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可以知道什么问题?(可以说成: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谁来学着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学生列式后,板书: 5+3=8、3+5=8。
提问:这两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怎样想的?3、引导: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
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边有3个,池里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3=5。
如果问:池边有几个呢?你还会列式吗?学生列式后,板书:8-5=3提问:这两道算式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得数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好得数。
8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8.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1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初步认识一幅图一般能写出四个算式,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
2学情分析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前面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图四式让学生学习的,也就是从一图两式自然的过渡到一图四式,让学生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3重点难点重点: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趣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磨头新开了一家游泳馆,大家知道吗?去过的小朋友举手。
还有不少小朋友没去过,那你们想去吗?小朋友们想去很简单,只要通过了我的考核就可以拿到门票了!(出示复习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列算式复习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小朋友们真棒!听说,游泳馆今天搞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今天游泳池的情况怎样?(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1. 告诉大家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
2. 提问、列式(1)池边有3人,池里有5人,你想到什么问题?(PPT出示:一共有几个?)怎么列算式?(板书:5+3=8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思路:把下面的5个和上面的3个合起来等于一共的8个)还可以怎么算?(板书:3+5=8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思路:把下面的5个和上面的3个合起来等于一共的8个)齐读,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这幅图中“8”表示什么呢?小结:刚才我们用加法求出了“一共有8人”。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8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8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得数是8的加法:8 1,8 2,8 3,8 4,8 5,8 6,8 7,8 8。
2. 8减几:8 - 1,8 - 2,8 - 3,8 - 4,8 - 5,8 - 6,8 - 7,8 - 8。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8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2. 内容:列出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式,并进行讲解。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题。
2. 提高练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 挑战练习:完成一些稍微复杂的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课堂纪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2.渗透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为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做准备.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计算.教具学具磁铁小黑板、方块图、圆形图、小方块、小黑板、小方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2.填空:3.口算:4+2=7-3=7-5=7-4=2+5=6-4=1+6=6-5=3+3=7-6=3+4=7-1=4.学生填完8的组成后,老师提问:看到8的组成,你们想到了什么?先说第一组:(想到8可以分成3和5,3和5组成8)还想到什么?(还想到3加5等于8,8减3等于5)看到第二组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启发谈话:同学们不但掌握了8的组成和分解,而且还能根据8的组成和分解想到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的题.(板书课题)1.教学例1(1)出示加法图:师说: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指名说:有7块黄方块、1块绿方块,求一共有几块方块?师问:要求一共有几块方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7+1=8)师说:还是这幅图,谁能再列一道加法算式?(板书:1+7=8)师问: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引导学生说:一共有8块方块,拿走1块,求还剩几块?师问:求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7)师问:还是这幅图,你们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板书:8-7=1(2)观察两幅图:师说:这两幅图,第一幅是求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第二幅是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3)说计算方法: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7+1,1+7,8-1,8-7等于多少?2.教学例2(1)看图列加法算式:指名一人在磁铁小黑板上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小方块.师说:左边摆6个方块,右边摆2个方块.摆完后,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列在自己的小黑板上.集体订正,板书:6+2=82+6=8师问:你们能说一说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吗?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2)看图列减法算式:师说:刚才我们摆的是求和的题,如果现在从这8块中拿走2块,怎样摆?(指名一人上前摆一摆,其他人摆自己的小方块.)如果从这8块中拿走6块,怎样摆?(自己动手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