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操作系统件一概述
2022年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天于管道(Pipe)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管道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B.管道的容量仅受磁盘容量大小限制C.进程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能被阻塞D.一个管道只能有一个读进程或一个写进程对其操作2、下列关于SPOOLing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POOLing系统中必须使用独占设备B.SPOOLing系统加快了作业执行的速度C.SPOOLing系统使独占设备变成了共享设备D.SPOOLing系统利用了处理器与通道并行上作的能力3、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二次机会”调度策略和“时钟”调度策略在决定淘汰哪一页时,都用到了()。
A.虚实地址变换机构B.快表C.引用位D.修改位4、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段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224BB.216BC.28BD.232 B5、采用分页或分段管理后,提供给用户的物理地址空间()。
A.分页支持史大的物理空间B.分段支持更大的物理空间C.不能确定D.一样大6、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系统既能进行多任务处理,又能进行多重处理B.多重处理是多任务处理的子集,C.多任务是指同一时间内在同一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进程D.一个CPU的计算机上也可以进行多重处理7、 OS通常为用户提供4种使用接口,它们是终端命令、图标菜单、系统调用和()A.计算机高级指令B.宏命令C.类似DOS的批命令文件或UNIX的shell文件D.汇编语言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连续结构B.索引结构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9、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操作系统需做的是()A.将文件内容读到内存中B.将文件控制块读到内存中C.修改文件控制块中的读写权限D.将文件的数据缓冲区首指针返回给用户进程10、()有利于CPU繁忙型的作业,而不利于1/0繁忙型的作业(进程)。
吉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操作

吉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操作指南参编人员:蔡昊吉东波田仲金冯子宸崔帅魏乐孙瑜冯羿铭吴剑锋高岩李洋杨薇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2013-09吉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操作指南一、综合测评系统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使用Sais 系统的“综合测评”模块。
参与测评的学生使用本人sais 系统账号登录。
用户名为:学生本人学号。
密码系统默认:123。
如遗忘可联系本学院辅导员老师,予以重置。
参与师评的教师一般指各年级辅导员老师。
各项测评指标打分区间均为60-100分(最低分不得少于60 分)。
学院管理员可由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本学院综合测评系统各项指标的设计、确认及综合测评工作的推动。
学院自行设置除净加减分外的其他指标系数。
学生工作部学生思想教育办公室负责全校综合测评系统的开启、关闭及各项测评指标系数区间设置。
二、综合测评系统具体操作1.系统登录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登录。
如辅导员账号密码有问题,请联系学生工作部修改。
考虑到系统安全,系统暂不支持其他浏览器。
图1:Sais 系统登录界面首页2.综合测评分组管理登录系统后,点击分组管理——添加分组。
(见图2)图2:Sais 系统综合测评模块分组管理分组管理分为互评分组、排名分组两项。
(1)互评分组互评分组,适用于学院系统测评初期,学生测评之前。
设置完成后,组内学生可进行互评,非小组同学不能评价组内学生。
一般互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
部分学院情况特殊,需要为不同专业的部分同学进行个性化分组(如某些实验班)。
正常分组的,可在点击分组管理后——添加分组(见图3)。
输入分组名称,选择“互评分组”,填写排序(排序为方便查看分组的排列,序号大的小组排名靠前),点击添加,分组成功。
图3:添加分组添加分组完毕后,点击分组管理——互评分组,点击左上角“选择查看范围”,然后选择目标年级、专业、班级,进行分组学生选择。
按照班级进行分组的,可直接全选当前班级页面学生,然后在系统底部的“系统分组”选项,选择前一步建立的分组名称,提交(见图4)。
吉林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二)

吉大《操作系统》(二)第二章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Linux系统基础知识——常见linux介绍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linux主要有Red Hat、Slackware、Debian、SuSE、OpenLinux、TurboLinux、RedFlag、Mandarke、BluePoint等。
(1)Red Hat以容易安装著称,初学者安装这个版本,遇到挫折的机会几乎是零,如果您对安装Win9x 已驾轻就熟的话,Red Hat Linux的安装一定难不倒您。
Red Hat另一个优点是它的RPM(Red Hat Package Manager);以往在安装软件时,最让使用者伤脑筋的是:软件在解开压缩前先要新建一个目录,然后将软件搬进去解压,解压后,有些部份可能需要搬到另一个目录中去,当要搬移的项目多时,做这些工作就是件苦差事了。
而RPM「包裹管理者」就针对这一点,能将所有要安装的路径全部安排好,当使用者解开有「.rpm」扩展名的文件时,会将当初打包该文件时设定好的路径档案先检查一次,然后依照档案里的设定,将各个文件解开,送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不只如此,它还会制作安装记录,当使用者要移除其中任一个rpm文件时,系统会根据安装记录将该文件反安装,这种做法绝对准确,不会像Windows那样会移除不该拿掉的东西。
Red Hat Linux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一个产品,Red Hat公司有「官方版本」(official)供使用者购买,也提供了自由的FTP站供大众直接下载,官方版本与自由下载版本差异在于,官方版本多提供了一些商用软件和印刷精美的说明书。
(2)Slackware这是个老字号的门派了,前几年玩Linux的人,几乎都用这套系统。
它可完全「手工打造」个人需求的特性,让很多目前已是高手级的玩家仍念念不忘,Slackware在国内用得很多,也许用来做服务器,性能会好些。
最新版本安装的过程已改善了不少,各位想要「完全掌控」情况的朋友可以一试。
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模块法学院操作流程教师版一

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模块法学院操作流程(教师版)一、系统网址:二、账号密码:初始账号密码均为教师工号三、操作流程1.教师录入题目信息及上传论证书位置:实践教学运行 -- 毕业论文管理 -- 教师出题1)点击‘录入’按钮,增加改论文题目,表中的信息必须填写完整(合作导师、教师联系电话与教师简介可以不填)。
2)输入要查询题目的相关信息,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询相关论文题目记录。
3)选择需要修改的题目,点击‘编辑’按钮,可以修改论文题目信息。
4)选择一条记录,点击上传论证书,选择本地文件,上传题目论证书(附件一)。
5)在录入、编辑、上传论文题目记录后,需点击‘提交’按钮,将新增或修改的记录提交给组长进行审核。
2.组长审核题目位置:实践教学运行 -- 毕业论文管理 -- 组长审核题目1)组长选择相关信息后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询教师已经录入的题目。
2)选择一条记录,点选‘审核’按钮,审核该题目或任务书是否通过。
3)至少选择一条记录,点击‘批量通过’(或‘批量否决’)按钮,则被选记录通过(或没有通过)审核。
3.教师审核学生选题申请※该步骤在学生申请选题完成后进行位置:实践教学运行 -- 毕业论文管理 -- 学生选题管理1)点击‘查询’按钮,查看学生的选题申请。
2)点击需要审核的搜索结果,再点击审核按钮,进行审核。
4.教师发布任务书位置:实践教学运行 -- 毕业论文管理 -- 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 任务书1)选择一条题目记录,点击上传任务书,为该题目上传任务书(附件二)。
2)选择已经上传任务书的题目,点击发布,发布该任务书。
5.教师审核学生开题报告※该步骤在学生上传开题报告后进行位置:实践教学运行 -- 毕业论文管理 -- 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1)输入要查询开题报告的相关信息,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询相关开题报告记录。
2)选择一条记录,点击下载开题报告,查看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
2022年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指令中,不能在用户态执行的是()A.trap指令B.跳转指令C.压栈指令D.关中断指令2、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到达。
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P1:计算60ms,I/O 80ms,计算20msP2:计算120ms,I/O 40ms,计算40ms。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A.240msB.260msC.340msD.360ms3、某系统中有11台打印机,N个进程共享打印机资源,每个进程要求3台打印机。
当N的取值不超过()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A.4B.5C.6D.74、若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阻塞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Α. n B.n-1 C.n-2 D.15、进程资源静态分配方式是指一个进程在建立时就分配了它需要的全部资源,只有该进程所要资源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程才开始运行。
这样可以防止进程死锁。
静态分配方式破坏死锁的()为必要条件。
A.互斥条件B.请求和保持条件(占有并等待条件)C.非剥夺式等待条件D.循环等待条件6、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结构的缓冲技术。
A.缓冲池B.循环缓冲C.单缓冲D.双缓冲7、下面设备中属于共享设备的是()。
A.打印机B.磁带机C.磁盘D.磁带机和磁盘8、在文件的索引节点中存放直接索引指针10个,一级和:级索引指针各1个。
磁盘块大小为IKB,每个索引指针占4B。
若某文件的索引节点已在内存中,则把该文件偏移量(按字节编址)为1234 和307400处所在的磁盘块读入内存,需访问的磁盘块个数分别是()。
A.1.2B.1.3C.2.3D.2.49、驱动调度算法中,()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B.最短寻道时间优先C.扫描D.单向扫描10、目标程序对应的地址空间是()A.名空间B.逻辑地址空间C.存储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11、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区均采用单缓冲,从外设读入一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对用户上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进行分析的时问为90。
吉大操作系统习题集

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具体地说,当一个就绪进程获 得处理机时,其状态由就绪变为运行;当一个运行进程被剥夺处理机时,如 用完系统分给它的时间片、出现更高优先级别的其它进程,其状态由运行变 为就绪;当一个运行进程因某事件受阻时,如所申请资源被占用、启动 I/O 传输未完成,其状态由运行变为等待;当所等待事件发生时,如得到申请资
2. 什么是进程? 进程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比较进程与程序之间相同点与不 同点.
答: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一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 程具有以下主要特性:(1)并发性:可以与其它进程一道在宏观上同时向 前推进。(2)动态性:进程是执行中的程序。此外进程的动态性还体现在 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进程是动态产生、动态消亡的;其次,在进程的生存 期内,其状态处于经常性的动态变化之中。(3)独立性:进程是调度的基 本单位,它可以获得处理机并参与并发执行。(4)交往性:进程在运行过 程中可能会与其它进程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5)异步性:每个进 程都以其相对独立、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6)结构性:每个进程有 一个控制块 PCB。进程和程序的相同点: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个进程存在的目的就是执行其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 了其存在的意义。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读者应从“动态”与“并发”两个方面去理解 进程。进程状态转换图刻画了进程的动态性与并发性,所有进程的状态转换图是同构的,每 个进程在其生存期内状态要经过许多次转换,每次转换都伴随现场的保存与恢复,PCB 是使 多进程能够并发执行的重要数据结构。
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说明书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说明书46080212 刘航2011/6/20本说明书基于对吉林大学现行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重点针对教务系统的选课子系统和成绩管理子系统进行了说明。
目录概括介绍 (3)项目名称 (3)项目概述 (3)背景资料 (3)系统目标 (3)系统功能划分 (4)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 (4)学生端 (4)教师端 (5)管理员端 (5)系统功能结构图 (5)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6)子系统选课系统 (6)子系统成绩管理系统 (8)基本表 (11)结语 (13)概括介绍项目名称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说明书项目概述本项目所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学校对学生的选课信息的统计与管理和成绩查询管理。
方便学生、老师、管理员使用,学生可以再线查看可选课程信息、在线选课、信息修改、成绩查看,老师可以查看自己的课程人数、课程信息,管理员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
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输入、输出、查询。
背景资料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日渐提高,同时也给教务管理部门带来更大的压力,教务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参考材料,若无法作到这一点,将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基于这一原因,教务管理工作无一例外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
随着教务资料价值的日渐提升,社会对教务管理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务管理档次,将教务交给计算机管理”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同时,计算机管理突出优势也在影响教务管理的机制。
系统目标●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界面简洁美观。
●系统提供中、英文语言,实现国际化。
●学生进行网上选课●管理员对课程与专业信息进行维护。
●管理员能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对信息进行访问,查询相关信息,如考试成绩、教室查询和课表查询等。
●修改个人密码。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系统功能划分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学生端在学校规定的选课期间,学生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因特网计算机的浏览器,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教务系统。
吉林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操作系统》大作业参考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操作系统》大作业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80分)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常用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是否可以用于单机系统?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模型。
广义上讲提供服务的叫服务器,请求服务的叫客户机。
在客户机/服务器操作系统中,文件服务、进程服务等功能是以服务器进程的方式运行于用户态,用户进程通过向服务器进程发出请求,获得服务器的服务。
因此,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既可以用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也可以用于单机系统,只不过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更需要这种形式。
2、系统调用和一般用户函数调用的区别?在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程序在系统态执行;一般用户函数调用程序由用户准备,在用户态执行。
3、一般计算机的启动过程?(1)由ROM程序对硬件进行检测。
(2)由ROM中的启动程序将磁盘上的引导块读入内存。
(3)由引导块将OS的内核调入内存。
(4)执行OS内核程序,对OS自身进行初始化。
(5)加载外核处理程序,给出提示,等待用户操作。
4、一般用户最常用的操作系统接口是什么接口?一般用户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是控制接口。
用户使用这个接口控制、管理和操作计算机系统,利用它控制程序的执行。
控制接口分为脱机接连、命令接口、图形接口、多媒体接口。
5、过程调用和系统调用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与中断调用的差别是什么?过程调用和系统调用的执行完全是同步的,也就是在相同的数据集上重复执行,它们的调用点是相同的,都需要保存现场信息,转去执行另外的程序,执行后返回。
中断调用是异步的,在相同的数据集上重复执行,中断的发生点可以是不同的。
6、什么是处理机现场信息?处理机现场信息是处理机在任意时刻的状态信息集合,主要包括处理机程序状态寄存器的值、程序计数器和各个寄存器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地位 操作系统作用 操作系统定义
What is operating system?
1.1.1 操作系统地位
硬件抽象层(HAL)之上 所有其它软件层之下
应用软件层 其它系统软件层
OS 硬件(HAL)
运行视图
系统库(lib)可调用操作系统,执行硬件指令 应用程序可以调用lib和操作系统,执行硬件指令
1.2.1 操作系统的产生
1、手工操作阶段(20世纪40年代,无操作系统)
作业处理步骤:
⑴ (程序、数据)→穿孔机→纸带;
⑵ 穿孔纸带→光电机→机器内存;
⑶ 控制台开关启动第一条指令
(调试程序需修改纸带,或动态修改);
(如有输入需要安装纸带);
汇编语言及
⑷ 运行结果在电传打字机上输出。 汇编系统出现
国内用的比较多
William Stalling, Operating Systems,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4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另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
参考文献
H.M. Deitel, P.J.Deitel, D.R. Choffnes.
参考文献
A. Silberschatz, P. Galvin,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6th edition, Wiley, 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2.
系统,完善,国外大学多选用
A. Silberschatz, P. Galvin, Greg Gagne.
Applied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perating Systems, 3rd edition, 施平
安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很完整,篇幅很长(1331页)
孙钟秀等,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8.4
国内代表性教材
参考文献
莱昂氏UNIX源代码分析,6th 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缺点:
(1)资源独占;(2)手工费时。
例子
一个作业在1000次/s的机器上运行需要 1hour,手动操作时间4min,手动时 间与程序运行时间之比为1:15;
如果计算机速度提高到600,000次/s, 同样程序运行只需6s, 而手动操作时间不 变,手动操作与程序运行时间之比为 40:1
1.2.1 操作系统的产生(Cont.)
库调用 系统调用 机器指令
应用程序 系统库 操作系统 硬 件(HAL)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管理系统中软件硬件资源
CPU: 一个CPU, 多个可运行的程序 内存: 进程空间相对独立, 支持共享 设备: 分配, 驱动 文件: 实现文件系统, 支持文件操作
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服务(界面)
读卡机 打印机
输入
卫
磁带
星
机
输出
磁带
输入 磁带
输出 磁带
主计算机
汇编程序 编译程序 链接程序
优点: 减少了主机等待I/O操作时间 缺点: (1)人工搬动磁带; (2)额外的卫星机
1.2.1 操作系统的产生(Cont.)
3、执行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
通道:专门用于控制I/O设备的处理机,即I/O处理机。 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和运控部件; 与主机共享内存; 接受主CPU委托执行通道程序,完成I/O; 通道I/O操作与主CPU并行; 通道完成I/O时,向主机发中断请求。
UNIX源代码10000行
C语言9000行,汇编语言1000行 PDP11-45 ,要求了解硬件体系结构, 指令系统
注释
尤晋元,史美林,陈向群等. 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的历史 操作系统的特性 操作系统的类型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的界面形式 操作系统的运行机理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2、批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操作系统雏形)
⑴ 联机批处理:
Jobn
计算机
读
磁
卡
带
汇编程序
job2
机
机
编译程序
Job1
链接程序
监督程序
优点: 摆脱了人工干预(作业过渡没有人的干预,一个作业处理过程没有人的干预) 缺点: I/O操作慢,主机等待时间长
1.2.1 操作系统的产生(Cont.)
2、批处理阶段 ⑵ 脱机批处理:
John Wiley&Sons Inc.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面向应用,比较浅显,算法不够完整 算法用Java语言描述
参考文献
A. S. Tanenbaum.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09.
操作系统的初级阶段,通道和中断技术的出现。
1.2.1 操作系统的产生(Cont.)
3、执行系统阶段
读卡机
通道
输入 磁带
打印机
通道
输出 磁带
主计算机
汇编程序 编译程序 链接程序
非联机, 非脱机,
假脱机(SPOOLing, 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 )
Operating supervisor monitoring program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操作系统的产生
手工操作阶段 成批处理阶段 执行系统阶段
操作系统的完善
多道批处理系统 分时系统 实时处理系统 通用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发展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智能卡操作系统
API GUI, 行式命令(ls, cd, cat, vi, rm, mount, …) JCL (Job Control Language)
1.1.3 操作系统定义
操作系统是位于硬件层(HAL)之上,所 有其它软件层之下的一个系统软件,是 管理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方便用户 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集合。
1.2.2 操作系统的完善
1.多道批处理系统(60年代初期)
执行系统:单道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 多道批处理:主机中同时放多个作业,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单道到多道:不是量的变化,是质的飞跃 带来问题:互斥、同步、通讯、死锁、饥饿、饿死 多道批处理出现,标志操作系统走向成熟 2.分时系统(60年代初、中期) 程序员提出:联机操作的要求; 一台主机,多个终端,交互式工作。 3.实时系统(60年代中期) 背景: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工业控制、医疗控制、航班订票等)。 要求:满足时间约束条件 4.通用操作系统(60年代后期) 上述三类系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