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检测高二化学试题2017.6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检测高二化学试题2017.6

A.甲醇
B .甲醛
C.甲酸
D .甲酸甲酯
11. 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甲醛与甲酸甲酯
B. 1-戊烯与 2-甲基- 1-丙烯
C. 1-丁醇与甲醚
D .丙酸与甲酸乙酯
12.分子式为 C8H16O2 的有机物 A ,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
氧化,最终转化成 D ,则 A 的可能结构有
1 个分子由 1134 个碳
A .是烃类化合物
B .常温下呈固态
C .易溶于水
D .可被氧化
2.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A .使蛋白质变性
B.使油脂水解
C .使氨基酸变性
D.使多糖水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填充模型是
B . C2H4 与 C3H 6 一定互为同系物
碳碳双键 ④为验证某 RX 是碘代烷,把 RX 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滴入几滴硝酸银溶
液,观察现象
A .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④
C .只有②③④
D .都不能
15.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 .1 mol 绿原酸与足量 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 3 mol CO 2 气体 B . 1 mol 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5 mol Br 2 C. 1 mol 绿原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4 mol NaOH D .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6.在 1.01 ×105Pa、 150℃时,将 ILCH 4、 2LC 2H 2、 2LC 3H6 与 30LO 2 混合并点燃,完全反应后,恢 复至原来状态,气体的体积是

山东省单县师苑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单县师苑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单县师苑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A.0。

1mol B.大于或等于0。

2mo1,小于0.3molC.等于0.2 mol D.大于0.1mol小于0。

3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8。

96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96L÷22。

4L/mol=0.4mol。

NaOH溶液增重的质量就是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即n(CO2)=26.4g÷44g/mol=0.6mol。

已知1molCO,CH4都只能生成1molCO2,1molC2H6能生成2molCO2。

因此设CO,C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C2H6为b,则a+b=0.4mol、a+2b=0。

6mol,解得b=0。

2mol,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根据方程式并借助于守恒法列式计算即可。

2.熔融烧碱应选用的仪器是()A.生铁坩埚B.普通玻璃坩埚C.石英坩埚D.陶瓷坩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陶瓷坩埚、石英坩埚以及普通玻璃坩埚中都含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熔融氢氧化钠固体,所以只能用生铁坩埚。

答案选A。

考点:二氧化硅的性质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应该用磁铁吸引,若用加热的方法,会发生反应而变质,错误;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滤液蒸发结晶,错误;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可以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结晶,就会因加入的过量而混入新的杂质,若不足量杂质不能完全除去,错误.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是沉淀发生转化,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正确。

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本

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旨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大铅蓄电池、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B.采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C.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2.某恒容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为C(s)+H2O(g)CO(g)+H 2(g)。

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②v正(H2O)=v逆(H2) ③容器中H2的浓度保持不变④容器中c(H2O): c(CO): c(H2)=1:1:1 ⑤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B.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C.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4.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 0.1mol/L 盐酸A.①⑥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③⑥⑦⑧5图1 图2 图3 图4A.图1所示装置可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B.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C.图3所示装置能构成锌铜原电池D.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分馏石油6.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硝酸完全反应时,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NO3(aq)=NaNO3(aq)+H2O(l) ΔH=+28.7kJ·mol-1B.NaOH+ HNO3=NaNO3 +H2OΔH=-28.7kJ·mol-1C.NaOH(aq)+ HNO3(aq)=NaNO3(aq)+H2O(l) ΔH=-57.4 kJ·mol-1D.NaOH(aq)+ HNO3(aq)=NaNO3(aq)+H2O(l) ΔH=-57.4 kJ7.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28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埃博拉病毒属于蛋白质,使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使其变性,可达到消毒的目的B.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中用到的乙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C.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D.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答案】B【解析】A.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使病毒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消毒的目的,选项A正确;B、乙醚(CH3CH2O CH2CH3)和乙醇(CH3CH2OH)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B不正确;C、地沟油是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的统称,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其主要成分仍然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选项C正确;D、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 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二者原理不同,选项A错误;B、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选项B正确;C、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煤油的密度比钠小,可以用于保存少量金属钠,选项C正确;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选项D正确。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理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理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若复数3(,12a ia R i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A ) -2 (B ) 4 (C )- 6 (D )6 2.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得出球的有关性质;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 ③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出凸多边形内角和是(2)180n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5整除B .a ,b 都不能被5整除C .a ,b 不都能被5整除D .a 不能被5整除4.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f x ,如果0()0f x '=,那么0x x =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因为函数3()f x x =在0x =处的导数值(0)0f '=,所以,0x =是函数3()f x x =的极值点. 以上推理中( )A .大前提错误B .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正确 5.6个人分4本不同的书,每人至多一本,而且必须分完,那么不同分法的种数是A .46 B .64 C .464!A D .46A6.若进行一次试验,其成功率为p (0<p<1),重复进行10次试验,则事件“前7次都未成功并且后3次都成功”的概率为A .73310)1(p p C -B .33310)1(p p C -C .73)1(p p -D .37)1(p p -7.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假如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问:已知这个家庭中有一个是女孩的情况下,另一个小孩也是女孩的概率是 A .31B .21C .41D .328.平面几何中,有边长为a ,类比上述命题,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 )a a 9.将18个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名额分配给3个学校,要求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 且各校分配的名额互不相等,则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数为 ( )A .96B .114C .128D .13610.已知函数1(),()ln22x x f x e g x ==+的图像分别与直线y m =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A ) 2 (B ) 212e +(C ) 2+ln 2 (D )32ln2e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在复平面内,O 是原点,,,OA OC AB表示的复数分别为,51,23,2i i i +++-那么BC 表示的复数为 ;12.“渐升数”是指每个数字比它左边的数字大的正整数(如1458),若把四位“渐升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则第22个数为___________;13.设*N n ∈,则1221777n n n n nC C C ++++ 除以9的余数为 ;14、41nx ⎛⎫+ ⎪⎝⎭的展开式中,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比第2项的二项式系数大4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第 项15.设()()()()f x x a x b x c =---(,,a b c 是两两不等的常数),则'''()()()a b cf a f b f c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接触药品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水扑灭参考答案:C略2. 、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与NaOH发生反应,但不能与盐酸反应B.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能发生加成反应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参考答案:A略3. 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及溶解度数值如下: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

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是A.KBr B.KI C.K2S D.K2CrO4参考答案:D略4.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天多次降下酸雨。

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

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腐蚀过程中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O2 +2H2O + 4e- == 4OH-C.在化学腐蚀中有氢气产生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 == Fe2+ + 2e-参考答案:B略5. 有三种不同取代基-X、-Y、-Z,当它们同时取代苯分子中的3个氢原子,且每种取代产物中,只有两个取代基相邻时,取代产物有()A、2种B、4种C、6种D、8种参考答案:B略6. 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A.KCl固体 B.铁粉 C.K2SO4溶液 D.KNO3溶液参考答案:C略7.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的是A. 常温下溶液的大于7B. 常温下的溶液的为2.1C. 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倍,大于9D. 用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参考答案:D略8. 利用100mL0.50 mol·L-1 Na2CO3溶液配制Na+浓度为0.20 mol·L-1的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B.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50mL蒸馏水加入,搅拌C.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400mL蒸馏水加入,搅拌D.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参考答案:D略9. 下列物质在加热条件下,能使表面氧化变黑的原质量为mg的铜丝重新变为光亮的红色,且质量仍为mg的是A.纯碱溶液 B.酒精 C.稀硝酸 D.一氧化碳参考答案:B 略10. 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A.只有s区B.只有d区C.s区、d区和ds区D.d区和ds区参考答案: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s区含有氢元素,p区包含零族元素、ⅢA~ⅦA元素,含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性元素,过渡元素区全部为金属元素.解答:解:s区包含ⅠA族、ⅡA族元素,含有氢元素,p区包含零族元素、ⅢA~ⅦA元素,含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性元素,过渡元素区包含d区、ds区,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电子层数,全部为金属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巩固.11. 木糖醇可作口香糖中的甜味剂,可以防止龋齿,其结构简式为下图。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B.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D.蛋白质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3.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甲苯的分子式:C7H8 D.环丙烷的键线式为:4.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OH B.CH3COCH3醚类C﹣O﹣CC.醛类﹣CHO D.酮类C═O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3H6B.C3H6O C.C3H8D.C3H7OH6.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4 mol H2反应B.能使溴水褪色C. 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7.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水解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B.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6O3D.与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得到的产物相同10.下列实验现象中,是由发生取代反应而造成的是(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B.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C.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D.向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的CO2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的稀H2SO4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12.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除去时,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13.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 A 、溴乙烷中滴入AgNO 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 +==AgBr↓B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Ca 2+ + H 2O + CO 2↑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O 2 + H 2O + 2C 6H 5O -2C 6H 5OH + CO 32-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 2FeBr 3Br+ HBr14.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 4H 10O :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A.①②B.只有②C.②③D.③④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OCH 2COOH CH 2CH 2OH,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 .①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⑦C .①③⑤⑥⑦D . ②③④⑤⑥16.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 8H 6O 3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生酯化反应C.1mol 扁桃酸可与4molH 2发生加成反应D. 1mol 扁桃酸与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17.分子式为C 4H 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8.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1H 12O 2①CH 3CH 2CHCH 3OH②CH3CH 2CH 2CH 2OH③CH 3CHCH 3CH 2OH ④CH 3CHCH 3OH CH 3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聚合、酯化反应D.该有机物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19.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把乙醇蒸气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 2V LB. 2.5V LC. 3V LD.无法计算20. 《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1.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两极材料Zn片.石墨Cu片. Ag片Zn片.Cu片Fe片.Cu片插入溶液H2SO4AgNO3溶液蔗糖溶液稀盐酸2.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H+向负极移动 B.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C.Zn电极反应:Zn-2e-=Zn2+ D.Cu是正极3.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流表G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极放出气体,Y极逐渐变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Zn,Y是Cu,Z为稀HCl溶液B.X是Cu,Y是Zn,Z为稀H2SO4溶液C.X是Cu,Y是石墨,Z为稀AgNO3溶液D.X是石墨,Y是Fe,Z为稀AgNO3溶液4.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KCl 饱和溶液的琼胶)()A.锌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C.电子由铜极向锌极移动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5.有A、B、C、D四种金属。

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

将A、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C.D>B>A>C D.B>A>D>C6.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己烷相同,且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则下列关于a的观点正确的是()A. a的一氯代物可能有三种 B.a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甲基C. 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a的分子式为C6H107.在探究乙醇的有关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结论A在酒精试样中加入少量CuSO 4·5H 2O ,搅拌,试管底部有蓝色晶体酒精试样中一定含有水B在乙醇燃烧火焰上方罩一冷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另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沉淀乙醇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C将灼热后表面变黑的螺旋状铜丝伸入约50℃的乙醇中,铜丝能保持红热一段时间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D在0.01mol 金属钠中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mL乙醇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其余与碳原子相连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溴水鉴别丙烯和苯 B .用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 .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D .可以用烧灼的方法鉴别真丝布料和纯棉布料9.某实验兴趣小组按下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 )A .②③④B .①②④⑥C .①②④⑤D .②③⑤⑥10.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乙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C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黄绿色变浅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 记录① Cu 为正极,Zn 为负极; ② Zn 质量减少,Cu 质量增加; ③ SO 42-向Cu 极移动;④ 电子流方向是:由Zn 经导线流入Cu 片; ⑤ Zn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⑥ 正极反应式:Cu 2++ 2e-= CuA.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D.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12、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卷前先将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名称:2﹣甲基乙醇B.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D.比例模型为的分子可能发生加成反应2.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式如右图所示)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与制造蓝黑墨水相关的基团可能是()A.酚羟基 B.羧基C.苯环 D.羧基中的羟基3.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A. 2-甲基-4-乙基戊烷B. 2,3-二乙基-1-戊烯C. 2-甲基-3-丁炔D. 对二甲苯4.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 ( )○1淀粉和纤维素○2硝基乙烷 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 ○3乙酸和乙二酸○4二甲苯和苯乙烯○52—戊烯和环戊烷A.○1○2 B.○2○3○4 C.○1○3○5 D.○2○55.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B.乙烷(乙烯):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气瓶C.硝基苯(浓HNO3):将其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D.SO2(乙烯):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6.某化合物6.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 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D.该化合物一定是C2H8O27.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8.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9.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发现变澄清;③与含酚酞的NaOH 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几种物质均存在 B.有甲酸乙酯和甲酸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 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10.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B.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C.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直接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1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C、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13.有人研究发现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 -,然后Br+ 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 -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2CH2I D.BrCH2CH2Cl14.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目的方法及操作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②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③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 )A.18个 B.20个 C.22个 D.24个16.上图所示化合物L是一种能使人及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生育及繁殖异常的环境激素,它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双酚A和有机酸M。

下列关于化合物L、双酚A和有机酸M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化合物L水解消耗2 mol NaOH B.双酚A与苯酚互为同系物C.与有机酸M含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D.化合物L、双酚A和有机酸M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B、12C60和石墨CH32H2NC、和D、35Cl和37ClE、乙醇和乙二醇①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系物的是;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由丙烯制取聚丙烯:②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③淀粉水解:④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18.(5分)观察下列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Ⅰ、聚苯乙烯的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聚苯乙烯的链节是_________________,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测得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为52000,则该高聚物的聚合度n 为________________。

Ⅱ、(1)有机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有机物为烯烃加成的产物,则原来烯烃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种。

19.(13分) 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在材枓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5H8;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④。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

(2)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

(5)1molD的同分异构体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2mol气体,满足这样条件的共有种(D除外,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1的是(写结构简式)。

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填标号)。

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20.(11分)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118③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I.制备过程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II.提纯方法:①将D中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

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6)第②步中用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最后用水洗涤,分别主要洗去粗产品中的,,。

21.(10分)如下图G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

G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③D和F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CH3)2C=CH2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

(2)D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G的结构简式为。

(3)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模仿由苯乙烯合成F的方法,写出由丙烯制取α-羟基丙酸()的合成线路:。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B D C B D C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A C B C B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共13分)(1)(每空1分)① D ② A ③ B ④ C ⑤ E (2)(8分,每空2分)略18.(共5分)Ⅰ、(1)(1分);(1分)(2)500(1分)Ⅱ、(1)2,3, 4,4—四甲基己烷(1分)(2)4(1分)19.(共13分)(1)环戊烷(1分)(2)加成反应 (1分) 羟基、醛基 (2分)(3)(2分)(4)(2分)(5)3 (2分) (2分) c(1分)20.(共11分)(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分)(2)B (1分)(3)防倒吸(1分)(4)溶解挥发出的乙醇;中和挥发出的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2分)。

(5)分液漏斗(1分);烧杯(1分)(6)碳酸钠(1分)乙醇(1分)氯化钙(1分)21.(每空2分,共10分)(1)2-甲基-1-丙烯(或2-甲基丙烯,或甲基丙烯)(2)羟基、羧基(顺序可以颠倒),一定条件CH CH2+HO—Br CH CH2(3)OHBr(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