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部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6.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②请完善表格: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区别和相同点
比较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场所
睾__丸___(_曲__细__精__管__)
_卵__巢__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 不均等 分裂;极体均等 分 裂
是否变形
_变__形__ 稿定PPT
8'
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考点讲解】
【图解说明】
联会
卵原 细胞
减I前
减I中
联会,形成四分 稿定配P对PT的同源染色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体,会发生交叉 新,体上千整款齐模板地选择排总有列一在
互换而基因重组 款适赤合你道板上
减I后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知识网络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知识网络
许多高等生物物种的繁衍离不开下图中的三个生理过程,请分析A、B、
C分别是哪项生理过程?
个体
A
C 有丝分裂
维持了前
(数目稳定) 后代细胞
配子
B
合子
(生殖细胞)稿定PPT (受精卵)
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
稿受定精PPT作,海用量素材持续更
极体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母细胞款适合你 雌性胎儿在出生时,已经准备好了所有
MⅡ
的初级卵母细胞;胎儿时期就完成了间
第二极体 卵子 期的物质准备。
减
数
2
3
分1
裂
Ⅰ
减6
7
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阶段
①精卵相遇→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穿越 放射冠和透明带)
放射冠
(卵丘细胞)
透明带
卵细胞膜 第一极体
②精子接触卵细胞膜→透明带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③精子入卵→卵细胞膜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释放顶体酶,溶解 顶体酶将透明带 卵丘细胞之间物质 溶出一条孔道
①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入 放射冠,接触并穿越透明带
过程相似点: 减II和有丝过程相同,都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大区别:
减II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次
级
精
母
精细胞
细
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不
属
于
减
数
精
分
细
裂
胞
变形
精 子
的
过
尾部
程
头部
(细胞核)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思考:所有同源染色体的大小 都相同吗?
不一定,例如人体的X和Y是一对同源 染色体,但大小不相同。
能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Copyright © 2018 芃苇_PengV.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件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因此两者有些方面相同,但由于是特殊的有丝分裂,所以必须搞清楚两者的异同,并能够正确识图和绘图。
(1)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4精子细胞→4精子1卵原细胞→1初级卵母细胞→1次级卵母细胞+1极体→1卵细胞+3极体(2)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2种(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一种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 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一种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 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3. 如何从细胞分裂图像区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1)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特例:多倍体(例如四倍体)进行减数分裂,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可根据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推断是减数分裂。
单倍体(例如玉米的单倍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可根据子细胞是体细胞推出是有丝分裂。
(2)曲线图的分析A-—--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 B-—--有丝分裂过程DNA 变化曲线C —--—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曲线 D---—减数分裂过程DNA 变化曲线4.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与生物的变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1)间期复制→基因突变(2)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重组.(3)减数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的复制、交叉互换、分离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异常,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数目等的改变→染色体变异(4)受精作用使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融合到了一起,使子代具有了双亲的遗传性,使后代具有了更大的变异性。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正误辨析]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 ) 提示: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能连续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 互换。( √ ) 3.在减数分裂Ⅰ中,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 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
6.(2024·福建福州模拟)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又表现遗传的多样性,下列有关遗传多样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 多样性 B.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2023·陕西榆林一模)下图所示为某种动物个体的某些细胞分 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甲、乙、丁都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 C.甲属于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Ⅰ
√D.乙、丁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甲、丙两细胞均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了基因重组;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 进行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乙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 级卵母细胞,丁可以表示极体,因此甲、乙、丁都可属于卵原细胞 的分裂过程;乙、丁两细胞均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二者的染色体 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2)非同源染色体。 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 联会 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A和C(或D),B和C(或D)。 (3)联会。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 的现象。该时 期DNA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
(4)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四条染色单体 ,叫作四分体。联 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 提醒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 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