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淤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膈下逐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 ・ 0
1C .uy 2 3 , 12 N 4 T M Jl.0 7 Vo.4, O.
小叶 ;
为君药 。当归补血活血 , 祛瘀而不伤血; 川芎可行气开
( c 各成分合成增多 , E M) 而降解相对不足 , 二者失去动 态平衡 , 致使 E M在体 内过度沉积而引起肝纤维 化。 C
在 当前没 有有效 方 法 根 治原 发 疾 病 的情 况 下 , 轻肝 减
纤 维化反 应 , 阻断肝 纤 维 化 的发 生 和发 展 对 防治 肝 硬
的 01m o L a 溶液 , . mL c 5 /N l 按大 鼠体重 O2 l10 腹腔 .m/0g
Wia大 鼠 7 sr t O只 , 机 分 为 正 常 对 照 A 组 ( 随 n= 1)模 型对照 B组 ( 0、 n=1)膈 下逐瘀 汤全 方 ( 2、 桃仁 9
当归 9 、 g川芎 6 、 g五灵脂 6 、 g 牡丹皮 6 、 g赤芍 5 、 g乌药
6、 g延胡索 3、 g甘草 9 、 附 5 、 g香 g红花 9 、 g枳壳 5 ) g c组
维普资讯
中医药信息 2O 年第 2 卷第 4期 O7 I 4
・
2 ・ 9
方 剂 实验 研 究
膈下逐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张洁玉 旺建伟2 ,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4 ;. 0 黑龙江 哈尔滨 104) 500 摘 要: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探讨膈下逐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胶 原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 A A L—
注射 , 周连续 3 , 天 1 , 3 。然后 稳定 1 。 每 d每 次 共 周 周
膈下逐瘀汤临床研究进展

5 个 人经验 疗法
【 8 】 王 岐黄 , 王 乐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章兴. 平 喘 膏 穴位敷 贴 防 治 支气 管哮 喘 1 6 0 例
临康 观 察 【 I 1 . 中国 医药导 报 , 2 0 0 8 , 2 0 : 9 2 . 史 锁芳 教授 [ 1 6 1 认 为风 痰 阻肺 、 胸 阳痹 阻 是哮 喘 的基 本病 机 , 故 以 【 9 】 范发 才 , 惠萍 , 王希平 , 李影捷 , 陈照 南 , 梁 玉书 , 钟春红 , 刘伟 志 ,
1 6例 , 复发 率 3 2 . 【 ) 0 %。
4 穴位 注射
医药 治疗 支气 管 哮喘 还 有很 长 的路要 走 , 希 望大 家共 勉 , 为 中医治 疗 支 气管 哮 喘的发 展做 出更 大 的贡献 。
李 影 捷 将 1 5 0 例患 者 随机 分 为 喘可 治 治疗 组 5 0 例, 自体 血 治 参考 文献 疗组 5 0 例, 对 照组 5 0 例,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 西 医治 疗 , 治疗 组 在对 照组 [ 1 】 尹 良胜 , 吴银根 . 支 气管哮 喘 的 中医临床 研 究进展 U 1 . 辽 宁 中医 药 的基 础 上 , 分 别运 用喘 可治 注射 液 、 自体血 穴位 ( 定喘、 肺 俞为 主穴 ) 注 大 学学报 , 2 0 0 7 , 0 2 : 2 7 — 2 9 . 射, 以6 0 d 为 治疗 周 期 。结果 3 组 与 治疗 前 比较 差异 均有 统 计 学意 义 [ 2 】 张 丹丹 , 周 冬梅 , 冷冰 . 哮 喘 的病 因及 中医治 疗 的近 况 [ I 】 .中国 民 ( P < 0 . 0 5 ) ; 同时治疗组 与 同期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0 . 0 5 ) 。 族 民 间医药 , 2 0 0 9 , 0 3 : 8 8 — 8 9 . 李 春阳[ 1 将8 0 例 支 气 管 哮 喘 的患 儿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治 疗 组 与 [ 3 】 王芳 , 王敏 . 射千 麻黄 汤 治疗 哮喘 的疗 效及机 制研 究进 展 U ] .医学 对照组各 4 0 例 。两 组 均 给 予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给 研 究生 学报 , 2 0 1 3 . 0 7 : 7 5 4 — 7 5 6 . 予 中药穴 位 ( 中药 组方 : 胡椒 、 白芥 子 、 细辛 、 自芷 、 半枫 荷 , 穴位 为 大 ( 4 】 陈 晓明 . 舒 肝 解忧 汤 剂治 疗 支气 管哮 喘 9 O 例 临床 分析 f J J . 亚 太传 椎、 肾俞 、 肺俞 、 脾俞) 注射 治 疗 。疗 程 1 月 。结 果 : 治 疗组 的有效 率 ( 统 医药 , 2 0 1 2 , 0 4 : 1 5 5 —1 5 6 . 9 5 . 0 %)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7 7 . 5 %) < 0 . 0 5 ) 。两组 治疗 前 F E V1 对 比 【 5 】 刘颖 , 王 宇红 . 中药 当归 汤剂 治疗 哮喘 的效 果评 价 Ⅲ.中国 实用 医 无 明显 差 异 , 治 疗后 两组 对 比差异 明显 ( P< O . 0 1 1 。 药, 2 0 1 4 , 2 0 : 1 7 6 —1 7 7 . 蔡 洁武 ” 将 6 2 例 咳 嗽 变异 型 哮 喘 患 者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 与 对 照 【 6 ] 白伟 .自 拟 祛 风化 痰平 喘 汤 治疗 支 气管哮 喘 急性发 作 期 疗效观 察 组, 两组各 3 O 例, 两组 均 使 用沙 美 特罗 替 卡松 粉 吸 人剂 , 治 疗 组在 此 叽. 广 西 中医药 , 2 0 1 0 , 0 3 : 1 1 — 1 3 . 基 础 上加 用 自血 ( 静脉 血 1 ~ 2 m 1 ) 穴位( 取定 喘 、 足三 里 、 肺俞 等 ) 注射 [ 7 】 田 雪 .成 人 支 气 管 哮 喘 中 医 外 治 法 概 述 [ J 】 .中 医外 治 杂 治疗 , 3 天1 次 。结 果 : 治 疗组 总有 效 率 为 9 3 . 8 %, 对 照组 为 7 3 . 3 %, 差 志 , 2 0 0 9 , 0 3 : 5 9 -6 0 .
膈下逐瘀汤加减辨证治疗家畜不孕证

膈下逐瘀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膈下逐瘀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膈下逐瘀汤一、古方简介【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9g,红花9g,当归9g,川芎6g,赤芍6g,丹皮6g,炒五灵脂6g,延胡索3g,乌药6g,香附5g,枳壳5g,甘草9g。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膈下瘀血证。
肚腹积块,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或小儿痞块,肚大青筋,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膈肌痉挛【案例】某男,40岁,因胃痛复发治疗数月无效,并从嗳气中出现呃逆,曾给予疏肝理气、降逆止呃等剂,但疗效不明显而来诊。
现症:呃声频作,胃脘胀痛,胸胁不舒,食少不饥,大便秘,心烦,舌暗,脉弦数。
处方:乌药、香附、枳壳、焦三仙各12g,玄胡索、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大黄各10g,红花、甘草各6g。
服药3剂,呃逆胃痛大减。
继服上方5剂,痊愈。
随访1年,未复发[任中益..膈下逐瘀汤治验举隅.现代医药卫生,2002,(8):700]。
【按语】本例呃逆,胃痛日久不愈,气机郁结,导滞血瘀,膈肌升降失常所致,故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大黄,以调气行滞活血,使气顺血活而呃逆自平。
(胃脘胀痛,胸胁不舒,大便秘:气滞。
舌暗:瘀血。
)(乌药:辛、温。
归经:脾经、胃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
)(焦三仙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三种药配伍的统称,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
焦神曲味甘、辛,药性温。
入脾、胃经。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焦山楂味酸、甘,药性微温,归睥、胃、肝经。
功能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
用于治疗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焦麦芽味甘,药性平。
归脾、胃经。
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膈下逐瘀汤临床应用体会

临床报道3.4 加强监护,控制滴速。
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好滴速,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尤其对首次使用、使用疗程较长、老年、幼儿、孕妇等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加强监护;同时,应强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出现不良反应病例时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1] 张立新,李雪梅,傅文录.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治疗[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376.[2] 韩丽萍,张延军,赵树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705-706.作者单位: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膈下逐瘀汤临床应用体会聂革联 陈 平【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7-0081-01 膈下逐瘀汤乃王清任五逐瘀汤之一,王氏为“治肚腹血瘀之症”而设。
肚腹者,肝胆脾胃肠之所,肚腹有积,大凡与滞有关,滞之愈重,积之愈久,则瘀之越甚。
在此方中,王氏尤嫌桃红归芍化瘀之力不足,又增五灵脂、丹皮、玄胡,且增乌药、香附、枳壳以行气止痛,与血瘀逐瘀汤相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更强,已全然没有调和之意,其所治病证应属气滞血瘀重证、实证。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每遇气滞血瘀之疑难重症,即投此方,常获奇效,今撷取典型病案二则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王某,男,5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3天,咳吐脓痰,1周”入住我院外科,B 超示胆囊息肉,右肾小结石,胸片示右中下肺脓肿,右侧胸膜腔积液,经抗感染、引流、对症支持治疗后,肺脓肿明显缩小,胸腔积液吸收,仍有右上腹疼痛,在完成充分术前准备后,患者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多,术后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按时伤口换药,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第五天开始,患者出现频发呃逆不止,日夜不停,经西药解疼、镇静、冬眠疗法,呃逆无缓解,又经中医针灸、中药治疗,仍无明显缓解,呃逆延续月余,病人十分痛苦,求诊于予。
李英杰老师膈下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衡水市 中医院 (衡水 053000)
倦 ,经 多方 治疗均不能根治 ,患者 形体 消瘦 ,轻度贫血 貌 ,上腹部有压痛 ,舌质紫 暗,脉涩 。x 线钡餐造影检 查示 :十 二指肠 基底处有面 的充盈缺损 ,幽 门管较正常 人为 宽, 胃里蠕动增强 ,胃窦部黏膜紊 乱。中医诊断 : 胃脘痛 (气 滞血瘀 ),西医诊断 :胃黏膜脱垂症 ,治 以补 气行气 ,活血化瘀 ,用膈下逐瘀汤 加减:五灵脂 lOg, 当归 lOg,川芎 10g,元胡 lOg,乌药 lOg,香附 10g, 枳壳 10g,桃仁 lOg,红花 15g,党参 15g,黄芪 15g, 木香 lOg。并嘱其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诊 , 服药 7剂后 ,患者觉腹胀、嗳气 、泛酸等症状 已消失 , 疼痛 减轻 ,仍纳食较少 ,精神见振 ,舌紫 暗,苔薄 白, 脉涩 。病有好转之势 ,效不更方 ,继予 7剂 。3诊后 , 诸症均杳 ,为巩 固疗效 ,又进 7剂 ;再诊时诸症未作 , 食纳增加 ,形体见丰 ,面色红润 ,半年后 随访 ,未再复 发 。
◎
D远tJCA ̄程IOH擞OFC 第2091卷1年第O158期月·总上第半1月19刊期
李英杰老 师膈下逐瘀 汤临床应 用举 隅
刘 银 鸿
关键 词 :膈下 逐瘀 汤 ;脂肪 肝 ;胃黏 膜脱 垂症 ; 急性胰 腺 炎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5.063
膈下逐瘀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将 其 配制 成 所 需 浓 度 的 混悬 液 。 1 3 主要 试 剂 ; 氨 酸 转 氨酶 ( L 试 剂 盒 、 门 . 丙 A T) 天 冬 氨 酸转 氨酶 试 剂 盒 、 蛋 白 ( l) 剂 盒 、 蛋 白 ( P 白 Ab试 总 T ) 试 剂 盒 、 Ⅲ 型 放 透
用 HE染 色观 察该方 对肝组 织病 理 形 态学改变的影 响 。 结论 : 下逐瘀 汤具 有 膈
显 著减轻肝 细胞损伤 , 改善肝 功 能 , 进蛋 白合成 , 促 抑制 细胞 外基质 的合成 、 沉 积 , 使胶原 纤维降解吸收 的作 用。 促
主题 词 肝硬 化/ 医药疗法 肝硬化 / 中 病理 学 隔下逐瘀 汤/ 疗应 用 动 物 , 治 实验
食 1h后 , 实 验动 物腹 腔 麻 醉 , 速 剖取 肝脏 , lm× 2 将 迅 取 c
lm×lm 肝 组 织 , 泡 于 福 尔 马林 中 固定 , 蜡 包 埋 , c c 浸 石 切
( A) H 放免试剂盒均 由北京 中生生物 工程高技术 公 司提
供。
片, HE染 色 , 镜 下 观 察 其 组 织 形 态 变 化 。 光 24 统计学处理 : 用 S S 1. . 采 P S 0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果 用 士s表 示 。采 用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 wma 结 Ne n
任 公 司提 供 , 国药 准字 (9 9Z 12号 。 验 时 用蒸 馏水 1 9) - 0 实
密 封, O 一2 ℃冷 存 待 检 。分 别 依 试 剂 盒 的要 求 采 用 比 色 法 , 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测 定 AS AL T Al 的含 用 T、 T、 P、 b 量 。用放 免 法 测 定 P Ⅲ、 的含 量 。 C HA
膈下逐瘀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脂肪肝模型的保护作用

c h:分析 纯 ,上 海 试 剂 三 厂 生 产 ;T c G试 剂 盒购 自四川迈 克科 技有 限公 司 ;A T试 剂盒 购 自南 L 京建 成生 物工 程研 究所 ;苏木 精 、伊 红购 自上 海试
剂 三厂 。
13 药 物 .
下5 个视野 中的损伤面 光镜下总面积;其余肝脏
称部分制成 1%肝匀浆 ,3(0/ i 心 ,取上 清液 0 1 rrn离 3 a
行肝脂的测定 。
15 数 据 处理 .
舒心 降 脂 片 , 昆 明 振 华 制 药 厂 生 产 ,批 号 : 2000 ;活血 化瘀 方 药 配方 :取 自王 清任 《 055 1 医林
改错》之膈 下逐 瘀汤 :五灵 脂 、当归 、桃 仁 、甘 草、 红花 各 9 ,川 芎、丹皮 、赤 芍 、乌 药各 6 , g g
5 生 药/ L分装 ,低温保存 。所 用药物均 为经过 g m
鉴定 的正 品药 物 。 14 造模 、分组 方法及 用 药 .
健康昆明种小鼠 4 0只,随机分成 4 : 组 ①正常
对照组 ,灌 胃给予生理盐水 (S . m / 体重 ;② N )00 L g 2 模型组 ,灌 胃给予 N . m / 体重 ;③ 阳性对照组 , S 0 Lg 02
中 图分 类 号 :R 8 . 25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lO 一2 2(0 70一 02 _0 0O 7 32o ) l o6 _3
在笔 者 的 临床研 究 中体 会 到 ,在 脂 肪肝 早 期 , 无 明显 的临 床症状 及体 征时 ,就 已存 在 着潜在 的血 瘀症 ¨ ,随着 病情 的发 展 ,血 瘀 的症状 更 加 明显 , j 故 我们推 测 血 瘀 是 早 期 脂 肪 肝 的 主 要 病 理 生 理 变 化 ,并贯 穿 于脂肪 肝发 病 的整个过 程 。本研究 从 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系 兽透 旗◎
膈 下逐 淤 汤在 兽 医临床 上 的应 用
马 伦 ( 笔 )杨 永 清 执 ,
( 青海 省 西宁 市湟 中县 大才 乡兽 医站 , 16 5 8 10 )
中图分类 号 : 8 37 S 5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标 识 码 : B
<<<<<<<《<<<≮<<<《<<<<<<<<<<<‘<<<《<《<<<<<<<<<<<<<<<<<<<<<(<<<《<<<《<<<<<《<<<<<《<《<《<<
猪每 k 体重 01 l g . 益尔乐 , m 肌肉注射 , 日 12 一 - 次 , 用 2 3天。( ) 连 — 2 磺胺 嘧啶(D 7I , 体 S )oll I c gg 重+ 甲氧苄 氨嘧啶(M ) m 体重, T P1 g 4 肌肉注射 , 每日2 , 35 次 连用 — 天。 对症治疗 : 体温高的可用安乃近等解热镇痛 药, 不吃食的可饮用 口服补液盐 、 电解多维等 , 以 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恢复饮 食, 也可 同时注射 维生素 C、 维生素 B、 , 地塞米松 等 , 以增强抵 抗力 。
临
2 临床 应 用 21适应证 :本方可治膈下淤血为患 的多种疾 . ’病 , 如马骡淤血性腹痛 、 卡他性肠痛 、 脾气痛 、 姜
.
牙痛 、 五更 泻等 。
床 22 辨证 要 点 : . 腹痛 多 为 冷痛 、 痛 、 痛 、 形 胀 绞 无 金 痛 , 直肠检查摸不到结块 , 肠位正常 , 肠管多充满
本方以当归 、 川芎 、 赤芍养血活血 , 丹皮清热 I凉 血 、 活血化 淤 , 仁 、 桃 红花 、 脂 破血 逐 淤 , 灵 配香 :附、 乌药、 枳壳 、 元胡行气止痛 , 且增逐淤之力。 气 帅 血行 , 更好 发挥其 活血 逐 淤 、 症消 结 之力 , 破 通 则不痛 , 则有 良好的止痛效果 。
鉴 气体 , 摆动肠管有拍水声 , 肠蠕动不全 , 听诊肠音
多 呈金属 音 。 卧表现 : 起 多为 间歇性 腹痛 , 回头顾 腹, 蹲腰 叉腿 频 频做 排 尿 姿势 , 或侧 卧躺 地 长 时
不起 , 疝痛症状多持续几天 , 时轻 时重 。 口色青 紫, 舌苔白腻 , 眼结膜淤血 , 有时黄染 , 鼻寒耳冷 , 脉象沉细或沉涩。食欲时有时无 , 或废绝大便稀 少, 小便短赤 , 或肚腹胀满 , 大小便不通。五更泻 多 为 晚上 重 白天 轻 , 役重 , 停 劳役 者 轻 , 延 E 迁 t 久, 多呈水泻。 临床以淤血症候为主要辨证依据 , 结合其他症状 , 全面分析, 辨证施治。 23 临床 加减 : . 肚腹疼 甚者 加 细辛 、 白芷 ; 腹胀 胀 满者 加 大 黄 、 芒硝 、 菔 子 ; 莱 小便 短赤 , 中积水 肠 加 l0 -0 0 益尔乐( O0 20 g 主要成分 : 复方磺胺氯哒 嗪钠 、 甲氧苄啶)连续喂一周 , , 能有效地预防弓 形体 的发生。 治疗 :本病用磺胺类药物有较好 的治疗效 果, 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 、 链霉素 、 四环素族 、 卡 那霉素等对 弓形体病无治疗作用 , 有预防并发症 作用。目前 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 () 1复方磺胺 氯 哒嗪钠 粉+ 效剂 甲氧苄 啶 , 增
皮、 芍、 药、 胡 、 赤 乌 元 甘草 、 附 、 花 、 壳 。 香 红 枳
者加木通 、 滑石 ; 气虚瘦弱者加党参 、 黄芪 ; 外感 兼 有表 证 者加 桂 枝 、 羌活 ; 肾虚泄 泻者 加补 骨脂 、 菟丝子 、 巴子 ; 芦 怀孕母 畜胎动者加 白术 、 黄芩 、 川断 , 减丹皮 、 红花、 赤芍 、 桃仁。 3 结 果 在兽 医临床上用“ 膈下逐淤汤” 加减 治疗马骡淤血性腹痛 、 五更泻 , 近百余例 , 获得较 好 的效果 ,仅 19 9 9年本 站收 治马骡 淤血 性腹 痛 九十多例 。发病季节 , 春季最高, 冬季最低 , 夏秋 居 中。 4 体会 “ 膈下逐淤汤” 辨证运用于兽 医l床 , 临 治疗马骡因受 冷水 、 泠气及外感风寒 、 雨淋等原 因引起的淤血性腹痛 、 五更泻等证 , 有一定的效 果, 笔者肤浅的认识是 : 畜体受冷的刺激 , 胃肠局 部 神经 先 高度 兴奋 , 抑制 , 后 血管先 充血 后淤 血 , 气血运行不畅 , 局部出现缺血, 循环障碍的淤血 、 水肿 、 组织增生及形态变形等病理变化 , 引起 胃 肠 消化 吸 收 机 能 的紊 乱 , 谷 不 能运 化 , 发 肠 水 继 臌气 , 出现疝痛 、 大小便 闭结等症状及全身恶性 循环 , 以全 身气 血淤 滞为 主要症候 。 本方加减能奏效是 因为赤芍 、 川芎 、 当归、 红 花、 元胡等能扩张血管 , 改善 胃肠系膜的微循环 , 全方 以活血化淤、 行气等为主, 气行则血行 , 气血 通则不痛 , 祛淤生新 , 促进 胃肠机能的恢复来达 到治 愈 的效果 。 在临床上应用本方一定要辨证施治, 临床加 减, 标本兼治 , 也可和其他方剂轮番服用 , 配合应 用 , 能收 到 良好 的效 果 。 才
文章编 号 : 3 8 5 (0 )2 0 2 — 1 10 — 6 52 1 0 — 0 0 0 0 0
膈下逐淤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 《 医林改错》 中的方剂 , 目前广泛应用人 医临床 , 在兽 医临床 上辨 证应用 也 收到一定 效果 。
1 方 药 组 成 五灵脂 、 当归 、 芎 、 川 桃仁 、 丹