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考点专题详细总结

合集下载

【教育资料】2018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项复习训练:近代化探索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2018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项复习训练:近代化探索学习专用

【专项训练】1. 钱秉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能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C. 开启政治近代化探索D.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答案】A【考查点】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字信息“现代化”“形式”“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可判断出是洋务运动,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是鸦片战争,B项错误;开启政治近代化开端的是戊戌变法,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D项错误。

选A。

2. 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

以上史实表明洋务运动()A.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 一定程度上增强清朝国防力量C. 促进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D. 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亚洲的强国【答案】B【考查点】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洋枪队”“洋务派的海军建设”“北洋水师实力最强”“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可知军事力量强大了,威慑了日本,据此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清政府的国防力量得到了增强。

故选B。

3. 下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

漫画中,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

针对漫画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A. 地主阶级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B. 资产阶级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C. 农民阶级发动起义打击西方列强D. 无产阶级承担民主革命领导任务【答案】B【考查点】戊戌变法。

【解题思路】漫画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受此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在此背景下,资产阶级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B项正确;A项是指洋务运动,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指太平天国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是在五四运动后,排除。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K12课件
11
(5)隋唐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1)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2)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3)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
K12课件
12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七下 P7-P9)
(1)概念: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国力加强,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 观之治”。
K12课件
19
(2)手工业发达 1)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 2)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 三彩最为有名。
K12课件
20
(3)商业繁荣 1)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成都、扬州。 2)都城——长安: ①商业中心:城市有市坊之分,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民族交往的中心:人口上百万,云集边疆各族人民; ③国际性大都市:云集世界各国人民。
K12课件
7
(5)作用: 1)沟通了南北交通; 2)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6)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K12课件
8
2.隋唐科举制度(七下P17-P19)
(1)含义: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
官标准的原则。
(2)开创——隋朝。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K12课件
24
(3)白居易 1)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 2)特点: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K12课件
25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七下P29-P31)
1.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经
(1)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
(2)贡献:
1)促进了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
2)编写《大唐西域记》——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2.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关于公元618年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6世纪初 C . 公 元 6世纪末
B . 公元7世纪初 D.公元7世纪末
四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理解) 公元纪年法 4.年代
(1)每100年为1个世纪, 每10年为1个年代
0~~19 某世纪初 30~~39 30年代 50~~59 50年代 70~~79 70年代 90~~99 90年代
3 同为公元千的两个年份 例如公元前5年与公元前1年,相差多少年

同为公元前的两个年份计算相隔多少年的

4 用大的年份减去小的年份
四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理解) 公元纪年法 2.如何计算两个年份之间间隔了多少年?
前5
前4
前3
前2
前1
公元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3)跨公元的两个年份 例如公元5年与公元前3年,相差多少年?
查年代尺可以知道两者相差7年:5+3-1=7
总结:一前一后相加减一;同为前后相减即可。
四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理解) 练习巩固
1、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6年灭 亡,秦朝存在多少年?
221—206=15(年)
2、公元220—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多少年?
公元2000年——公元2099年 公元21世纪
总结: 由上图得出: 某具体的年份属于哪个世纪,只 需在百位上加1,其它不变。
四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理解) 公元纪年法 3.世纪
(2)世纪初: 通常把每个世纪前20年称某世纪初世 纪末: 通常把每个世属于公元21世纪初公元 2090—2099年,属于公元21世纪末
前1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3篇 知识整合 五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素材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3篇 知识整合 五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素材

五、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2。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期间,解放军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的破坏,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故选D。

2.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武昌起义》②《鸦片战争》③《大决战》④《开天辟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④②①D. 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正确的顺序是:鸦片战争——武昌起义——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大决战,故选B。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的史实。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都与周恩来有关,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故选D。

4.(如图所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

请问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A. 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B. 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 标志着国民党军政权的垮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C。

5.被毛泽东誉为“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是()A. 百团大战B. 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共41张PPT)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共41张PPT)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 ___________ 半殖民地化 程度。
【知识小拓】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带来的社会影响 (1)大清败给了日本,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甲术为核心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引发了国人的深 思,即何以学了西方依旧失败。在此背景下,以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酝酿。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
考点一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3年0考)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
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或借口):虎门销烟。 3.经过:1840年,英国挑起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战斗, 清军节节失利,英舰抵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求和。
4.结果: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划定北京 _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东交民巷 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
营。
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发动战争的 借口,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温馨提示】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近代前期曾两次入侵和
华尔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将新疆变成 人间地狱;1871年,俄国侵占 _____地区。 伊犁 (2)概况: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 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于1878年收复了除 _____以外的 伊犁 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在左宗棠的武力支持下,中俄 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 立 _____ 。 行省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分析孝文帝改革 的特点;
(3)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重点体现了少数民族吸收汉
族先进文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比较商鞅变法的
13.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主要内容
(4)孝文帝改革改变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性
相同点;
质;
3.分析孝文帝改革 的影响。
(5)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统一性、连续性历史发展的主
B.魏、蜀、吴
D.蜀、吴、魏
K12课件
21
2.(2016·深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选项中促进
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游
பைடு நூலகம்
K12课件
22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史称_____官__渡____之战, 此次战争奠定了曹操_统__一__北__方____的基础。208年,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史称____赤__壁_____之战,此次战争奠定 了_____三__国__鼎__立__局__面__形__成____的基础。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文明)
K12课件
1
栏目导航
K12课件
2
考什么?
识记
理解运用
怎样考?
名师指点
1.赤壁之战的影
响;
1.重要结论:
12.三国鼎立 时间、地点、人物
(1)曹操属于东汉末期历史人物;
2.三国的地理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
位。
流,都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
2.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南下企图统一南北; (2)概况: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3)影响: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中国近代史 考点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题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中国近代史 考点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题

一、九一八事变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影响:(1)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2)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

3000万东北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3)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二、西安事变1.背景:(1)日本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

(2)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3)蒋介石坚持“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无效。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经过:(1)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逮捕了蒋介石。

(2)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中共的作用:(1)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2)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三、七七事变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四、南京大屠杀1.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随后对南京和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在6个星期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

关键提示:注意教材中提供的几幅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及教材辅栏的要求。

五、台儿庄战役1.时间:1938年春。

2.指挥者:李宗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